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互聯網+時代能力導向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模式分析論文

學問君 人氣:2.44W

新一代移動互聯網技術極大地衝擊着傳統的資訊技術結構,隨着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並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爲了新時期互聯網技術的新業態。“互聯網+”概念的提出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國家正大力推動“互聯網+國際貿易”商務(以互聯網金融和跨境電子商務和核心)以促進國際經濟貿發展。隨着相關產業鏈條的不斷完善,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和跨境電子商務得到了快速發展,其已經成爲了新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之一。現階段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並未很好地適應國貿經濟形勢的發展,因此,基於“互聯網+”背景下、以能力爲導向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勢在必行。

互聯網+時代能力導向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模式分析論文

一、“互聯網+”背景下國際經濟與貿易業務形態變革

1.國際經濟與貿易主體變化。“互聯網+”技術是知識社會創新2.0模式下的產物,其意義在於進一步推動互聯網形態的演進和開拓社會經濟發展新形態。當前“互聯網+”背景下的國際經濟與貿易主體逐漸演變成爲了一類虛擬互聯網公司:互聯網技術綜合單個公司的專業經營核心技術,將衆多單個公司以互聯網技術聯繫在一起形成了公司“市場”(虛擬互聯網公司)。這種國際經濟貿易主體有一個顯著優勢:具備極強的市場競爭力。虛擬互聯網公司具備多項專業技能,能夠完成單個公司難以完成的複雜業務,能夠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爲消費者提供更加寬泛的商品服務。同時,虛擬公司的彈性運作模式能夠幫助其良好地適應瞬息萬變的國際經濟貿易市場,促進其業務個性化、多元化發展。

2.國際經濟與貿易經營管理模式變化。當前國際經濟與貿易主要依賴於跨境電子商務所提供的交互式網絡機制執行,海量互聯網資訊爲國際經濟貿易提供了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空間,促進了國際經濟貿易各方的互動式交流。基於“互聯網+”背景的國際經濟貿易格局實現了對於傳統貿易格局(以單項物流爲主)的突破,實現了國際貿易資源的配置最優化。總的來說,當前國際經濟貿易形成了一種“四位一體”經營管理模式:以資訊流爲核心,以物流爲載體、以資金流爲形式、以商物流爲主體。

3.國際經濟與貿易執行環境變化。國際貿易與經濟中的互聯網金融和跨境電子商務主要依賴於網絡進行貿易資訊的傳遞和交換,其逐漸形成了一個開放性的、立體性的執行環境。傳統的國際經濟貿易往往需要以一定的地域空間爲基礎,“互聯網+”背景下的國際經濟貿易則突破了這一條件束縛,建立起了一個以資訊網絡爲連接紐帶的“網絡貿易市場”。網上訂貨、網上銷售、網絡談判等成爲了國際經濟貿易運作的新形式;同時,國際進出口貿易利用到EDI電子資訊系統對商品進行快速的.報關、檢查、保險運輸和結匯等操作。國際經濟貿易執行環境的網絡化極大地促進了貿易便利。

二、“互聯網+”背景下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市場需求

1.服務貿易人才需求增加。二十一世紀“互聯網+”背景下的國際經濟貿易呈現出傳統貿易比重下降、服務貿易逐漸取代傳統貿易的特點。從近年來我國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總體規模分析,國際經濟貿易中的服務貿易發展速度迅速,因此國際經濟貿易對服務貿易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同時,“互聯網+”背景下的國際經濟貿易發展方向正由傳統的運輸業、旅遊業向互聯網金融、跨境電子商務過渡,其對於高素質服務貿易人才需求量日趨增加。

2.對國際經濟貿易人才的跨境電子商務能力要求提高。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之下,各項互聯網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這也直接促進了跨境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逐漸演變爲國際經濟貿易的主體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際經濟貿易的談判形式(簡化談判流程、節約操作成本)。因此,“互聯網+”背景下的國際經濟貿易對國貿人才跨境電子商務能力要求提高。

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現階段我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仍存在着一些問題,例如中進階國貿人才缺乏、國貿應用型人才所佔比例低等。國貿專業教學現狀主要反映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是人才培養目標趨同,缺乏層次性。國貿專業逐漸發展成爲我國高等教育的熱門專業之一,全國約有370所高校開設有國貿專業,然而多數高校都存在教學計劃、課程體系還是人才培養目標等趨同的問題,人才培養缺乏層次性,難以適應“互聯網+”背景下國際經濟貿易市場人才需求。第二是缺乏實踐教學或實踐教學效率低。實踐教學是國貿專業的重要教育方式之一,縱觀我國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多數高校缺乏系統性的實踐教方案;另外,一些高校雖有自身的實踐教學計劃,但教學成果卻不盡人意,學生往往處於一個“被動實踐”的學習狀態。第三是專業培養體系欠妥。一個良好的評價體系有助於引導學生更好地發展,然而許多高校國貿專業的評價體系仍舊不脫應試教育的桎梏,以分數爲主要評價標準。這種片面的評價體系難免會制約學生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發展。

四、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1.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國際經濟貿易人才培養模式應當緊密結合國際經濟貿易市場發展態勢,基於“互聯網+”時代背景出發,對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按照國貿專業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的人才培養要求,應當建立其以國貿專業知識爲主體、以經濟理論爲基礎、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爲手段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對於學生技術創新能力、業務創新能力以及管理創新能力的培養。

2.課程體系改革。以能力爲導向的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應當對傳統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可以將課程體系細化爲培養國貿人才的各項能力。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第一是突出國貿專業基礎課程和核心課程,強化學生對於國際經濟貿易的規則、執行機制和發展規律。第二是增加具體案例分析課程,例如跨境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理論、實踐典型案例課程等。第三是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有意識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電子商務網站建設、執行管理能力,同時將知識學習延伸到攝影技術和圖形處理等學科當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加強實踐教學,完善評價體系。上文已經提高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之一即是缺乏高效率的實踐教學和一套完善的評價體系。因此,綜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應當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完善相應的評價體系。實踐教學可以從三個方面出發,第一是模擬實踐,教師可以在課程體系中模擬相應的案例情景,讓學生實踐鞏固相應的專業知識;第二是組織與國貿知識相關的競賽,設立獎項,以激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第三是擴寬校企合作,提供給學生學習機會,培養和鍛鍊其實踐能力。完善評價體系應當從多個方面出發對學生進行評價,不僅僅侷限於一個分數。不妨參考中學階段的素質化教育理念,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兼顧其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實現個人全面發展。

五、結語

綜上,“互聯網+”背景下的國貿人才培養模式應當從多個方面出發考慮,明確市場需求,結合教學實際,切實培養高素質、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