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學語文三年級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4.19K

小學語文三年級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是劉傑,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小露珠》,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小學語文三年級說課稿

一、說教材

《小露珠》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

《小露珠》《小露珠》一課巧妙地運用了童話所具有的特徵——奇特的幻想,採用了擬人化的寫作方法,寫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過程,以及小動物和植物對小露珠的喜愛,讚揚了小露珠的美麗、可愛以及大自然的和諧、融洽。課文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啓迪於一體,不僅使課文顯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富於藝術魅力,而且使兒童的思想得以啓迪,性情得以陶冶,知識得以增長,想象力得以發展,爲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很好的憑藉。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藉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小動物和植物都喜歡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小露珠的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品格。

4、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透過小動物們對小露珠的讚美和植物在小露珠的裝點下發生的變化,來感受小露珠的美麗、可愛,是本課的重點;而如何透過朗讀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則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三、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匯入新課,我設計的導語是:你見過小露珠嗎?它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2: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首先,教師請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

這爲學生閱讀文字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

接下來,教師請數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教師請其他學生邊聽邊圈畫出每段的關鍵詞句,理清文章脈絡,教師根據學生板書文章脈絡。(教師板書)

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爲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解決教學重點。

環節3:研讀賞析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教師以多媒體出示問題,教師請學生先默讀在分組討論。

課文第一小節描繪了小露珠由夜幕降臨時出現到黎明時變成黃豆粒般大小的情景。我在讓學生讀懂這一小節的內容後,放出多媒體動畫,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我緊抓契機,要求學生模仿書上的句子用“越來越”說話,並在畫面下出示句式:“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我看得越來越 ___________”。學生剛剛目睹小露珠的動態演變過程,思維被激活了,有的說:“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我看得越來越清楚。”有的說:“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我看得越來越開心。”還有的說:“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我看得越來越入迷。”老我緊接着評價:“小朋友真是越來越聰明瞭。”

課後練習的第4題要求學生用“越來越”說話,以上教學緊扣這一要求,利用多媒體形象再現“越來越”的動態情境,而後因勢利導要求學生模仿說話,從而使學生造句注意前因後果,反映的內容具有情境性,具有時空氛圍,具有真情實感。這樣指導學生造句,不僅讓學生真正掌握了詞,會使用詞語,而且對學生的說話和作文能準確地表情達意也大有益處。

課文的2—4小節描寫了三個小動物來到小露珠面前讚美小露珠的情景,這三段話有兩個顯著特點:比方形象;動詞確切。爲了讓學生感悟第2個特點,我放出多媒體動畫,學生從畫面上形象地看到:青蛙蹦到大荷葉上;蟋蟀爬到草稈上;蝴蝶落在花朵上。這時圖下出示三個句子,引導學生讀一讀,好好體會加點的詞把三個小動物的動作寫得多麼準確啊!

“蹦、爬、落” 這三個動詞生動地寫出了三種小動物不同的活動特點和生活習性。在以上教學中,這些知識不是靠老我空洞的講解傳授給學生,而是透過動畫讓學生心領神會,使字詞訓練落到實處,同時把學生引入課文情境,獲得美的享受。

課文第6小節描繪了一幅小露珠反射着霞光,使得所有的植物都變得格外精神、格外生機勃勃的美景。我在讓學生透過兩次自由讀充分感知這一小節的內容後,出示與這一小節的文字描寫相對應的迷人畫面,露珠還在植物的葉片上閃閃發光呢!這時老師讓學生從書上找出描寫畫面上美麗景物的句子,並體會怎樣把自己從圖和文中獲得的美感透過有感情地朗讀傳達出來。在學生美美地讀出相應的句子後,我帶着學生指圖複述,再建議他們當堂試背,學生熱情高漲,很快就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這段文字了。

在以上教學中,雖然學生看圖讀出的句子是直接從書上找到的,但這是經過理解內化了之後的產物。當課文中抽象的文字有了具體可感的畫面作爲依託後,學生便積極主動地積累課文中的語言,並進一步使之內化爲自己的語言。

課文最後一節描繪的是小露珠變成水蒸氣離去時,植物們與之深情告別的場面。我放出多媒體動畫:看着向空中飄去的小露珠,向日葵向她點頭,白楊樹向她招手,喇叭花動情地吹奏着樂曲。此時我引發學生想象:如果你就是向日葵,白楊樹,或者喇叭花,看到小露珠要走了,你想說什麼?出示句式:我是________,我對小露珠說:“___________________。”課文學習至此,學生知道動物們喜歡小露珠,植物們更加喜歡小露珠,他們的情感也完全被調動了出來,有的講道:我是向日葵,我會對小露珠說:“小露珠,你回來吧,我們大家捨不得你走。”有的講道:我是白楊樹,我對小露珠說:“是你用身體滋潤了我們,把美麗獻給了我們,你真了不起!”還有的講:我是喇叭花,我對小露珠說:“你不光外表美,而且心靈美,我們會永遠記住你的!”

就這樣,我巧妙地引導學生自己進入角色,在引發切身體會的瑰麗遐想中使小露珠的形象漸趨高大,使自己的情感不斷昇華,也使課堂教學掀起空前的**,激越起情意濃濃、餘味無窮的美麗浪花。總之,四次運用多媒體動畫,涵蓋了詞、句教學、想象說話和誦讀訓練,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使整個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環節4:拓展延伸

好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

環節5:課後作業

好處:鞏固知識點(知識類)

發揮學生想象力,理論-實踐,學以致用(作文類)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如下:

小動物 閃 亮

喜歡 小露珠 透 明 外表美

圓 潤

植 物 無私奉獻 心靈美

小學語文三年級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4號教師。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第12課《夥伴》。我說課的內容分爲六部分。

一、教材分析

第三單元的文化主題是“感受真情”,《夥伴》這篇課文講述的是發生在獵人和他的夥伴——獵狗、烏鴉之間的故事。它們互相關心,彼此牽掛,很多細節都令人感動。這個故事會引發學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結交朋友,如何和朋友友好相處等現實問題,對學生很有人生指導意義。

二、學情分析

學生課前預習本課,瞭解了課文大意,能夠正確的朗讀課文,但對重點生字詞的理解有所欠缺。對文中“夥伴”一詞的內涵理解比較片面。 基於以上分析,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五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十一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中講了關於“夥伴”的哪些事。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透過勾畫重點語句,情感朗讀,來理解課文。

2、鼓勵學生與生活實際相聯繫,談出自己的體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透過理解課文,體會夥伴之間的相互關心和彼此牽掛,珍惜夥伴之間的情意,與夥伴友好相處。啓發學生思考“怎樣纔是真正的夥伴”。

四、教學重點:

要讓學生體會文中“夥伴”間的關心、幫助與牽掛,珍愛生活中的“夥伴”間的情誼,重新認識自己身邊的夥伴。

五、教學方法

教學中我採用小組合作交流,以朗讀促理解的方法,讓學生在感悟文字的基礎上,能夠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自己的經歷談出自己的感悟。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孩子們已經預習本課,瞭解大意,透過查字典、問家長,對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對不理解的詞語,初步理解它的意思。這樣設計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增強獨立性,對課文有了初步瞭解,有利於深入瞭解課文內容,當堂鞏固知識。

第一環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直接出示課題《夥伴》,(板書:夥伴)。

今天我們來學習《夥伴》,仔細觀察這兩個字你有什麼發現?(學生會說都有“單人旁”),老師再接着問,與什麼有關呢?(學生會說與人有關),你們知道什麼是夥伴嗎?(學生可能會說夥伴就是朋友,就是在一起玩的人)透過這樣的交流,既滲透了漢字教學,又瞭解學生對夥伴的理解程度,爲下面的教學奠定基礎。

第二環節:自讀課文、深入理解

(1)在預習的基礎上小組內檢查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字詞。聯繫上下文理解、查字典、小組合作解釋、師生共同理解等等,利用多種學習方法有效的進行自主、合作學習。

(2)接着檢查認讀情況,首先出示3個句子,然後出示8個詞,最後出示9個字,分別採用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讀、齊讀、自由讀等多種形式鞏固學生的認讀,爲下面的學習掃清障礙。

(3)指名讀課文。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內容。教師可以透過“這篇課文講了幾個人物之間的幾件事?”的問題指導學生從兩方面把握故事:一是護林人馬哈多和獵狗救助烏鴉;二是烏鴉和獵人救助獵狗。(板書:馬哈多、獵狗、烏鴉)

這裏的問題還隱含了獵人與獵狗、烏鴉之間的平等與真情。

第三環節:品讀課文,感悟文字,體會真情。

(1)在學生掃清字詞障礙並對課文主要內容有較好把握的基礎上,出示本課中心問題:“讀一讀,說一說:從哪些地方看出他們是夥伴?是從哪些詞語或句子中體會到的,先用“——”畫一畫,並把自己的理解、想法、感受寫在旁邊,然後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在這個環節中,我鼓勵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並會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自學與小組合作,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只在學生有困難時給予適當的指導,保證學生自我思考和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充分體現 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圍繞中心問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

(2)學生彙報交流討論結果。在引導學生交流過程中,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進行感悟。(讀幻燈片)

比如:透過“馬哈多和獵狗外出護林,烏鴉就守在家裏,護林回來,烏鴉‘哇哇’地叫着迎接他們”感受三個夥伴在一起和諧幸福的生活。

透過重點語句“吃不下飯,睡不着覺,得了大病”等,來讓學生感悟馬哈多對獵狗的關心和牽掛,(板書:牽掛)。從“焦急不安”中可以看出他們三個誰也離不開誰,都把自己的夥伴裝在心裏

(本環節設計的目的是,挖掘重點詞語、句子進行感情滲透,讓學生體會夥伴在一起的快樂,及夥伴間的相互關心和彼此牽掛。)

(3)當學生談到“獵狗,你究竟在哪裏呀?”時,同時出示:“烏鴉叼着肉在前面飛,馬哈多緊緊的在後面追。他要去看個究竟。”在這設計了多義詞的教學,讓學生說一說“究竟”一詞在兩個句子中的不同意思。可以透過換詞的辦法,讓學生弄清楚第一個究竟是“到底”的意思,第二個究竟是“怎麼回事”的意思,初步感知多義詞。

原來,可愛的獵狗掉進枯井,井太深,爬不出來。烏鴉怕它餓死,就一次一次地給它送食物。(體會到烏鴉爲救獵狗不辭辛勞地在家與枯井間奔波,正是在烏鴉的關愛下,獵狗才活了下來,也可以說是愛心使獵狗獲得了新生,從中可以看出烏鴉對夥伴的關心,愛護。)(板書:關愛)。

(對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指導,透過朗讀將理解深化。)

(4)馬哈多看着她的兩個好夥伴,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全班齊讀最後一段,體會馬哈多爲什麼流下淚水?

(是爲獵狗失而復得而流下的欣喜的淚,是看到兩個好夥伴和睦相處、互相關愛而流下的激動的淚,是爲三個夥伴又可以在一起富有詩意的生活而流下的欣慰的淚。)

(5)第一課時結束後,我會佈置一個這樣的作業:請小組內的同學分工合作將這個故事排演成課本劇。這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興趣,排演課本劇的過程就是對課文內容再理解的過程。

第二課時:

第四環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上課伊始,請幾個小組展示課本劇,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生生間的評價,更要滲透“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

第五環節:結合實際,體驗感情

(1)從課文故事引發開去,理解“夥伴”的含義。“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後,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夥伴呢?請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學生的理解從學習本課之前“在一起玩就是好朋友”的層面將上升到“夥伴應該是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共同進步,能夠和諧相處,在一起很幸福”的層面。(板書:互相幫助)緊接着請學生以“夥伴是”進行寫話練習。這樣的設計既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及寫作能力,又幫助學生深刻感受到了夥伴之間的相互關心和彼此牽掛,珍惜夥伴之間的情意,與夥伴友好相處。)(板書:彼此關心)

(2)我認爲教師的教學決不能“就課論課”,而應該站到真正爲學生的成長負責的高度。所以我會引導學生思考“作爲朋友,你爲你的夥伴做過些什麼?”幫助學生思考自己的生活,學會和夥伴和睦相處,彼此關心,互相幫助。

交朋友是學生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雨果曾說過“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但有句名言說的好“僞裝的朋友要比兇惡的敵人更壞”,所以文章學到這,爲了昇華主題引起孩子們的思索,我會給學生出示《農夫與蛇》的故事,讓學生閱讀後再來談一談在生活中應該如何交朋友。(出示圖片)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將文字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昇華文字內涵,使學生學會思辨,懂得人與人之間既有像馬哈多、獵狗、烏鴉一樣真心關懷對方的真情,但如果交友不慎也會遇到像蛇一樣對幫助自己的人反咬一口的人。所以交朋友應該睜大明亮的眼睛,交益友而非損友。)

第六環節:鞏固練習

本課出現了多義詞,瞭解多義詞能幫助我們更準確的理解文章和表達情感,所以在此環節我設計了兩個練習。首先出示兩組句子,讓學生透過反覆讀感受“講究”、“麻煩”兩個詞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接着加大難度請學生用“驕傲”的不同意思各說一句話。這個練習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交流合作中完成,讓孩子們的思維在與同伴們的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第七環節: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在識記生字時,重點指導“巡” “邏”兩個字,我會問學生這兩個字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學生會說都有走之旁)再問走之旁與什麼有關?(走之旁是由“走”字變化而來的,因此與行走有關)。接着問這兩個字是什麼結構?(學生會說半包圍結構)因此在書寫時要先裏後外,再指導筆順筆畫。

以上就是我對《夥伴》這篇文章的說課。蕭伯納曾說過:“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每人仍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人就有了兩種思想。”所以,希望各位領導、老師能提出寶貴建議,因爲我渴望有像您一樣的良師益友。

謝謝!

小學語文三年級說課稿3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童心燦爛 詩意飛揚”——習作課仿寫兒童詩《夏天好》。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向大家展示這節課:一教材分析、二學情分析、三教學目標、四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在我們小學語文的教材裏,有很多情趣盎然的兒童詩,《夏天好》就是其中的一首,它是小學語文版教材第六冊的課文,這首詩表現了孩子們在夏天裏繽紛多彩的快樂生活,詩句簡淺易懂,生活氣息濃郁,語言朗朗上口,深受孩子們的喜愛。這首詩的作者是著名詞作家喬羽先生,他的詩就像他寫的歌詞一樣,沒有塗脂抹粉的句子,都是直來直去的大白話。我選擇這首詩讓孩子仿寫,恰恰看中的就是這簡單的語言中所蘊涵的趣味和魅力,能給孩子帶來心靈的共鳴和快樂。

二、學情分析

“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這是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學生觀。而我們的母語教學中,詩教太少太少!這節習作課就是以孩子喜歡的詩歌爲“火種”,喚醒孩子的“童心”,點燃他們的“詩心”,樹立學習語文的“信心”!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學生的習作就是一個從仿到創的過程,我設計仿寫《夏天好》就是以“簡單有趣”爲切入點,降低習作的門檻,吸引孩子邁進詩歌創作的大門。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和學生學情特徵,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學會欣賞詩歌,充分感受詩歌的韻律美、結構美、畫面美。激發仿寫詩歌的興趣。

2、聯繫自己生活中的快樂畫面,仿照詩歌的語言寫一寫,學會欣賞和評價別人的習作。

3、在欣賞和評價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鍛鍊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教學設計

圍繞以上目標,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賞詩韻、想畫面

要想會寫詩,首先得學會欣賞詩。我設計了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欣賞詩歌。1、讀中欣賞。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充分體現了朗讀的重要性。我出示全詩,讓孩子有感情得讀、有節奏地朗讀,讀後說說詩和平常的課文有什麼不同?讀後有什麼感受?再給詩句找找韻腳,感受詩歌朗朗上口的特點。

2、遊戲欣賞。爲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詩歌的韻律美,我設計了一個“押韻接龍”的遊戲。老師快速的讀出詩句中押韻的詞組,學生接讀,如夏天好、半山腰、一聲叫等,說完詩中的詞組,我又啓發學生動腦筋編押韻的詞組進行接龍,如吃水餃、放鞭炮、隨風飄等。這一設計是爲了讓學生在快樂的遊戲中感受押韻寫法的樂趣,鍛鍊孩子的動腦能力和積累語言的能力,同時又爲仿寫詩歌提供了語言素材。

3、唱中欣賞。自古以來,詩大多爲歌而作,詩和歌是分不開的。我找到一首學生熟悉的曲子,帶着他們把詩歌唱出來。這麼一唱,學生對詩歌韻律的感受更進一步加深了,學習的興趣更濃了。

4、畫面欣賞。我讓學生聯繫詩的內容發揮想象,把簡短的詩句又還原成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這一設計讓孩子體會到詩是這樣的貼近生活,他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寫成詩,這樣,孩子還會覺得寫詩難嗎?

第二環節:說童趣、激詩興

每個季節,孩子的生活都留下了快樂的畫面,你喜歡什麼季節?這個季節有什麼快樂的回憶呢?讓孩子聯繫自己的生活,自由地說一說。然後以大家都喜歡的冬天堆雪人的畫面爲例子,師生合作,仿編出一節詩歌。如有的學生會這樣說冬天:北風呼呼地吹,下起了鵝毛大雪,地上全白了,我們在雪地上堆雪人真快樂……我引導學生你能仿照詩的語言把剛纔的景色說得更有詩意嗎?比如說成“冬天好/北風吹來雪花飄”是不是又押韻,又簡練呢?你還可以用上擬人的手法寫的有趣些呀,比如 “北風唱歌雪舞蹈/大地爺爺穿白襖”。經過老師的引導和示範,學生有了創作的靈感,一個個躍躍欲試。你一句,我一句,一節童趣盎然的小詩就誕生了。如 -----這時,學生會感受到寫詩原來並不難呀,心中充滿了成功的喜悅,創作的熱情大大地激發起來,我趁熱打鐵,開始了第三個環節。

第三環節:憶生活、寫童心

這是學生動筆仿寫詩歌的環節,我出示習作的要求,讓學生帶着快樂的心情,帶着寫詩的興趣,帶着美好的回憶,進行仿寫詩歌的創作。教師巡視輔導,瞭解學生寫作情況。

第四環節:評童詩、品詩味

孩子們一篇篇稚嫩的作品完成了,他們翹首期盼的就是老師和同學的欣賞和肯定。也許他們的作品不會很完美,詩意也不是那麼濃,但這正如嬰兒的蹣跚學步,需要充滿鼓勵的扶持和小心翼翼地呵護。我會充分尊重他們的語言感受,堅持“多就少改”的原則,以欣賞爲主,適當修改。讓孩子純真的童心在一行行稚嫩的小詩中盡情綻放,讓詩意的種子在一行行稚嫩的小詩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欣賞完後,老師即興作一首詩,目的在於激勵全體學生,讓課堂在濃濃的詩意氣氛中結束。如:今天好/遠方的客人來我校/同學們寫詩興趣高……

總之,以上四個環節由賞到說,由說到寫,由寫到評,環環緊扣,循序漸進。力求創造一節紮實而又富有詩意的習作課。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課的說課,儘管不夠完美,但是也算是一個大膽嘗試。我相信,熱愛詩歌的人一定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我希望我的學生都能成爲這樣的人。更希望能得到在座各位評委和老師的寶貴意見,讓我在詩教的路上走得更遠。謝謝!

小學語文三年級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五月的田野》第二課時。圍繞着“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與親”的教學理念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流程三方面展開說課。

一、說教材

教材內容:

《五月的田野》是冀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勾勒了田野美麗的風景,描摹了田間孩子們的快樂,讓我們瞭解到了農村孩子的童年生活,也感受到了那濃濃的鄉土氣息。

這篇課文在第六冊第四單元,本單元的文化主題是“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 本單元選取的幾篇文章雖然都與兒童生活有關,但是題材不同,有記敘文,有散文,還有詩歌。本課是篇優美的散文,重在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美及童年生活的美好,對學生學習並積累語言有着重要的作用。

結合新課標及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我確立以下三維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習文中語言,感受鄉下孩子在田野中的快樂。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文中的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圍繞着我的`教學理念,我把“學習語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爲重點,把“感受田野的美麗及鄉下孩子的快樂,並能入情入境地朗讀”作爲難點。

★爲了完成以上的教學任務,我進一步分析了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

二、說學情

鄉村兒童生活之快樂,是我們每個孩子所向往的。對我班學生來說,他們缺少這種生活及體驗,所以學習起來,情感很難與作者產生共鳴。不過,孩子們已初步具備了用多種方式理解詞語的能力,所以在內容理解和感悟上要做到“以學定教”。

根據學生的這些實際情況,爲了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三、說教學流程:

(一)鞏固舊知,再現意境:

由於這是第二課時,所以上課伊始我會先讓學生認讀學過的生詞,再說說五月的田野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設計意圖:這樣透過知識的復現,訓練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從而引出本節課要交流的話題。】

(二)自主學習,感悟意境:

對學生的發言進行梳理歸納後,出示中心問題: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了田野的美麗,孩子們的快樂?

【設計意圖:中心問題的提出,既指向文章的主旨,又是對學生學法的引導。】

(三)細細品讀,融入意境:

這環節中,我做了如下的預設:

1、預設一:田野美麗

①學生最有可能會先抓住兩個表示顏色的詞,爲了讓他們更好的感受疊詞的韻律美,我設計了一項語言的對比練習,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兩句話的不同之處,感受到疊詞不僅韻律美,表示的程度深,而且作者的情感也融入其中。接下來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朗讀這句話,我先讓學生自由練讀、然後指名讀,如學生讀不出其中的韻味時,我會範讀,讓孩子在薰陶感染中再練讀,直到讀出喜愛之情爲止。

②疊詞的運用是本文語言的一個特徵,爲了讓學生養成積累的習慣,我說:這樣的詞以它自身的韻律美讓我們喜歡它,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詞?比比誰說的多。學生可能會說紅紅的,白白的等等。這樣就讓學生有了一個積累的過程。

③當學生理解最後一句時,這樣引導:“它們”指誰?它們會笑嗎?你感覺此時誰的心裏也在笑?(交流中讓學生明白這是擬人寫法,表面上是寫麥子和豆莢的快樂,實際上更表現了鄉下孩子們的快樂。)然後帶着自己的感受朗讀這句話。這句話是朗讀上的一個難點,要想將田野之美清晰地展現出來,當學生讀的不夠入境時,我會出示一些圖片,讓學生透過視覺感官產生身臨其境般的感受。

④最後,再讓學生配樂美美的讀讀整段話。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是要豐富學生頭腦中意象,加深學生對文字的感悟,從而真切的感受到田野的美麗。】

過渡:田野這樣美,在這美景中,孩子們尋找到了怎樣的快樂?

2、預設二:孩子快樂

①當學生說到“孩子光腳在田埂上走”有關句子時,他們可能會用到知識遷移的規律,抓住“暖暖的、軟軟的”來體會,那麼我就會順勢引導學生結合生活說說光腳走在軟軟的土上是什麼樣的感覺?然後引導學生帶着這種感受讀一讀。

②當學生說到“孩子在田野上撒着歡地跑”有關語句時,我會這樣引導:你從哪些詞感受到了孩子的快樂?有的學生可能會抓到句中的動詞,就讓學生用做動作的方法加深理解。有的會抓住“撒着歡兒地跑”,就讓學生回憶自己平時撒着歡兒地跑是怎樣的跑,進而想象孩子們那種歡樂的場面。最後,引導學生透過讀讀出那種“田野因孩子而富有生機,孩子因田野而快樂”的意境。還是採取多種朗讀方式,如自由讀,同桌互讀,賽讀,讓朗讀的過程成爲感悟、理解語言的過程。在此基礎上試着背背這段話。爲了拓展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想象並發現快樂,想想如果你就是田野中的孩子,你會做些什麼呢?用文中的句式練習仿寫,既感悟了語言又體會了快樂。

【設計意圖:生活處處有語文,語文處處有課堂,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實際,感受童年生活的樂趣,達到與作者、與文字情感的共鳴。】

③從孩子們簡單的“野炊”中,讓學生聯繫實際說說“你認爲什麼樣的飯菜是噴香的”,再和文中“噴香的飯菜”做比較,引導學生要向鄉下孩子們那樣善於從平凡的生活中獲得樂趣。最後透過邊想象邊朗讀體會“大地當牀,藍天當被”的意境,感受到鄉下孩子們的淳樸和對生活的熱愛。

(四)拓展閱讀,延伸意境

語文學習的空間是沒有止境的,課文帶給我們純樸、真切的農村生活,讓我們每個人爲之嚮往,課下我推薦孩子們閱讀一些有關農村生活的故事、散文、詩歌,將孩子的快樂加以延伸。

【設計意圖:這樣將課內外閱讀有效地銜接在一起,拓寬學生視野,增長學生見識,同時也是對課文情感的進一步理解】

(五)板書設計

本着板書爲教學服務的目的,我設計瞭如下的板書。整個板書簡潔、概括,讓學生對文章的中心一目瞭然。

總之,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透過多種教法和學法相輔相成地結合,使學生輕鬆愉悅的入情入境地學習,實現了尊重兒童,發掘童心、童趣的課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