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幼兒社會性交往能力培養

學問君 人氣:1.14W

幼兒的交往能力在幼兒園教育中佔主要地位,能主動與他人、與同伴交往,並持友好態度,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首要條件。以下是本站小編爲您蒐集整理的淺析幼兒社會性交往能力培養論文,歡迎閱讀借鑑。

淺析幼兒社會性交往能力培養

 摘要:人際交往的能力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培養的,孩子正是在與各種不同的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待人處事的態度,獲得社交技能,發展社會性行爲。幼兒園是幼兒集體生活的地方,作爲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資源,爲幼兒創設交往的環境。本文從教學活動、主題創設、情感體驗、評價活動等方面入手,積極引導幼兒與人交往,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

 關鍵詞:幼兒 社會性 交往能力

交往是人與人之間情感溝通的橋樑,是人與人之間思想傳遞的紐帶。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幼兒的發展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幼兒的社會交往對幼兒個性、情感情緒、認知等方面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兒實現社會化的必要條件。

幼兒的交往能力在幼兒園教育中佔主要地位,能主動與他人、與同伴交往,並持友好態度,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首要條件,也是學會做人的重要基礎。現在的幼兒普遍地存在着以自我爲中心、不關心他人、適應能力差、缺乏責任心和合作意識等問題。隨着社會的發展,幼兒過多地觀看電視、玩電腦,減少了與同伴的交往,喪失了較多社會交往和社會適應的機會。因此,在羣體當中,幼兒都是以自我爲中心,並具有攻擊與打架等行爲。由此可見,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培養幼兒交往能力方面,我們主要進行了以下的研究和嘗試。

一、從教學活動入手,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一)透過教學活動,讓幼兒學會交往的方法

在教學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利用故事、兒歌、談話等手段,向幼兒介紹有關社會交往的知識,教給幼兒交往的方法,指導幼兒進行交往,使幼兒建立社會交往的意識和情感,形成積極的交往態度,學習交往的策略,爲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打下基礎。如:爲了培養幼兒團結友愛、合作交往的品質,我們進行了以“我們大家一起玩”爲主題的晨間談話活動。另外,在教學活動中,我們還經常鼓勵幼兒與同伴交往。體育活動時,膽小的丁丁很想加入到傳球遊戲中去,可不知怎樣參加,就呆呆地站在一旁看着,這時我走過去告訴他:“丁丁,你是最棒的孩子,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喜歡和你一起玩,我們也去玩,你可以問問小朋友願不願意,好嗎?”丁丁高興地點點頭。在我的帶動下,丁丁想出了新的傳球方法,小朋友們也和他愉快地開始了新的遊戲。這種活動方式,讓孩子感受透過合作獲得的快樂,體驗合作的成功感,同時也增進了同伴之間的瞭解,加強了友誼,掌握了交往的技巧。

(二)透過遊戲活動,培養幼兒交往的興趣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在集體活動中,遊戲是幼兒交往的最佳途徑,我們充分利用各種遊戲活動,增加幼兒之間的交往機會和時間,培養幼兒主動交往的意識和能力。

遊戲是幼兒的天性,是他們主動自願的一種活動。對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家”是他們主要的生活場所和最熟悉的地方,也是幼兒認爲最安全的地方。爲此,我們開設了 “娃娃家”,讓幼兒模仿“家”中的角色。隨着幼兒知識經驗的增多以及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兒自選活動的內容逐漸增多,涉及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如“超市”、“電影院”、“醫院”、“銀行”等都成爲幼兒遊戲的內容。在遊戲活動中,教師適時添加遊戲材料,設定遊戲障礙,使遊戲的內容更加豐富,不斷擴大交往範圍。如“娃娃家”,開始由“家”內的“爸爸”、“媽媽”、“孩子”三人之間的交往,發展到“家”中來客人,到“家”與“家”(鄰居)之間的交往,到帶 “孩子”出去進行社會交往(如買東西、去醫院看病)等,幼兒在交往中學會了合作、學會了解決衝突的方法和友好行爲,由此可見,遊戲是幼兒學會交往的最佳活動之一。

(三)透過日常生活活動的隨機教育,鍛鍊幼兒的交往能力

教育家陳鶴琴認爲:需要鼓勵和提高孩子與人交往的勇氣和興趣。生活活動中發生的社會交往是大量的、真實的、自然的。如洗手、喝水是否按順序進行;當同伴遇到困難時是否主動用動作、語言去幫助他,幼兒在這些與他人的交往中,表現出自身所具有的特點。教師要善於觀察,及時運用隨機教育和個別教育,對幼兒進行正面的鼓勵和引導。教師要爲每個幼兒創造、提供交往的機會,如請膽小的幼兒到別的班級借東西、輪流當值日生等。在生活活動中,教師同時要重視培養分享、助人、謙讓等友好行爲和講禮貌、誠實、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財物等文明行爲習慣,這對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從主題環境創設入手,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

(一)透過主題討論,增進幼兒間的交流

《體驗•探究•交往》這一教材是以每月一個主題的形式開展活動的,主題活動內容貼近幼兒實際,幼兒特別感興趣。因此,我們將幼兒平時交往中零星的、瑣碎的、不顯眼的小事用社會化發展與教育這跟主線串聯起來。如:中班主題活動“花花朵朵”,透過“花的顏色”、“花的種類”、“花的形狀”等一系列活動,教師與幼兒一起探究花的奧祕。幼兒對這樣的活動很感興趣,他們會爲了共同的話題、共同的興趣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幼兒在討論中,有的說:“我在花園裏看到過許多五顏六色的花,”有的說:“我在山上看見過紅的花,”還有的說:“我還看見過像雞冠一樣的花。”……在活動過程中幼兒便自然而然地學會了主動交往,增進了幼兒間的交流。

(二)透過環境創設,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

在開展“花花朵朵”的主題活動中,教師會和幼兒一起討論創設有關的物質環境,使他們在共同的創設交往中交流思想,會積極地動腦筋想辦法,幼兒間就自然地有了合作與交往。如:環境怎樣佈置,幼兒帶來的花盆應放在什麼位置,圖書角應該擺放什麼內容的書,在製作“花”的區域中應該擺放哪些製作材料,在“插花”區域中應該放哪些花等,幼兒都會考慮。他們會充分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並積極動手共同佈置好環境。在製作、參與的過程中幼兒的交往就很自然的展開了。

(三)透過主題環境,提供語言交往的機會

主題活動爲幼兒提供了互相交往的機會,我們要利用這一機會,充分地發展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在開展主題活動的同時,教師可提出啓發性問題,讓幼兒展開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如:“花花朵朵”主題活動中,幼兒會積極地將瞭解到的花的種類講給同伴聽,在別的幼兒羨慕的眼神中得到滿足,這是一種積極的交往,很多孩子還會把有關花的圖片、照片、圖書帶到幼兒園來給同伴欣賞。孩子們會看着圖片中的各種花忍不住說:“你看,這是迎春花,我在幼兒園裏看見過的。”“我也看見過,天天照片上的花是月季花,我家裏也有的。”“瞧,照片上的瑤瑤在摸什麼花呀!”“它叫蝴蝶花,很漂亮的,對不對?”孩子們仔細地觀察着,在共同的話題中把語言交往表現得很自然,交往即在其中。

三、從情感體驗入手,提高幼兒交往能力

讓幼兒學會與人愉快地交往,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幼兒學會觀察、體驗、理解別人的'情緒情感。孩子的情感認識是直觀的,他們與人交往順利與否,從對方的情緒上就可以體會到。那麼,如何讓幼兒學會觀察、體驗、理解別人的要求呢?

(一)表情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