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幼兒園學習水果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4.59K

篇一:水果說課稿

幼兒園學習水果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水果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它富有營養,又貼近幼兒的生活,可以給幼兒帶來豐富的感官之旅。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且水果的品種豐富。常見的有蘋果、香蕉、葡萄、橘子、梨子、柚子等,它們大小、顏色、形狀各不相同。幼兒雖然知道一些水果,但對水果的用途和營養價值等還不瞭解。家長有反應幼兒在家不喜歡吃水果,喜歡吃膨化食品。因此,有必要讓幼兒形成對水果的正確認識,對水果有進一步的瞭解,激發幼兒想吃水果、愛吃水果的慾望。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的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貫穿於一個教育活動的始終,對活動起着主導作用。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認知及情感兩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表達交流,又有相互合作的部分,目標爲:1)透過瞭解水果的名稱;2)嘗試運用句型I have___表達自己的所有物。3)鼓勵幼兒參與到遊戲中,按照遊戲規則進行遊戲。

根據目標,我們把重點定位於:感知水果的外形,瞭解水果的名稱。透過談話—水果分類—嘗水果—水果拼盤—運水果,五個環節有機聯繫,相互滲透,引導幼兒主動活動,擴展幼兒的知識經驗和培養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及創新精神。活動的難點是:幼兒要回憶生活經驗,將水果按顏色、形狀、吃法等進行分類和製作水果拼盤,主要透過小組商量和討論,自主操作,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我們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注重綜合性、活動性、趣味性、寓教育於遊戲之中。爲此,我們作了如下準備:1)經驗準備:活動前參觀過果園。2)物質準備:蘋果、梨子、香蕉、葡萄、柚子、香蕉等水果若干個;塑料盤子,塑料刀子、毛巾一組每人一套。削水果的工具、牙籤、運水果的小筐。錄音機,音樂磁帶、投影儀。布條、小禮品若干。情境創設:水果王國,背景是各種各樣的水果。

二、說教法:

新《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因此,本次活動教師將充當幼兒的支援者、合作者和引導者,讓幼兒透過分組交流探索的結果,分組合作製作水果拼盤,分享共同合作的過程與結果,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知識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

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請幼兒爲水果分類,主要是探索水果的外形和特徵,讓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獲得感知。第二次操作活動是製作水果拼盤,讓幼兒在感知和認識各種水果的基礎上,提升經驗,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製作一個有特色的拼盤。

2.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創設了“水果王國”的世界,以水果皇后的形象出現,引起幼兒的注意。並結合秋收,引發幼兒融入到說水果名稱、分水果、嘗水果、運水果的情境中,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積極思考,動腦,以達到個性與素質的共同發展。

3、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活動引導幼兒扮演各種水果娃娃,我扮演水果媽媽(媽媽食品)共同創編水果娃娃的動作,並組織玩《找水果》的遊戲,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4、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活動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導幼兒透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比一比從中獲得感知。第二次是讓幼兒透過切、掰、撥等方法來發現水果裏果核的祕密。第三次是讓幼兒把水果放到水池裏發現水果沉浮的祕密並進行記錄。

5、演示法:是指教師透過談話講解把實物或教具演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是透過觀看vcd讓幼兒更加直觀的理解各種水果生長的地方。

6、互動法:讓每一個幼兒都動起來,有師幼互動、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與教材的互動。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除此,我們還適時的採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審美薰陶法對話使幼兒從中獲得對水果祕密挖掘的認識和體驗。

三、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更昇華了情感。

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渠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比一比、分一分、嘗一嘗、學一學、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潛移默化的讓幼兒對水果產生濃厚的興趣。

2.體驗法: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我們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讓幼兒參與水果王國的水果宴會,並透過回答問題,分水果,嘗水果,做水果拼盤,運水果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沉浸在遊戲的樂趣中,體驗水果王國裏的快樂。

3.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二次活動中,我們鼓勵幼兒分水果,引導幼兒按水果的特徵、外形進行分類。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透過協商、合作、嘗試不同的分法。第四次的活動中,幼兒能動手嘗試製作水果拼盤,有助於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和想象力。透過對作品,進行介紹和評價,拓展了知識面,提升了口語表達能力。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

1、多通道參與法:活動中,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比一比、嘗一嘗、學一學、說一說、等種感官的參與,活動中幼兒能在快樂在遊戲探索中獲得了知識。

2、操作法:在活動中讓幼兒透過切、掰、撥、挖等方法來發現水果肚子裏面的祕密。

3、觀察法:在活動中讓幼兒各種水果都放到水裏,透過觀察發現水果在水裏的祕密。

四、說教學程序:

一、激發興趣:(情境:水果皇后的邀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教師就打扮成水果皇后的樣子,把幼兒帶到了神祕、新奇的水果王國,引發幼兒觀察水果的興趣。並透過回答水果皇后的問題:“你知道秋天有哪些水果?他們叫什麼?有什麼營養?”過度到下一環節。目標1能自然落實。

二、根據水果的特徵分類(爲水果王國的水果分家)

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我們爲每組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水果,供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合作者、支援者。透過讓幼兒介紹,和集體小結的方式,鞏固對水果外形特徵和用途方面的認識。

三、品嚐分辨水果的味道(品嚐水果王國的水果)

感知完水果的分類,幼兒就會對水果的`味道產生興趣了,因此及時的提問:你們想嚐嚐這些水果嗎?幼兒透過矇眼睛品嚐水果,這樣大大增加了幼兒品嚐的興趣,這一環節充分滿足了,幼兒愛吃,喜歡吃的天性。同時滲透,水果營養多,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對人體有幫助,讓幼兒意識到多吃水果的好處。此環節主要落實目標3

四、製作水果拼盤

幼兒已經不滿足品嚐水果了,他們蠢蠢欲動,想自己親手製作一盤可口的水果拼盤。我們在每組提供了各種水果、塑料切刀、叉子、盤子等工具,讓幼兒動手操作,製作一盤有特色的水果拼盤。製作結束後,讓幼兒進行交流分享,將製作好的拼盤放在投影儀上展示,並向大家做介紹。此環節落實目標2

五、運水果

活動結束前,透過遊戲運水果,讓幼兒把水果王國的水果運回家,來延長幼兒對此活動的興趣。幼兒在吃了水果,動手製作水果拼盤後,需要運動。一個好的教學過程,是需要動靜交替的,因此,我們在最後一環節,讓幼兒動起來,用小筐將剩下的水果運回家,並以小組比賽的方式進行。請幼兒將剩餘的水果帶走,既是爲水果皇后幫忙的表現,又達到了運動的效果。相信幼兒對水果會產生持續的興趣,從中生成出更有價值和有意義的活動。

篇二:各式各樣的水果說課稿

自我介紹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來自常德師範附屬小學的龍愛紅 。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各式各樣的水果》。首先我們來進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課出自人教版第2冊的13課《各式各樣的水果》, 本課教材屬於“造型,表現”的領域。其主要內容是利用彩泥表現各種水果的造型,讓學生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表達情感和思想。

水果是孩子們熟悉的東西,經常能夠接觸到它,對於它們的形狀、顏色也有大概的瞭解,但是我們在平時並不會特別刻意去觀察,對水果的認識還停留在初級階段。所以本節課以引導學生透過眼睛觀察來進一步認識各種水果的形狀,色彩。引導學生突破常規水果的造型與色彩進行大膽的想象和創造。透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激發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學生分析:

針對一年級學生來說,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更要強調學生的感受、體驗和遊戲性,把看、畫、做、玩融爲一體。 根據教材以及學生分析情況,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彩泥表現各種水果造型,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

2、引導學生進行大膽想像創造,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3、鼓勵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發揚團結協助的精神。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簡單團、搓、壓、捏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突破水果常規的造型和色彩。

材料準備:學生準備橡皮泥、小盤子

教師準備課件、、示範作品

教法:

1、遊戲、結合引導學生動手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精講、學生多練,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

學法:

主動學習法:舉出例子,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教師層層深入,啓發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知識,培養學生思維想象的綜合能力。

教學過程:

爲了使學生能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爲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一.啓發學生回憶自己喜歡的水果造型與色彩,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老師示範做水果,學生仔細觀察製作過程,引導學生討論製作方法,用彩泥做出自己喜歡的水果。

三.運用水果變變,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做出有趣的水果,放入盤中,展示作品。並可以透過“選購最喜歡的水果”對作品進行評價。

一、課前延伸,溝通交流

穩定學生情緒,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課件播放:故事匯入,王母娘娘讓孫悟空尋找香甜的水果參加藩桃大會,孫悟空爲了選到最好的水果,特意設了四個關,闖過四個關的纔會被選上。孫悟空來到了我們這兒,看看有沒 有闖關的小勇士,能不能找到香甜的水果。

(板書)香甜的水果 老師問:想不想闖關?想不想做闖關的小勇士?想不想自己的水果被選上?看大家都這麼有信心,那我們就闖關開始。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帶入故事情節,激發興趣,進入闖關行動有趣味性和競爭性,使學生能在學中樂,自始至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二、出示課件:第一關:誇的香又甜,就會過這關。

師:看來這第一關是讓咱們誇誇自己吃過的,見過的水果。老師今天給大家準備了很多水果,

[教師有意識強調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等,並參與其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教師角色變爲和學生相同的參與者] 學生誇誇,讓同學和老師猜。

[本環節考察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三、第二關:(出示課件)都來變水果,誰的方法多

(1)橡皮泥變水果,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比一比,看誰變的快!

聽口令,拿出橡皮泥,團成球(象什麼?西瓜、山楂)----搓成條----壓成餅(葉子)----捏成點 [設計意圖:採用教師與學生 比賽的方式,實質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造型技巧,讓學生 在賽中學,賽中樂,體會成功的樂趣]

(3)欣賞製作的範作與課本上的作品(討論怎麼做的,怎麼會這麼象怎樣才能感覺“香甜”)

(4) 學生製作。

[設計意圖:本次練習從欣賞入手,在欣賞中發現問題,找到美感所在。評價環節注重水果的形狀、顏色,評價中注意讓學生從別人作品中發現優點,也能提出建議,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善於學習的能力。本環節側重技能的訓練與寫實性的水果造型。]

(1)看了大家做的水果非常高興,可是總感覺少點什麼,這時候有個小神仙給悟空送來了這樣一些水果,悟空頓時眉開眼笑,‘對對對,我要的就是這樣的水果’,你們想知道小神仙到底給悟空送來了什麼樣的水果嗎?我們一起去看看。(播放課件) [利用擬人化的手法初步感受水果的變化,繼而進行想象]

(2)小神仙可以做的水果我們一樣可以做對不對??

師:先來看看老師把手中的水果搖身一變成什麼奇妙的樣子呢? 與我們前面做的水果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你們也想做小神仙嗎?那我們看看哪個小神仙的本領最大,變得水果最奇特。

(3)學生暢想並開始創作

(4)評價展示

[這一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思維,培養想象能力。有意識的強化欣賞,加大欣賞力度。由前一環節的寫實造型過渡到寫意造型]

五、第四關:水果大聚會,一起進拼盤

(1)教師說明意圖,將最有趣的水果放入小組的大盤子中。

(3)小組進行合理分工

[有意識的引導合作,教會學生怎樣合作效果更佳]

(4)製作開始,強調團結合作,教師參與其中,和學生一起闖關。

[教師與學生共同闖關,學生的積極性、興趣會更高。這一環節是前兩個環節的綜合運用,注重合作意識的培養]

六:評價展示

孫悟空看得眼花繚亂,真不知道該選哪盤好?

(1)自願報名當孫悟空選水果,說出選這件作品的理由。

[學生角色的轉變會更具趣味性,評價的更用心,同時可以讓儘量多的學生參與評價過程]

(3)教師評優點,指出缺點。

七:總結

孫悟空帶着同學們做的水果到天宮給王母娘娘彙報,並且把小朋友們今天的表現都告訴了天宮裏的各路神仙們,玉皇大帝非常高興地說:那就請一(1)班的小朋友也來參加今年的蟠桃會吧!大家想去嗎?那就趕緊收拾好桌子上的東西並且把身邊的垃圾快速撿趕緊我們就準

備出發了。

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做到了形象直觀、條理清楚,便於學生理解,起到了深化主題,回顧中心的作用。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指導!

篇三:好吃的水果說課稿(修改2)

《好吃的水果》說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教師,早上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好吃的水果》,我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說反思七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

1、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一年級第二冊第十七課。

2、本課是以“好吃的水果”爲題材組織一年級學生進行“造型?表現”領域的學習。祖國各地有着各種各樣的水果,它們味道鮮美、色彩豔麗,都是孩子們的最愛。因此,以水果爲題材能極大的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徵。本課透過引導學生進行猜、說、看、畫、嘗等活動,觀察感知身邊的水果,在此基礎上利用畫畫、貼貼等形式進行表現,從而體驗美術造型活動的樂趣。

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利用多種感官,體會和感受水果特徵和認識水果的基本形狀以及帶給個人的不同感受。

過程與方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自主表現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體會生活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4、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透過師生共同創設有情趣的感知與回憶活動,調動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表現能力。難點是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真實獨特的感受,在感知或體驗的基礎上啓發學生的發散思維。

5、教學準備:教師:flash教學課件、範畫、漿糊、毛筆。學生:畫紙、油畫棒或其它顏色筆、剪刀。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在美術教學上,學生的思路更廣,思維更活躍,而且更有趣味的美術活動形式,他們敢動手、好奇心強,樂於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對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強烈的表

現慾望。

根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及認識規律,我採用以下的方法:

(1)情境創設法:上課時,我利用學生喜歡的卡通形象海寶,然後透過海寶作導遊,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產生一定的體驗,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提問法:在本課教學中,多問學生幾個爲什麼,啓發學生思考,這樣做是爲了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

(3)演示法:利用電腦演示畫水果的步驟,分析水果的形狀,從而解放學生的大腦,讓他們大膽想象,解放學生的手,使他們放手畫畫,解放他們的嘴,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

“學”是主體,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將採用以下的主要學法:

(1)猜一猜:教師提示要猜的水果,讓學生透過“摸”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2)看一看:感知水果的形狀、色彩。

(3)學一學:學生跟電腦演示畫畫步驟學習畫水果。

(4)畫一畫:學生動手大膽嘗試用畫筆畫出觀察到的、喜歡的水果。

(5)貼一貼:把畫好的水果剪下來貼到盤子上。

(6)說一說:在學生品味體驗環節,讓學生說說水果的味道。

激趣匯入——競猜水果——示範畫果——欣賞感受——自主表現——評價作品——課堂延伸——品味體驗

(一)激趣匯入

上課一開始我對同學們說請了一位朋友來和我們一起上課,出示海寶把同學們帶到特定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爲海寶是中國20XX年上海世博會的

形象大使,它的形象可愛而俏皮。很受小朋友的喜愛。然後說海寶要跟同學們做朋友,帶來一些水果,小朋友馬上興奮起來,這時馬上引出課題:好吃的水果。

(二)競猜水果

遊戲是學生的天性。在遊戲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運用體位“摸”來感知水果的特徵。並根據感受說出來。

(三)示範畫果

用電腦出示畫水果步驟,讓學生可以直觀瞭解畫水果的過程。比老師親自示範畫水果的速度要快。解決了學生在老師親自畫畫的過程中的那一段靜態的環境。還可以瞭解多種水果的畫法。

(四)欣賞感受

接着,讓海寶帶學生進入“水果大世界”,讓學生觀察到更多的水果,瞭解更多的外形和色彩。透過觀看水果大世界,刺激學生的視覺,提升學生的感受。

(五)自主表現

以海寶爲學生準備好一個《畫水果大比拼》的遊戲,引出學生作畫的方式方法。目的是加強他們的表現力以及小組的合作能力(在學生作畫的過程中,播放水果圖片和舒緩的音樂,製造氛圍)

(六)評價作品

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展示的方式以一盤水果爲例,讓學生從水果的形狀和色彩說出自己的感受。

(七)課後延伸

我主要播放一些水果的拼盤給同學們看,讓他們知道我們身邊許多事物都可以透過我們的雙眼去觀察,鼓勵同學們開動腦筋,大膽想象和嘗試。

(八)品味體驗

最後,以歡送海寶爲由,舉行一個水果聯歡會。在吃的過程當中,讓學生之間互相觀察吃水果的樣子,然後讓學生回家吃水果的樣子畫下來。在這個環節中,還對學生滲透了環保教育。

一個好的板書有“微縮教案”之稱,這節課我設計的是一盤水果型的板書,把要板書的字形狀、色彩、設計成一個個的水果,板書時放在標有題目的盤子裏,設計簡單明瞭,涵蓋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本課充分考慮到了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的特點,在環節的設計中首先用孩子們都特別喜歡的海寶作爲導遊,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同時匯入新課,開門見山簡潔利落牢牢地抓住了孩子們的心。接下來採用的互動遊戲猜水果、畫水果比賽等手段既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標準也循序漸進的一環套一環進一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每個教學環節中,都能使學生處於趣味的動態中,並注意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學習方式和德育滲透。在教學重難點的解決上,充分利用了多媒體,使得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教學氣氛達到了高潮。這節課立足於教材,卻又不侷限於教材,在挖掘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教材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生喜聞樂見的美術活動。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並超越生活的表現。使學生體驗到生活和自然纔是美術的第一課堂,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寓教於樂,充分體現了課改的精神。最後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內容較實,不但注意了學,還注意到了課堂的教學效果使整節課有始有終,效果顯著。

我說課完了,謝謝大家!

篇四:最喜歡的水果說課稿

《最喜歡的水果》說課稿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

《最喜歡的水果》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

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調查與記錄中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觀察他人的方法的基礎上,嘗試親歷數據收集整理的活動,體會調查與收集、整理數據的必要性。

“最喜歡的水果”的情境是學生學習統計的載體,教材透過設定這一活動性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深入的體會調查的必要性及其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係。

根據大綱的要求,設計教學目標如下: 1、藉助爲聯歡會購買的水果情境,引導學生體會統計調查的必要性,並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整理數據的結果。

2、結合調查數據的記錄,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提出簡單的決策建議。在解決熟悉的問題中,體會調查與收集、整理數據的必要性。

3、初步學會與同伴的合作,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而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整理數據的結果,體會統計與調

查的必要性,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確定爲:結合調查數據的記錄,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提出簡單的決策建議。教學中要用到的多媒體課件是這節課要準備的教具。

二、說教法、學法

1、設計思路

由於二年級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於統計活動會有一些接觸,雖然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統計知識,但對於本課的學習他們不會感到陌生,所以設計了一個“慶元旦聯歡會”的情境,讓學生幫老師調查同學們最喜歡吃的水果,在他們調查、記錄數據的過程中,體會調查與收集、整理數據的必要性。

2、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這節課主要採用開放式的教學活動,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內嘗試調查活動,記錄數據。

3、學法 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上,力求體現: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髮現問題,感受到統計調查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和方法。這節課爲了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以學生的學爲立足點,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程序: (1)情境匯入,揭示課題 (2)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3)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4)學生回顧,教師小結

第一個環節:情境匯入,揭示課題

以慶元旦舉行聯歡會爲契機,老師要給同學們買一些水果,可是老師該怎麼買呢?哪種水果買多些?哪種水果買少些呢? 讓學生幫老師調查同學們最喜歡吃的水果,從而引出課題。

第二個環節是: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1、怎樣記錄才能讓你一眼看出喜歡每種水果各有多少?此環節讓學生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2、展示學生的記錄方式3、交流記錄的結果並討論喜歡哪一種方式。交流中,會發現分類記錄的方式,既快又清楚,很容易看出調查的結果,進而透過比較,認識的到分類記錄的優勢。4、用你喜歡的方法把全班同學的選擇記錄下來5、請提出購買水果建議。先讓學生思考提出自己的購買建議,再小組交流。 第三個環節是: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班裏組織同學們去遊玩,說一說,應該如何確定遊玩地點呢?下面是淘氣和笑笑的記錄,你喜歡哪個?(對他人的記錄方式的討論)把你調查的記錄和結果填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據調查,提出遊玩建議。此外還出示學生喜歡球類情況、天氣情況、飲食情況、課餘生動情況的記錄表,使學生再次經歷調查、收集、整理資訊的過程,更好的讀懂數據記錄的資訊。

第四個環節是:學生回顧,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你學到了什麼?

篇五:最喜歡的水果說課稿

《最喜歡的水果》說課稿

牆頭學校 李雪梅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

《最喜歡的水果》是北師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調查與統計中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統計的初步知識,體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最喜歡的水果”的情境是學生學習統計圖的載體,教材透過設定這一活動性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深入的體會到,統計圖對數據處理的方便,從而體會到學習這些知識的必要性。

根據大綱的要求

1、創設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2、讓學生經歷統計過程,學習用分一分、擺一擺、數一數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簡單的問題。

3、初步學會與同伴的合作,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而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初步感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簡單的統計圖表。

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確定爲: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教學中要用到的多媒體課件 、統計圖表、水果圖片是我這節課要準備的教具和學具

二、說教法、學法

1、設計思路

由於二年級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於統計活動會有一些接觸,雖然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統計知識,但對於本課的學習他們不會感到陌生,所以設計了一個“慶元旦聯歡會”的情境,讓學生幫老師調查同學們最喜歡吃的水果,在他們動手操作進行收集、整理資訊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統計圖和統計表。

2、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這節課主要採用開放式的教學活動,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內收集數據,進行整理,得出製作統計圖表的基本方法。

3、學法

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上,我力求體現: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髮現問題,感受到統計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和方法。這節課爲了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以學生的學爲立足點,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程序: 情境匯入,揭示課題 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學生回顧,教師小結

第一個環節:情境匯入,揭示課題

以慶元旦舉行聯歡會爲契機,老師要給同學們買一些水果,可是老師該怎麼買呢?哪種水果買多些?哪種水果買少些呢? 讓學生幫老師調查同學們最喜歡吃的水果,從而引出課題。

第二個環節是: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讓同學們從事先準備好的四種水果圖片中選出一種你最喜歡的水果圖片。選好後先請第一小組的同學將各自所選的水果圖片貼在黑板上,再請同學們觀察這樣貼能不能一眼看出第一組的小朋友最喜歡什麼水果,如果這樣擺不好,你覺得怎樣擺比較清楚明瞭。並上黑板擺放圖片,並說明這樣擺的理由

然後教師小結:像這樣就是我們第一組同學最喜歡的水果的統計圖,透過這個統計圖我們一眼就能看出喜歡什麼水果的多,喜歡什麼水果的少,那老師要想知道我們全班小朋友喜歡水果的情況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製作一個統計圖呢?隨即教師課件出示最喜歡的水果統計圖,由學生彙報,教師將全班學生喜歡的水果圖片填入統計圖中。再根據統計圖師生一起填寫統計表。

然後學生根據統計圖和統計表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並解答。

第三個環節是: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由於我班的同學都在學校吃早餐,可食堂的工人師傅們並不知道同學們最喜歡吃什麼樣的早餐,所以有時侯做了同學們都不喜歡吃的飯菜時,就會剩下很多,造成很大的浪費。怎樣來解決這個浪費的問題呢?由此引導學生說出可以利用剛纔學到的統計知識統計出同學們最喜歡的早餐。

2、教師給每小組發一張早餐統計圖,讓學生在喜歡的早餐上畫三角符號,由小組組長將本組的統計結果貼在黑板上,然後集體填寫全班學生喜歡的早餐統計圖和統計表。看着這張統計圖和統計表請學生說說你想對食堂的管理人員提點什麼建議?希望他們怎麼做?

第四個環節是:學生回顧,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學了這節課你們知道要比較東西的多少的時候,畫什麼圖比較好啊?(統計圖)那在畫統計圖時要注意些什麼呀?(先把東西分一分,再擺一擺,擺的時候注意要把東西擺放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