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談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27W

論文摘要: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是教育要以學習者爲中心,注重學習者經驗的積累及能力的提高。這一理論爲幼兒教育中定位幼師地位和確立幼教目標提供了基本的指導思想,實踐這一理論,有助於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

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談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幼兒教育  主體  經驗

20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西方逐漸流行,這被譽爲當代教育心理學中的一場革命。建構主義理論的基本思想爲深化當今的基礎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論依據。本文試析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並探討這一理論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以全面提高幼兒教育質量。

1建構主義理論的含義

建構主義理論作爲一種新的學習理論,其內涵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知識觀

建構主義的知識觀關注的是學習者如何來建構知識,強調學習者不是知識被動的接受者,而是知識主動的建構者。建構主義者主張,知識並不是對客觀現實的準確表徵,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而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它會隨着人類的進步而被“革命”掉,並隨之出現新的假設。也就是說,知識是由個體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中,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建構起來,即知識具有建構性、社會性、相對性、情境性等特點。爲此,教育不應該是用科學家、教師、課本的權威來壓服學生的過程,而是學生以自己的經驗、信念爲背景建構知識的過程。

1.2學習觀

建構主義反對行爲主義所描述的學習是“s-r”的過程,反對資訊加工論所描述的學習是對資訊的輸入、存儲、提取的過程,認爲學習是學習者透過新舊知識經驗反覆的、雙向的相互作用過程而建構的,學習者以自己原有的經驗系統爲基礎對新資訊進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識又因新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改變,學習是由新舊經驗的衝突而引發的觀念轉變和結構重組。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爲“情境”、“協作”、“會話”、“意義建構”是教學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

1.3學生觀

建構主義者強調,學生並不是空着腦袋走進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和以往的學習中,他們已形成了豐富的經驗,即使有些問題他們並沒有接觸過,沒有現成的經驗,但當問題一旦呈現在面前時,他們往往可以基於相關的經驗,依靠認知能力,形成對問題的某種解釋。所以教學不能無視兒童原有的經驗,而要把兒童現有的知識作爲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兒童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

1.4教學觀

建構主義理論認爲教學不是簡化環境,而是把所有的學習任務拋錨到較大的任務中,使學習者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學習。爲此,建構主義者提出隨機通達教學和情景教學兩種設計方法。隨機通達教學,即對同一內容的學習要在不同的時間多次進行,每次情境都是經過改組的,分別着眼於問題的不同側面,運用變式使兒童對概念獲得新的多角度理解。這是一種自上而下、循序漸進的教學設計過程。情境教學主張教學應使兒童的學習在與現實情景相類似的情景中發生,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使教學過程與現實問題的解決過程相類似。

2建構主義理論對幼兒教育的啓示

建構主義理論爲反思傳統的教育提供了新視角,儘管這一理論沒有直接提及學前教育的問題,但是透過這一理論,我們可以重新審視當今幼兒教育的有關問題,以提高幼兒教育質量。

2.1促進幼兒主體地位的發揮,使幼兒成爲學習的主人

建構主義者主張,學習過程不是教師把知識單方面向學生灌輸的過程,而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所以傳統幼兒教育中以教師爲本位,強調以示範-講解-練習爲主線的簡單傳承的教育模式應徹底被遺棄,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一種以幼兒爲主體,以引導-探索-發現爲主線的教育模式。這就要求在幼兒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爲幼兒提供一種動態的變化的學習環境,創設拋錨式的教學情境,並拋錨給幼兒,製造幼兒的認知衝突,激起幼兒自主探究的慾望。同時創設有利於教師和幼兒合作學習、相互交往的社會情境,透過操作、探索、對話、交流、討論等多種形式實現學習中的自我建構、合作建構,實現新型的師幼交流呼應的對話式教育關係。在現代幼兒教育實踐中,這種強調幼兒教師“引”與“導”作用(即教師引發幼兒的認知矛盾,指導幼兒對新知識的思考和學習,使幼兒主動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的觀點,是以尊重幼兒、把幼兒當作學習和發展的主人而非被灌輸者爲前提的。

2.2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地發展,注重幼兒經驗的積累

建構主義者認爲每個學習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經驗系統爲基礎對新資訊進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主張教育要考慮兒童的年齡特徵,適應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此達到“幫助受教育者選擇合適的發展方向”、“使受教育者個體特質朝着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方向展現和發展”的目的。因此,傳統上幼兒教育中以知識爲本位的教學取向應予以否定。如有些家長從主觀願望出發,強調對幼兒進行知識方向的訓練,有些幼兒園爲迎合家長的需要,盲目提高幼兒的“起跑線”,把“知識教育”、“識字教育”、“雙語教育”作爲幼兒園教育目標,進行大規模的知識性教學,使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可以說,這些都是違背幼兒發展規律的不正當的、不科學的傾向。對於年齡較小、知識經驗較少的幼兒來說,家長、教師的任務不在於讓幼兒掌握多少“字、詞、句”,而在於訓練幼兒的感官、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人爲的超越幼兒的發展階段,壓抑幼兒個性的功利性的知識教育,不僅不能促進幼兒現有的身心健康發展,而且爲幼兒日後的發展埋下隱患。所以,現代幼兒教育實踐中,應把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作爲可持續發展的培養目標。

總之,建構主義理論爲幼兒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指導思想,呼喚着幼兒教育改革的新進程。實踐這一理論,將有助於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