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初中數學圓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6.28K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數學圓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數學圓說課稿

初中數學圓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圓的認識”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它是幾何初步知識內容,既是一節起始課,也是後繼學習“圓的周長”、“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的基礎。

《圓的認識》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圖形的認識和麪積計算,以及對圓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知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知識,不論是內容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教材透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滲透了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關係。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方面來說,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因此,透過對圓的認識,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爲今後學習圓的周長、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本人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透過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動,觀察、體會圓的特徵,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之間的關係。瞭解、掌握多種畫圓的方法,並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2、過程與方法:透過想象與驗證、觀察與分析、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圓的各點分佈均勻性和廣泛的對稱性,同時獲得思維的進一步發展與提升。

3、情感態度價值觀: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並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三、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徵,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徵。

教學準備:

學生:剪刀、白紙若干張、彩筆、圓規、直尺、圓形物體一個

教師:課件、圓規、直尺、圓形紙片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在本節課中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行爲方式的改變、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從欣賞圓、發現圓開始,深深吸引學生,課堂教學中,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透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領學生經歷了一次“研究與發現”的完整過程。教給學生學法:情境中欣賞圓的魅力——合作中探究圓的特徵——介紹中體驗圓的數學文化——實踐中感受圓的數學價值,大膽放手,把一切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不僅學得輕鬆活潑,而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五、說教學過程

對本節課的教學,我精心設計了二個主要環節。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我們以前都和哪些平面圖形做了朋友?這些圖形都是用什麼線圍成的?簡單說出這些圖形的特徵。

(二)、突出主體、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圓

首先我會讓學生舉舉生活中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的?”學生可能會說出:硬幣、光碟、路標、鐘面、車輪等,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的。讓學生初步感知圓,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同時,我會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圓形圖片,讓學生感受到圓就在我們身邊。

接着,我會出示的兩組圖形,第一組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第二組就是圓形,透過對比,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組圖形是由線段首尾連接所圍成的,而圓是由曲線所圍成的,形成正確表象——圓是一種平面上的曲線圖形。

透過課件展示圓的畫面及各部分的名稱,同時根據課件圖片讓學生分析圓上,圓內,圓外和圓心各指什麼?我在適時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

2、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徵

活動一:小組合作探究

(1)以四人爲一小組,一起動手摺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畫一畫,你發現了什麼?並在小組內交流。

(2)把你們的發現,準備與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1)找圓心

首先讓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圓形紙對摺後開啟,用筆和直尺把摺痕畫出來,並在圓形紙的其他位置上重複上面的摺紙活動二、三次。操作後,問:“你發現了什麼?”學生親手操作後,發現所有的摺痕都會相交於一點。這些摺痕的交點,正好在圓的正中心,我們數學上把這一點叫作圓心,用字母“O”來表示。(設計意圖:透過學生的直觀操作,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動作化”,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並有意設定一些認知衝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2)認識半徑、直徑

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

透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在這裏因爲有半徑的知識做基礎,我會嘗試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探討直徑的知識,

活動二:一起動手

1請同學們在圓紙片上畫出半徑,10秒鐘,看能畫出多少條?直徑呢?

2請同學們用直尺量一量畫出的半徑有多少釐米?你發現了什麼?直徑呢?

3請分四人小組討論在同一個圓裏,半徑有什麼特徵?直徑有什麼特徵?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透過測量和比較,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之間的關係,讓學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半徑是直徑的一半、直徑是半徑的2倍關係。得出d=2r與r=d/2的字母公式,並在練習中透過填表強調了圓內半徑與直徑的對應關係,還要求學生在圓內一些線段中,找出半徑和直徑。(設計意圖:合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動眼,自主探索知識的形成與發展,並及時鞏固學習成果。)

口答:

3、掌握畫圓方法

在教學畫圓的過程中,我同樣會放手讓同學們大膽的動腦,動手探索不同的畫圓方法。我會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在向外延伸我會向學生提問:剛纔同學們畫圓都用到了什麼方法和工具啊?和大家交流借鑑一下經驗好嗎?學生會說出不同的方法和工具如硬幣線,筆,圓規等此時我會裝做很着急的樣子向學生問:老師想畫一個8釐米的圓可不可以用一元錢的硬幣呢?爲什麼啊?生:學生會從大小不符合等方面來說明不行此時我又會說那我要是想畫一個6釐米的圓又該怎麼辦呢?爲什麼啊?生:可能會比較困難(我在適時從大小符合以及方便等方面慢慢匯出學生說出用圓規畫圓)接下來我在小結得出畫大小不同的圓,我們通常用圓規來畫。並播放課件圓規確定半徑的方法以及圓規畫圓的方法的過程(並得出結論用圓規畫圓可以畫出大小不同的圓,也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圓再次論證得出半徑越大,圓就越大,半徑越小,圓就越小

最後,我根據以上所學的內容,爲學生準備了兩道習題來加深所學的知識,一是讓同學們1、用圓規畫出半徑是2釐米的一個圓,並用字母O、r、d分別標出它的圓心、半徑、和直徑。2、畫出直徑是4釐米的一個圓。

實際應用:學校田徑運動會即將舉行,你有辦法幫學校在操場上畫出一個半徑爲10米的圓嗎?我會適時加以鞏固,在所學知識基礎上史料連接,有關圓的知識,名言等,透過課件展示使學生體會圓所蘊涵的歷史和文化積澱,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激情以及在以後的數學學習中,更加用心圓與生活又有很大的聯繫透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到成功的快樂。學數學,用數學,數學無處不在

鞏固練習

1、填空。

(透過這道題讓學生回顧了本節課所學內容,檢驗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2、判斷,並說爲什麼。

(這些題進一步加深對圓的認識,並培養學生分析、推理和判斷能力。)

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圖略

圓心O半徑r直徑d

d=2r或r=d/2

圓規畫圓:定半徑、定圓心、旋轉一週

初中數學圓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圓柱的認識是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第十五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圓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幾何立體圖形,這部分內容包括圓柱的特徵,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和圓柱側面展開圖。教學這部分內容,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爲進一步學習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體積和解決實際問題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由於聾校八年級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能夠根據具體情況,在已有認知的基礎上進行相互探討,所以我在本課採用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法來獲取新知識。並利用多媒體課件來突破本課的重、難點,同時針對聾生聽力受損,語言發展相對滯後的特點,在課堂上注重了聾生語言的培養,採用雙語教學,鼓勵聾生自主發言,發展聾生的語言。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使學生知道圓柱各部分的名稱,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掌握圓柱的特徵。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透過觀察、想象、操作、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創新的能力;同時滲透轉化的思想。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運用課件提供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直觀感受圓柱的側面展開圖,初步滲透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的辯證觀點。並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的特徵。

教學難點:理解圓柱側面展開圖的特點。

四、教學內容與過程

本課我採用了實踐操作法、課件演示法、小組討論式教學法等相關的教法。教師只是以組織者,引導者與合的身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在互動的過程中充分地激起學生的探究熱情。因此我精心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開啟多媒體課件,出示圓柱的實物模型。同時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實物,讓學生明白數學於生活。

(透過以上教學,讓學生初步接觸圓柱,從生活實際感知圓柱,感受數學同生活息息相關。同時很巧妙自然的引入了課題,爲學習新課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究,瞭解圓柱

1、學生自主學習,認識圓柱的各部分名稱及特徵。

教師引導:拿出自己準備的實物,結合教材,透過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圓柱各部分的名稱是什麼?都有什麼特徵?

2、生彙報,師訂正。透過學生的語言,描述出圓柱各部分的特徵,師課件演示加以驗證。(課堂實錄)

(針對聾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我讓學生自主探究,自己提供教學材料,這樣能迅速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爲探求新知作好心理上的準備,並運用課件驗證了自己的想法。對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進行了演示,讓學生清晰的感知各部分的名稱和特徵,一目瞭然,更加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觀察興趣,同時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

(三)合作交流,深化感知

1、合作探究,圓柱的側面展開。

(1)學生分組動手操作:把圓柱模型的側面剪開,再展開,觀察形狀。

(2)師:你是怎樣剪的?展開後得到了一個什麼圖形?

(3)學生操作後彙報,教師透過課件驗證和補充。(課堂實錄)

(該環節是精心設計的,力求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透過學生的合作探究,體現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主人意識。同時透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展示了圓柱側面不同剪法的演變過程,淺顯易懂,讓學生很容易就瞭解了圓柱側面的特徵。)

2、同伴互助,尋求發現

(1)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得到展開後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係。

(2)教師課件演示展開圖加以驗證,輕鬆的突破本課的難點。(課堂實錄)

(讓學生在合作中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同時透過形象的課件演示,輕鬆的分散了本課的難點,突出了本課的重點;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鞏固拓展,延伸應用

課件出示:

1、下面哪些物體是圓柱?

2、指出下列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3、實際測量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

(練習的設計,既有對剛剛學過的圓柱認識的運用,也有圍繞易混易錯之處,讓學生用手勢判斷,使學生在寬鬆的氛圍裏,勇於發言、敢於辯論。訓練說理能力的同時,學生的思維也得到訓練。)

(五)自主小結,提升理念

師:我們初步認識了圓柱,誰能告訴老師,對於圓柱你都知道了什麼?

(這既是課堂小結,也是對學生的人文培養重要體現。讓學生在自主發揮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五、教育技術的應用

資訊技術作爲一種教育手段,越來越多的被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不但能創設一定的情境,而且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加的凸顯教學效果。而flash課件更是以其演示功能強大,動畫效果明顯等特點被廣大教師經常所應用。本課我運用了flash課件對相關的知識進行了動畫演示,課件貫穿了整個課堂。上課伊始,我對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進行了課件演示,讓學生清晰的感知各部分的名稱和特徵。讓學生在開課的時候,就對本課產生一種興趣。課中展示了圓柱側面不同剪法的演變過程,淺顯易懂,讓學生很容易就瞭解了圓柱側面的特徵,輕鬆的突破了難點,同時,在此基礎上展示圓柱側面展開後與展開前的關係,讓學生一目瞭然,總之,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資訊技術,能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六、評價和反思

課程標準中指出: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更要關注他們在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本課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爲基礎,讓學生透過想象、描述、合作交流,從實物觀察、到動手操作等多種方式來認識圓柱,並運用多媒體課件,及時有效的分散了難點,突破了重點,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紮實的掌握了所學的知識,突出“做數學”這個數學理念。也使學生在合作中共同進步,體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