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音樂課程基礎知識教學初探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6W

【摘要】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音樂理論基礎知識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學生不感興趣,教師也感到很茫然。新課程標準的頒佈,對小學音樂課程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着重從演唱、演奏、欣賞及自主探究等教學途徑探討小學音樂課程中理論基礎知識的教學。

小學音樂課程基礎知識教學初探論文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音樂;音樂理論知識;教學

音樂理論基礎知識是良好地表現音樂的根基,其重點難點在於識讀樂譜。國家最新頒佈的《義務教育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能夠掌握識讀樂譜的能力。如何讓學生逐步提高對音樂的興趣,在音樂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音樂理論基礎知識在課堂中的有效融入是必不可少的。

一、音樂理論基礎知識薄弱的主要原因

(一)教師的理念跟不上。教師的理念影響着教學目標的實現。大部分音樂教師都認爲音樂理論基礎知識非常重要,但在教學過程中卻容易出現兩個極端。一種是過度重視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把大量的時間放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還有一些教師看到音樂知識的教學收效甚微,乾脆繞道而行,課堂上很少涉及音樂理論基礎知識。

(二)學生不夠重視。音樂課本上的歌曲形式多樣,學生喜愛演唱,甚至還能背唱,可是一旦涉及哪怕是簡單的音樂知識,就會出現很難掌握的情況。這節課學了下節課忘,這學期學了下學期忘。另外,音樂課時的限制、學校的'配合、家長的支援等因素也會對音樂教學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最主要的還是教師和學生這對教學共同體方面的原因。

二、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應積極引導。作爲課堂的主導者,首先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課程價值觀,只有教師本身的理念符合課程標準,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其次教師要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重視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

(二)應以培養學生興趣爲中心。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1]小學音樂課程的性質使得學生沒有升學考試的壓力,興趣成了學生學習音樂的唯一動力,因此音樂課堂應緊緊以學生的興趣爲中心,注重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的興趣。

(三)注重結合學生的音樂聽覺進行教學。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各種音樂理論基礎知識是作爲音樂的書面表述,如果光講解音樂知識而不結合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進行培養,會讓學生覺得很抽象,不太好理解,從而降低學習的興趣。

(四)利用有效激勵評價措施。斯金納指出:“凡是使反應概率增加,或維持某種反應水平的任何刺激物都可以是強化物。認爲人的某種學習行爲傾向完全取決於先前的這種學習行爲因強化與刺激而建立起來的穩固關係,強化可以使人在學習中增強某種反應。”[2]對於學生的學習行爲,教師要適時地給予評價,以包容的態度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不要一味地指責或批評,而應取代以鼓勵或激勵的話語,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各種行爲。

三、教學途徑

音樂理論知識的重點是樂譜的識記。義務教育小學音樂新課標中指明“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有利於進行音樂表演和創造等教學活動,識譜要與演唱、演奏、創造、鑑賞等教學內容密切結合,要以生動的音樂爲載體,在學生感性積累和認知的基礎上進行。”[3]

(一)融入演唱教學領域。歌曲的演唱對音高、節奏、速度、力度等的要求較高,也是對這些音樂元素進行融入的最佳途徑之一。對於學生喜愛、樂句分明、旋律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教師可在學生熟悉歌曲之後,再進行樂譜的教唱,這樣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音高。

(二)融入器樂演奏教學領域。在器樂演奏教學中,教師可先將要演奏的樂曲讓學生視唱,視唱時對節奏的要求嚴格一些,這樣全班合奏就會更加統一。音高是教學的難點,器樂演奏教學可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點。學生多次演奏同一旋律,頭腦中會對這一旋律形成固定音高,這時再讓學生視唱樂譜,會比演奏前唱得更加準確。

(三)融入欣賞教學領域。欣賞教學是學習速度、力度、音樂風格、音樂情感、曲式結構等的重要途徑。教師應引導學生透過對不同風格的樂曲或歌曲的欣賞,感受到不同的速度、力度、織體等帶來的不同音樂風格、音樂情感,啓發學生在創造活動中運用相應的音樂要素。

(四)透過學生自主探究。對於小學中高段的學生,教師在教學時可多運用啓發誘導的教學方法,逐步引導其在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上進行自主探究。

四、結語

小學音樂課程中理論基礎知識的教學是一個難點,也是新課程標準中教學目標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爲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應以學生的興趣爲中心,圍繞各項音樂活動融入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的教學,最終達成新課程標準的音樂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M]。2011。

[2]馮忠良,伍新春,姚梅琳,王健敏。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M]。2000。

[3]朱詠北,王北海。新編音樂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