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遊褒禪山記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2.23W

遊褒禪山記這一課應該這麼說呢,你寫好說課稿了沒?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遊褒禪山記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遊褒禪山記說課稿

一 文字解讀

“所謂文者,務爲有補於世。”可以說正是在這一創作理念的指引下,王安石寫就了《遊褒禪山記》。這篇遊記敘述他和同伴遊褒禪山的經過,並藉此生髮議論,說明要實現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並提出治學必須有“深思慎取”的態度。這來自生活的體悟至今仍能引發我們的再思考。

本課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文章語言難度適中,內容有很好的針對性,適合對高二學生進行文言文教學。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是宋代散文,《遊褒禪山記》與《石鐘山記》編入同一單元,前者是教讀課文,後者是自讀課文。兩者都是即事說理的遊記。《遊褒禪山記》的教學應是對《石鐘山記》自讀教學的引領和鋪墊。

二 學情分析

文言文教學,大多數高二學生缺的不是文言知識的積累,不是查找資料的技能,而是獨立思考、探索研究的能力。過去教學這篇課文,我採用教師設問、學生討論、逐段研讀的方法,整個教學過程是教師牽着學生走。再教這篇課文,結合近年來我校倡導的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我主要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展開教學,側重於指導學生熟讀精思,教師講解每節課在15-20分鐘之間,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

三 教學策略

根據如上的文字解讀和學情分析,參照新課標提出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我所確立本課的教學策略是“言”、“文”並重,以“言”爲突破口,以學生誦讀討論爲主,完成對文字的審美和智慧的汲取。

1、目標策略:

(1)積累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知識。

(2)學生結合實際領會處世治學皆須堅定意志、深思慎取的`道理,借鑑本文即事說理的寫法。

(3)指導誦讀,培養學生藉助註解、依據上下文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教學重點:

重點積累 “卒、道、極、觀、得、悲”等實詞,“以”、“其”兩個虛詞的意義與用法,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教學難點:領會文章所闡述的道理以及即事說理的寫法。

4、教學方法:我採取的教法是點撥法、歸納法。學法是誦讀法、圈點法、比較法、練習法。採用這些方法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三主”原則。葉聖陶說“教是爲了不教”,這些方法的設計也爲下一篇目《石鐘山記》的自讀教學做好了鋪墊。

5、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實物展示、課文錄音、文字資料,

6、板書設計:板書是教學內容的濃縮。根據教學重點和本課特色,我的板書分預設和生成兩塊。預設板書設計爲結構思路和寫作特點。生成板書以強調和答疑爲主。

《遊褒禪山記》 王安石

記敘 記山(山 → 院 → 洞 → 碑) 僕碑(1)

遊洞(前洞 → 後洞) 後洞(2)

議論 怠出而悔 有志 力 物(3)

漫滅謬傳 深思慎取(4)

寫作特色 即事說理 敘議結合

重點突出 詳略得當

結構嚴謹 前後照應

四 教學流程

前置學習:課前藉助工具書熟讀課文。

我計劃兩個課時完成本課教學任務。第一課時完成對“言”的解讀;第二課時完成對“文”的品賞。每課時各設計四個環節。

第一課時

一、目標匯入

1、簡要展示本課學習目標。

2、由遊記引入,回顧初中學過的文言文寫作的遊記有哪些?其共同的側重點是什麼?

二、課文導讀

1、學生讀題注,瞭解作者及背景。

2、學生自由誦讀一遍,教師強調注意讀準字音。

3、播放朗讀錄音,教師糾正學生誦讀時不正確的讀音

三、語言積累

1、小組合作。藉助註解,疏通課文,學生整理文言詞語、特殊句式。

2、練習鞏固。(配發習題、實物投影)

(1)重點詞:卒、文、道、極、觀、得、夷、相、悲、勝

(2)詞類活用:舍、名、窮、謬、傳

(3)特色句式翻譯:(教師點撥,以直譯爲主,力求準確)

①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②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③此餘之所得也。

④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以解釋加點詞、特色文句翻譯題形式,突出了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也落實了重點詞句積累這個學習目標,爲下節課“文”的品賞做準備和鋪墊。

3、課時小結

(1)學生齊讀課文,鞏固重點字詞。

(2)總結文言知識學法:一要熟讀,二要結合上下文推斷詞意。

四、課後練習

1、熟讀課文,整理虛詞“以”、“其”在文中的用法。

2、背誦課文1、2段。

第二課時

五、檢測匯入

1、學生齊背課文1、2段

2、提問:本文是遊記,從第一段交代看,作者參加遊覽的三個點是什麼?(出示遊褒禪山示意圖)

由學生思考前兩段與後文的關係匯入本課時的學習。

六、思考討論

1、學生自讀全文,思考本文與其他遊記的異同。(首尾兩段是古代遊記的傳統形式。本文形式上是遊記,內容上是議論文)

2、議論的標誌是哪個句或字?(“於是餘有嘆焉”的“嘆”,“有所得”的“得”),“嘆”“得”指的是什麼?(兩個觀點:①盡吾志;②深思慎取)

3、教師結合資料補充王安石變法及其堅定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

4、思考:王安石遊褒禪山有“得”,你還會有哪些“得”?以此來落實教學目標2.

七、反饋鞏固

1、歸納寫法。問題設定: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繫的?(試從①過渡銜接;②兩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後呼應;③遊山與處世治學兩者的內在聯繫這三方面思考)進而討論總結本文寫作特點。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補充。意在指導學生用歸納和比較的方法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明確:(1)因事說理,敘議結合。(2)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3)結構嚴謹,前後照應。(幻燈片)

2、理清思路。(幻燈片出示課文結構圖)

3、指導背誦3、4段,並檢查背誦效果。

4、簡要總結:文言文學習要熟讀精思,要因言悟道。

八、拓展遷移

1、學以致用:聯繫學生實際談談志、力、物三者之間關係。(可以預設名校、重點班問題;家教問題。老師、學校都是“物”、是外因,學習最主要的是自身的努力)

2、課後練筆:(學生二選一)

(1)創業求學,貴在“盡志”——讀《遊褒禪山記》心得

(2)記遊說理,工同曲異——《遊褒禪山記》《石鐘山記》對比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