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高校教師的高期望激勵對學生學業成功的影響

學問君 人氣:1.97W
關於高校教師的高期望激勵對學生學業成功的影響

  [論文摘要]本文藉助於期望激勵理論,強調了高期望的因人而異性,分析了期望激勵理論的應用方式及在應用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並針對高校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建議,主張高校教師對大學生的期望要從對學生學習的外在動力轉化爲學生價值觀形成的內在動力上,從而促進大學生在學業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論文關鍵詞]高校教師 期望激勵理論 高期望 

  
  “激勵理論是在個體具有需求和動機的前提下,對人的思想和行爲施加外部條件或狀態影響,使人產生一定的心理變化,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對人的行爲實現導向功能,挖掘人的潛能,使人的行爲受體產生最大的收益和效率的概念和原理體系。激勵作爲一種重要的管理手段,在高校大學生培養機制實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學生在激勵的作用下,透過參與競爭性的學習或科研,完善自我的意志和品格,獲得超越生存需要層面的、更爲全面而自由的發展,走向自我實現。期望激勵是激勵機制中最值得重視的激勵要素之一。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充分挖掘每個大學生的潛力,促進其全面發展。爲達到此目的,高校教師要隨時把握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有效機會,科學地運用期望理論,控制大學生的學習行爲。本文主要側重於高校教師的高期望,這裏的高期望強調的是期望的因人而異性,因爲高校教師的高期望會對大學生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所以要把握好高期望“度”的問題。高校教師樹立正確而適當的高期望有利於大學生在學業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一、期望激勵理論的應用方式
  
  1.期望和賞識激勵方式
  絕大多數大學生對自己的將來和發展都設有目標、抱有期望,都希望自己在各方面能得到提高和完善,畢業時能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崗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實現自身的價值追求。這就要求大學生管理工作者在充分了解大學生個體的基礎上,向每個大學生提出切合自身實際的期望目標。一方面讓大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產生期望效應,另一方面也使其有明確的學習和奮鬥目標。
  
  2.期望目標激勵方式
  “目標設定理論認爲,設定要達到的目標是一種強有力的激勵,是完成工作的最直接的動機,也是提高激勵水平的重要過程。動機是個體行爲對一定目標的指向,反過來目標的設立也會透過自我激勵機制對個體動機發生作用。目標激勵就是透過目標的設定來激發大學生的動機,指導其行爲,使大學生的成才需要與成才目標緊密結合起來。目前,由於應試教育和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有些大學生進入高校這個相對寬鬆的環境,很容易鬆懈下來,錯過了一生中最珍貴、最美好的學習時光。這就需要大學生管理工作者善於幫助大學生確立恰如其分的奮鬥目標,運用大學生管理工作者的期望來引導大學生目標的確立,激發其成就動機,引導他們主動地抓住來之不易的大好時機,努力學習。這可以透過高校教師們對大學生的期望,充分發揮期望的正面作用,來影響大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目標。
  
  3.期望情感激勵方式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情感不只是人類實踐活動中所產生的一種態度體驗,而且對人類行爲動力施以直接影響。老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在《愛的教育》譯者序言中說:“教育上的水是什麼?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大學生管理工作者應該注意感情的投入,只有相互間感情的深入交流,才能促進相互信任。要運用好感情激勵的方法,用精神力量去調動人的積極性,以情動人,以情感人,引發教育對象產生接受心理。
  期望中包含了無限的感情,期望激勵的方法就是要有效傳遞教育管理工作者對大學生們深切的期望與關懷。在運用期望情感激勵時,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要了解人。想大學生所想,急大學生所急,真誠地關心愛護大學生,瞭解他們在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並給予相應的幫助。二是理解人。大學生管理工作者要掌握大學生的思想狀況,隨時把握大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幫助他們解決思想上的困惑,縮短師生之間的感情距離。三是尊重人。大學生管理工作者要尊重被教育對象獨立思考和表達思想、爭論辯護的權利,以心換心,以誠換誠,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理解溝通的橋樑,增強大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影響力。只有真正注意併兼顧到這三個方面的因素,期望激勵才能真正發揮出其情感交流的作用。
  
  二、期望激勵理論運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高校教師對各類大學生應該給予適當的“高”期望
  最近發展區理論是由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來的。維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對大學生的發展能起到主導作用和促進作用,但需要確定大學生髮展的兩種水平:一種是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另一種是大學生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着眼於大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高校教師爲大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和較高的期望,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其本身難以發展到的水平,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更高水平發展區的發展。
  大學生的基礎和潛能是千差萬別的,大致可以分爲基礎薄弱的大學生和基礎較爲紮實的大學生。最近發展區理論的核心是建立在個人潛在能力和現有基礎之上的,所以高校教師對這兩類大學生期望的程度之“高低”也是不同的。例如,同樣是對大學生掌握詞彙的期望要求,英語教師對英語基礎薄弱的大學生的高期望就是這類大學生會默寫這些單詞,而對基礎好的大學生的高期望則是不僅要會默寫還要會靈活運用該詞。如果高校教師把不僅要會默寫還要會靈活運用該詞這一高期望運用於基礎薄弱的大學生,那麼對於這類大學生是有害的。因爲這一高期望對於這類大學生來講太高了,遠遠超出了他們的現有知識基礎和現有能力,不是他們的最近發展區,所以這種“高”期望會令他們產生強烈的挫折感,不利於他們學習的順利進行。反之亦然。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高校教師要針對不同大學生現有的基礎和個人潛在能力來對大學生施加不同的“高”期望,才能更有效地發揮高校教師高期望在提高大學生學業成績方面的作用。
  
  2.要正確把握期望激勵的“度”
  高校教師要依據強化型激勵理論,正確使用積極強化。“積極強化的運用可以促進大學生積極地、樂觀地接受培養機制,使得大學生培養方案得以增強一。在教育工作中,高校教師對大學生們的認識和了解會有偏差,因此對大學生的期望常會出現過高或過低的現象。高校教師對大學生的期望過高有可能導致大學生的挫敗感,使大學生承受壓力過大,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不利於大學生的發展。同時,如果高校教師對大學生的期望過低,可能會導致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這就使大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