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靜脈留置針與注射針頭行診斷性腹腔穿刺的比較

學問君 人氣:2.67W
靜脈留置針與注射針頭行診斷性腹腔穿刺的比較
目的:比較靜脈留置針與注射針頭行診斷性腹腔穿刺的準確性。方法:回顧2002年3月以來,我院經診斷性腹腔穿刺後行剖腹術的急腹症病人1315例,按穿刺時所使用的針頭分爲靜脈留置針組和注射針頭組,將穿刺結果與手術記錄對照,應用診斷試驗的評價方法分別二者的假陽性率、假陰性率、敏感度、特異度和診斷符合率,並對二者進行比較。結果:靜脈留置針組的假陽性率3.8%,假陰性率1.3%,敏感度98.7%, 特異度96.2%, 診斷符合率 98.5%;注射針頭組的假陽性率19.5%, 假陰性率7.3%,敏感度92.7%, 特異度80.5%,診斷符合率91.2%,兩種方法比較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應用靜脈留置針進行診斷性腹腔穿刺的準確性比注射針頭高。
急腹症;診斷性腹腔穿刺;靜脈留置針

        診斷性腹腔穿刺是臨牀常用的診斷技術,既往我院通常使用普通注射針頭進行穿刺,2002年3月開始使用靜脈留置針進行穿刺,並且逐步普及開來,形成了普通注射針頭與靜脈留置針穿刺兩種方法同時並存的局面。本研究回顧2002年3月以來在我院外科、婦科、ICU、急診科經診斷性腹腔穿刺後行剖腹術的急腹症病人1315例,按穿刺時所使用的針頭分爲靜脈留置針組594例和注射針頭組721例,將穿刺結果與手術記錄對照,應用診斷試驗的評價方法分別計算二者的假陽性率、假陰性率、敏感度、特異度和診斷符合率,並對二者進行比較。現報告如下。
        1臨牀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患者1315例,其中靜脈留置針組594例,男386例,女208例,年齡673歲,平均36.7±12.5歲,實質性臟器損傷106例,空腔臟器損傷189例,上消化道穿孔119例,急性闌尾炎111例,急性胰腺炎24例,宮外孕30例,其他15例;注射針頭組721例,男433例,女288例,年齡576歲,平均38.1±11.2歲,實質性臟器損傷137例,空腔臟器損傷245例,上消化道穿孔159例,急性闌尾炎122例,急性胰腺炎22例,宮外孕23例,其他13例。兩組中計數資料經x2檢驗,計量資料經t檢驗,均p>0.05,差別無統計學意義。
        1.2 穿刺方法
        1.2.1 靜脈留置針穿刺法:取仰臥位選擇左或右側髂前上棘與臍連線中外1/3處或在臍部水平線與腋前線的交叉處做穿刺點,常規對擬穿刺點進行碘伏消毒,左手繃緊穿刺點面板,右手持留置針的後部垂直穿刺進針,有落空感時停止送入,左手拔出針芯,接10ml注射器, 回抽看是否有血液、尿液、膽汁、膿液或腸內容物。如果沒有則繼續慢慢向內推進並抽吸,若病情允許可左右翻身或改坐位抽吸。如果仍抽不出腹腔液,選擇直徑11.5 mm的一次性輸液器上與輸液針頭連接的較細的硅膠管作爲抽吸導管,剪去輸液針頭保留約20 cm長的導管,旁開12個側孔,與10 ml注射器連接,另一端透過已置入腹壁上的靜脈留置針最大長度置入腹腔,反覆抽吸,注意辨別穿刺液的性質並送檢。若穿刺結果爲陰性但仍不能排除腹腔病變的患者,可留置導管作腹腔灌洗或保留導管引流,回收液送檢。
        1.2.2注射針頭直接穿刺法:取仰臥位選擇左或右側髂前上棘與臍連線中外1/3處或在臍部水平線與腋前線的交叉處做穿刺點,常規對擬穿刺點進行碘伏消毒,用10ml注射器與7至9號注射針頭連接直接穿刺,邊進針邊抽吸。如一處穿刺爲陰性,可重新更換部位做穿刺,若病情允許可改用側臥位或坐位穿刺。注意抽出物是否爲血液、尿液、膽汁、膿液或腸內容物並送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