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貫徹工會十四大精神在推動改革中搞好維護

學問君 人氣:9.44K

摘要:中國工會十四大報告指出,工會要“切實履行基本職責,在改革、發展、參與、幫扶的過程中維護好職工合法權益”,其中改革是實現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又是改革順利進行的保證。因此,工會要在處理好改革與維護的相互關係基礎上,在推動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企業三項制度改革中維護職工利益,在推動工會自身改革中更好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談貫徹工會十四大精神在推動改革中搞好維護

關鍵詞:改革 維護 合法權益


  王兆國在中國工會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工會要“切實履行基本職責,在改革、發展、參與、幫扶的過程中維護好職工合法權益。”u]爲我國工會在新時期履行維護這一基本職責提出了新的思路,有利於工會維權工作的深入開展和取得更大的實效。筆者認爲,改革發展、參與、幫扶四個過程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整體,其中,改革是基礎,堅持改革,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在“改革、發展、參與、幫扶的過程中維護好職工合法權益”的重要保證。
  一、改革與維護的相互關係
  “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由之路,也是更好地實現和維護職工利益的重要途徑。”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而在中國現階段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狀態下,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就必須堅持改革,對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都必須進行改革。然而,我們也必須認識到,改革是對舊的體制、舊的利益格局的衝擊和調整,在改革中,一部分職工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生活遇到暫時的困難是難以避免的,因此,如何把堅持和推動改革與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有機結合起來,是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首先,改革是實現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以公有制爲基礎多種所有制形式同時並存的基本經濟制度。能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和壯大公有制經濟,決定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和前途,也從根本上決定了職工合法權益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維護。因此,推動公有制經濟特別是國有經濟內部的改革,使其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是發展經濟,增強國力,更好地實現和維護職工利益的重要途徑。事實證明,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有經濟內部各企業透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逐步成爲獨立的經營實體,企業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有了明顯的改善,整個國有經濟在改革中獲得了很大發展,職工也得到了明顯的實惠。到2000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工業總產值達到40554.37億元,工業增加值13777.68億元,期間,國有單位職工年平均工資達到9552元,比1984年的1034元增長了8倍多。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624.1億元,增加到2000年的89403.6億元,而全國職工年平均工資從1995年的1148元,增加到2090年的9371元,城鄉居民年底儲蓄存款餘額64332.4億元,平均每人儲蓄存款餘額5077元。可見,經過改革,我國社會生產力得到了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全國職工利益從總體上得以實現和維護。
  其次,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改革順利進行的保證。在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不同地區、不同利益集團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有些改革措施可能只對一部分人有利,而可能使另一部分人利益受損,對此,透過對利益受損的一部分人進行維護,可以減少改革的阻力,推動改革的順利進行。近年來,廣大職工在改革過程中,爲企業和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也遇到了較嚴重的困難。據民政部2001年度的資料反映,當前我國城鎮貧困人口約爲1,490萬人左右,約佔城鎮人口的3.6%。其中,特困職工(包括在職職工、下崗職工和離退休職工等)人數爲1,000萬人左右,約佔城鎮貧困人口總數的7l%。他們大多分佈在一些大中型國有企業比較集中的東北地區和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中西部地區。由於長期不能如期和足額領到基木生活費或被企業拖欠工資、醫療費、社會保險及各種福利費、集資款等,從而導致這一困難職工羣體多年來生活每況愈下,2000年全國職工人均月收人爲862.42元,而困難職工的人均月收入僅爲278.7元,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由於困難職工羣體在社會利益的格局調整中處於弱勢地位,他們自己認爲每一次的改革和調整對困難職工羣體而言,其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都隨之而變化,都是一次再付出和再失落,從而導致困難職工羣體不滿情緒與日俱增。如果不能妥善解決困難職工問題,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深化改革的順利進行。因此,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就是維護改革開放的大好局面,特別是保證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