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三年級語文我們民族小學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6.21K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我們民族小學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語文我們民族小學說課稿

三年級語文我們民族小學說課稿1

學習目標

1、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

教學過程:

複習舊課,匯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匯入:透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民族小學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急需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發現民族小學的美和課文的美。

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着這部分課文,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學生讀後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後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

教師評點後再指名練習。

d、師朗讀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當,噹噹!當,噹噹!”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麼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後交流。

c、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隻小鳥、蝴蝶或者一隻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麼認真,課文朗讀得這麼動聽,你會怎麼做?

反覆朗讀這幾句話。

d、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麼?操場會是怎麼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麼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瞭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麼美麗的民族小學,多麼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道別的話。

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三年級語文我們民族小學說課稿2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課《我們的民族小學》。

【說教材】

課文透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美得很有特點,各民族的小學生身着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裝點得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還有鳳尾竹,更增添了學校的鄉村氣息和民族特色。這是一所團結的學校:同學們來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國的大家庭裏,在鮮豔的五星紅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這是一座充滿了歡樂、祥和氣氛的學校:孩子們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讀書和來看熱鬧,可見對孩子們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羨慕。課文中就詞句的理解,以學習夥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讀到這裏對所提示的內容要進行思考。本文對第一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學們向小鳥打招呼,向老師問好,向國旗敬禮。

課文層次清楚。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後以自豪讚美的感情點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古老的銅鐘,鳳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鐘聲悠悠不絕,影子綿綿縈繞,這的確是一所令人難以忘懷的學校。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正處於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的過渡時期這一實際,我確定以下四個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遊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瞭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豪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4、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說教法、學法】

在語文教學中,要講究訓練的科學性,體現訓練的層次性。我設計以下手段:

1、品味重點詞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主要是讓學生品味“安靜”、“熱鬧”這兩個詞,並注意教學方法的變化。組織學生從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這些句子中體會當時的安靜;並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象“校園裏爲什麼這麼安靜?”,從而懂得這些表現安靜的句子的含義。在讓學生體會熱鬧中,透過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外,還有可能作什麼?透過學生大膽而豐富的想象,使下課後的熱鬧與上課時的安靜形成強烈的對比。

2、加強讀的具體指導,我們不贊成純技巧的朗讀指導,但是我們認爲建立在文章內容基礎上的朗讀技巧的指導還是必要的。注意讀的層次變化,從自由讀到指名讀,加強讀的評價,再齊讀,再指導。在反覆朗讀中,引導感悟,激發情感。

3、加強學法指導。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透過圈劃,讓學生理清文章思路;透過讀,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表現文章的思想感情;透過比較句子,促進語感。

【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透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讚美之情。難點是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我這樣設計教學過程:

一、第一步,設疑問難,匯入新課

針對小學生喜歡提問題這一心裏特點,在開門見山板書課題後,我會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使他們迅速進入學習課文的熱情當中去,再將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寫在副板上,針對這些問題有目的的開始進行課文朗讀。

二、第二步,初讀課文,解決簡單問題,並隨文識字

1、在引導學生讀完一遍課文後,便讓他們說說自己都解決了哪些問題。在學生交流過程中重點處理“爲什麼叫民族小學”這一問題。在確定答案是“有傣族的,有景頗民族的,由阿昌族和德昂民族的,還有漢族的”這一句後,依次出示“頗、昌、昂”幾個生字讓學生識記,並用“昂”字擴詞,檢查學生生字掌握情況。再根據這個句子的特點,教學排比句式。我會告訴學生如何來判斷排比句。並讓學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其他排比句,將新學知識達到鞏固的目的。

2、句式對比,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在學生找到“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這個排比句式後,先識記生字“壩”,再進行句式比較的訓練。出現“早晨,從四面八方,走來了許多小學生。”與文中句子比較,透過比較知道,之所以這樣寫,目的是爲了讓我們更清楚、具體的知道這些小學生是從哪裏來的。

3、透過文中的空白處進行說話訓練:

在學生找到“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這個排比句後,讓學生閉眼想象這一情景。並進行想象訓練,透過師生角色扮演,引導學生圍繞“當同學們碰見小鳥時會怎樣向它們打招呼?碰見老師又是怎樣問好的?經過國旗時,又是怎樣做的呢?”這些問題展開想象,重現生活中的真實場景。

三、第三步,分析理解重點段落

這篇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處理的重點。重點抓住兩個表示時間的詞語“上課”和“下課”,在學生充分朗讀這一自然段後,將這一段分成兩層,引導學生概括出每一層重點說了什麼。再用“會讀書的人能把幾句話讀成一個詞”這樣的引導語,引導學生分別用“安靜”和“熱鬧”概括出。然後進行逐層分析理解。“不動筆墨不讀書”,透過“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來校園很安靜?”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在書中邊找到相關的語句邊把它劃下來,再透過我的引導,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訓練。在學生讀出安靜的味道來後,緊接着請學生思考“爲什麼校園裏這麼安靜?”引導學生說出,是因爲上課了,它們被小朋友好聽的讀書聲音吸引住了,也是因爲它們怕打擾了小朋友學習。在處理好這些後,增加一個說話訓練。把文中所說的“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換成“教室十分乾淨,____,____,____”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展開想象,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當下課的時候,校園變得熱鬧了。這時候,我就會讓學生說說,大家都在校園裏幹什麼,並進一步進行思維擴散訓練,讓學生想象小朋友除了在做文中所說的這些活動外,還會做哪些活動?教師趁熱打鐵,引導學生讀出下課後的熱鬧來。從而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四、第四步,通讀全文,理解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全文理解完後,我透過“學了這篇課文,你發現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小學?”讓學生在書中找出依據。最後,我會引導學生能夠說出,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一所團結的學校,一所充滿歡樂的學校,並在板書中呈現出來。出示“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句,引導學生分析該帶着一種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再讓學生嘗試朗讀,進一步體會出作者的自豪和對民族小學的讚美之情。

“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

五、第五步(最後一步)對照板書

牽引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全過程,使本節課的內容在學生腦海中得到更紮實的鞏固。

三年級語文我們民族小學說課稿3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小學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文章描寫我國西南邊疆地區的一所民族小學,在學校裏,各民族的小學生身着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裝點得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還有鳳尾竹,更增添了學校的鄉村氣息和民族特色。來自不同民族的學生,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國的大家庭裏,在鮮豔的五星紅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孩子們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讀書和來看熱鬧,可見對孩子們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羨慕。這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體現了學校團結的氛圍,反映了學校的歡樂、祥和氣氛。課文中就詞句的理解,以學習夥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讀到這裏對所提示的內容要進行思考。本文對第一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學們向小鳥打招呼,向老師問好,向國旗敬禮。

課文層次清楚。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後以自豪讚美的感情點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古老的銅鐘,鳳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鐘聲悠悠不絕,影子綿綿縈繞,這的確是一所令人難以忘懷的學校。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正處於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的過渡時期這一實際,我確定以下四個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遊戲、招引、熱鬧、古老、銅

鍾、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瞭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豪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4、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說教法、學法:

在語文教學中,要講究訓練的科學性,體現訓練的層次性。我設計以下手段:

1、品味重點詞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主要是讓學生品味安靜、熱鬧這兩個詞,並注意教學方法的變化。組織學生從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這些句子中體會當時的安靜;並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象校園裏爲什麼這麼安靜?,從而懂得這些表現安靜的句子的含義。在讓學生體會熱鬧中,透過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外,還有可能作什麼?透過學生大膽而豐富的想象,使下課後的熱鬧與上課時的安靜形成強烈的對比。

2、加強讀的具體指導,我們不贊成純技巧的朗讀指導,但是我們認爲建立在文章內容基礎上的朗讀技巧的指導還是必要的。注意讀的層次變化,從自由讀到指名讀,加強讀的評價,再齊讀,再指導。在反覆朗讀中,引導感悟,激發情感。

3、加強學法指導。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透過圈劃,讓學生理清文章思路;透過讀,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表現文章的思想感情;透過比較句子,促進語感。

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透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讚美之情。難點是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三年級語文我們民族小學說課稿4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我們的民族小學》,下面我將從設計理念、教材解讀、教學方法、教學預設幾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導下,我本着“以人爲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真實基礎爲教學起點,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爲目標,力求爲學生創設愉悅、輕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引導學生立足文字語言,凸現語文字體,在濃濃的語文味中弘揚人文,積澱精神;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下面,我就“以人爲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先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讀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五冊第一組教材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透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課文層次清楚,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後以自豪讚美的感情點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課文中詞句的理解,以學習夥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讀到這裏對所提示的內容要進行思考。除對學校美麗與團結的描寫是本文的特點外,在語言表達上也很有特色。作者把狀語前置,給人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呈現畫面的能力也更強。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我安排兩課時來完成,下面,我就具體說說第一課時的目標和重難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透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讚美之情。

難點: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三、教學方法

基於對教材這樣的理解,本課我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爲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主要採用品詞析句、朗讀感悟、讀寫結合、整體把握等方法,具體結合教學過程展開闡述。

四、教學預設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學法,爲了體現我的設計理念,我預設了以下環節

(一)設疑問難,匯入新課

圖片出現少數民族的小朋友,你發現了什麼?是呀,有這麼多小朋友在一起的小學那該多有意思呀?我們把它稱作爲我們的民族小學

這樣的設計教師在極短的時間內抓住學生的心神,釋放學生的心智潛能。以“一石擊水”之勢,激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自然引出下個環節的教學。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碰到生字詞多讀幾次,爭取把課文讀通讀順。教師巡視,讓學生充分地自由讀。邊讀邊思考:課文都告訴了我們民族小學的什麼呢?【豐厚初讀,能爲深入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在初讀環節上,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接觸文字,在與文字充分接觸中自主識字,走進文字,做到“不讀熟,不開講”。】

2、交流,學習生字

課件出示:指名讀,難讀的詞語多讀幾遍。

再次理解課題:出示民族小學隨機提問:在這樣的學校上課,感覺怎麼樣?奠定情感基調,順利進入下文學習。

理清思路:上學的路上上課下課

(三)研讀課文,感受“快樂”

學習第一段

1、讀一讀第一自然段,你從哪兒感受到小朋友的快樂。2、學生自由讀3、交流

重點交流: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

“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4、想象訓練:讓學生閉眼想象這一情景引導學生圍繞“當同學們碰見小鳥時會怎樣向它們打招呼?碰見老師又是怎樣問好的?經過國旗時,又是怎樣做的呢?”這些問題展開想象,重現生活中的真實場景。這裏的拓展想象在學生閱讀感悟有所沉澱內化時,順勢拓展新的閱讀內容,讓學生有宣泄、展現自己情感與能力的空間。

學習第三段

1、引:上課了,校園裏一下子變得(),快讀課文,你從哪兒都知道校園很安靜?

2、引導學生在書中邊找到相關的語句邊讀邊把它劃下來,再透過我的引導,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在學生讀出安靜的味道來後,緊接着請學生思考“爲什麼校園裏這麼安靜?”

3、過渡:是呀,多麼安靜的校園呀,下課後的校園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下節課學習。

在這個環節中,我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學語文,留下什麼?楊再隋說得好,留下語言印象。這裏,我透過紮紮實實讀文字,品文字,悟方法,努力給學生留下深刻的語言印象。

(四)指導寫字

1.觀察:學生自主觀察每個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書寫:教師重點指導“戴”、“舞”、“蝶”、“雀”字的寫法。

3.展示:小組內互相展示自己寫的字。

4.評價:自評、互評

板書設計:我們的民族小學上學的路上:快樂上課:安靜下課

[設計意圖:本板書設計,一是突出主要內容,寫了民族小學的特點;二是表現表達的情感自豪與讚美;三是能給孩子們直觀的形象,教給孩子們整體把握課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