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解比例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1.57W

下面是關於解比例反思的範文,僅供參考!

解比例教學反思

  解比例教學反思一:

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全面展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已成爲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如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效果,已成爲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的課題。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孔企平教授認爲:有效學習的基本要素可以用九個字來概括,即“經驗”、“思考”、“活動”、“再創造”。

經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接知如接枝”,強調“接枝”必須接在原來的樹枝上,這裏的樹枝就相當於“接知”中原有的“經驗”。讓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去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使學生頭腦中的已有經驗與“新知”進行相互作用,不僅有利於意義建構,而且有利於學生在實現意義建構的過程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習動機得到強化。本課學習內容的知識基礎是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師在激活學生原有知識經驗時採取的策略不是單純讓學生複述有關文字概念,而是透過讓學生舉出實實在在的比例式,並透過判斷練習來達到這一目的。不僅如此,透過限時寫比例式,還引出了“比的基本性質”,這些知識經驗的激活,使學生自主探索新知成爲可能,這後續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思考──有效學習就是要激勵學生勤於,樂於思考,思考是數學的核心,沒有學生思考的課堂是沒有生命力的課堂。本課透過“在相同時間內,爲什麼有同學能寫出十幾個比例式”這一問題的思考,在幫助學生回憶起了學習時間相對較久的“比的基本性質”的同時,也使學生有效建構了“比的基本性質”與“解比例”之間的內在聯繫。透過“猜想-驗證”的途徑,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思考、探究x的值,這樣的思考是有價值的思考,在取得理想學習效果的同時,肯定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活動──活動是心理體驗的基礎,以學生爲主體的活動是數學教學的基本形式。本課的教學中,教師的重點不在於如何講解,而在於引導學生如何活動,透過“限時練習”即比賽的形式,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能全身心參與到學習中去;透過巧妙設疑,在引出比例中的未知項x的同時,引導學生猜測、討論,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相互幫助的品德也能得到培養;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幫助者、激勵者。

  解比例教學反思二:

首先複習舊知引出一個問題:( ):15和4:5 ,學生會從已有的經驗入手思考解決方法。有的學生想到了用比的基本性質,有的學生想到了用分婁和的基本性質,更有學生想到了方程:X÷15=4÷5。這樣很自然的進入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解比例。

拿出比例X:15=4:5之後讓學生比較這個式子與五年級學過的簡易方程的異同,再比例這個式子與前面學過的比例式的異同。使學生明白,這個式子仍然是方程,但卻不同與方程;這個式子又是一個比例,但含有一個未知項。使學生初步感知到,因爲與以前學過的簡易方程不一樣,所以需要探尋新的解決方法。雖然含有一個未知項,但還是一個比例 ,所以具備比例的基本性質:兩外項的積等於兩內項的'積。爲下一步教學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埋下伏筆。

具體教學解比例的時候滲透轉化的思想(轉化的思想學生並不陌生,在學習圓的面積,圓柱體的體積是就是用到了轉化的思想),讓學生思考如何將這個比例轉化成已學過的簡易方程。讓學生體會到解比例與解簡易方程的區別與聯繫。關鍵是要先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轉化成簡易方程,再運用解簡易方程的方法完成剩下的步驟。

單獨教學完解比例後再來教學例2。本來教材的編排是先教學例2再教學例3,在備課時我覺得在例2裏既要教學如何解比例,又要教學如何根據題意列出比例,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定困難,所以做出先教學例3再教學例2的調整。這樣調整後難度明顯降低了,學生學習的效果也很好。

整節課下來,學生能按設想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效果很好。

問題:

在備課時覺得例3在解比例的步驟上有些不好。寫成2.5×6/1.5這樣的形式,學生在遇到了分數的時候會出現繁分數,所以把這個步驟舍掉了,讓學生先算出乘積後再除以1.5。可是做一做中的題卻出現了始料未及的問題,結果學生再除的時候除不盡,個別學生選擇約數而不是用分數表示結果。後來反思例題在這一步的編排上的用意。可以讓學生先約掉一部分數後再進行計算,會降低計算的難度。

TAGS: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