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中化學創新教學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3.21W

近些年來,教育改革不斷髮展、不斷創新,新的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滲透到教學的各個方面。新課標下高中化學的創新教學按照新課標教學理念的要求,有很大進步,但仍在不斷髮展完善。下面是我在平時教學中對新課標的創新教學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高中化學創新教學的論文

一、要重視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我們知道“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學在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理解一些化學概念、鞏固所學化學知識、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獲得化學實驗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能力兩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上有着特殊的功能。實驗具有的直觀、形象、生動、鮮明的特點,很容易地去激發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我在新課標下在化學實驗教學創新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就是要求學生使用各種實驗儀器靈活。常規儀器和裝置都有主要用途,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並沒把他們的作用講的很死。例如在講乾燥管的用途時,除了告訴同學們它的作用主要是盛放固體乾燥劑,乾燥氣體之外,還可以補充用來防倒吸。這樣即開啟學生思維,又爲今後他們自己設計實驗打下良好的基礎。2.在某些實驗藥品和某些實驗常規操作上作了一些創新。比如在做鐵粉與水蒸氣的實驗的時候。用鐵粉與氫氧化鋁反應加熱,在較低的溫度下就可以發生反應。在加熱的時候,氫氧化鋁會分解成氧化鋁和水,水再與鐵粉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用肥皂水來檢驗氫氣,成功率高,改進後的實驗現象非常明顯。3.我還增設了一些試驗設計題目。讓學生補充缺失的部分,找實驗的不足之處或重新設計新的實驗方案。學生們都學得津津有味,有時想出來的方案很有創新性。

二、新課匯入情景化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新授課,必須避免平鋪直敘,應該優化課堂匯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緊緊拴住學生的好奇心,讓精彩的課堂從第一分鐘就開始。1.生活實例匯入法。生活實例貼近生活,是學生熟悉的,但又說不清其中的道理,這樣才能激發他們求知慾,啓發他們的思維,具有很好的學習導向性。在講《有機化合物的命名》教學時,剛開始提出一個問題“隨着有機物分子中碳原子數目的遞增,同分異構體的數目增多,用習慣命名法已不能滿足需要,我們應如何用系統命名法給烷烴、烯烴、炔烴等來命名呢?”對於系統命名法的優點和作用,我給學生舉了生活中的一個例子,就是居民的身份證的使用,生活中一個公民只有一個合法的身份證號碼,就如一種有機物只有一種系統命名法。這樣引出本節課應解決的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2.教學情景趣味實驗匯入法。趣味性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辦法,用實驗匯入在新課匯入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透過實驗,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激發瞭解惑析疑的慾望。在選修5《醇酚》的第二課時《酚》的新課之前,我用毛筆蘸取苯酚濃溶液在白紙上繪畫,然後把紙晾乾,釘在木架上,上課時用裝有FeCl3溶液的噴霧器在白紙上噴上FeCl3溶液,當一幅惟妙惟肖的紫色圖畫躍然於白紙上時,全班學生嘖嘖稱奇,我趁機因勢利導,引出了苯酚。用趣味實驗匯入新課,我作了許多嘗試,如《滴水點燈》、《水果電池》等。教學中除以上方法創設課堂匯入的情景之外,我們還可嘗試新聞播報匯入法、故事匯入法、事例匯入法、謎語匯入法等等。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化課堂教學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逐步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圖像、聲音、視頻走入了課堂,讓學生可以利用多種感官來學習知識,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生動形象起來。比如,我們在講在水中的.電離過程時,用多媒體播放動畫,NaCl在水溶液中電離的Flash動畫,讓學生直觀地理解電離的概念。在講到有機物的結構時,一些化學分子的立體結構、反應機理很難用語言來講清楚,但是用多媒體教學就形象、可觀,學生輕而易舉的就理解了。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還能避免很多危險,比如一些危險性高的實驗,現在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就能能解決這些問題;多媒體輔助教學還可以使抽象的東西形象化、生動化,讓靜止的內容變成動的,讓學生可以產生直觀地感知,這樣形成完整的理性認識。

四、採用探究式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的精神

探究式教學法是一種啓發性的教學法。在教學中,教師要設計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動腦思考,自己發現問題,再透過實驗、討論、分析等探究活動,獲得新知識、實驗技能,最終解決問題。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這樣即能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又能讓學生重視合作和交流,知道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在探究過程中讓學生理解知識的相互聯繫,做到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如:在學習金屬Na時,教師講鈉和鹽溶液的反應時:鈉和CuSO4溶液反應的產物是什麼?有什麼現象?想讓學生猜測,並誰出猜測的原因。學生會利用金屬活動順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很快寫出:CuSO4+2Na=Cu+Na2SO4,會觀察到鈉溶解,同時有紅色物質(Cu)析出。我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學生將金屬鈉放在CuSO4溶液後,觀察到金屬Na浮在液麪上,很快熔化成一個銀白色的小球,在液麪上四處遊動,發聽到嘶嘶的響聲,觀察到燒杯中有藍色絮狀沉澱(氫氧化銅)生成。看到和猜測的現象不一樣,學生感到很奇怪,爲什麼實驗現象和猜測的不同呢?這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引發了學生探究問題的慾望。

總之,新課標下的創新教學是科學發展不斷髮展、社會不斷進步的要求,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社會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是新課標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更是教師在教學中面臨的實際問題。以上是我對新課標下高中化學的創新教學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進一步探索、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