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4.86K

說課內容:

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75——76頁,認識幾分之一。

一、說說對教材的認識

“分數的初步認識”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第四單元第一小節。“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又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爲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去年以前的老教材這部分內容是安排在三年級上學期,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112——113頁,從去年秋天的教材才安排在四年級第七冊75-76頁,這也是因爲認識到分數的理解較抽象的緣故而做的新調整。分數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認識幾分之一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後學習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爲此,教學例1——例5藉助實物演示(如可能我也準備課件)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透過演示和學生的操作,使學生逐漸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爲以後學習分數和小數等知識打下的基礎。教學大綱對這一部分知識的要求是:初步認識分數,會讀,寫簡單的分數。老師們常容易忽視這部分內容,認爲它太簡單,簡單是我們對它膚淺的理解,實際上它較難理解。例如有一次在學了這部分內容有一個考試題是這樣的,15的三分之二是多少,許多老師認爲這是分數乘法,要到六年級才學,實際上這題沒有超標,也是考驗我們學生對分數的意義是不是真正的理解了。如果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做出這題是非常容易的。所以我們要重視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能停留在一個表面現象上,而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分數。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所處的地位,確定本節課教學目的如下:

(1)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瞭解具體分數所表達的意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透過演示、操作、觀察、比較,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充分發揮直觀教具的優勢,啓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教學重點: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教學中要使學生在認識幾分之一時,形成感知的概念,充分發揮表象在認識分數概念中的橋樑作用。

教學難點:分數的實質是反映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因此分母、分子的含義是分數教學中最本質,最重要的部分。

二、說說這節課的教法:

分層遞進,由扶到放。是我設計這節課主導思想,讓學生主動探索,獲取知識,達到最終的學習目的。根據直觀性原則,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圍繞教學內容、教學重點、練習內容自制教具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概念。透過實物演示和學生動手操作,來增強學生的感知力,認識幾分之一。積極貫徹啓發性原則,運用講授法,在課堂上,既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尊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完成5個例題的教學。本節課的五個例題運用不同的方式處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說說對學法的指導

認識幾分之一這部分內容,共有5道例題。根據學生指導的自主性原則和滲透性原則,教師在講解例1時,首先引導學生觀看演示,從日常生活實例入手,初步認識二分之一,接着扶着學生認識三分之一,再獨立認識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十分之一。學生透過教師的“教”,實現其學生的“學”,體現在教師寓學法於教法之中,學習中多次讓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營造出互動教學的氣氛。

四、說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教學設計三個環節進行。

(一)引入:

運用教具,以舊引新。一節新課,往往是從舊知識引入,關鍵是要牢牢抓住舊知識與新知識的切入點,“分數的初步認識”必須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學一開始,我先讓學生口頭回答把4個餅和2個餅,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把4個餅、兩個餅“平均分”成兩份後,每一份的個數可以用整數表示。把1個餅分成兩份,觀察1個餅切成2份後,重疊比較大小一樣。這每一份生活中叫“半個”,“半個”餅是多少能用整數表示嗎?由此引入新課。

(二)授課

(1)運用演示,初步認識概念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節課,幾分之一的表象認識比較抽象,爲了突破這一難點,在講解例1時,再次演示平均分一個餅。學生初步認識“平均分”,理解圖中幾份數和一份數的含義。這時教師指出這半個餅是一個餅的二分之一,引導學生在不同形狀低上對摺一次,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的操作練習。接着演示,把它平均分割成三份比較大小後還原,認識三分之一。學生透過對概念直觀形象的認識後,很快明白了幾分之一的含義。接着再教學分數的讀、寫法。

(2)實際操作,促進內化

爲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對例3四分之一的認識是這樣做的。先確定操作要求,把一張正方形紙對摺兩次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然後學生操作。由於實踐目的明確,方法得當,把學生的認識推向深入,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折法,課堂上出現了三種類型正確折法,

又請學生觀察教師的另一種折法,並提問:所表示的部分是這個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嗎?

這時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爲什麼折的方法不同,形狀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學生按老師設計的目的說出:因爲把這張紙都“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這張紙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數表示,這樣就突出了分數概念中相當重要的前提“平均分”的概念,爲以後學習分數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3)創設情景,鼓勵學生主動探索

教學例四、例五時,學生觀察,自學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的念義,隨機提出問題,問題的設計分層遞進,隨例題發展,突出重點。

(二)練習

在練習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練習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爲了使課內練習起到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鍛鍊能力的雙重效果,我在組織練習活動時注意以下三點:一是練習的形式要有變化,使學生在練習中保持興趣。二是練習的難度逐步提高,讓學生做題時都要動腦想一想。三是面向全體學生,練習要有“彈性”,保證全班每個同學都有較多的參與機會。

(1)根據教學的基本要求,設計了一組基本練習,主要讓學生隨機分析正誤並說出爲什麼,教材中“做一做”和練習中的習題,

(2)又設計了一道小猴分瓜的小故事,這是一道趣味思考題。三個同樣大的西瓜,逐個平均分成2份、3份、4份,讓學生比較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大小,設問誰吃的多?爲什麼?這道題的練習目的,促進學生對已學知識的融合貫通,激發學生興趣,對於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具有一定的作用。爲建立分數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概念埋下了伏筆,最後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了全課小結。

五、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透過板書突出教學的難、重點,爲學生掌握知識和記憶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在設計板書時注意兩點。

(1)圖文並茂,條理清楚,層次明確。

(2)突出重點.與課堂教學的小結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