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新時期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

學問君 人氣:2.86W

計算機基礎知識中的計算機病毒、網絡知識、組成知識等是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學生一定要不斷地提高自己以深刻的掌握這些知識。

新時期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

摘要:伴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社會的各個領域的發展都離不開計算機的應用,與此同時,也對各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能夠滿足社會需求。作爲一名職業技術學校的計算機教師,本文筆者將對當前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就新時期如何進行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時期;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

0引言

如今的時代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計算機應用幾乎普及的時代,一些新的技術不斷衝擊着計算機技術,比如新材料技術和生物技術等,然而這些技術都需要計算機技術的輔助,因此職業技術學校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勢在必行,要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筆者將對如何對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進行闡述,包括: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工具、進行分層授課、靈活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和立足學生就業等措施。

1新時期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的必要性

雖然目前我國各職業技術學校均已經有了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但其並未真正的受到重視,這可能是由於計算機基礎教育在學校整體教育教學中的地位不高所導致的。然後隨着科技的發展,社會上各個領域要想得到良好的發展都離不開計算機的使用,因此各職業技術學校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關注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重視學校計算機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然而我國的計算機教育與國外發達國家的計算機教育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國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水平也較之國外發達國家的學生相差一定距離,因此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對我國職業技術學校來說十分必要。

2當前我國職業技術學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的學習缺乏足夠的主動性。部分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教育教學過程中一直是採用“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教師一直處於教學中的主體位置,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因此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自主性缺乏,長時間下去會導致學生對計算機基礎學習失去興趣。另外,在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而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比較薄弱。

2.2計算機教學硬件設備供不應求。我國大多數職業技術學校存在着計算機硬件不足的現象,計算機的基礎教學的設備條件有限,設備供應不足導致學生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相對較弱。另外,大多數職業技術學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設備較陳舊,使用的大多數是老式設備,這種配置會無法執行一些軟件,給學生學習新知識產生了阻礙的作用,學習效率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2.3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內容相對滯後。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越來越重要,應用範圍不斷地擴大,計算機知識也不斷的得到更新和增加,那麼就需要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和學生具備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計算機的基礎教育教學要與時俱進,教師的教學理念需要不斷的進步。然而,部分教師並未對教學內容的更新足夠的重視,教學時方法缺乏創新,學生學習的熱情不高,不利於學生接受新知識能力的培養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3職業技術學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的改革

計算機基礎知識中的計算機病毒、網絡知識、組成知識等是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學生一定要不斷地提高自己以深刻的掌握這些知識。另外,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也必須要掌握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比如基礎的Windows、Excel和Word技術,以及圖像處理技術和中英文錄入技術等。

4措施

4.1靈活運用現代化教學工具:部分職業技術學校對現代化的計算機教學工具的運用並沒有足夠的重視,教師在講課時不注重視現代化教學媒介的使用,教學質量不容易得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課堂效率也不是很好。因此,職業技術學校的計算機教師要學會運用當前的現代化教學工具,如圖書館教學、現代化實驗室教學等,新的教學組織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

4.2採取分層授課的方法:部分教師還在採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沒有對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分析,更沒有注重分層授課。分層授課就是指區別的對待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有區別的專項的教學。對不同的專業進行特點分析,然後對相應的計算機課程做出安排,教師可以採用提問、聯繫、評價等方式,以此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層次劃分。第一學期,各專業的學生仍然要學習基礎知識,比如辦公軟件和操作系統等,第二學期可以安排計算機對媒體課件製作、計算機控制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模組進行教學。

4.3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傳統的授課方式基本上是整堂課都是教師在講學生在下面聽的模式,其實這種模式下學生未必聽得進去,也未必會好好的聽講,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計算機教師只有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努力使教學內容充滿樂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老師所講的內容感興趣,學生愉快的學習知識的同時能夠開拓視野。與此同時,教師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基礎知識的講解後要帶領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操作。

4.4培養現代化的技術型計算機人才:計算機教師要學會分析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特點,在進行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的時候,要結合分析出來的特點並以學生就業爲基礎,對教學方案不斷的進行改革,對自身的教學理念也要不斷的更新進步,以更好的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計算機人才,幫助學生將來順利的就業。爲此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計算機專業技術水平,爲社會培養人才不斷地努力。

5結語

本文筆者對如何對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進行了闡述,提出了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工具、進行分層授課、靈活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和立足學生就業等改革措施,希望以上我的見解能夠對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教學的改革和創新起到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傅統先,王珂.淺議國內計算機基礎教學方式的改革[J].陝西科技前沿,2007(6).

[2]袁振國.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創新理念的應用研究[J].科技成果縱橫,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