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詩歌中的情感挖掘

學問君 人氣:2.31W

摘 要:古典詩歌是我國文學的精華,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於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教師對於詩歌情感的挖掘往往不夠深入,這無疑降低了學生對詩歌的興趣。本文旨在透過教學實例,談談如何運用設問,引導學生細讀文字,挖掘詩歌的情感內涵。

淺談詩歌中的情感挖掘

關鍵詞:詩歌;細讀;情感;設問

中國古典詩歌中蘊含着古代文人豐富的感情,凝結着他們的修養與品格,是中國文學的精華。然而,現今的語文教學往往過於注重詩歌思想方面的教化作用,忽視了對詩歌情感的挖掘。分析詩歌時,常常把個體感悟納入到公共話語體系中,使古詩教學陷入一種先入爲主的意義抽象,使文學的多元解讀變得簡單和僵硬。

在我國,自《詩經》開始,詩歌便承擔着禮樂教化的作用,詩的確可以“言志”,但詩歌的動人之處更在於它的抒情功能。朱熹說:“大率古人做詩與今人作詩一般,其間亦自有感物道情,吟詠性情,幾時盡是諷刺他人?”朱熹批評一些解詩者非要將詩歌作“美刺”之解,將詩人的意思“盡穿鑿壞了”。

那麼如何挖掘詩歌的情感呢?《紅樓夢》第四十八回寫香菱跟黛玉學詩,香菱說:“據我看來,詩的好處,有口裏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有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可見,領悟詩歌需要直覺內省的能力與豐富的想象力。筆者在教學中發現,教師可以用引導設問的方式,啓發學生對文字進行更細緻的推敲,大膽揣摩詩歌的情感。

一、抓住關鍵詞句

詩歌的情感往往隱藏在起承轉合中“合”的部分。比如,講陶淵明的《飲酒》時,教師可以就最後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引導設問,作者這裏爲什麼說“已忘言”?因爲最深刻的生命領悟往往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可以就“真意”,讓學生討論。袁行霈先生說“抱朴含真,意味着保持樸素真淳,既保持未曾沾染名教與智巧之人性,真與世俗立法相對,指人之自然本性”。陶淵明在詩中這種對人生真諦的感悟之情,應是教師引導的重點。

詩歌的深意也常常隱藏在關鍵的詞語裏。讀詩需“咬文嚼字”,因爲詩人寫詩的過程就是字字推敲的。比如,講王維的《鹿柴》,學生都知道王維歸隱山林,參禪悟道。可是他領悟到了什麼呢?難道不食人間煙火,沒有世事紛擾那便是禪嗎?事實上,王維寫的是一種心境。“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中,這個“空”如何解釋呢?詩中前兩字說“空山”,接着卻又說“人語響”,作者想要突出顯然是後者,空山的`主人是人,作者在展現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在這首詩中,無論是陽光還是植物都充滿了大自然的生機。到了晚年,王維或許領悟到人生的意義便是:生命、自然、永恆。

二、聯繫作者生平

作者的生存處境往往是其情感的來源。教師在講《登幽州臺歌》的時候,經常會講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這樣的評說往往流於形式,難免空洞。事實上這首隻有短短二十二字的詩,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被稱爲“齊樑以後二百多年沒有聽到過的洪鐘巨響”,恰恰是因爲這其中蘊含了深沉情感,教師應聯繫作者背景,深入挖掘。陳子昂24歲中舉從政,一生冒死直諫,清廉正派,卻不得重用。詩中“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就是說前面的英雄已經遠離我們,卻又不見後來者,此刻孤獨的英雄在咀嚼着英雄的孤獨……每個人在國家危難之時,都有英雄情節,陳子昂作爲有使命感的國家棟梁,一個時代的英雄,身邊卻沒有志同道合的人。面對滔滔江水他怎能不發出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感慨?天地之大,我到哪裏去找同路者呢?運用設問,一步步將學生帶入情境,對詩歌情感的理解就深刻了。

參考文獻:

[1]迦陵詩詞講稿選輯[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3,44.

[2]餘恕誠.唐詩風貌[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7,12.

[3]王崧舟.詩意語文:王崧舟語文教育七講[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106.

[4]許書明.當代名師智慧課堂教學藝術,(中學語文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