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精品】幼兒園中班說課稿集合八篇

學問君 人氣:1.38W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幼兒園中班說課稿集合八篇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1

[說教材及設計的思路]

《水是寶中寶》是山東省素質教育教材中班科學上的一節活動課。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生活、動植物的生存以及生產建設等等都離不開水更離不開淡水。選取這節活動課對幼兒進行教育是針對現在水資源貧乏,水污染嚴重的情況對幼兒進行節約用水的教育。因此設計這節課的理念是透過學習這節課讓幼兒知道不節約用水,不保護珍貴的水源,甚至往清水源中投放污水、亂丟垃圾、污染水源,或者破壞河堤和梯田造成江河水土流失,那麼“世界上的最後一點水將是人的眼淚”。

[說目標與準備]

活動的目標有三個方面:

一、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生活和動植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

二、瞭解水資源的珍貴,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自覺節約用水。

三、引導幼兒透過小實驗活動,發現水的性質。

重點:人類生活和動植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瞭解水的珍貴及節約用水。

難點:透過小實驗活動,發現水的性質。

準備:小實驗用的小瓶、顏色、醋等若干,淡水資源的錄象或課件,兒歌錄音帶。

[說教法與學法]

教師枯燥的說教會讓幼兒膩煩。靈活的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會使幼兒感到上這節活動課有意思,願意學,積極的去接受知識,讓幼兒和教師互動,成爲上這節活動課的主體。這樣要達到的效果比幼兒被動的接受更容易掌握知識,也能更好的應用到各科的教學中。

[說過程]

每節課學習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活動設計的很重要的體現和實現的過程,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幼兒的接受能力,把教學的過程分四部分去完成。

1、用提問匯入——引發幼兒對水的興趣

幾個問題是從幼兒感興趣的幾個問題入手:

(1)你最渴的時候,首先想到什麼?

(2)你手髒的時候,想到怎麼辦?

(3)媽媽下面條的時候,首先將什麼倒進鍋裏?

(4)你喜歡玩水嗎?爲什麼?

教師提問時一環扣一環,幼兒從回答問題到提出問題,從提出問題到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都表現積極主動真正引發了幼兒發自內心的興趣。

2、操作探索——水有什麼特點

教師運用操作探索的方式來學習水有什麼特點,幼兒可以從自己動手的過程中探索知識,吸取知識。把水的性質是透明、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會流動充分掌握起來。操作學習時用了四個實驗去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實驗一、水是流動的。

實驗二、水是沒顏色的。

實驗三、水是透明的。

實驗四、水是沒有氣味的。

實驗時,幼兒是主體,教師主導。運用了觀察法、引導法、親身體驗法、互相交流等方式方法去完成這四個實驗。例如:作實驗一時,教師提壺把水到入臉盆中,讓幼兒觀察水的流動;當盆中盛滿水後繼續到水,盆中的水會是什麼樣的?觀察後讓幼兒提出自己的見解,幼兒的主動性得到發揮。例如:做實驗四:讓幼兒親自聞一聞水和醋,判斷水是沒有氣味的。幼兒透過親身體驗更能掌握知識。這四個實驗的過程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做的設計。學習時,幼兒對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不自覺中完成了學習水的性質,

3、開動腦筋想一想:水與人、生物、生產建設等方面的關係,認識水的用途。

教師利用掛圖及幻燈片等教具來認識水的用途,在學習這一部分時,可事先請幼兒觀察平時所見到的水有什麼用途:媽媽做飯的時候需要什麼?農民伯伯澆莊稼的時候需要什麼?蓋房子的時候需要什麼等等。讓幼兒把觀察到變成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然後教師讓幼兒觀察掛圖或幻燈片,對幼兒講述他們所不知道的水的用途。例如;水能發電、利用水來搞運輸等等。最後放錄音兒歌《水是寶中寶》進一步讓幼兒認識到水有許多用途。

4、“從我做起”小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闡述自己的意見。

討論從四個方面進行:

(1)地球上的淡水夠用嗎?

(2)爲什麼不夠用?

(3)不夠用怎麼辦?

(4)小朋友應該怎樣做?

教師提出的這幾個問題環環相扣讓幼兒進行討論。討論的中間可利用幻燈片或課件進行,當看到有關的地方教師定格、抓住畫面讓幼兒討論破壞環境對水的影響,把水與人們日常行爲、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真正體現了幼兒園課程來源於生活又爲生活服務的理念。教師對幼兒的討論進行總結,也告訴幼兒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號召全世界的人都要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讓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好、舒適的地球上。

[說活動延伸]

活動的延伸是本節課後,對幼兒進一步進行水資源教育的又一個很好的時機。所以我讓幼兒從二個方面進行活動。

(1)課後用各種塑料瓶玩水,感知水的流動。

(2)利用其他活動環節,反覆提示幼兒,水是寶中寶,不能浪費、不能污染水資源,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

我今天要說的內容是幼兒園中班《小老鼠打電話》,下面我將從以下幾點開始說起。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聽說遊戲?小老鼠打電話選自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學活動設計及教案》(中班上冊)一書。該遊戲充滿童趣,貼近幼兒生活,易於理解解。目前,通訊設施非常發達,朋友間經常以電話聯繫,打電話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同時中班上冊幼兒年齡偏小且現在多數都是獨身子女,普遍存在出現粗心大意的行爲,所以這一遊戲既富有時代特徵又符合當前幼兒的年齡特點。

選取《小老鼠打電話》這一教材是因爲:1、情節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2、打電話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遊戲的語言易於幼兒模仿學習。3、透過遊戲,幼兒能感受一些禮貌用語的用法且學習怎樣打電話。4、遊戲能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瞭解體會到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上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偏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做事情粗心大意;幼兒喜歡模仿大人玩打電話遊戲,但由於缺乏生活經驗,詞彙貧乏,往往拿着話筒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說什麼等,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樂意觀看錶演,感受遊戲的樂趣。

2、體會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

3、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三)教學重、難點:

在本次活動的目標中提到:樂意參與遊戲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

終圍饒着這一目標進行教學,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中班上冊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往往一句話只說了半句話或幾個字就無法再說了,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四)教、學具的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佈置小老鼠的家:牆上掛全家福的照片,桌上放着娃娃家的廚房用具及一部電話機。(這是爲情景表演而準備)

2、小老鼠和小花貓的頭飾各一個。課前準備好情境表演內容。(這也是爲情境表演而準備的)

3、玩具電話機每個幼兒一部(這是爲幼兒玩遊戲而準備的)

二、說學情:

中班上冊的幼兒年齡在4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最喜歡邊用手當話筒邊唱《打電話》這首歌。但是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道該怎樣說,既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加上幼兒打電話也缺乏生活經驗,雖然想打電話但又不知道怎樣才能打好電話。因此,我透過這次遊戲活動,讓幼兒體驗到遊戲的樂趣,在遊戲中練習打電話,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三、教法: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遊戲法等教學方法。

爲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

採用直觀法是因爲4歲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情境表演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爲提問能引導

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啓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啓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情境表演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採用遊戲法是因爲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打電話遊戲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中班散文《雲彩和風兒》,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和準備、說教法學法、說活動過程和活動延伸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我說的第一點是教材分析:《雲彩和風兒》是一篇充滿童趣的散文,它以幼兒的眼睛來描繪雲彩的變化過程。(內容)同時還向我們揭示了風兒使雲彩千變萬化的科學道理。(內容反映思想)散文結構清晰,音韻和諧。(結構)其中“吹呀吹,雲彩變成什麼”的句式反覆出現,易於中班幼兒的掌握。(語言)作品字裏行間始終洋溢着歡快熱烈的氣氛與富有童趣的想象,讓人充分領略到了大自然的奇妙。(情感)我說的第二點是學情分析:中班幼兒掌握詞彙的數量和種類較小班幼兒來說明顯增加,對詞義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能較有序,連貫的進行表達。(年齡特點)結合本班幼兒語言發展水平(本班幼兒特點)及綱要精神“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結合綱要)基於以上兩點分析,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和準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總說活動目標)基於對散文的理解和分析,結合綱要精神(結合綱要)。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目標:欣賞散文,理解風兒使雲彩千變萬化的特點。

2.能力目標:嘗試自主學習,能用語言、動作等多種方式大膽表達對詩歌的理解。

3.情感目標:萌發幼兒對大自然的喜愛,體驗主動學習的快樂。

(重難點)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發麪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本次活動,我將重點放在欣賞散文,理解風兒使雲彩千變萬化的特點。我將難點放在嘗試自主學習,能用語言、動作等多種方式大膽表達對詩歌的理解。

(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活動成功的前提。爲了更好的開展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準備:

1.物質準備:散文課件、散文錄音,散文背景圖及與散文內容相符合的圖譜,角色道具若干。

2.經驗準備:帶領幼兒外出散步時觀察過雲彩的變化。

三.說教法

學法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師幼互動。因此,活動中我除了以幽默、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還挖掘此活動價值組織教學,採用的教學法有:課件演示法,自主學習法,學習法,圖譜法,多通道參與法。下面我重點說一下自主學習法。

皮亞傑說過:“真正的學習是兒童主動的、自發的學習”。因此活動中我採用了自主學習法來讓幼兒瞭解散文內容。透過爲幼兒提供與兒童詩內容相符的課件,引導幼兒在看看,說說中瞭解兒童詩內容,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說活動

過程引導語:綜上所述,根據中班幼兒語言發展水平和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一下幾個環節:

一、圖片匯入,激發興趣;

二、自主探索,學習散文;

三、多元練習,學習朗誦;

四、情景表演,收穫快樂;

五、情感提升,結束活動。

下面我說一下我的環節:

一.圖片匯入,激發興趣教師出示雲彩和風兒圖片:“今天,我們中二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看他們是誰呀?(雲彩和風兒)”“雲彩和風兒是一對好朋友,她們每天在一起玩遊戲,會玩什麼遊戲呢?”(幼兒可能會回答(會玩躲貓貓)“哦,原來它們在玩”變變變“的遊戲,風兒一吹,雲彩就變出了許多有趣的模樣,小朋友們,你們看見過的雲彩會變成了什麼模樣呀?(幼兒可能會回答:大老虎,小白兔)”說明:匯入活動旨在激發幼兒的興趣,因爲興趣是做好的老師。因此,我用幼兒喜愛的雲彩和風兒的形象作爲活動的匯入。同時結合幼兒的經驗進行提問。這樣做一方面調動了已有經驗,開啟了思維,另一方面也爲下一環節進行了過度。

二、自主探索,學習散文

1.教師向介紹幼兒自主學習的材料。我爲幼兒提供三個與散文內容相關的課件。透過讓幼兒自主選擇課件內容,進行初步學習。

2.幼兒自主、觀察和講述:風兒吹呀吹,雲彩變成了什麼?是什麼樣子的?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

3.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積極講述。

4.交流分享講述結果:(這裏我會透過提問的方式來幫助幼兒進行整理)

1.風兒吹呀吹,雲彩變成了什麼呀?(小白船)

2.小白船是什麼樣的?(幼兒的回答可能是:它的桅杆直直的,帆都開啟了。)

3.哦,它豎起桅杆,揚起風帆,飄呀飄,小白船怎麼樣了?(幼兒的回答可能是小白船飄得都看不見了)接着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用圖譜的方式進行記錄。

如:風兒吹呀吹就用風兒來表示。雲彩變成小白船就用小白船來表示。豎起桅杆就用一根直直的桅杆來表示,揚起風帆就用風帆來表示。小船飄呀,飄呀,飄到遠處看不見了就用小白船漸漸的飄遠來表示。

5.教師完整朗誦該句話,並帶領幼兒學一學。然後教師採用同樣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第二句和第三句話。學習是要突出表演的方式。比如學習第二句的時候,可以由教師扮演大獅子,幼兒扮演羊羣來進行表演。學習第三句的時候,可以爲幼兒提供太陽和胖娃娃的頭飾來進行表演。

說明:爲了幫助幼兒瞭解詩歌內容,此環節主要採用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因爲生態課堂提出:孩子是課堂的主人,只有讓孩子學會學習的方法,才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也才能爲孩子的終身發展服務。該環節中,透過讓幼兒自主觀察在前,教師引導幫助在後,幼兒可以很快地學會第一句話,並在此基礎上,幼兒遷移了第一句的句式,又輕鬆的學會了第二、第三句話。不僅學得輕鬆,且很好地體現了生態課堂的教學理念。

三、多元練習,學習朗誦

1.教師完整朗誦詩歌,邊朗誦邊做動作。

欣賞後提問:天上的風兒,天上的雲彩本領真大呀,誰能用散文裏面的話來誇一誇他們。教師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出示首尾的圖譜,並帶領孩子學一學。

2.教師介紹詩歌名稱,帶領幼兒完整學習朗誦。

3.教師介紹散文首尾呼應的特點,帶領幼兒採用師幼接誦的方式進行朗誦。

4.藏圖遊戲,鞏固練習。

說明:該環節透過多種方式來幫助幼兒練習朗誦,練習的方式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一方面激發幼兒朗誦的興趣和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是給予幼兒一定的挑戰,鞏固所學內容。

四、表演遊戲,收穫快樂幼兒按小組的形式進行表演。自主分配角色,選擇表演的道具。教師將詩歌錄音循環播放,幼兒可以邊表演邊朗誦詩歌。

說明:該環節是活動的高潮部分,在幼兒大多能朗誦的基礎上,幼兒按小組的形式進行表演,不僅鞏固了所學,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真正體驗到了活動帶來的趣味和快樂。

五、情感提升,結束活動1.你們喜歡這首詩歌嗎?爲什麼?孩子可能的回答是:喜歡,因爲他們玩的遊戲很好玩。

2.教師小結:哦,原來是風兒使雲彩變出了怎麼多有趣的模樣。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去外面找找風兒還讓雲彩變出了什麼有趣的模樣吧!

說明:此環節是活動的結束部分,在結束部分,教師主要幫助幼兒分析作品的情感,透過讓孩子分享交流對詩歌的喜愛之情,進一步萌發了孩子喜歡大自然的情感。

五.說活動

延伸活動延伸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拓展與補充,我爲本次活動設計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延伸活動:

1.家園共育:回家後與爸爸媽媽一起觀察雲彩更多的變化,並嘗試創編。

2.區域活動:將雲彩和風兒的圖片放到語言區,供幼兒鞏固學習。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設計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幼兒的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及時調整,這就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靈活的教育機制,努力體現“以幼兒發展爲本”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對這個語言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給予批評指正,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天起,他們就用好奇、搜尋的眼睛,欣賞着媽媽的笑臉,甜甜的布娃娃,悠悠的藍天和五顏六色的玩具,這些都給孩子帶來了無比愉悅的心理體驗。再長大些,他們就帶着這架“眼睛攝像機”到公園、到動物園、到祖國各地的名勝古蹟去遊覽,更是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陶冶了情操。眼睛引導孩子去發現美、感受美。可是,有時眼睛還會帶給我們錯覺。

如:旋轉的理髮店標誌燈、變幻莫測的霓虹燈,吸引了一雙雙驚奇的眼睛,難道燈也在長個子、霓虹燈也會跑步、做遊戲嗎?《新綱要》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爲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我設計了中班的科學活動《眼睛變魔術》,本活動是根據北京教材中心“愛護我自己”之活動一“保護小眼睛”所設計的延伸活動,透過活動,使幼兒進一步瞭解、體會眼睛看到的錯覺現象。

活動目標:

1、體會眼睛看到的錯覺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

2、初步培養幼兒對錯覺遊戲活動的興趣,激發幼兒的探索。

活動重難點:

體會眼睛看到的錯覺,並能說出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二、說教法

本次活動教師將以關懷、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並運用遊戲、演示、提問、操作等方法,努力使每個幼兒在活動中都能有新奇的發現,獲得情感和探究的滿足,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說學法

孩子是天生的發現家,生活環境中點點滴滴的變化都逃不過孩子敏銳的眼睛。活動中,幼兒透過看看、說說、玩玩,探索發現教師提供的錯覺遊戲材料,感受眼睛看到的錯覺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激發探索的。

四、說活動程序

在以往的活動中,幼兒已充分了解了眼睛的保護方法。本次活動將由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四個環節來組成。

第一環節:即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將以輕鬆、愉快的“指指點點”遊戲,引入課題,使孩子自然進入活動狀態。

第二環節:教師將以魔術師的身份出現,爲幼兒變魔術,在“變、變、變”的神祕氣氛中,快速地變出一束色彩鮮豔的花來吸引幼兒。這時我適時引導並提問:我變出來的是什麼?你怎麼知道我變出來的是一束花呢?(引出眼睛),接着,我將進一步提問:我們的眼睛都有什麼用呢?你的眼睛看到過什麼?此環節重在使幼兒瞭解眼睛的作用併發散幼兒的思維,擴展幼兒的知識經驗,產生“放眼大自然,世界真精彩”的美妙感受和情感體驗。

第三環節:教師以詩一樣的語言,總結幼兒看到的現象,向幼兒提出疑問,順利向下一環節過渡,“看見花兒紅的是眼睛,看到葉兒綠的是眼睛,可是眼睛看到的一定沒錯嗎?請你睜大眼睛仔細看”(教師適時出示圖片)以疑問的語氣發問:這幅圖片上有兩組圓,這兩組中間的兩個圓是一樣大呢?還是一個大?一個小?這時,孩子可能說一個大,一個小,我就採取比比看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喔!原來兩個圓是一樣大的,這時,教師將以肯定的語氣告訴幼兒,這就是眼睛給我們造成的錯覺,從而引出本次活動的重點:眼睛看到的錯覺。接着我繼續請幼兒觀察花瓶圖片和轉筒,請幼兒講講自己的發現,繼續體會錯覺現象。這時,孩子們的操作探索已被充分調動起來,迫不及待地想玩一玩、試一試,難道眼睛真會看錯嗎?從而順利進入下一環節:操作、探索、發現。

第四環節:探索、發現。我是這樣引導的,“眼睛還會變魔術呢?老師準備了許多有趣的玩具,請小朋友動手玩一玩,用你的小眼睛去仔細觀察看看會發現什麼?教師逐一介紹操作材料,然後請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探索發現。之後,我請幼兒悄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來,大家一起來談談自己的發現,共享錯覺遊戲帶來的快樂,體會眼睛看到的奇妙感覺--錯覺。生活中也有許多錯覺現象,給我們帶來了美妙的感受,美化了我們的生活。接着,我請幼兒欣賞生活中有關錯覺現象的錄象,並和幼兒進行交流。

活動的結束部分

我是這樣設計結束語的:“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中,還有許多錯覺現象,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在輕鬆歡快的音樂聲中,幼兒愉快離開活動室,滿懷一雙雙探索、求知的眼睛去發現、尋找現實生活中的錯覺現象。活動以開放性的談話,自然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5

在"我愛我家"主題開展過程中,我們爲幼兒創設了一種家的氛圍,讓幼兒產生愛的體驗。我想,音樂活動也可以配合這一主題,豐富幼兒的情感。因此,我就想以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兩個幼兒耳熟能詳的動畫人物爲主人公,創設一個活動情景作爲本次活動的載體。一方面,活動中的律動動作大部分是雙人動作,如親一親、抱一抱、壓蹺蹺板等,既能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與父母身上找到痕跡,又能體現親子感情,所以用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貫穿整個活動,可以自然地激發幼兒對家人、對親情的認知和體驗。

在音樂活動中如何讓幼兒表現人物的動態和經驗呢?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我嘗試爲幼兒提供能表現各種生活經驗的機會和形式。拿擦窗、用吸塵器、拖地板等幾個動作來說,設計這些動作都有明確的指向性--擦窗動作的解析是爲了表現空間和動態:用吸塵器的動作解析是爲了集中表現肢體動作的變化:拖地板的動作解析相對集中於生活經驗的表達。我想透過空間動態、肢體動作、經驗表達這幾個不同的輻射面豐富幼兒表現的經驗。

如何找到生活與音樂的聯繫點呢?音樂離我們其實並不遙遠,如我們心情愉快時、做家務時,都會不由自主地哼唱,坐在桌前指間都會敲擊出一連串有節奏的聲響。所以,我想,幼兒的聽辨音樂活動也可以將音樂元素與他們日常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

本次活動就是利用幼兒在搬家(或搬東西)時積累的經驗,透過誇張的動作、配上節奏和力度的變化,以音樂活動的形式來表現搬家時的場面。如請幼兒透過聽辨沉重、輕巧的音樂形象,猜一猜搬場車上有什麼物件,讓幼兒將對音樂的感受與實際的物體相結合,使物體形象和音樂形象產生聯繫,透過二者的匹配來表現聽辨的感受。另外,以前我們曾經利用音樂活動誇過教室、好朋友等,爲了讓幼兒遷移已有經驗,我們結合幼兒喜歡的《吉祥三寶》讓他們來誇誇新家,讓幼兒在音樂中體驗家的溫馨和家人之間的親情,迴歸愛的感受這個大目標。

活動目標用肢體動作表現勞動的情景,感受音樂的節奏、力度變化,體驗搬新家的快樂。

活動準備與主題相關的經驗:多媒體課件、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一、唱唱跳跳師: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最近遇到一件很高興的事兒,讓我們聽着音樂表演他們高興的樣子吧!(和幼兒一起跳律動操《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二、說說做做1.出示幼兒作品,引出搬新家。

師:你們猜猜,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爲什麼這麼高興?

2.出示亂糟糟的家的畫面,引發幼兒大掃除的願望。

師:我們跟着音樂來進行大掃除吧!(和幼兒一起跟着音樂用動作表現勞動的情景。)3.解析個別動作。

如擦窗--表現空間和姿態:使用吸塵器--表達肢體的不同動作:拖地板--提升生活經驗。

師:(出示收拾乾淨的房間圖片,用哼唱的形式小結)我們今天大掃除,真呀真高興。你擦窗來我拖地,房間變乾淨。4.出現搬家卡車畫面,引出搬家情景。

師:猜猜先搬什麼?(播放低沉、緩慢的音樂,與幼兒討論怎樣表現搬大大、重重的東西:播放輕快、跳躍的音樂,討論如何表現搬小小、輕輕的東西。)師:(出示漂亮的新家,以哼唱形式小結)你搬我搬大家搬,傢俱放整齊。大家一起來勞動,新家更美麗。

5.教師表演舞蹈。在前面討論、表演的基礎上連貫地表演,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整地感受舞蹈語言的魅力。

三、唱唱樂樂伴隨着《吉祥三寶》的旋律,與幼兒一起對唱《我們的新家》。在快樂、溫馨的情感氛圍中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透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透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透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爲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新綱要》提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良好的物質環境和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有趣地去觀察、實踐、創造、體驗,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由此,我設計了這一科學活動《找規律》,目的就是讓幼兒在良好的物質環境中主動創設活動、參與活動,積極投身實踐,這樣幼兒身心才能獲得較大、較快的發展,使幼兒真正成爲活動的主人。

二、說目標

1、透過活動,幼兒學習按某一特徵有規律的間隔排列。

2、在探索尋找活動中,選擇不同的方法嘗試有規律排列;並培養幼兒有初步的推理能力,發展幼兒創造力。

三、說重點活動的重點:能在各種事物中找出其不同的排列規律。

四、說難點活動的難點:在有規律的排列中會表現2--3種規律。

五、說教法

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觀察法、操作法、嘗試法等幾種方法,動靜交替,使幼兒在看看、想想、說說、做做等活動中,邊玩邊學。還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能夠使其自由探索、發現、生動活潑的環境,讓幼兒在快樂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

六、說活動流程

活動分爲三大部分。即自由探索---動手操作感知各種物體排列的規律---嘗試自由排列。

第一部分是讓幼兒自由探索,活動一開始以遊戲引入,讓幼兒尋找卡片,觀察卡片上有什麼,找找卡片上不同的變化,說說各種事物的不同排列,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運用遊戲法能使幼兒參與活動的大大的提高。

第二部分是透過觀察,引導幼兒思考,發現、感知各種物體排列的規律,學習按顏色、幾何圖形、圖案間隔排列的方法,這是活動中的重點。活動中讓幼兒動手操作,找出物體的規律,並將規律補完整,以加深鞏固有規律的間隔排列的方法,培養幼兒初步的推理能力。由於每一個幼兒都不在同一發展的起跑線上,所以在補規律的操作活動中準備教學具時,按幼兒的能力來分,能力強的有2--3種規律,能力弱的有一種規律,再根據幼兒自身特點和發展進行個別指導,使每一個幼兒都成爲主動活動的主人,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獲得發展。

第三部分是讓幼兒嘗試自由排列的活動。這是活動中的難點,讓幼兒嘗試在有規律的排列中表現出2--3種規律,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7

一、活動綜述

1、活動目標

2、激發幼兒探究黃豆與豆製品關係的慾望和興趣。

3、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黃豆及其製品,並瞭解其營養價值。

4、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辨別黃豆,區分豆製品。

之所以確定這樣的活動目標,首先是以《幼兒園指導綱要》中健康領域和科學領域的目標爲依據,以中班幼兒年齡特徵爲出發點來設計,是基於豆製品對人體的'營養價值而定的。在目標裏,我把培養孩子情感、態度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說:在教學中,力求透過爲幼兒創設一個寬鬆、和諧的環境。在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探索求知慾望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知識和技能。

二、重點、難點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我認爲教材重點是:幫助幼兒瞭解黃豆及其製品具有豐富營養,有益人體健康。

教材難點: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方式辨別黃豆、區分豆製品。

三、活動設計

根據幼兒認識事物的規律,這一活動,我設計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始部分)

請幼兒品嚐豆製品,匯入課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第二部分(基本部分)

是這一活動重點、難點所在,也是突破重點、難點的關鍵部分,下面我着重談談這一部分的設計。

1、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

2、調動起幼兒各種感官。透過觀察比較的方法,在衆多豆類中,嘗試性地尋找出黃豆。

3、透過師生共同。

4、討論

5、引導幼兒講述、總結出黃豆的外形特徵。這個環節是一個讓孩子們相互探討、學習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

運用談話法,引導幼兒認識豆製品,瞭解它們的營養價值。幼兒在寬鬆、和諧、平等的氣氛中,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建構新知識。(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三個小環節)

第一:透過教師講解,加深幼兒理解黃豆與豆製品的關係。

第二:引導幼兒運用生活經驗,說出所瞭解和認識的豆製品。

第三:幫助幼兒瞭解豆製品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有益於人體健康。

這一環節,透過觀察、比較的方法,以遊戲的形式使幼兒在輕鬆、活潑的環境中將所建構的知識在實踐中得以運用和鞏固,以此來突破本活動的難點。

第三部分(結束部分)

透過觀察豆芽,激發幼兒探索豆芽生長過程的興趣。爲幼兒有興趣的進行延伸活動奠定基礎。

活動方法的選用

活動中,我運用了觀察法、比較法、嘗試法、遊戲法、討論法等幾種方法相結合,並注重動靜交替,這一切都是以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爲依據,爲幼兒創設一個能夠使其自由探索、發現、生動活潑的環境,讓幼兒在快樂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健康教育就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強壯的身體纔是一個健康的孩子,而幼兒齲齒已非常普遍,嚴重影響了幼兒的生活,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是預防齲齒的關鍵。本次活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透過動畫、歌曲和兒歌來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及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使幼兒成爲一個講衛生的好娃娃。

新《綱要》中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既要滿足幼兒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本活動有效地滿足了幼兒的獨立需要,培養了幼兒的自理能力,使幼兒擁有健康的身體。

2、目標定位

活動目標就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主題網絡的活動目標就是在生活中體驗快樂,知道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很重要,瞭解一些常見疾病的預防知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主題目標的嚮導下,我制定

本次活動目標如下:

①激發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

②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服務的能力。

③引導幼兒學習聽歌曲間奏,較自如演唱歌曲並能創編簡單動作,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3、活動重點、難點

本活動注重健康、藝術領域的發展,所以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幼兒聽歌曲間奏,自如地演唱歌曲,幼兒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及正確的刷牙方法。難點就是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及聽間奏演唱。

4、活動準備

寓教於樂就是幼兒掌握知識、學習技能的關鍵,如何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科學性、活動性、綜合性,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①活動前的準備

家長工作:請幼兒在家中觀察大人是如何刷牙的,請家長配合教師正確引導幼兒刷牙。

環境創設:請每位幼兒從家中帶來牙刷、牙膏、牙缸一套,擺放在活動室。

資料收集:準備動畫表演《哎喲,牙疼》一段及蒐集相關資料。

物質準備:課件製作《刷牙》樂譜、節奏譜及《刷牙》的兒歌。

②活動中的準備:牙齒模型、牙刷及多媒體。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努力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教師的角色定位是活動的核心問題,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讓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我採用的教法有:

1、示範講解法

是指將抽象的知識內容用直觀、生動的形式來示範講解,從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達到活動目的。如何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是本活動的重點。在活動中,我結合牙齒模型,示範講解刷牙的方法,激發幼兒嘗試的慾望,讓幼兒在模擬刷牙的基礎上,按刷牙程序實際操作,教師隨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方法,真正做到了教師爲主導,幼兒爲主體。

2、默唱法

在歌曲《刷牙》的教學中,幼兒要聽間奏演唱,而中班幼兒往往習慣於一句接一句的演唱,我創新的默唱遊戲法恰恰符合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即讓幼兒在間奏時心中默唱一遍前一小節的歌曲,從而使幼兒輕鬆攻克了本活動的難點。

3、媒體演示法

活動中我把故事、歌曲、樂譜、節奏譜及兒歌製成課件,從而激發幼兒興趣,直觀生動的將活動內容展示出來沒,使幼兒始終沉浸在活動的愉悅中。

此外,我還採用了交流討論法、分合演唱法、即興創編法等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此活動的理解和體驗。

三、說學法

幼兒就是學習的主體,我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年齡特點,讓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探究活動,採用瞭如下方法:

1、討論法

分組討論觀看動畫《哎呀,牙疼》和欣賞兒歌《刷牙》的感受,提高幼兒對事物的分析能力,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2、模唱法

在歌曲教學活動中,我發揮了彈唱的特長,以優美的聲音、歡快的伴奏音型吸引幼兒,使幼兒不由自主的模唱,這樣既學會了歌曲又帶着歡快的情緒去掌握刷牙方法。正所謂"藝術教育就是教育領域之間聯繫的紐帶,藝術的各方面內容都能帶給幼兒愉悅,音樂相當於興奮的語言,它對年幼兒童的愉悅功能又是其他任何藝術形式都不能與之相比的。"

3、即興創編法

幼兒學習歌曲後,透過自由探討變換多種演唱形式,而一改以往幼兒先安靜再聽從安排,真正做到了幼教的互動原則,同時也增進了師幼的感情,使活動得到昇華。

其間,還透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體現"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

四、說活動程序

1、觀看動畫,激發興趣

興趣是一切活動的動力,抓住幼兒心理,貼近幼兒生活是激發幼兒興趣的關鍵。在活動開始先請幼兒觀看動畫《哎喲,牙疼》,幼兒自然而然地將自己融入故事中,初步瞭解保護牙齒重要性,並說出自己保護牙齒的方法。本環節採用提問、討論等多種形式,既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又拓展了幼兒的思維,從而巧妙地匯入了本次活動的主題——刷牙。

2、結合模型示範講解

本次綜合活動的主題"天天來刷牙"主要告訴幼兒爲什麼愛護牙齒,如何保護牙齒,爲此我採用了最直觀的方式,用牙齒模型來示範刷牙方法(展示牙齒模型),教育幼兒上牙從上向下刷,下牙從下向上刷等,使幼兒輕鬆、快速地掌握了正確刷牙方法。在模擬基礎上,讓幼兒動手實踐,這一環節大大激發了幼兒的表現欲、嘗試欲。在這一活動中,教師要及時糾正幼兒的不正確方法。

3、即興創編,興趣盎然

"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是《綱要·藝術》的重大突破之一。

幼兒學習《刷牙》這首歌曲是本活動的一個重點環節,如何訓練幼兒正確聽間奏演唱及唱準八分休止符,我採用的節奏訓練法及默唱法把難點在學習歌曲前一一突破,使幼兒既掌握了新的技能又以飽滿歡快的情緒演唱,在歌曲表演中引導幼兒創編動作及採用多種演唱形式,使每個幼兒都發揮其獨特的才華,適時賞識又使每個孩子體驗到了創造的樂趣,較好的將藝術融入了健康,達到了完美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