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中的人本主義精神及其特徵

學問君 人氣:2.47W
淺析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中的人本主義精神及其特徵
  〔論文關鍵詞〕民族審美文化 人本主義傳統 禪宗 詩話
〔論文摘要]在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中,不僅富有獨特的民族審美命題與範疇,而且也貫穿着以人爲本的人本主義精神。在這種美學思想影響下的文藝創作,無不充滿了對人的關注、對人之生命價值意義的關切與肯定。
縱觀我國美學思想的發展歷程,其中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即一以貫之的人本主義傳統。無論是孔子的“興觀羣怨”說、莊子的“大道爲美”說,還是鍾嶸《詩品》中的“詩唯性情”論、陸機《文賦》中的“詩緣情”,以及後來的“妙悟”說、“意境”說等,都是圍繞着人、人的性情、人格精神等方面進行的。其中的“意境”說、“神韻”說、“風骨”說、“妙悟”說等,都屬於我國民族傳統的美學範疇,體現了我國古典美學中自然主義與人格主義的兩大品格。在這種美學思想引導下的文藝創作,充滿了對人的情感精神的關注和人之生命價值的肯定。
孔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的作用是“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即可以激發人的情緒,體察民情民意,抒發其怨憤之情。其詩論始終圍繞着人的情緒,所以他編定的《詩三百》將人的感情的抒發放在了首位,這種情感也構成了該詩集的精華部分,充分體現了其藝術價值。此外,孔子的“盡善盡美”說、孟子的“衝實之謂美”以及荀子的“美善相樂”說等範疇和命題對中華民族追求美好品德的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深遠影響,並奠定了中國古代美學思想重視文藝審美教化作用的審美原則。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
道家提出了一系列有關審美思維方式和審美本體論方面的範疇和命題,爲中國古代文藝美學思想奠定了理論基礎。如“天地有大美”、“坐忘”、“物化”、“齊物我”等思想在我國美學思想史上產生了深刻影響。以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爲例,他高度重視人的生命價值,以人爲本是其思想的核心。莊子論美也是以人爲核心,其“重生”、“養生”、“保身”等思想影響下的美學思想呈現出鮮明、突出的人本精神。莊子把“道”視爲美的最高境界,提出了“道至美至樂”的美論主張,即美是從“道”的範疇中衍生出來的,因而“道”與美密切相關。在莊子看來“道”是一種絕對的自由,既是“美”的根本所在,也是人所缺乏、並且是人應效仿追求的。“物物而不物於物”、“勝物而不傷”、“不以物挫志”、“不以物害己”,人不要被功名利祿所累,不應爲物所奴役,而應成爲物的主宰,把物我、生死、貴賤、窮達、禍福、得失等都看成相對的東西,從而追求一種心靈精神的絕對無限自由。只有如此,人才能獲得“美”。
在《逍遙遊》中莊子爲我們描繪了一個“神人”的'形象:在形體方面其具有健全之美,精神方面具有高尚的品德之美,有着絕對的自由和廣大無邊的神力,而這種“神人”其實就是人的本質的一種人格化。同時,在莊子的審美思想中也論及了審美主體的自由心態。在《田方子》中,莊子描繪了一個“真畫者”在畫圖時的獨特的自由行動和神態:“宋元君將畫圖,衆史皆至,受揖而立;敵筆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後至者,值值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之視之,則解衣般礴裸。君日:‘可矣,是真畫者也。’”莊子在這裏旨在說明真正的畫家要按照自然之性去創作,敢於表現自己的真情實感和獨特個性。莊子的這種審美態度使其美學思想帶有了鮮明的人本精神特徵。而且,在他的美學思想中,真與美密切相關,提出了“法天貴真”的審美命題。此“真”乃一種出於主體心靈的純真之情,是審美主體的一種天然感性的東西.其富有感人的巨大力量,因而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作用。在莊子的“法天貴真”思想中強調人之生命精神的自由,生命自由就是美的根本所在。莊子對人的感情、精神美的充分肯定.不僅體現了其對人之生命的熱切關注.具有鮮明的人本主義精神,而且對後世的文學創作及文藝理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
我國第一部詩論專著—六朝鐘嶸的《詩品》發展了孔子的“興觀羣怨”說,莫定了“詩唯性情”的理論。《詩品》以詩人個人的風格爲品評對象,分上、中、下三品.以曹植的詩爲一品,“爲建安之傑”。在藝術手法上.進一步解釋了“興”爲言已盡而意無窮,把審美範疇擴展到詩文以外。用詩的風格立品,是自覺的美學追求的開始。(詩品)所體現出的美學觀的核心便是“詩唯性情”,即由於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影響,使人的性情發生波動,便以詩歌的形式加以表現。正如《詩品·序》所寫:“嘉匯寄詩以親,離羣託時以怨—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故日’可以羣.可以怨’,使窮踐易安,幽居靡悶,莫尚於詩矣。詩歌的創作無不與社會人事、人的情感密切相關。
唐代.禪宗興盛.形成一種新的美學思想。禪宗是從印度佛學發展起來而又能充分表現中華民族思想與性格的佛教流派。其追求超脫人世煩惱、達到心靈絕對自由的境界。但在這一過程中並不否定個體生命價值,不主張完全脫離世俗生活,因而希望透過個體心靈、直覺、頓悟,達到這種絕對自由的人生境界。禪宗重視主體的內心體驗.尊重其內心思考的權威.提倡“我心即佛”.排除了外在偶像、教條的束縛.開拓了個性解放的天地。這種思想理論圍繞着人、人的生活.讓人看到生命的本質.且將主體心靈的體驗放在首位.強調人的本性.充分肯定人的心靈的實在性.從人的某種人生境界的體驗中去追求美、尋找美,在一種心靈自由的境界中去獲得審美滿足。這種思想無意中激發了當時的詩人及理論家們的思維方式,促使禪思轉化爲藝術思維、藝術機趣,禪宗佛理便被直接引人到詩歌美學理論的研究和創作之中。特別是唐朝經過“安史之亂”後社會由盛轉衰.嚴重的社會危機使當時的士大夫們的審美興趣發生了巨大變化。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

在創作理論上.皎然獨標性情,引發哲理思考。他在詩論專著《詩式》中說道:“級者嘗與諸公論康樂(謝靈運號)爲文,真於性情,尚於作用,不顧詞彩.而風流自然。”又說:“兩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若遇高手.與康樂公,覽而察之,但見性情,不睹文字,蓋詩道之極也。”可見其仍不脫離性情說。所謂“性情”指人類本性所具有的喜怒哀樂。他強調詩人在構思時要善於引發人性的率直真情,爲此需要排斥名言、概念等中介,即不睹文字、不顧詞彩,從而達到情真意切、超逸美妙的效果。這種詩學觀是道家“得意忘言”和禪宗“離言”的發揮。司空圖則綜合儒釋道三家學說,撰《二十四詩品),論述詩歌的風格美.分爲雄渾、沖淡、洗練、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等二十四目,各用四言韻語形象地描述了每種風格的特徵.從而表達了中國人獨有的民族審美觀,其中“含蓄”一目,要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確,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是獨有的一種民族審美風格。他在皎然“文外之旨”的基礎上還提出了詩之“韻味”說。這種“韻味美”的營構.不僅需要創作主體的“妙造”,還需透過作品審美主體—鑑賞者的閱讀、接受、想象和認同。從這時候的詩歌創作來看,士大夫們以追求自我精神解脫爲核心的人生哲學使其審美情趣趨向清幽、平淡、寧靜。其中自然適宜、渾然天成乃是士大夫們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面對靜謐的自然、空寂的宇宙,他們抒發着內心淡淡的情思,領略着人生的哲理.並把這些融化在心靈深處。其中王維的詩歌創作最具代表性。如他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