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合集九篇

學問君 人氣:2.98W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合集九篇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中班語言《爸爸媽媽和我》,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和說活動延伸等環節對本教學活動進行解說。

一、說教材。

(一)說設計意圖:

親子之間有一種樸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動中表達這種情感往往顯得表層和單薄,其實在幼兒的生活中平凡的東西同樣耐人尋味。

在活動中,教師以幼兒身邊的爸爸媽媽爲切口,試圖透過欣賞照片、製作和講述記錄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實在,使潛在的親情自然流露,從而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和社會交往等能力。

(二)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感知理解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係,初步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嘗試根據日常生活經驗進行仿編活動,進一步瞭解大自然中事物間的關聯。

3、體驗仿編活動帶來的成功感,增強詩歌仿編活動的積極性。

在此基礎上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使幼兒懂得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係。教學難點是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嘗試進行仿編活動。

二、說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ppt課件、親子照片、記錄卡、筆等。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朗誦法、直觀法、提問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四、說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朗誦法、討論談話法等。觀察法是幼兒透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透過觀看圖片和課件直接獲得印象。朗誦法、討論法是幼兒在討論以及朗誦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五、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活動過程

一、匯入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你們家裏都有誰呀?

你們喜歡爸爸、媽媽嗎?爲什麼?

二、展開

1.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爸爸、媽媽會保護你,你感覺爸爸像什麼?媽媽像什麼?你又像什麼?

2.教師朗誦詩歌3.學習詩歌ppt課件:圖一(1)畫面上有什麼?

爸爸是(一座山),媽媽是(一座山),我是山間的(小溪)課件:圖二(2)採用上述方法,鼓勵幼兒看圖學習詩歌的第二段。

爸爸是(一棵樹)媽媽是(一棵樹)我是樹上的(小鳥)在爸爸媽媽身邊飛過。

4.師生共同學習詩歌,並有表情地完整朗誦。

5.引導幼兒按詩歌中的格式仿編部分內容。

(1)爸爸、媽媽除了是一座山,一棵樹,爸爸、媽媽還可以是什麼?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說一說)(2)帶領幼兒念一念自己仿編的詩歌。

三、結束欣賞歌曲《爸爸媽媽和我》

四、延伸活動:

1、角色表演:爸爸媽媽和我。

提供給幼兒頭飾和佈置簡單的場景,請幼兒自己選擇扮演的角色進行故事表演,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把故事的敘述部分該成簡單的旁白,主要讓幼兒練習角色的對話及表演相應的動作。

這一環節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對話,表達自己的理解,給幼兒提供表現和說話的機會,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2、繪畫:爸爸媽媽和我。

各位老師: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能使一個語言活動獲得成功,需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不當指出,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設計意圖中班班幼兒對童話故事有着極爲濃厚的興趣,動聽的故事內容、鮮明的角色形象不僅能深深地打動孩子。冬天一天一天臨近,特別是這幾天的降溫很快,我們班的部分孩子都是在做完早操後進幼兒園園的。小部分早來的孩子也不太願意參加晨間鍛鍊,不是小手藏進了袖子裏,就是站在其他孩子身邊看他們玩。爲了改變這一情況,我設計這一語言活動《北風爺爺你吹吧》,讓孩子們自己來說一說鍛鍊身體抵禦寒冷的方法,讓他們懂得一個不怕寒冷、堅持鍛鍊,纔是勇敢的孩子。

(二)說目標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社會領域教育目標爲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標爲:

認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鍛鍊身體能抵禦寒冷。

能力:能夠大膽講述戰勝寒冷的運動方法。

情感:願意做一個勇敢的孩子,不怕寒冷、堅持鍛鍊。

教學重、難點重點: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知道鍛鍊身體能抵禦寒冷。

難點:幼兒能完整的說出“北風爺爺你吹吧,我們不怕你”。

(三)說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爲活動目標服務的,新《綱要》指出“要爲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幼兒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爲此,提供了以下準備:物質準備:北風吹的聲音、故事ppt、北風爺爺頭飾一個。經驗準備:知道冬天是寒冷的,要多鍛鍊身體。

二、說教法

我在該活動中採用了較爲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1、直觀法::以多媒體故事的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能使教學變得生動活潑.

2、提問法::分段講述故事,在活動中進行適當的問題,透過有效的問題,循序漸進地激發幼兒積極思維,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3、角色扮演法: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模仿北風爺爺與小朋友的對話,有表情生動地說出“北風爺爺你吹吧,我們不怕你”,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三、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本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直觀法:讓幼兒透過邊看多媒體以及傾聽北風吹的聲音的方式直接對故事的內容印象。

2、談話法:是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說出自己對故事內容、各個角色的理解與看法。

3、情境法:.採用情境練習法,是讓幼兒在角色表演的過程中加深理解,進一步感知故事的寓意做一個勇敢的孩子,不怕寒冷、堅持鍛鍊。

四、說活動過程

我把它分爲開始部分,展開部分和結束部分。

(一)開始部分談話匯入。教師:小朋友們,你們來說一說現在是什麼季節啊?最近天氣怎麼樣?

(二)展開部分1、播放北風吹的聲音,引出故事。

教師:咦,這裏有一個奇怪的聲音,你們來幫我聽聽看,是什麼聲音呀?原來是北風爺爺來了,他“呼--呼--呼”大聲叫着,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出示故事圖片,分段講述故事,進行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北風爺爺呼呼地吹,樹葉怎麼了?小蟲子、小黑貓他們又怎麼了?

(2)北風爺爺吹呀吹,小女孩害怕北風爺爺嗎?她是怎麼做的?怎麼說的?還有其他小朋友呢?

3、再次講述故事,透過角色扮演,教師帶領幼兒練習“風爺爺,你吹吧,我們不怕你!”教師扮演北風爺爺,“北風爺爺吹到了我們天堂鳥班,我的本領最大了,看看你們怕不怕我?”(1)吹男孩子:男孩子說出“北風爺爺你吹吧,我們不怕你。”(2)吹女孩子:女孩子說出“北風爺爺你吹吧,我們不怕你。”(3)吹全班幼兒:全體說出“北風爺爺你吹吧,我們不怕你。

4、教師小結:我們已經聽了兩遍故事了,現在我把這個故事的名字告訴你們,叫做《北風爺爺你吹吧》,我們要像小女孩和其他小朋友他們一樣做勇敢的孩子,把北風爺爺趕走了,不怕寒冷,不怕北風爺爺。

5、幼兒討論鍛鍊身體戰勝寒冷的方法,大膽講述鍛鍊身體的運動方式。

教師:冬天來了,北風爺爺也來了,你們害怕嗎?你想做什麼運動來戰勝寒冷呢?

(三)結束部分教師總結: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棒,想了那麼多的方法來戰勝寒冷,老師希望明天每個小朋友都能早早來,做個勇敢的孩子,多運動,多鍛鍊。現在全體起立,我們出去選你喜歡的方式鍛鍊身體!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3

一、設計意圖

花燈在幼兒生活中較常見,它具有獨特的民族氣息,讓幼兒瞭解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很有必要的。這個活動主要是透過對兒歌《看花燈》的學習,感受春節看花燈的熱鬧場面。

二、活動準備:

1.各種花燈圖片。

2.幼兒用書、練習冊、CD、ppt。

三、目標分析: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結合所選教材內容,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爲:

1.透過畫面理解兒歌內容,念唱兒歌,感受春節看花燈的熱鬧場景。

2.願意主動在集體面前朗誦,聲音響亮。

四、重點和難點:

一個活動當中最能體現活動目標的部分便是活動的重點部分,如果抓住重點就能使整個活動的進程有的放矢,並且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及順序。

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活動的難點:透過畫面理解兒歌內容,念唱兒歌,感受春節看花燈的熱鬧場景。

五、教法和學法:

我採用的教學方式爲:提問法、演示法等教學法;?學生採用了觀察、討論等方法。

六、教學部分:

(一)開始部分

首先,引導幼兒回憶以往過年看花燈的經驗,說說自己看過的花燈,爲後面的活動做一個熱身。

請幼兒回憶以往看花燈的熱鬧場景,引出主題。

教師:過年的時候我們都會去看花燈,你們喜歡看嗎?你看過什麼樣的花燈?

(二)基本部分

然後請幼兒欣賞兒歌中說到的花燈圖片,說說各種花燈的特點,並引導幼兒用兒歌中的語言進行歸納、總結,爲後面學習兒歌打下了基礎;接着由欣賞兒歌、學習兒歌,初步感受春節看花燈的熱鬧場景。

1.欣賞花燈圖片,說說每種花燈的特點。引導幼兒用兒歌中的語言將各種花燈的特點表達出來。

2.教師朗誦兒歌,幫助幼兒創設兒歌情景,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朗誦兒歌,幼兒邊看圖片,邊感受兒歌中說到的各種花燈的特點,理解兒歌內容。

(2)透過圖片,幼兒跟着教師學習朗誦兒歌,感受春節看花燈的熱鬧場景。

可以分小組或分男女生反覆朗誦兒歌、記憶兒歌,不斷激發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還可以請幼兒主動在集體面前朗誦兒歌,提醒幼兒聲音要自然、響亮。

(三)結束部分:

最後請幼兒欣賞幼兒用書中更多的花燈,進一步感受看花燈的熱鬧場景。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簡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自選課題口語交際《可愛的小動物》。本課有三幅圖,圖上分別畫着小男孩喂小兔子、小女孩餵雞、小男孩觀看金魚。圖下有兩個討論題,第一題要求學生回答有沒有養過小動物,最喜歡哪種小動物;第二題要求學生回答喜歡這種小動物的原因。

2、學習目標

根據新課程目標和學生實際,本課學習目標如下:

(1)能力目標:

A、學習觀察畫面內容,培養觀察能力。

B、能用幾句話說出自己喜歡哪幾種小動物,爲什麼喜歡,並透過問答、評議、補充等,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2)情感目標:

A、培養喜愛小動物的感情。

B、與別人交談時注意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建立表達的自信心。

(3)知識目標:

A、瞭解一些有關小動物的知識。

二、說教學方法、教具準備

1、教法、學法

針對學生和本課的特點,我認爲應以形象思維爲主,談話教學法貫穿始終,並輔以情境教學法、愉快教學法。引導學生主要採用提問法、小組交流法,鼓勵學生加強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

2。教學準備

根據兒童心理學的提示,低年級學生的無意注意佔優勢,爲了刺激學生的無意注意,我在課前準備了CAI課件。

三、說教程

如果說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學法是教學成功的前提和基礎,那麼合理地安排教學過程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

(一)動畫匯入,激發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養過小動物嗎?喜歡它們嗎?你瞧,小哥哥、小姐姐和它們多親密啊!

(播放由課本中三幅插圖製作的動畫片)

教師:這節課,你們就把自己喜歡的可愛的小動物介紹給其他小朋友聽,好嗎?

板書課題:可愛的小動物

(二)依據課件,指導說話

1、請小朋友看圖畫,畫面中的小動物你最喜歡哪一個?你爲什麼喜歡?

(學生說話時可播放相關的動畫)

2、指導學生說話

(學生可發散思維,從不同角度表達自己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如小動物可愛的外形、動作、叫聲、生活習性、與人的關係、爲人類所作的貢獻等)

(教師利用教學條件,再現學生喜歡的小動物形象)

(三)小組交流,練習說話

小動物是多麼可愛呀!每個小朋友都想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說給別人聽,是嗎?請同學們按共同的愛好自願結合成小組,互相說一說。(自由組合,靈活的練說形式加強了學生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每個小組的同學可以利用課件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四)集體交際,反饋說話

1、在黑板上貼“小動物展覽會”的字樣,請學生根據自己課前蒐集的資料(圖片、照片、錄音、錄像)或者把沒有危險的小動物帶來,進行展示,自己擔當講解員。提醒學生注意說出介紹的是哪種小動物,爲什麼喜歡它?

2、小朋友根據展出的小動物互相質疑(如:對小動物不瞭解的方面),展示的同學要做出回答。同學之間也可以針對討論互相質疑答疑。

(五)動物欣賞,擴展說話

1、“小動物展覽會”多熱鬧呀!你要評選誰做最佳講解員?爲什麼?

2、說一說你又瞭解了哪些小動物呢?

(六)趣味練習,鞏固說話

播放“動物世界”的生動錄像,學生以搶答競猜形式指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形象,並說明理由,教師獎勵表達優秀者小動物頭飾。

(七)擴展活動

請爸爸媽媽在節假日裏帶你到動物園去參觀,並在參觀過程中向爸爸媽媽介紹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5

一、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愛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是世間最美好的事物之一。我們要訴說愛、感受愛、表達愛。《抱抱》這本書就是這樣透過各種動物間不同的抱抱來表達愛的繪本。其實在衆多的繪本中,很容易發現這本《抱抱》,它的封面是猩猩媽媽緊緊地抱着自己的孩子小猩猩,閉着眼睛,很陶醉,而小猩猩卻睜着眼睛,悄悄地看着外面。這本書畫面主體很突出,主要人物形象大,線條清晰,很引人注目。繪本開本也很大,適合集體閱讀。翻開書看後發現,此書幾近無字書,書中只有“抱抱”、“媽媽”以及“寶寶”大大的字樣。故事主要情節是小猩猩看見許多媽媽在和自己的寶寶抱抱時想自己的媽媽了,大家幫助它找到了媽媽。但是怎樣很好地把無字繪本介紹給孩子,喚起孩子的閱讀慾望以及讀懂它?此繪本中又蘊含着怎樣的教育資訊和教育價值?這些是設計這節課重點考慮到的問題。於是根據中班孩子的心理和年齡的發展特點,及《綱要》中對幼兒園語言教育提出的要求。着力組織適合中班孩子的語言教學活動,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從孩子的實際生活中去發現教育教學的資源,鼓勵、引導、支援孩子積極參與活動,把教育內容有機地蘊含在活動過程中,透過作用於孩子的活動來激發孩子主動學習。讓孩子從中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並鼓勵孩子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結合這些設計了本次語言活動《抱抱》。

(二)活動目標:

根據中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爲:

1.觀察畫面中動物的動作和表情,初步感受並用語言較清楚地表達它們抱抱時的內心感受。

2.藉助音樂、動作、討論等手段,進一步理解作品中抱抱的不同含義:親情、感謝、友誼等。

3.體驗和同伴共同閱讀,體驗閱讀繪本的快樂。

(三)活動重難點:

根據孩子的認知特點,活動中,我將“觀察畫面中動作和表情”作爲重點,“理解作品中抱抱的不同含義”作爲難點。

(四)活動準備:

我從下面兩部分做充分準備

1.前期幼兒經驗準備:

(1)《表情遊戲》:讓幼兒在參與遊戲中初步感受做各種表情時五官的變化。爲幼兒學習利用觀察畫面中動物的動作和表情的方法,感受並表達動物們抱抱時的內心情感做準備。

(2)《抱抱舞》:讓幼兒在舞蹈中感受與朋友抱抱帶來的快樂。

2.物質準備:

PPT、音樂《愛我你就抱抱我》、繪本《抱抱》、墊子、教棒

二、說教法:

活動中,我運用以下教學法完成本次活動目標:

(一) 遊戲法:

運用律動幫助幼兒在擁抱中放鬆心情,感受抱抱時的內心情感。

(二) 觀察法:

透過觀察重點畫面的方法,爲幼兒能用語言較清楚的表達動物們抱抱時的內心感受做準備。

(三)引導談話法:

透過提問談話活動,引導孩子認真傾聽,大膽回答問題。

(四)行爲體驗法:

行爲體驗式法教學不僅對孩子的感性認識有幫助,而且在發展孩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有着獨特的作用。活動中,我將透過幫小猩猩呼喚媽媽的方式讓幼兒的心靈去感受、體驗小猩猩想媽媽的心理。

三、說學法:

活動中,我將爲孩子創設寬鬆的學習環境,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讓幼兒在跳跳、看看、說說、抱抱的過程中進行活動。

四、說活動過程:

爲了更好地完成活動目標,我採用了環環相扣的方法組織活動。

(一)開始部分:

藉助音樂律動、體驗擁抱

開場利用律動《愛我你就抱抱我》讓孩子在擁抱中放鬆心情,並在旋律中體驗抱抱產生親切感,爲感受抱抱時的內心情感做鋪墊。

透過提問問題“喜歡和誰抱抱?爲什麼?”喚起孩子的生活經驗,並支援和鼓勵孩子能大膽的說出來。這爲繪本閱讀的準備。這一環節是爲落實活動目標第一條。

(二)學習部分:

學習觀察畫面,爲繪本閱讀做準備。

1、《綱要》指出: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在這一環節中我將剛纔孩子們的真實體驗進行梳理回饋,直接匯入動物的抱抱。設計導語:“孩子們,今天有幾個小動物也在開心地和它們的媽媽抱抱呢!讓我們看看它們是誰?它們是怎麼樣抱的?”剛剛和同伴擁抱過的孩子們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動物會是怎麼樣抱抱?帶着這些好奇的疑問,我將先逐一出示從繪本中抽取三幅動物媽媽抱抱的重點畫面做成PPT(大象→長頸鹿→河馬),引導孩子學習透過觀察畫面中動物的動作、表情的方法來體驗擁抱帶來的感受。孩子的們的觀察表述詞彙是有限的,這時把三幅畫面集中,引導幼兒觀察出它們都是閉着眼睛,久久地抱在一起,閉着眼睛,很溫馨、陶醉。這樣的詞語的引入幫助幼兒更準確描繪擁抱的狀態,給孩子一個提升,讓孩子們在動作中感受和理解。

2、出示小猩猩→認識小猩猩→觀察小猩猩的表情變化的過程:

介紹主角:小猩猩,用它只有一歲,不太會說話的介紹,喚起幼兒幫助它的願望,並結合觀察小猩猩的動作和表情來感受小猩猩內心的手段,激發孩子迫切想去了解小猩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的情緒,幫它把故事中發生的事情說出來。引出故事《抱抱》。

(三)引出繪本,和幼兒共同閱讀

1、和孩子共同閱讀,鼓勵孩子把看到的說出來。

孩子有了觀察以及把觀察到的說出來的經驗後,過渡到繪本的閱讀。並且把小猩猩的圖片黏貼在繪本上,讓這個小猩猩圖能從書上跳下來,到孩子身邊進行互動,引發幼兒更加積極地觀察畫面和主動表述的願望。這些策略的綜合運用,從而幫助幼兒更關注作品。

繪本教學中集體閱讀策略有重點畫面的閱讀,孩子們和同伴邊閱讀邊議論,也有帶着問題閱讀的方式,這些手段的運用,是爲了讓孩子們有目的的讀,有思想的讀,讓孩子在充分的預期和感受後再讀,體會作品的精髓,體會作品中抱抱的多重含義,落實活動目標第二條。

2、故事的**:

(1)小猩猩仰頭大聲呼喊的圖片:是爲了讓孩子能掌握運用觀察動作、表情的方法,體會小猩猩着急、傷心、難過,想念媽媽的情緒。以鼓勵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辦法幫小猩猩找媽媽,一起呼喚小猩猩媽媽的遊戲讓孩子宣泄內心的情感。

(2)猩猩媽媽伸長胳膊,跨着大步的`圖片:引導孩子更熟練的掌握透過觀察動作、表情的方法來了解猩猩媽媽的心理想法。

(3)小猩猩和媽媽緊緊擁抱的圖片:喚起孩子的生活經驗,去感受與自己媽媽擁抱時的內心感受。

(四)結束部分:

大家抱抱,體驗愛的快樂。

1、《綱要》指出:

“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在結束時我積極鼓勵孩子主動與同伴、老師抱抱,共同體驗擁抱帶來的快樂。

2、尋找繪本《抱抱》:

最後利用找書的遊戲,激起孩子們要完整欣賞繪本故事的興趣。當孩子們得知《抱抱》的書一直藏在身邊,亟不可待地尋找,迫切地閱讀願望,使我想到周兢老師說過:閱讀不僅僅是一個理解過程,更是一個審美和情感體驗的過程。孩子在今天的活動中無法自我完整的閱讀,有點遺憾。但在整節活動中,爲營造了溫馨、溫柔、溫暖的情境,如孩子們坐在軟軟的墊子上上課,老師、孩子們的各種擁抱姿勢,音樂韻律的烘托,找到藏着的書後的喜悅,讓孩子們的心情一直在被關注着,被暖意包裹着。

繪本教學,讓孩子成爲閱讀的主人,讓他們喜愛閱讀,願意閱讀,會讀,是繪本教學的一項長期任務,我會繼續努力的。謝謝大家!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着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由此可見生活化、遊戲化已經成爲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新學期剛開始就在遊戲活動中觀察發現,幼兒對“鄰居”關係非常感興趣,經常聽見小朋友說:“我的鄰居家有個小弟弟,經常來我家和我玩玩具。”“我也有鄰居,xx是我的好朋友,她住在我家的旁邊,我們是好朋友”我的好朋友XX就坐在我的旁邊。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要求,我設計了這堂《我的鄰居朋友》的教學活動,希望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活動中和積極參與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相關知識。

說分析:我班經過了託、小、中班的學習,幼兒對數字的認識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在這之前,我們已經學習過了《5以內的序數》、《5以內數的形成》等,幼兒有了初步的數與數之間存在某種邏輯關係的概念。遊戲是幼兒的生命,根據中班幼兒形象思維佔主體地位,抽象邏輯思維初步發展的年齡特點,幼兒所要學習的知識和法則應避免由教師直接提示或者教授給他們,而是應該安排成幼兒在操作體驗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發現,爲幼兒設定遊戲化的情景,透過有趣化的遊戲使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儘量讓抽象的數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事物中理解,讓幼兒在遊戲中獲得知識。在學習相鄰數的過程中,我們將以幫助小動物找房間爲導線,讓幼兒自主尋找數字的相鄰數,理解相鄰數的關係,爲幼兒提供主動探索的機會。

說教學目標: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的要求和“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原則,結合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的實際發展水平,制定了以下目標:

1、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2、理解並能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3、用講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說重難點:活動重點: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活動難點:理解並能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說教法與學法:

在教學中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活動中採用、故事講述法、模仿法、遊戲法、操作法、驗證法等教學方法;提問方式也將採用個別提問、小組提問和集體提問等多種提問方式。讓幼兒在聽聽、猜猜、說說、玩玩的過程中融入學習,獲得知識和經驗。

說教學過程:

開始部分:透過拍手遊戲和幼兒講講說說,初步理解“鄰居”關係。

基本部分:

(1)“興趣是幼兒學習最好的老師”,透過有趣生動的《蘑菇房》故事講述,以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回憶故事的內容,並在回憶故事的過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貼數字卡片,實現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的轉換。

(2)協助幼兒理解相鄰數的定義。將故事平穩的過渡到黑板上,1號蘑菇房鄰居是幾號蘑菇房?有幾個?2號數蘑菇房鄰居是幾號蘑菇房?有幾個?(部分幼兒上前操作,集體驗證),進一步推理說出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3)透過拋出問題,以給相鄰數找祕密,激發了幼兒的探索5以內相鄰數之間有什麼關係?給幼兒提供桔子,餅乾,玩具等物品若干,引導幼兒分別對應數擺出相應數量的物品(1-5),逐步探索每個數的相鄰數與該數有什麼變化,理解並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3、結束部分:在遊戲--《數字寶寶找朋友》中鞏固對相鄰數的認識。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當幼兒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時,也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其中辦家家就是他們最喜歡的遊戲之一。歌曲《辦家家》就是根據這個遊戲改編而來的。它來源於幼兒生活,充滿兒童情趣,深受幼兒喜愛。歌曲旋律簡單、重複,有很強的表演情節;歌曲中說唱結合及分角色表演唱方式,給歌曲增加了趣味性,充分體現了歌曲歡快的風格。

(二)、目標的確定及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中班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好問的特點,但缺乏生活經驗、詞彙貧乏。根據教材分析和幼兒年齡特點,從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緒並能根據角色進行對唱和齊唱。

(2)、根據角色情境及歌詞創編表演動作。

(3)、在表演時儘量用眼睛看着同伴,體驗目光交流帶來的快樂。

2、在目標中提到“初步學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緒並能根據角色進行對唱和齊唱”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繞這一目標進行教學,這就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同時,創編表演動作也是本次教學的難點。

(三)教具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幼兒已有辦家家遊戲的經驗2、圖譜3、遊戲道具:眼鏡、炊具、布娃娃等

二、說教法

本節課我主要運用了三種教學方法;1故事匯入法:主要是激發幼兒興趣喚起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幼兒愉快的參與到遊戲當中。

2、提問法:主要是加深幼兒對歌詞的記憶。

3、圖譜演示法:透過形象的教具,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三、說學法:

四歲左右的幼兒更習慣形象思維,本節課我運用了角色表演這樣一種方式,透過對唱和齊唱讓幼兒主動參與到遊戲當中,在遊戲過程中獲取知識,在說唱部分透過把難點前置這樣一種方式,解決了活動的重難點,

四、說活動過程

根據教材分析和幼兒年齡特點,結合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

(一)遊戲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首先是談話匯入:“你們喜歡做遊戲麼?你們玩過辦家家的遊戲麼?是怎樣玩的?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做做這個遊戲吧。”這一環節的設計就是充分利用幼兒的興趣點,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透過親身體驗來再現辦家家遊戲情境,運用感官感知遊戲內容和動作。

(二)從遊戲中提升歌詞及動作,進行節奏訓練。

教師提問:“剛纔你們是怎樣做遊戲的?”有意識反饋並提升幼兒動作,引導幼兒學習學習說唱結合的部分並進行節奏訓練:

切菜:χχχχ│χχ│χχχχ│χχ│炒菜:χχχ│χχχ│χχχχ│χχχ│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開飯了這一環節主要是把活動重點分解並前置,透過積極引導幼兒再現自己遊戲的經驗來練習節奏學習歌詞,爲下一步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打下基礎。

(三)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歌曲教師:“辦家家不光是一個好玩的遊戲還是一首好聽的歌曲呢!”教師和幼兒一同聽歌曲。

2、提問:“剛纔你們聽到了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歌曲內容,教師邊貼圖譜邊唱出歌詞。

3、看圖,教師清唱歌曲。

4、幼兒邊看圖譜,邊跟唱歌曲。

(時刻提醒幼兒用自然聲音演唱,不要搶,不要喊)4、根據角色唱出歌曲中對唱和齊唱的部分。

“請男孩子當爸爸),女孩子當媽媽),想一想,可以怎樣唱這首歌?什麼地方男孩子唱?什麼地方女孩子唱?什麼地方大家一起唱?”看圖譜,指導幼兒分角色唱,本環節是活動的重點,主要透過提問的方式來學習歌詞,藉助圖譜的幫助讓幼兒聽音樂自覺學唱歌曲,充分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

(四)創編表演動作

1、幼兒兩兩結伴,聽音樂做遊戲。(按幼兒扮演的角色分別進行打扮,進一步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他們全身心的融入到遊戲當中去)

2、教師提升豐富幼兒動作,再次進行表演。

3、提高要求,表演時進行目光交流。

4、活動過程中注意要滲透熱愛父母的思想教育。

(五)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提供歌曲伴奏帶,讓幼兒在玩“娃娃家”遊戲中創編替換新的歌詞進行表演唱。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秋天來了,葉子一片片都變黃,秋風一吹,就像是翩翩起舞的蝴蝶飛落下來,美麗的意境貼近着幼兒的生活又爲他們所喜愛。《小樹葉》這首歌曲不僅符合了季節特徵,而且易於激發幼兒熱愛自然的情感,透過優美抒情的旋律激發幼兒的表現力、創造力,讓幼兒在藝術活動中提高藝術表現力,享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歌曲是一首AB段式富有情感教育意義的音樂教材,第一段主要表現小樹葉離開樹媽媽,心裏很難過,第二段主要寫小樹葉變勇敢了,樹媽媽很高興。此環節我將藉助多媒體課件,以分段欣賞的形式,引導幼兒對比作品中兩種不同的音樂情緒,運用啓發引導法,透過層層遞進的提問,幫助幼兒瞭解小樹葉的內部心理活動,並學習用連貫,舒緩的聲音表現秋葉飄零,略帶傷感的情緒;用斷頓,有跳躍的聲音表現小樹葉勇敢,樂觀,期盼春天歸來的情緒。以此來化解活動的重難點。

二、教學目標:

《綱要》中指出“應支援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教師在活動中起一個引導者和支援者的作用,使活動呈現趣味性,遊戲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他們更加喜歡音樂中的遊戲活動,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明顯增強了,以及他們一定的表現慾望,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具體目標爲:

1、理解歌詞,知道第一段和第二段音樂中所表達的不同情感。

2、初步學習用(連貫、舒緩與斷頓、跳躍)的歌聲、表情、動作等來表現音樂的內容。

3、熱愛大自然,從小豎立起保護自然與自然和平共處的良好意識。

三、教學方法: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個體在認識過程中開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個體對認識對象的體驗也就越細緻,越豐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在本活動中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啓發引導法和示範法。其中,透過啓發引導法,教師提出開放性問題,啓發幼兒發散性思維,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而情境教學法貫穿活動始終,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在身臨其境中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爲幼兒享受藝術,表現藝術提供了機會,激發幼兒的藝術表現欲。

四、教學準備:

1、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樹的姿態及樹葉飄落的情景(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爲理解歌詞做好鋪墊)。

2、多媒體課件《小樹葉》(這是作品欣賞的重要部分,它將作爲一個載體,向幼兒呈現完整、感性的視聽覺的藝術形象。創設意境,幫助幼兒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3、若干片“小樹葉”(幼兒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運用這些材料來創設秋天的情境,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呼應,同時爲最後的表演環節提供材料)。

五、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遵循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在活動過程中,將充分爲幼兒營造一個民主、平等、輕鬆愉快的藝術氛圍,促進幼兒藝術能力和良好個性的發展。爲此我將活動分爲六個環節來完成。

1、設定情境感受旋律“小朋友,秋天到了,風呼呼得吹着,馬路兩旁的樹會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聽着音樂學學樹葉飛落的樣子。”

教師與幼兒一起隨着音樂做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的樣子,以及樹葉在風中飄舞的情景。目的在於引發幼兒對秋天落葉情景的聯想,激發他們的興趣。同時,也讓幼兒初步感受《小樹葉》的音樂旋律,並由此而匯入故事《小樹葉》。

2、欣賞童話理解作品“秋風起來啦,秋風起來啦,小樹葉離開了媽媽,飄呀飄呀飄向哪裏,心裏可害怕。它們傷心的哭了。”(你們聽到故事裏講了什麼?你們傷心時會怎樣呢?等等)在此環節中,我運用了欣賞法、啓發引導法,透過開放式的問題給了幼兒一個較大的思考空間,讓幼兒回憶自己傷心和快樂的情感體驗,從而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更深刻地理解作品,老師巧妙地將的範唱溶入到童話欣賞中,讓幼兒初步感受音樂作品。爲下面理解歌詞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3、整曲欣賞感受音樂“老師把這個故事也編到歌曲裏去了,我們一起來看着電視完整的聽一聽。”幼兒邊看課件邊聽歌曲。

此環節採用了多媒體教學法和整曲欣賞法。課件將生動的畫面與歌曲《小樹葉》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一下子就將幼兒帶入歌曲的情境中,使幼兒在視覺和聽覺上得到了藝術美的享受。

4、分段感受加深理解“歌曲中第一段講了小樹葉離開樹媽媽在空中飄蕩,小樹葉的心情是怎樣的?我們用什麼歌聲來唱呢?”(帶領幼兒邊看課件邊用連貫,舒緩的聲音來唱第一段歌詞)。

“第二段寫小樹葉變勇敢了,樹媽媽很高興。我們又用怎樣的聲音來唱呢?(帶領幼兒看着課件、聽着音樂用斷頓,有跳躍的聲音來唱第二段歌詞)。

此環節藉助了多媒體課件,以分段欣賞的形式,引導幼兒對比作品中兩種不同的音樂情緒。運用啓發引導法,透過層層遞進的提問,幫助幼兒瞭解小樹葉、樹媽媽的內部心理活動,探索思考什麼樣的歌聲適合體現該段歌曲,體現了積極的師生、生生互動,營造了輕鬆、自由、平等的氣氛。突出了重點,爲解決難點做好準備。

5、學唱歌曲“剛纔小朋友知道了第一、第二兩段音樂的不同,我們在看着畫面來說說歌詞。(師生共同朗誦歌詞)“那我們把歌詞用‘啦’來代替,聽着音樂來唱一唱,感受一下一二兩段地旋律。”(師生共同嘗試兩遍)“我們再完整的把這首歌唱出來。”

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朗誦歌詞,接着用單音“啦”來哼唱旋律,進一步熟悉旋律,最後,幼兒完整學唱歌曲。《綱要》中指出“在支援、幫助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教師在尊重幼兒想法的基礎上,幫助幼兒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這樣有效地突破了難點。

6、自由表現體驗樂趣“小朋友我們一起再來玩玩小樹葉的遊戲,我是大樹媽媽,你們做小樹葉,一起隨着音樂唱着歌做樹葉飄落的遊戲,好嗎?”

這是本活動的結束部分,所有的幼兒與老師一起手拿小樹葉扮演樹葉娃娃,讓幼兒置身於角色中,隨着《小樹葉》的音樂自由表現,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

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都在用心,用腦,用眼,用身體,用嘴巴,用手,用腳,內化着自己的理解,讓幼兒在音樂刺激下產生表現的激情,再創於各種感官的表演下,此時他們真正和音樂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體驗學習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9

第一講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

摘要指出:爲貼近幼兒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體驗和視野。秋天送走了,冬天來了,樹葉變黃了,一片片落葉從樹上落下來,我們校門口有很多風景樹:法國的梧桐樹,各種槐樹,這些樹葉像蝴蝶一樣飄落下來,經常在戶外活動的時候,可以看到孩子們追逐着飄舞的樹葉,拿着揀出來的葉子左看右看捨不得扔掉,有的孩子拿着扇子,有的孩子拿着傘,一個孩子跑過來問我:“老師,樹上的葉子都掉光了,冬天也看不到樹葉了”,“不對,冬天的時候也能看到葉子,有的樹上的葉子不會掉下來”,另一個孩子說“那是樹上的葉子呢?”"我也不知道這是哪棵樹的葉子。本文結合幼兒的談話內容和興趣特點,開展了“冬季看葉”的談話活動,透過討論學習,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積極探索的興趣。

2、活動重點和難點。

依據教學要求和幼兒已有的經驗,我想這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知道冬季可以看到哪些樹葉?困難之處:瞭解幾種葉子的名字和爲什麼不落葉。

運用幼兒對交談活動的興趣,讓幼兒自己觀察大自然,發現樹葉的變化,透過課件圖片的展示,讓幼兒更多地瞭解樹葉在冬季的變化,從而使重難點活動得以有效突破。

3、活動目的:

結合幼兒的年齡,根據幼兒探索的興趣和教學的內容,我制定了適合幼兒發展的三個目標:

(1)讓幼兒瞭解樹木的種類:常綠樹和落葉樹。

二、常見常綠樹木有幾種?

A:冬天可以看見什麼樹葉?

第二項活動籌備(實物教材)

一、知識準備: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常綠樹木的相關資訊。

2、準備資訊:

讓孩子們去戶外觀察各種樹木的葉子。

讓孩子們想一想在冬天哪些葉子是不會掉下來的,並收集它們。

(3)多媒體課件:冬天可以看見什麼樹葉?

這樣做可以豐富幼兒的已有經驗,使幼兒在探尋問題時能夠積極大膽,主動,重難點較易突破。

第三節教學和學習方法:

(1)教學:

採用觀察記錄、啓發提問、引導思考、課件講解、收集資料等方法進行教學,克服了傳統的說教方式,使幼兒透過觀察、對比、引導、思考、討論和展示課件,獲得知識學習的經驗。

二、法律知識;

透過對比討論和課件演示,讓孩子們瞭解在冬季可以看到哪些樹葉?概述幼兒談話內容。

第四節教學過程

一、透過戶外運動進行。

孩子們開始喜歡上了“冬天看哪片樹葉”的談話活動。

孩子們,冬天到了,樹葉都變了些什麼?

你知道冬天到了,哪種葉子不會掉下來?(讓幼兒集體討論)

透過這個環節,讓孩子們對冬季可以看到哪些葉子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從而進一步進行探索活動。

讓孩子們觀看課件:冬天常綠樹木。

小朋友,剛纔你看見冬天裏有哪些常綠的樹木?

4、冬天到了,哪棵樹的葉子不會掉下來?

透過課件的演示,讓幼兒對所學知識有所認識與肯定,同時也讓幼兒對冬季可以看到哪些樹葉有進一步的認識。

三、透過討論問題概括出冬天看到的樹葉。

請小朋友說一聲,你知道冬天哪些樹葉是不會掉下來的?(鼓勵幼童長大後發表意見)。

A、集體討論冬天看見什麼葉子了?

摘要對話內容:常見的有冬青,鬆,柏等。

仔細觀察冬天裏的樹葉有哪些特徵?(集體討論)

摘要:冬青葉越後,蠟質越多,松柏葉小,針狀葉越厚,冬季兩種樹葉都不會落下。

4、讓兒童畫出他們所見過的常青樹,以此來鞏固他們所學到的東西。

第五:活動範圍:

相互欣賞畫作和講解,讓幼兒體會到合作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