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總結>

第一節課的反思

學問君 人氣:6.33K

教學前反思的內容包含反思確定內容、階段及具體實施方法對學生的需要和滿足這些需要的具體目標,以及達到這些目標所需要的動機、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還要對對本學科、本冊教材、本單元、本課時進行教學計劃時列出反思的關鍵項目。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第一節課的反思,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第一節課的反思

  第一節課的反思一

第一次接觸到初一的學生,有一種無措的感覺,因爲對剛由小學生升入初中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特點不是太瞭解。還需要摸索。但總得來說,第一節課應該是一個常規教育和了解的過程。因此在備課的時候,我分了以下幾個環節來備課:

第一個環節:借漫長的暑假爲話題和同學們聊聊天,以此來激發課堂氣氛;

“這麼漫長的暑假,同學們都幹什麼了?”

學生們的反應都不錯,發言很積極:打遊戲、上網、旅遊、看世博。。。

我因勢利導:“那你來談談,都去哪些地方旅遊了,感受如何啊?”“看世博都看了哪幾個館啊,印象最深的是哪個館啊?”

透過這個環節,課堂氣氛一下活躍了,個個精神振奮。

第二個環節:課件顯示,同學們已經瞭解了多少資訊技術知識啊?以此來了解學對這門課的基礎知識;

1. 你知道現在的計算機都裝什麼操作系統嗎?

2. 你會用電腦來完成哪些日常生活事物?

3. 你會維護電腦嗎?

4. 你有自己的郵箱、博客嗎?

同學們搶着發言,積極思考,反應出的結果是:同學們的資訊技術基礎知識還不錯,對電腦的應用很廣泛,會維護自己的電腦,人人有自己的郵箱,極個別同學有博客。不瞭解操作系統的概念。

第三個環節,明確初中資訊技術的任務,用課件顯示

第四個環節,常規教育,將上課紀律和機房衛生要求用課件顯示出來

這兩個環節看不出明顯的'效果,還有待於後面的課堂加強

總的來說第一節課還是成功的,從本節課中能瞭解到同學們的一些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以及他們對這門課的基礎。也能讓學生明白初中的任務和教學常規。不成功的地方是,有個別班級同學的上課氣氛沒調動起來,紀律不好,有部分時間浪費在管紀律上了。

  第一節課的反思二

週一的早晨,我站在校門口值勤,看到很多一年級的家長邊送孩子邊站在大門口給孩子拍照、錄像,看着他們不捨又期盼的眼神,忽然覺得自己作爲一名一年級科任老師的重大責任。是啊,這些孩子在這一星期裏將面臨人生許多的“第一次”,而往往“第一次”對人的成長有着深遠的影響。比如:他將來是否喜愛校園生活?他將來最喜歡哪一門課?他會從老師的評價中感覺到自己將是什麼樣的人?等等。

上過很多學期的第一節課,但這次有點不同,因爲我的對象是一年級學生。對於他們,是自己成長過程中的第一節自然課。怎樣讓他們對這門課有初步的瞭解併產生興趣,又能在將來的活動中做到規範有序,是我這節課要重點考慮的。爲此,我在短短的三十五分鐘內安排了兩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常規教育。可能有人認爲常規教育主要是班主任的責任,科任老師多說有些浪費時間。其實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學科特點,也就有着一定特殊的要求,很多細節的佈置不是班主任的教育都能達到的。比如我的自然課上我對學生提出的要求重點在於:怎麼聽?怎麼說?怎麼做?怎樣觀察?上課準備做好了嗎?

在以往的教學中,因爲自然課很活躍,所以很多學生能做到認真聽老師講,但認真聽同學說就做不太到。再比如發言時會不斷重複別人的答案;不知道什麼是討論;做實驗不能很好的合作;觀察事物不仔細、不全面,很快得出結論;準備材料不充分;學期沒結束課本已經弄丟了等等。這些問題事先都要對孩子有所說明,否則他們很難意識到。科任老師在教學中常常會爲孩子不遵守紀律而煩惱,但實際上很多孩子並不是故意犯錯,而是因爲他們不知道該怎樣做。或者老師說明過,但他們並不能理解。所以我覺得在能考慮到的範圍內應該給孩子多一些說明和訓練,看起來很囉嗦,象“婆婆嘴”,但很有必要。當然,常規訓練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在日後的教學中還要不斷嚴格地執行,得以強化。

第二部分是讓學生對這門課程有所瞭解。如果我問學生“自然是什麼?”可能他們很難回答這個問題,但如果問他們“大自然中有什麼?”他們回答起來就十分活躍。先從大自然的事物入手,讓學生覺得自然是親切的,自然課上有許多熟悉的內容。然後再給學生展示不同的自然現象,讓學生知道大自然中有許多的奧祕,自然課上將瞭解到許多有趣的事情。這時學生的興趣基本上已經被調動起來了,有迫不及待想學的情緒,許多小朋友開始翻書。我便趁機將課件中本學期所要了解的內容目錄展示給他們,並加以說明。這樣做的目的不僅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大致的瞭解,同時也教會學生閱讀的一種方法——先看目錄,先有全局。

一節課很快就結束了,有小朋友睜大眼睛問我:老師,這節課這麼快就完了?我笑着點頭,覺得目的已經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