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推薦】高中語文說課稿彙編5篇

學問君 人氣:1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中語文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高中語文說課稿彙編5篇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詩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藝術。只有用你的激情與想像去品讀,“詩的感覺”纔會噴涌而出。 讀林庚先生的《說“木葉”》,我首先想到這樣一段話。誠如林先生所言,我們的古詩人是“敏感而有修養的”,他們似乎參透了深奧的美學和心理學原理,創造了耐人“觸摸”的精妙的詩歌語言,這語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學”的解答的。

林先生在這篇詩論中所給的結論是: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這暗示性彷彿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後”,成爲一種“潛在的力量”,詩人“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於是成爲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成爲令人玩味無窮的“精妙”的詩歌語言。在吟詠之間,那些“潛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覺之中影響着讀者,感染啓發着讀者,讓人情思靈動,視通萬里。就比如文中所說的“木葉”,按照字面的解釋,“木”就是“樹”,“木葉”就是“樹葉”。然而,“木”卻“具有着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常常影響着我們會更多地想起了樹幹,而很少會想起了葉子”,這樣,也就有了“落葉”的暗示,還有顏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乾燥的而不是溼潤的”。於是,“木葉”詩句便“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讀着它,甚至“彷彿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遊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之於“樹葉”一字千里的差異。 林庚先生深諳詩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詩歌創作與鑑賞的玄機,撩開了詩歌神祕的面紗。我們將會在一種“潛在的力量”的影響下,不知不覺地參悟深蘊其中的道理,走進詩歌的殿堂。

二、教法探究

1、小組討論研究。 以“尋疑---追答---悟理”爲線整體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透過詩歌鑑賞實踐,提高詩歌鑑賞能力

三、教學設計

基於以上分析,確定本文的教學目的是:

1、理解中國古代詩歌中“木葉”意象的意蘊;

2、瞭解詩歌語言具有潛在暗示性的特質;

3、培養學生把握詩歌中意象所表現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詩歌的賞析能力。

教學重難點爲運用文中闡述的知識和道理指導學生進行詩歌鑑賞實踐 。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唐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詩中有兩句傳誦千古的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同學們知道這裏的“落木”是什麼意思嗎?(學生明確“落木”即“落葉”之意後)那杜甫爲什麼不說“無邊落葉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呢?”“木”與“葉”有何區別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林庚的《說“木葉”》來解開這個迷吧。

二、整體感知 把握全文 (以“尋疑---追答—悟理”爲線來理解全文)

1、 四人一組討論尋找你認爲能表現文章行文脈絡的疑問句,並加以整理。

2、 以小組爲單位追尋上述問題的答案。

問題設計:

(1)詩歌的語言富於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諸言外。鑑賞詩歌,不僅要品嚐言內的意思,而且要品嚐言外的滋味。從課文看,“木”與“樹”的意味有什麼異同?

 探究學習:按照字面的解釋,“木”就是“樹”,木本植物的通稱。而“木”作爲“樹”的概念的同時,卻具有着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會讓人更多地想起了樹幹,把“葉”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這樣,“木”也就給人以落葉之感。而“樹”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葉的,它與“葉”都能給人以密密層層濃陰的聯想。

(2)課文說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彷彿是概念的影子,成爲語言形象的潛在力量,這些潛在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結合起來,就成爲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文中說到的“樹葉”與“木葉”、“木葉”與“落葉”有怎樣不同的意味?

探究學習:“樹葉”,“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給人枝繁葉茂,濃陰匝地的感覺;而“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甚至還讓人彷彿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遊子的漂泊。“木葉”是屬於風的而不是屬於雨的,屬於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屬於沉沉的陰天,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葉”是“木”與“葉”的統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形象。而“落葉”,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來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

(3)第4、5段是課文的中心段,文中闡釋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藝術特徵?

探究學習:“木”在形象上有兩個藝術特徵:其一,“木”比“樹”更顯得單純,它彷彿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樹幹,而且還會帶來“木”所暗示的顏色,它可能是透着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乾燥的而不是溼潤的。

(4)課文所闡釋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而標題卻擬爲“說‘木葉’”,若改爲“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你以爲如何?

探究學習:標題若擬爲“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變,它可能就要從理論的角度來論述,恐怕會寫成一篇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論文。標題擬爲“說‘木葉”’,文章選取古詩中的“木葉”意象作爲論題,在結構安排上由引古詩到探意蘊,先排除古詩人考慮文字洗煉的因素,再從它用於秋天的情景中探尋其含有落葉等因素,最後才觸及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問題並加以闡釋。這樣,把深奧的文學理論附麗並滲透於有關“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並逐層深入,探幽發微,既體現了作者的科學態度,也契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說‘木葉”’的擬題應該是本文的一個亮點。

(5)課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諳詩歌妙道的學者,也是一位暢遊詩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詩人關於“木葉”的詩句,揣摩一下這對於闡發道理起了怎樣的作用。

 探究學習:一是作引子,引出議論話題;二是作爲例證,使得析理有憑有據;三是調節文氣,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內涵。

3、 從課文看,“木”與“樹”的意味有什麼異同?你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三、 探究閱讀 融會貫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會想到在瑟瑟秋風中凋零的樹木,引發人們的感傷情懷。以此類推,很多意象在長期的文化進程中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感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爲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

 作業;可以以古詩歌中常用的物象爲例,如:月、鬆、梅、蘭、竹、菊、等進行有目的的詩歌鑑賞,仔細體味詩歌的精妙。

1.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爲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請根據課文所闡釋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理論,體味古詩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關“月亮”的古詩 (2)班級交流。 (3)鑑賞研究,寫成小論文。

參讀作品: 曹操《短歌行》,劉禹錫《石頭城》,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張九齡《望月懷遠》,李白《靜夜思》,杜甫《月夜憶舍弟》,孟郊《古怨別》,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詩歌語言的精妙在於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會給詩歌創作帶來負面影響。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說:“聯想意義也最容易誤用而生流弊。聯想起了習慣,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濫,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嬙、西施’,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敘離別不離‘柳岸灞橋’;做買賣都有‘端木遺風’,到現在用鉛字排印書籍還是‘付梓”殺青’。”後人受屈原“木葉”詩句的影響,於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種“流弊”呢?古代詩歌還有沒有類似的常見意象呢?請找出來,作專題研究。

研究方法: (1)閱讀古詩,找出一兩個常見意象 (2)作比較賞讀。

(3)召開詩歌鑑賞研討會 參讀書目: 《詩集傳》《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等詩集。 3.在我國詩歌中,有許多意象由於具有相對穩定的感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時候,詩人把它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裏,使之表現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詩歌中寫“梅”的不勝枚舉,所表現的感情就不盡一致。請找出一些,試辨析並交流.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荊軻刺秦王》是戰國策的名篇。在“新課標”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被選入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單元。透過荊軻刺秦王的過程,抒發了對荊軻的讚美。認識荊軻那種捨生忘死、扶弱濟困、反抗的精神和正義行爲。學好這篇文章,可以感受荊軻這一悲劇英雄的人格魅力,還可以利用古今視界差異,激發學生讀出新意,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侷限性,並在這方面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 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1.知識與技能:

①、進一步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培養文言斷句和翻譯的能力。

②、學習透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在尖銳複雜的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

依據:課標指出“閱讀淺近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瞭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中舉一反三。”

2.過程與方法:

透過誦讀設疑、自主探究、合作解決,培養學生的能力。

依據:目標要求“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透過誦讀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風格、節奏等都刻骨銘心在自己的腦海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思想內容,學習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依據:“理解和評價古代文學作品的方法論的要求:歷史眼光與現代觀念的統一。”

(三).教學重點、難點及確定依據

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從對話、動作、神態的角度入手,認識荊軻那種捨生忘死、扶弱濟困、反抗的精神和正義行爲

依據:課標指出:“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爲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

難點:如何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

依據: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很可能在這個問題的看法上失之偏頗,無法認識到刺秦的合理性和侷限性。

(四).課程資源的開發及有機整合

利用影視資源,透過多媒體進行文稿演示。尤其是“易水送別”和“刺秦”兩個精彩片段。展示歷代文人對荊軻刺秦或褒或貶的詩詞。

語文新課程認爲學生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老師是學生的指導者和組織者,是最主要的語文課程資源,要能利用教科書,進行再創造,把教科書變成發展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內容,賦予教科書內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師應創設一種情景,點撥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

二.說學法

(一)學情分析

由於本文主人公所置深的特定時代背景,學生已經習慣接受傳統讚賞荊軻的觀點,甚至形成思維定勢,因此作爲老師應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問題。用現代觀念重新審視作品,形成個性化的認識。

(二)心理調節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難題,學生往往視爲畏途。老師應該少作一些脫離語文語境的、所謂梳理規律的、機械操練性的客觀化、標準化練習,文言常識的教學要少而精,點到即可,重在提高學生古文能力。學習最好的動機是來自對學習材料的興趣。

(三)知識建構的方法指導

“新課標”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我設計了:

(1)朗讀法——只有反覆讀才能讓學生領會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是爲了不教,學是爲了不學。本節課,我以語文學習普遍規律“寫了什麼—怎樣寫的—爲什麼這麼寫”爲指導而設計教學,以教給學生現代詩歌賞讀方法爲目的而推進教學,以“情”爲突破口,以“讀”貫穿始終,期望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說教法

朗讀法、提問法、討論法。

依據:對於教師的作用,“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既是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點撥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學生的獨立思考。因此,這堂課我將藉助多媒體的手段,運用朗讀法,啓發探究法,啓發學生思考、探究,期望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四、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上新課《荊軻刺秦王》,關於荊軻,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北宋蘇詢稱其“始速禍焉”,朱熹認爲他“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但司馬遷卻爲他立傳,並在《史記》結尾評價其“名垂後世”。還有其他人,如陶潛,稱其“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爲什麼前人對他會做出這種評價。相信我們學了這篇課文,也會對荊軻有更深入的瞭解。(用多媒體展示上邊內容)

同學們已經做過預習工作了,那該文選自哪裏?

1.交流同學們收集到的資料,瞭解《戰國策》

《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經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爲《戰國策》。

《戰國策》的內容,主要記載戰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遊說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的故事,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勇於鬥爭的行爲。《戰國策》長於議論和敘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瞭解本文的背景。可讓同學們結合學過的歷史知識來談一談。

戰國末期,秦統一中國之前的六年,秦滅韓,又破趙,統一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爲了結好於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做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國,爲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行刺秦王。爲此,他找來了荊軻,精心侍奉。(肯定學生的預習)

二、研讀課文

(一).讓學生藉助工具書,對照註釋,初讀課文,要求劃出疑難詞句。整體把握作品的故事情節:(板書)

1、開端(秦將王翦破趙──願足下更慮之):行刺緣起。

2.發展(荊軻知太子不忍──終已不顧):行刺準備。

3.高潮(既至秦──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廷刺秦王。

4.結局(末段):荊軻被斬。一幕驚雷乍起、劍拔弩張的活劇,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終。

(二).提問:

1.荊軻刺秦王的謀劃,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特點?寫太子丹「不忍」,有什麼作用?

2.“怒叱太子”表現了荊軻性格的那個側面?

3.作者是怎樣描寫易水訣別這一場面的?

問題設計意圖:主要是讓學生利用文字從對話、動作、神態等角度入手,分析悲劇人物形象,認識荊軻那種捨生忘死、扶弱濟困、反抗的精神和正義行爲。

4.如果荊軻把秦始王刺死呢,那將會怎樣,中國將會出現怎樣的局面?

問題設計意圖:以往的課堂,總是老師預設好課堂教學流程,預設好問題,甚至預設好問題的答案。本課教學既有預設的內容和流程,同時也注意課堂的生成。如學生會提出類似的質疑:這是筆者在預設內容裏沒有的,然而,一發現問題,老師便即時對問題進行整理,把問題擺出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如何能讓人人都“動”起來,成爲學習語文的主人。

(三)討論並小結:應該怎樣評價荊軻刺秦王的行爲?

荊軻刺秦王,是反抗的正義行動,而秦統一六國是歷史發展的趨勢,這是個人或少數人的`願望改變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劇告終。荊軻刺秦王就與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消極因素作鬥爭來講,這場鬥爭具有合理性;就整個歷史發展過程進程來講,它有着很大侷限性。

對荊軻的評價,歷來見仁見智。但評者大都認爲,荊軻雖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難以挽狂瀾於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他不畏、不怕犧牲,在國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艱險的精神和氣概還是值得稱道的。

(四)佈置作業

把你對“荊軻刺秦王 ”的看法整理成一篇文章。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囚綠記》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單元第三課,本文是一篇散文,現代作家陸蠡按照“戀綠--囚綠--釋綠--念綠”的思路與講述了與常春藤相處的經歷,描繪了綠枝條的生命狀態和“性格特點”,同時也寫出了作者的生活現狀以及真摯的心願。含蓄地指出了作者和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文章構思新奇,詳略得當,語言含蓄,深沉厚重。

二、說學情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瞭如指掌,還應該對學生情況有所把握。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羣體具有以下特點:高一年級的學生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具有較強的概括和歸納的能力,所以找出本文的行爲脈絡並不困難。但是他們文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態度把握還比較膚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將重點對這一方面進行引導學習。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學習比喻、反覆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透過朗誦、小組討論的方式,品味文章中的語言,學習象徵的寫作手法以及借物抒情的寫作特色。

3.體悟作者對綠的摯愛之情,對生命的愛,對光明、自由的嚮往,對堅貞不屈的抗敵精神的歌頌。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學習比喻、反覆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學習象徵的寫作手法以及借物抒情的寫作特色。

教學難點:體悟作者對綠的摯愛之情,對生命的愛,對光明、自由的嚮往,對堅貞不屈的抗敵精神的歌頌。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朗誦法;討論法;講授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爲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獲取新知識。我的匯入將會設定情境:同學們,我們常說綠色象徵着希望、象徵着生命,受到了大部分人的喜愛。由於喜愛,不少人則有了將一抹綠色“佔爲己有”的想法,然而當綠色被囚禁時,生命之色便開始發黃、發枯,不再有活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囚綠記》這篇文章,看看文章中的“綠”是否遭受了同樣的經歷。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透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瞭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瞭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

首先,我會讓學生根據課前預習,出聲誦讀課文,然後再播放音頻,糾正他們的讀音與情感。

其次,我會讓學生來介紹作者,我來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

最後,我會讓學生尋找文章的寫作思路。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透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1.讓學生有感情地再讀文章,找出文章中所說的“綠”指的是什麼?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我會進行明確:作者寫到:“圓窗外面長着常春藤。當太陽照過它繁密的枝葉,透到我房裏來的時候,便有一片綠影,我便是歡喜這片綠影才選定這房間的。”由此可知,文章中所說的“綠”指的是常春藤的枝條。

2.緊接着我會讓學生思考:“我”爲何如此喜歡“綠”?在學生思考後我會指定學生作答。並且明確學生的答案,因爲“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

3.順勢我會問學生是否自己的喜歡的東西就要據爲己有呢?文中的“我”爲什麼要“囚”綠?我會讓學生在同桌之間相互交流,我來對學生交流的結果進行總結:“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鬱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隻小鳥,要它爲我作無聲的歌唱。” 因爲“我”喜歡這抹綠色,希望“綠”可以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4.最後我還會問學生這樣一個問題:“我”“囚綠”的結果如何?“囚”住了那抹綠嗎? 學生在之前學習的基礎上能夠齊聲回答沒有囚住。然後我會帶領學生一起來分析他們所找的具體的語句。“可是每天早晨,我起來觀看這被幽囚的‘綠友’時,它的尖端總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於一枚細葉,一莖卷鬚,都朝原來的方向。永遠向着陽光生長的植物。……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得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常春藤被“囚”之後,它還是固執地向着以前的方向生長,而且在被“囚禁”的情況下,常春藤開始變得沒有升生機和活力。不得已,只能“放走”這抹綠色。

(四)拓展延伸

語文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爲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會組織學生合作討論:聯繫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作者的這種“囚綠”的行爲,思考作者想要表達什麼情感?(前後四個人討論後回答。)最後我對學生的討論進行概括性的總結,昇華本節課的情感。本文是作者在抗日戰爭爆發一年後寫的,回顧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將窗外的常春藤囚禁起來的事。之所以囚禁這抹綠色,一方面是因爲喜歡,另一方面是因爲綠蓬勃向上,充滿生機,永遠向着陽光,可以使處於孤獨、寂寞、苦悶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勵,所以,他想囚禁這株常春藤。作者那份對綠的渴望,表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對光明的嚮往。同時也揭示出了常春藤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生命的不可侵犯。在此可以看出作者運用了象徵的寫作手法。

(五)小結作業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我會結合學生所談感受,再次回顧本課的思想,體會作者對自由的嚮往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課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透過作業的佈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並能夠實現知識的遷移。基於此,我將作業設定爲:運用象徵手法寫一篇文章。

七、說板書設計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4

一、 說教材地位特點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第四冊第三單元是學習社會科學方面的雜文、隨筆的單元。透過學習本單元,將使學生學會思考社會、人生等與自己成長密切相關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單元第二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就是一篇著名的隨筆。

二、 說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閱讀論述類文字,教師應引導學生把握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繫,着重關注思想的深刻性、觀點的科學性、邏輯的嚴密性、語言的準確性;學習從習以爲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根據這些要求,我設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父愛的本質和母愛的本質,瞭解作者關於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點。

能力目標:初步掌握閱讀論述類文章的方法,即理性分析的解讀方法。體會本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的寫作特點。學會對生活現象進行哲學層次的思考。

情感目標:認識到父母之愛的偉大,學會愛自己的父母。進而敬畏生命,學會回饋社會。

三、 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的特點、地位。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理性的高度認識父愛、母愛的本質及其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學會愛別人。體會本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的寫作特點。

難點:引導學生理解父愛與母愛的本質及部分關鍵語句。

四、 說教法學法

1、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蒐集愛的格言、愛的故事、愛的歌曲。

2、父愛、母愛與學生的關係非常密切,每個孩子都是在父愛與母愛的籠罩下成長起來的。所以,這篇文章的教學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從生活細節裏蒐集父母之愛的小事。

3、透過對課文的研讀、探究,瞭解作者的觀點,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形成自己的認識。引導學生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學會愛別人。

4、拓展課堂,結合《詩經》、《論語》中有關“孝論”的閱讀,開展“怎樣愛父母”的研究性學習。

五、 說教學過程

一、 匯入。激發情感,創設氛圍。

1、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2、在音樂的旋律在,講述汶川地震中的一個小故事。

救援人員在一所坍塌的民宅廢墟里,搜尋到了一位母親。她已經停止呼吸,卻至死保持着一個姿勢:雙手撐地,雙膝跪地,上身向前匍匐,背部早被壓得變形,卻依然努力拱着。救援人員見她已死去,轉身離開,但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來到這位母親跟前,將手費力伸進女人的跪姿之中,驚喜地大叫:“有孩子,還活着!”孩子被成功救出。他只有三四個月大,被包在小被子裏,在里氏8級的大地震中竟毫髮未損,酣睡如初。隨行的醫生髮現被子裏有部手機,屏幕上顯示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假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這是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事例,一則只有19個字的短信,刺痛了全中國人的眼睛,震撼着我們的心靈。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篇文章則從心理學的角度闡述了“愛”的理論。文章按兒童成長過程的各個階段闡述了父母之愛與孩童情感與心智成熟的關係,揭示了愛作爲一種改變社會的力量的心理基礎。

三、 研讀課文,探究問題。

1、 理清結構,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填寫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情感變化特徵表。設計這個環節,主要是爲了讓學生體會本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的寫作特點。

年齡段 特 徵

剛出生階段

8歲以下

8~10歲

少年時期

成熟時期

年齡段 特 徵

剛出生階段 無愛的意識

8歲以下 有被愛的意識

8~10歲 有愛的意識: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

少年時期 我愛,因爲我被人愛

成熟時期 我被人愛,因爲我愛人

我們透過填寫表格發現,這篇文章條理清晰,全文按照一個人成長過程來敘述母愛和父愛在構成他自己健康而成熟的靈魂中的作用。課文1-3段是分析成長過程,4-8段是針對情感對象,9-10段總結全文。課文層層深入地闡明瞭父母與孩子之間愛的性質以及發展變化。告訴我們,母親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親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孩子從對以母親爲中心的依附轉到對以父親爲中心的依附,最終與他們分離,在自己心中擁有父親和母親這兩個世界,奠定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

在理請了文章的結構後,我們就可以輕鬆地進入到“問題探究”的環節

2、 問題探究: [10頁] [11頁] [12頁] [13頁]這個環節我們可以採取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解決問題。

① 文章談到兩種愛的原則:“我愛,因爲我被人愛”和“我被人愛,因爲我愛人”;“我愛你,因爲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爲我愛你”。它們的區別在哪裏?尋找生活中自己曾經有過的這種感情經歷。

明確:按照作者的觀點,愛自己的價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實現的,這樣在他人和社會的存在中才能實現。“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實上也許更爲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成熟的愛,是能從愛他人中實現愛自己。(在課文中找到作者的觀點並不難,難的是啓發學生結合生活實踐認識自己情感成熟的過程,從理性層面審視自己的情感。)

② 怎樣理解“一個成熟的人最終能達到他既是自己的母親,又是自己的父親的高度。他發展了一個母親的良知,又發展了一個父親的良知”?

明確:一個成熟的人最終會在內心剝離父母的外部形象,而建立起有關他們的精神世界。他把母親的良知建築在他自己愛的能力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築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力上 (設計這個問題還是在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觀點,成熟的人會融合父母給自己的愛,從而建立起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懂得愛父母,懂得回報社會) 。

③ 作者認爲:“母愛就其本質來說是無條件的”,這個觀點你同意嗎?爲什麼?

這是個開放性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個性化的理解。

④ 文章指出“父親總是挑選他認爲最合適的兒子當繼承人,也就是與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歡心的那個兒子”,也就是說父愛是有條件的,你同意這個說法嗎?聯繫實際,談談你的見解。

這也是個開放性的問題。解題的角度同上一題。。

四、 課外拓展

結合《詩經》《論語》閱讀,開展對“怎樣愛父母”研究性學習。

一、《詩經》中的孝論

《楚茨》:“孝孫有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維則。”

《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卷阿》:“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閔予小子》:“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二、《論語》中的孝論

《學而篇》子曰:“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鮮矣。”

《學而篇》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悌)。”

《學而篇》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爲政》孟懿子問孝,子曰:“生,事之以禮;死,喪之以禮,祭之以禮。”

《爲政》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爲政》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爲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

如何對父母 “行孝”,《詩經》《論語》中不乏真知灼見,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蒐集這些資源,並把它們提供給學生。 要求每4-5位學生組成一個研究性學習小組。並讓他們在“怎樣愛父母”這個話題中選擇合適的角度,在班級的範圍裏做調查,並對調查的數據進行分析,然後指出“中學生該怎樣愛父母”,合作完成課外研究性學習的作業。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燭之武退秦師》。

一、說教材。

(一)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語文必修5本書共有文言文單元5個,17篇文章。涉及了5個方面的文章類型:古代記敘散文、山水遊記散文、議論性散文、人物傳記和古代抒情散文。《燭之武退秦師》屬於古代記敘散文,也是學生進入高中所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

編者希望學生透過本文的學習,既可以領略古人的才華和品德,又可以欣賞和借鑑敘事的藝術;希望學生在反覆朗誦中體會古代敘事散文特有的簡潔美,在抓住關鍵詞語概括敘事脈絡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 教材目標及確定依據

根據課程標準,圍繞"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標要求確立三維目標:

1. 瞭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 理解和掌握文中的重點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3. 賞析燭之武這個人物形象,把我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4. 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 教學中難點及確定依據

燭之武的說解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短短125個字,卻說了四層意思,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其語言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我把探討語言藝術定爲教學重難點。

(四) 教學內容重組、拓展、安排

佈置預習

1.回憶初中學過的《曹劌論戰》並結合書下注釋、課後介紹瞭解《左傳》。

2.瞭解本課歷史背景。

a. 提供文言材料《重耳之亡》。

b. 瞭解"城濮之戰".

3.參看歷史教材畫出春秋時期的地圖。尤其標註出秦、晉、鄭的方位。

二、說學法

(一)學情分析

剛入高中的學生,不少還延續初中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只滿足於盲目背誦,只顧掃清課本中的文字障礙,無法把課內學到的知識轉化爲能力,學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試前只是盲目做題,考試時全憑猜測,越是這樣越是缺乏興趣。針對這一現狀,我們着眼於文學與歷史相融合,或借文釋史,或者借史釋文,把語文與歷史兩科結合起來。本文就是着眼於學生的實際現狀,立足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歷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語文課本中所涉及的作品爲基礎,來說說如何幫助學生實現文史互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二)學法指導及選擇的依據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會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

A、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

B、參照註解,動口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C、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

三、說教法

教學是一門藝術,應變是教學藝術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前提。所謂應變,就是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授課內容以及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處置措施。因此,教師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慎重地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徵,我採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學生誦讀、教師範讀,整體感知的教學方法。

2、語言、動作,形象激情的教學方法。

3、點撥詞句方面的一些知識,循序漸進,逐步積累的教學方法。

選擇以上教法的依據:語文教學應重視整體教學,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要做到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去感悟,並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詞句、結構內容以及語氣語感,爲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矗據此,我在教學本課時主要採用誦讀的方法,使學生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同時透過個性化語言以及動作演示等形象激情的方法來輔助教學,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積累文言詞句。

四、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初中的時候,我們學過一篇文章叫《曹劌論戰》,誰還記得當中所講的故事?故事中的曹劌是怎樣的形象?(學生回答)

《曹劌論戰》出自《左傳》,那麼我們今天來學習當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燭之武退秦師》,來結識另一位謀臣燭之武。

燭之武要面對怎樣的考驗呢?那麼就讓我們一同展開當時的那幅歷史畫卷吧。找同學來畫一下春秋時期的區域地圖。

現在如果你是鄭國的臣子,正面臨一場考驗:晉國聯合秦國來公攻打鄭國,面對軍事實力懸殊的情況,你有什麼退兵的良策嗎?(可以給學生自由討論的時間)

大家想了這麼多的辦法,那個辦法能奏效呢?

所謂"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鄭國危難,誰顧全大局,挺身而出了呢?

(二)講授新課,分析鑑賞

第一階段:掃清文字障礙,積累文言實詞與虛詞的相關知識。

1、教師範讀全文,進一步整體感知課文。

2、自讀全文,提出要求:圈點勾畫不理解的詞句,批註有疑問的內容。

3、組織討論找出的疑難詞句。教師要顧及全體學生,尤其是文言文基礎差的學生,教師要指導學生動手(寫)、動腦、動口,培養思考分析能力。

4、整理文章中重點詞、詞組、句式

實詞:貳 軍 師 子 是 鄙 遠 陪 賜 朝夕 版 唯

一詞多義:若 說 辭 鄙 微 之

詞組: 以爲 "所"字詞組

句式: 判斷句 賓語前置句

第二階段:分析鑑賞

設計四個大問題串連全文

1、 秦晉爲何出兵圍鄭?鄭國所面臨的局勢如何?(討論)

由此問題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戰爭的原因:三點。

2、燭之武是怎樣出場的?第二段對錶現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學生討論)

此段爲側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薦,道出了燭之武卓越超羣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場時,就引起了讀者極大的關注。

3、燭之武是怎樣說服秦伯退師的?

燭之武的說辭共125個字,語言非常精煉,含義豐富,可分爲五層:(學生討論,理解內容,分出層次)

1) 站在秦國立場上,博得秦伯好感,爲進一步說服秦伯提供可能。

2) 說明亡鄭利晉,保鄭利秦,動搖秦亡鄭信心。

3)進一步利益誘惑,使秦舍弊求利,放棄原有做法。

4)再以歷史上晉對秦的背叛,離間秦晉聯盟。

5)從歷史說到將來,指出晉的貪婪將威脅到秦的發展。

總之,在短短的百餘字內,燭之武站在秦的立場上,替秦分析圍鄭的利弊,層層深入,句句擊中要害,又句句打動秦伯,使秦國最終撤去了包圍,保全了鄭國。整個說辭充分表現出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4、秦伯退師後,晉文公表現如何?(提問討論)

此問引出文章的最後一段,這段對事件結果的交代,也順便表現了晉文公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在盟友變敵友的情況下,晉文公並沒有感情衝動,而是表現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這正是晉文公日後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

說明:以上四個問題,以第三個問題爲重點。因爲它是課文的難點,要集中突破。並且可以拓展討論:雙方談話有哪些語言藝術?

(三)討論總結,認識昇華

1、文章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簡略交代,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請學生總結一下燭之武的形象。

燭之武是這篇課文的中心人物,雖然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辯卻早已聞名鄭國。所以,在國難當頭,鄭國君臣一籌莫展的時候,佚之狐推薦了他。他的一番牢騷,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鄭伯的自責,更重要的是,燭之武深明大義和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滿,增強了了義無反顧奔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見到秦伯之後,他胸有成竹,對秦晉的關係和矛盾瞭如指掌,隻字不提鄭國的利益,似乎處處爲秦國着想,因而能夠不卑不亢,侃侃而談,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說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遞進,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左傳》就是這樣透過正面和側面,用精彩的語言使人物形象鮮明生動。

⑵《左傳》以敘事爲主,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在本文中就有所體現。請學生體會(討論,提問)。

"文似看山不喜平",這篇文章充滿了波瀾,顯得生動活潑。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爲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力挽狂瀾,誰知他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於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

(五) 作業佈置

1、完成課後練習二、三題。

2、將課文改編成課本劇。

3、 預習《荊軻刺秦王》,分析荊軻是怎樣得到樊於期首級的,當中有怎樣的語言藝術。

(六)板書設計

情節發展:秦晉圍鄭 臨危受命 說退秦師 晉軍撤離

寫作特點:詳略得當 語言簡潔

故事情節波瀾起伏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