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關於小學說課稿7篇

學問君 人氣:4.83K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小學說課稿7篇

小學說課稿 篇1

說課內容:

1。跨越式跳高,2。遊戲“打鴨腳”自選。

設計思想:

在“以人爲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指導下,依據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結合教學器材、設施來設計,創造一個和諧、民主、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透過學習“跨越式跳高”來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提高學生運動能力和健身能力。做到以強身育人爲宗旨,始終貫徹“授之以漁”的教育理念,爲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教材內容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跨越式跳高》是《體育與健康》課程(人教版)第二冊跳躍單元內容之一。“跨越式”在生活中常被運用跨越跳過一定高度物的自然動作,更是許多孩子用來展示自己跳躍能力的方法。跨越式跳高因簡單易行,並具有發展彈跳力,提高身體靈敏性和協調性,鍛鍊身體的作用而深受師生喜愛。“跨越式”跳高的學習不僅是深入學習“俯臥式”、“背越式”跳高的奠基石,也是其它跳躍運動項目學習的基礎。

(二)教材重點難點:跨越式跳高技術並不複雜,學生基本有了些跳高技術,但都比較自然隨意。根據多年教學經驗,這節課我確定重點與難點爲:

1。重點 起跳技術,過杆與落地技術。

理論依據:跳高過程是人體運動由動能(衝力)快速轉化成勢能(高度)連續過程,主要透過起跳來轉化;而過杆姿勢方法決定跳高的水平。

2。難點 助跑、起跳、過杆及落地用力協調性、連貫性。

理論依據:因跳高技術是一個需要完整動作過程,如果跑、起跳、過杆、落地不連貫,不能協調完成,那麼整個跳高技術就不能掌握,就不能實現教學目標,所以定它爲難點。

二、說學情

學情分析:學生的身體骨骼、肌肉、韌帶、關節處在快速增長時期,這階段學生思維敏捷,模仿能力強,體能恢復快特點,加之爭強好勝,好奇心強,求知慾望高具有初生牛牛犢不怕虎的性格,正是開展體育鍛煉黃金階段。但由於個體差異大,獨生子女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相對偏弱些,自我抑制能力差,練習時間無法長時間集中弱點,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中既要鼓勵素質好的大膽創新學習,又要考慮弱勢羣體的幫助,引導他們掌握技術的同時樹立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礙。力爭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鍛鍊和發展。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以及學生的跳躍基礎,結合教材的作用,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按水平四《標準》來確定學習目標的。

1。認知目標:透過教學,進一步掌握跨越式跳高運動技能、技巧,運用所學跳躍各種障礙。

2。技能目標:透過練習,熟練運用所學的跳躍技術安全的進行體育鍛煉活動。

3。情感目標:透過學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四、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與學法是教學過程中一對不可分割的整體。以教學目標爲準繩,依據學齡特點,結合學生原有基礎,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教學法優勢基礎上。主要運用:

教法:

1。啓發式教學法,透過語言、示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啓發學生積極思考,創新火花。

2。 糾正錯誤法;由於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完成練習的情況各有不同,透過糾正獲得正確動作,提高學習的信心。

3。遊戲法,用遊戲活動的方法開展教學。 學法:自主嘗試法,合作探究學習法。讓學生採用“聽、看、想、練、問、比”的學習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透過學生自主去嘗試,互相對比,討論,觀察、練習等方式獲得新知。

五、說教學程序

根據認識事物的規律和運動技能形成的過程:即泛化——分化——鞏固——自動化的過程,結合學生的運動基礎,本課教學流程爲:準備部分、遊戲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實施步驟:

(一)準備部分,約2分鐘

常規工作後把準備好的掛圖,分解動作圖解,完整動作圖片,跳高各技術組成部分要領及一些跳高運動員比賽圖片發放、掛起讓全班同學觀摩學習。

意圖:讓學生認識所學內容,明確任務、目標、方向。

(二)遊戲“打鴨腳” (約7分鐘)

玩法1、將全班分成若干組,用單腳支撐,在指定的圓池內跳動(直徑5米),一人矇眼在圈中間,用膠皮杆在地面劃圈平掃,由慢到快,靈活掃動,掃到哪裏,學生必須採用單腳跳躲的方法躲閃。

玩法2、將全班分成若干組,每組選四人先在圈外用小沙包打池內鴨子的腳,。其它同學在圈子內跑動,被打到的換打的。

作用:這個遊戲透過躲、跳、跨、跑活動,發展學生彈跳及靈活性素質,激發學習興趣,克服了心理的緊張氣氛。

意圖:一是熱身,放鬆肌肉、關節、神經爲更強練習做好準備。二是激活課堂氣氛,減輕心理壓力。同時爲學習跳遠打下基礎。

(三)基本部分 約27分鐘

1。遊戲“猴子摘桃” 3分鐘

①你能找出讓自己摘到更高的桃子的辦法嗎?把桃(球)掛在不同高度,讓猴子(學生)跳起摸球。

練習方法:透過原地、短距離助跑,單或雙腳起跳摸吊着的不同高度的球。 ②你的腳能踢到多少個桃子(球)?練習方法:透過原地、短距離助跑,用腳尖踢不同高度吊着的球。

目的:用遊戲活動發展彈跳力,提高練習興趣,練習不同起跳、擺腿技術。 意圖:讓學生透過要摘桃就得跳起來,要踢高就得把腿擺起來,將本能的跳躍能力發揮出來。達到起跳、騰空、落地、身體平衡素質練習。

2。討論:2分鐘,出示討論提綱(1)跳高由那幾部分組成?(2)跑得快就跳得高嗎?讓同學之間討論學習內容、透過對圖片、概念、動作要領學習從理論認識跳高是什麼。

意圖:利用恢復些體力時間設問激趣,讓學生帶着問題進入下一階段學習。

3。嘗試“鯉魚躍龍門” 約4分鐘

用“鯉魚躍龍門”的故事發起嘗試跳高練習。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基礎,選擇小組,嘗試着跨越橫杆,起跳高度自定,完成練習3到4次。部分弱勢可用橡皮筋代替杆或過斜杆來完成任務。

老師巡迴觀察,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讓學生注意觀察別人練習情況。

目的:瞭解學生基礎,發現問題,①助跑與起跳不能連貫;②起跳方法不合理;③騰空不過杆;④心理緊張;⑤女生中出現雙腳起跳等問題。

收穫:初步認識跳高完整技術包括助跑、起跳、騰空過杆、落地四環節組成,體會到並非跑得快就跳得高。

意圖:用遊戲方法複習跨越式跳高技術,用“成功”激發熱情,用鼓勵增強信心,變被動爲主動。爲下一步教學準備。

4。講解、示範,針對主要問題,交流改進方法:約5分鐘

①請兩到三位跳高“高手”給同學們表演示範。老師講解動作要領,分析動作,分析大的問題。

②老師做分步動作與完整動作示範,並與學生交流、解答問題。

目的:使學生在大腦裏快速形成正確動作表象,瞭解自己的問題所在,能針對性的練習與改進。

③技術引導:(口訣)助跑自然輕鬆要快,後步小;起跳先腳跟後前掌,迅蹬伸;身過杆,落擺腿,屈緩衝。

5。 分組學習 約9分鐘

根據學生的水平基礎重新分組,充分發揮體育骨幹作用。

① 學困生練習

這部分學生多爲女生和獨生子,身體素質差些,運動能力低。

從自己弱勢出發,分步掌握到整體配合至基本掌握跳高技術,同時還要注意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減輕心理緊張狀況。

方法:進行分解強化訓練爲主,降低技術要求,用助跳器幫助起跳,從過斜杆起步,用橡皮筋做杆,用海棉墊保護,減輕心理壓力。反覆練習,逐漸掌握各環節技術,達到可以完成助跑起跳過杆完成跳高動作。

目的:是讓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技術。

②一般生練習

這類學生有一定基礎,自己透過認真觀察和圖片資料自學,在經過同學幫助和教師的點撥,很快掌握新知識。

透過多次反覆完整動作練習,熟練掌握跨越式跳高技術。

方法:根據自己存在“問題”透過不斷次練習與改進;觀摩其他同學跳高動作;與他人討論助跑與起跳的結合技術,糾正錯誤、多餘動作,尋找確定最適合自己的跳高方法。

目的:熟練中鞏固提高自己的跳高技術。

③優秀生練習

發揮骨幹作用,幫助弱生,並向更高難度發起挑戰,強調安全問題。

對部分身體素質好,運動水平高,掌握動作快,大膽鼓勵他們自己根據獲得資訊,自己確定高度目標,並進一步探索其它跳高方法,如剪式、臥式、背式跳高,鼓勵大膽創新,向更高的高度發起挑戰。

目的:以點帶面,共同發展。

老師巡迴參與小組練習,全面兼顧不同水平學生,重點放在學困生和一般羣體上。 意圖:根據學生能力的強弱,動作水平的高低,按其不同級別,要求不同,練習方法不同,滿足其不同的要求,使每個學生各取所需,自得其樂。

6。創造記錄 約4分鐘

以小組爲單位,發起挑戰,不斷提高跳越高度,並找到自己最好和跳高成績。 要求,學生進行自我展示,對自己與他人點評、互評,用掌聲鼓勵同學。小組長記錄情況。

老師參與技術薄弱組的活動,進一步指導和鼓勵。

目的:讓學生將所學展現出來,用實力證明自己,我能行。

意圖:對學生學習情況全面檢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7。放鬆練習 2分鐘

在一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盪漾着美麗的白塔……。”《讓我們蕩起雙漿》歌曲音樂伴奏下,讓同學們根着老師用些節奏輕快,難度小的動作放鬆機體,緩和情緒,恢復體力。

(四)學習總結 2分鐘

把同學集中起來,認真聽取每個小組長的簡單彙報,用提問方法幫助同學複習所學知識內容,明確“要想跳得高,必須彈跳好和必須要的助跑速度與起跳的合理結合,此外不同的跳高姿勢,在騰空中身體重心高度與橫杆間有着不同的距離,因此,選擇過杆技術是跳高的又一個條件。”大家知道今後努力方向。回收器材,下課

六、預計課的效果:

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認真參與各個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感情融洽。全班同學能基本掌握正確動作要領,完成率在85%左右。預計課的練習密度爲35%左右,最高心率爲150——160次/分,平均心率達到120——130次/分。讓學生既出汗又臉帶微笑,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七、場地器材:

跳高架8付、橡皮筋4條、錄音機1臺、海綿墊12張、小黑板2塊、跨越式跳高掛圖一套、各階段動作練習圖片、動作分解圖片(多張)錄音機一臺,錄音帶二盒。

小學說課稿 篇2

我今天所上的這一課《恐龍》是蘇教版語文第六冊的第21課。這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字裏行間流露出對恐龍的喜愛之情。作者緊緊扣住文題,對恐龍做了較爲全面具體的介紹。文章條理清楚,結構分明。首先,作者介紹了恐龍的生活年代之久遠;生活環境之優越:活動範圍之廣、數量之多。其次,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及形態。這一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作者爲了具體說明“恐龍的種類很多,形態更是千奇百怪”列舉了身體龐大,踏步好似雷鳴一樣的雷龍;身體很長,走路好像吊橋在移動的樑龍;背上插着兩排三角形的劍板,尾巴上有四支利劍一樣尾刺的劍龍;以及臉上長有三隻一米多長大角的三角龍。作者在第3自然段裏還介紹了恐龍的親戚——魚龍和翼龍。魚龍生活在水裏,體形像今天的海豚;翼龍身體的兩側長着翅膀,能展翅高飛。接着介紹了恐龍的生活習性。先介紹恐龍吃什麼——“大多以吃植物爲主,也有專門食肉的”;之後,重點介紹了陸地上“非常兇猛的肉食恐龍”——霸王龍。然後介紹恐龍是怎樣繁殖後代的。恐龍是卵生的,它們先生下外殼堅硬的蛋,當小恐龍破殼而出的時候,會得到老恐龍的細心照料,直到它們能夠找到食物爲止。最後介紹了恐龍的神祕消失,爲人類留下了一個謎。綜觀全文,作者以清新流暢的文字,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有關恐龍的知識,讀罷能給讀者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多種說明事物的方法並用是本文的最大特色。比較說明:如在介紹雷龍時,作者爲了說明“雷龍是龐然大物”,就用了人們所熟知的大象來與雷龍作比較,說“它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從而使讀者感受到雷龍身體之龐大。又如在介紹恐龍的親戚魚龍時,作者把魚龍同人們熟悉的海豚作比較,說它“很像今天的海豚”,如此說明使讀者對魚龍的外形有了形象的感知。比喻說明:如雷龍“每踏下一步就發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就用了比喻說明的方法,使讀者對雷龍踏步時的情景有一個形象的感知。又如,樑龍“走起路來,好像是一架移動的吊橋”也是用比喻說明的方法來使讀者感受到樑龍走路時的有趣情景。再如翼龍“展翅高飛時,如同一架在天空中翱翔的輕型飛機”也是用了比喻說明的方法,使讀者對翼龍展翅高飛時的情景也有了一個極爲形象的感知。數據說明:如介紹樑龍身體很長時,用了“從頭到尾足有二十多米”的具體數據來加以說明。又如介紹劍龍的時候,就用了“兩排三角形的劍板”和“四支利劍一樣的尾刺”來說明的;介紹三角龍時也用了數據說明的方法。正是因爲作者用了這些說明方法,才使讀者對恐龍的種類、形態和生活習性有了具體而形象的瞭解。

基於以上的特點,這篇課文我安排兩個教時:

第一教時,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教時,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複述課文。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恐龍的類型及外形特點。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那麼今天我所教的是第二課時,學生對恐龍比較陌生,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了多媒體課件。

以下針對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作一說明:

一 談話複習舊知引入教學,讓學生回憶課文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概念。

二 精讀課文

第一段使學生明白正因爲當時的條件適合恐龍生存,所以恐龍的數量很多,分佈範圍很廣。

第二段課文的2—5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我先請同學們帶着問題默讀,每一個自然段提了一個問題。學生默讀小組討論後再一起理解,在學生回答完前面三個問題“恐龍的種類有哪些,形態各有什麼特點,恐龍的親戚是誰,它們又有什麼特點,它們吃什麼”後,爲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雷龍、樑龍、劍龍、三角龍、魚龍、翼龍和霸王龍,就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找出這些恐龍來,教師逐個點擊。爲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各種恐龍的形態,我用了這樣的方法,先讓學生找出喜歡的恐龍的語句讀,重視朗讀訓練。接着讓學生上臺介紹自己喜歡的恐龍,把課本中的語言轉化爲學生自己的體態語言。在講解恐龍是怎麼生育後代時着重使學生理解恐龍這種獨特的卵生生育方式,並進行擴散性思維的訓練,讓學生說說還知道哪些動物也是這樣的生育方式。教學完2—5自然段後讓學生一起朗讀引出恐龍在廣闊的原野上奔跑、吃食、繁育後代這個生動的畫面,讓學生再一次去感知兩億年前恐龍的生活,再一次激起他們的興趣,爲下面第三段中的內容激勵學生長大去探索恐龍神祕消失之謎作下鋪墊。

最後一個自然段的教學旨在激勵學生好好學習,長大去探索恐龍神祕消失之謎。爲了激勵學生這種探索慾望我在上課結束前印發了一份有關恐龍的資料供學生閱讀,還準備了一本有關恐龍奧祕的書供學生瀏覽。

小學說課稿 篇3

世界的海洋是第二章最後一部分的內容,結合我們6年級的要求,從本節課的要求來說,主要是要讓學生了解邊緣海和內陸海概念,海峽和海灣的概念,海底有哪幾種地形,海洋有什麼資源,怎麼保護海洋等5個方面的這些相對簡單的內容。結合我們地理課的學科要求,不能知識瞭解概念,要能在地圖上指出世界著名海峽海灣,邊緣海和內陸海,能夠讀圖說出五種海底地形的特點及分佈。透過討論、舉例,初步認識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形成保護海洋的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觀。

從學生本身來說,經過一個學期學習地理的讀圖分析等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需要的是讀圖分析後的結果表達,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以小組合作等方式,進行自主性的學習,最後再落實在自己的導學案上。這樣部分的學生可以立刻結合書本找出答案,另一些學生也可以聽過老師的點撥找到答案,起到分層教學的目的,我們學生比較喜歡單幹的特點,導學案採取2人一份的方式,督促他們經過合作得到共同的答案。

而從內容來講,本課的內容較多,篇幅較長,結構不明顯,因此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合理的組織,透過學習黑海,以點帶面,讓學生做一個小小軍事分析員,從黑海的位置瞭解“海灣和海峽”,“邊緣海和內陸海”這2個方面,從黑海的資源瞭解“海底地形”和“海洋資源”最後透過怎麼利用好黑海來詮釋“保護海洋”,本節課一課時,部分內容作爲課後討論。這樣一可以把本來結構不明顯的內容串聯起來,一方面可以使得教學內容更和學生所看到現今正在目睹的一些社會時事聯繫起來,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學生的見識。讓他們培養地理並不侷限於課本中,而是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地理學習觀。

在教學手段上,方法上我採取了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相結合。在方式上,有看視頻,看書本圖冊,看模型等多種,這樣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認爲有了興趣,纔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引起後續思考和主動活動。

在問題的設計方面,在第一題關於邊緣海和內陸海的內容中,我先用相對較完整的填空題的方式來讓學生找到書本上的知識,然後再在地圖上找相對應的邊緣海和內陸海,然後當他們學到了這種方法後,海峽和海灣的內容則相對簡單,找書本和圖冊,然後自己找到相對應的內容,立刻確定答案。在海洋的資源和保護方面,給他們以足夠的時間,得出自己的答案,然後教師再加以引導,得出海洋資源的幾個方面,也得到海洋保護的方法。這樣也能做到有收有放。

小學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熊住山洞》。

一、教材分析

《小熊住山洞》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教材中的一篇閱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住在山洞裏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間木房子,可走進森林,他們始終捨不得砍樹,多少年過去了,他們仍然住着山洞。森林裏的動物們很感激小熊一家,給他們送來一束束美麗的鮮花。這是一個意在表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動人故事,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連環畫形式出現,語言淺顯,符合兒童特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年段特點,本文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年、左、右”3個字,認識“石”字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懂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是一種美德。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根據教學目標,我把本課教學分爲兩課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識字、寫字。第二課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懂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是一種美德。

三、說教法、學法:

1、由於本課語言淺顯,採用連環畫的形式出現,雖然全文不注音,但可採用圖文對照的.方法學習課文。故在設計上應注重教材的整合。主要透過看一看、讀一讀、演一演、想一想的方法來學習課文。透過讀感悟林中環境之美,小熊一家行爲之美。從而欣賞美、感悟美、表達美。

2、注重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在3—6自然段的學習中學生喜歡哪個季節的美景就說哪幅圖,並把相應的段落讀好。不必按部就班的按課文內容進行,給他們自主選擇的空間。

3、注重從一年級就開始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拓寬學生語文學習的渠道。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欣賞美。

1、小朋友們,老師帶你們去美麗的大森林裏看一看,好不好?(展示森林的美麗畫面,激發學生對森林的嚮往,初步感受林中環境之美。)

2、今天,小熊還邀請小朋友們到他們家做客,小熊家住在哪裏呢?(小熊家住在山洞裏,接着學生說教師板書課題)讓我們一塊去他們家看一看吧!

①學生自由讀課文,用序號標出自然段並且把生字圈出來。

②反饋:(認讀生字。)

(二)品讀課文,感悟美。

1、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①看圖:(課件展示插圖一)說說你知道了什麼?(知道小熊聽到熊爸爸說造一間木頭房子住,非常高興。)

②朗讀:學生找出與圖相對應的第一、二自然段朗讀。(採用自讀---指名讀---學生評價---齊讀的方式進行,體會小熊高興地心情。)

2、學習第七自然段

同學們,小熊家周圍到處是鬱鬱蔥蔥的樹木,造一間房子太容易了,那小熊一家的願望實現了嗎?(沒有)你是從哪裏知道的?(第七自然段)你能讀好第七自然段嗎?(採用學生練讀----小組比賽讀的方式進行)緊接着問:小熊一家的願望爲什麼沒有實現呢?引出3——6自然段。

3、圖文對照學習第3—6自然段,感悟美。

(此環節是從看圖感受美到透過美讀來抒發情感,學生融入其中,把對環境美的感受,對小熊一家行爲美的認同、讚揚都包含在其中。)

①看一看,說一說。

課件展示林中一年四季的4幅插圖,學生說圖意,感受森林景色的美麗,學生喜歡哪一幅就說哪一幅。(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②讀一讀。

讀出與圖畫相對應的自然段。教師相應點撥指導,讀出景色之美。“捨不得”三個字應輕輕地讀出愛惜之情。(採用靈活的形式朗讀,如指名讀,小組讀,比賽讀,願意讀的站起來讀等)

③演一演(表演讀)

配樂連續讀3—6自然段,邊讀邊加上適當的動作。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表達美。

④想一想:小熊一家不砍樹的原因,假如砍了樹會有怎樣的後果?(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說出自己的想法。)

4、學習第八自然段

①小熊一家寧願住山洞也不砍樹造房子。他們這種做法受到小動物們的讚揚,你瞧,他們在幹什麼?(展示插圖5)學生觀察後說圖意。②朗讀:指名讀第八自然段,重點指導長句子的朗讀。

③練習:在讀完“一束束美麗的鮮花後”,練習課後的讀讀說說。

④思維拓展:小動物在給小熊送鮮花時會說些什麼?(你喜歡哪個小動物就選哪個說)

(三)聯繫生活,深化主題。

小熊一家爲了保護森林一直住山洞,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小熊住山洞》這篇課文,瞭解到小熊一家那麼喜歡住木頭房子,他們的周圍又有那麼多現成的樹,造一間木頭房子太容易了。可是他們卻沒有住進木頭房子,因爲他們愛惜樹木,保護環境。我們知道小熊一家做得對,值得敬佩、讚揚。我們也要像小熊那樣保護環境,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美好。

小學說課稿 篇5

各位專家、領導、老師:

大家好!讓學生愉快地、充滿自信地走進我的英語課堂,是我最大的願望,讓學生在我的英語課堂上享受快樂和成功是我孜孜以求的。我爲實現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不懈地努力着。今天,借電子白板這一平臺,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說課,讓我們一起探討,共同成長。我說課的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2B Unit 3 What can you see?第一課時。

一、說教材。

1、教材體系。

我說的是牛津小學英語2B Unit 3 What can you see?第一課時。牛津小學英語是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和牛津大學出版社聯合編寫的。這套教材從視聽入手,注重學生的語言能力訓練,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習實際,靈活性強。

2、教材內容。

2B第三單元的核心內容是“你看見了什麼交通工具”,要求學生透過自己的細心觀察,用英語提問問題“What can you see?”同時引出新的4個交通工具“a plane, a jeep, a boat, a train”並結合單詞用“I can see a …”回答所提的問題。再次基礎上,拓展到學生生活中看到的事物,靈活運用句型進行操練。

3、教學目標。

透過本課的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特別是二年級這些剛剛學習英語近兩年的學生,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英語的態度。使他們建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透過單元中的詞和基本結構句型的操練,提高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際的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滿足主體需要,培養創新意識。

(1)認知目標。

a、能夠聽、會說、會讀單詞a plane, a boat, a jeep和a train

b、能夠聽懂、會說、會讀、句型:What can you see?及其回答I can see a…並能在適當的情景中自由運用。

c、能夠跟錄音朗讀對話,並能分角色進行表演。

(2)能力目標。

a、學生能自由替換練習句型,能夠在真實語言環境下運用句型。

b、學生能綜合所學內容,根據所提供的情境,進行小組活動,組織對話。

(3)情感目標。

心理學認爲:成功感是人的深層心理需要。使學生從“要我說”“要我學”變成“我要說”“我想試一試”。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使學生覺得自己能夠用英語進行真實的日常生活對話,從而獲得英語學習的成功感,自豪感。從根本上培養和保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4)教學安排。

本單元共安排三課時,我今天所說的是第一課時。

(5)教學準備。

電子白板課件,圖片。

二、說教法與學法。

1、愉快教學法。

爲了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創設良好的英語環境,同時緊扣see這一主題。我透過放大鏡看鏡下飛機匯入課堂,隨後設計了聚光燈、拉幕、連線等形式使原本枯燥的單詞句型操練變得充滿生機。教學中我用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眼神、手勢、言語與學生進行交流,用恰當的語言激勵學生。創設一種親和的語言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2、情景教學法。

直觀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開啓思維的門扉。我在教授單詞和句型時,運用電子白板給學生提供了與生活中相貼切的情景,讓學生進行真實語境下的交際對話,讓學生在聲、文、圖、象的新情境中去學習鞏固,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3、交際法。

整個課堂上的對話要注重語言的交際性,靈活運用語言。透過電子白板所提供的情境,讓學生進行真實的對話,達到真實交際。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透過複習匯入、新課呈現、鞏固操練、拓展延伸、教學反饋以及課後作業五個步驟進行設計。教育家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基礎,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新課匯入的關鍵。”“Well begun, half done”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複習匯入分兩塊:

① Free talking:先是和學生進行每天都要操練的基本的問候語的問答練習,在此基礎上運用What’s this?句型複習第一和第二單元學習的英語單詞,同時運用圖片複習學過的交通工具bike, bus, car和taxi。

② 聽一聽,唱一唱本單元C部分的英語歌曲“Row,row, row your boat。”這一首優美的英文歌,全班同學在教師的帶領下,邊邊唱邊表演,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使學生能自然地進入到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中。

新課呈現分兩部分:

① 在前面唱歌曲的基礎上,利用電子白板的放大鏡功能,讓學生上臺看一看,教師順勢問學生What can you see? 讓學生透過觀察,學習新單詞boat,這樣,既緊扣了上一環節唱的歌曲,又緊緊圍繞“看”這一主題,對於第二個新單詞plane,我運用了電子白板的聚光燈功能,讓學生看看,緊緊圍繞see這一主題,同時讓學生保持新鮮感。爲了圍繞看這一主題,同時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引出第三個新單詞時,我運用了電子白板的拉幕功能,拉出吉普車的尾部,讓學生猜一猜是什麼交通工具。在教室前面三個單詞時,教師反覆問,同時學生反覆聽What can you see?句型,爲接下來的句型教學打好基礎。

② 創設相應的情景。前面涉及的都是單詞的教學,句型只是讓學生反覆聽,有最直觀的印象。在教第四個新單詞時,我爲學生創設了相應的情景,警察叔叔問小朋友:“What can you see?”小朋友透過放大鏡找一找,回答:“I can see a train。”這樣,既引出了新單詞train的教學, 又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本節課的句型“What can you see?” 及其回答“I can see a …”

鞏固操練分四部分:

① 讀一讀,利用電子白板,讓學生跟着電腦讀一讀單詞,要求學生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

② 做一做,低年級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如何讓學生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身上是教師始終要考慮的問題。爲此,我利用電子白板的鋼筆設計了讓學生上臺把單詞和圖片匹配的練習,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③ 練一練,前面都是針對單詞進行的練習,接下就是操練句型。利用電子白板的容器功能,讓學生來點一點,練一練。

④ 演一演,讓學生同桌之間自主選擇想說的一個單詞,讓上臺自己操作電腦,在電子白板上點擊自己要說的圖片,並把它表演出來。

拓展延伸分兩部分:

1、在電子白板上出示鉛筆盒的圖片,問學生在鉛筆盒裏看見了什麼。然後過渡到在課桌上看見了什麼。

2、拓展到現實生活中,讓學生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問學生在教室裏你能看見什麼?學生用“I can see …”回答問題。

教學反饋部分:

利用電子白板,讓學生做一做聽錄音,排序號的題目,及時反饋所學內容,讓其中一個同學利用電子白板的鋼筆功能上臺做,其他學生在下面獨立完成,做好教師當場批閱,反饋。

佈置課後作業部分:

讓學生課後與同學把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用所學句型練一練。

四、教學總結。

這節課不論是新知識的呈現,還是單詞和句型的操練形式,都能緊緊地抓住學生,吸引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用,提高了課堂實效,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我相信透過這樣的教學,充分讓學生主體參與、情景體驗、遊戲鞏固,是一定能圓滿實現課堂教學任務的。

小學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津小學英語3bunit11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本單元集中出現了八種運動項目的單詞,日常交際用語主要也是圍繞“運動項目”來編排的。在不同的季節裏,人們會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比如:夏天去游泳,冬天去滑雪或溜冰。至於go+v-ing和like+v-ing只要求學生聽懂意思,會運用就可以了。教材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悟、體驗、實踐、參與以及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融學習情感、學習能力的形成與語言學習的全過程中,突出興趣培養,重視學科內容的有效融合,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處理教材時,我把新授內容分兩課時進行,在第一課時我已教了四個運動項目的單詞和like+v-ing形式的日常對話,這課主要是另四個單詞和詢問愛好及其回答的學習和運用。

二.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能聽懂、會說單詞skating,skiing,fishing,running

(2)能聽懂、會說日常交際用語whatdoyoulike?ilike……it’scoldtoday,isn’tit?let’sgo.

(3)朗誦歌謠enjoytheday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2)培養學生樂於表達,勇於展示自我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創設豐富多才的學習活動,直觀,形象的讓學生感知英語,學習英語,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輕鬆的學習英語。

(3)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和良性的競爭意識。

(4)透過讓學生完成任務,產出自己的成果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三.說重點難點

1.重點

單詞:skating,skiing,fishing,running.

交際用語:whatdoyoulike?ilike……..

2.重點

skating,skiing,fishing,running.的發音,讓學生注意西醫的發音要到位。

四.說教法學法

1教學方法:情境法,小組合作,遊戲等

2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軟件一套,動作圖片

3利用學生喜愛的歌曲、小詩和教學遊戲展開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與積極性。

4利用多媒體的特殊效果給學生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透過多媒體的步步深入演示,逐步呈現教學內容。

五.教學過程

step1warmup

ting:singasong:goodmorning

ytalk

warmup這是一個熱身活動,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動。它將有助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使學生對課堂學習產生興趣,營造一種英語學習的氛圍,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它的具體形式可以是:唱英語歌曲,猜謎語,說繞口令,做tpr活動,chant等等。總之是和上節英語課有關的或和本節英語課內容有關的。這堂課上我先以一首《goodmorning》師生問好,然後和學生進行與學習有關的freetalk,因爲有了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唱的開心,說的高興。

小學說課稿 篇7

一、輔導理念:

當今社會,很多孩子的孝敬意識越來越淡薄,感激別人的情感越來越麻木,只知索取,不願回報。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孩子的自私和貪婪。五年級學生能認識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觀念,對社會現象開始關注,開始有獨立見解,但他們的見解極易受外界左右而時常變化。因此在本課中教育引導學生心存感恩。

二、輔導目標:

根據五年級學生感性思維能力強、道德感情開始多變而且不輕易外露的特點,確立目標如下:

認知目標:讓學生認識到知恩圖報的重要意義,

能力目標:讓學生初步掌握感謝的技巧和方法,爲關心過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情感目標:使學生懂得,對關懷和幫助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準則。

三、輔導內容:

本課在學生生活的基礎上建構課堂,關注並尊重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自己愛生活、會生活的情感和能力,感受生活的快樂。透過活動感悟、情境體驗的輔導方法,使學生認識到知恩圖報的重要意義,使學生感受到了親情,產生了回報親情的感恩意識,從而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輔導重點:注重感恩意識的培養

輔導難點:讓學生初步掌握感謝的技巧和方法

四、輔導策略:

本課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理念,聯繫生活實際,從生活中的點滴發現問題,將問題作爲一種資源,讓學生得到切實的發展,積極關注和傾聽學生的心聲,讓每個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學有所得。從而解決重難點。

我按照“知恩、情境體驗、感恩、傾訴心聲、報恩”的環節來設計,以活動爲主,運用多媒體教學,以及小組討論交流法、分析歸納法、心理暗示等方法。

五、輔導過程:

(一)、知恩5/

透過“沙漠中的半碗水”的故事,學生自由談感想,引領學生感知恩情;教師小結:故事中的老人施捨的不僅僅是半碗水,同時也是一份愛心,後者之所以能走出沙漠,是因爲他懷着一份感激之情喝下那半碗水。

(二)創設情境,體驗親情、10/

出示情境:韓紅的歌曲《天亮了》的來歷,1999年的一次貴州纜車事件

(1999年的一次貴州纜車事件:1999年10月3日,在貴州麻嶺風景區,正在執行的纜車突然墜毀,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難。而就在悲劇發生時,一對年輕的夫婦,用雙手托起了自己兩歲半的兒子。結果,兒子得救了,這一對父母卻失去了生命。這個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歌手韓紅,經過多方聯繫,她領養了這個大難不死的小孩,)

討論交流;孩子的父母爲什麼要這樣做?說說你的想法。

並全心地聆聽歌曲。

教師點拔:母親永遠給我們擋風雨,父親一直牽着我們的手;父母的愛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黑暗裏的一束光明。父母的愛是崇高的、無私的和偉大的!

(三)感恩,分析歸納感謝的方法 5/

回憶生活裏的感動瞬間,以歌曲《愛的奉獻》爲背景音樂,觀看汶川地震時全校師生捐款錄象和照片,並講述我校二年一班的一個女孩平日裏連買線褲的錢都少有,但還是借了兩元錢參加了此次捐款儀式

讓學生歸納出感謝的方法:有時可以是給關心你的人揉揉肩、捶捶背,或溫暖的眼神、一句貼心的話、開心的笑容等。

(四)傾訴心聲,15/

1.暗示導行:如果你曾在父母面前挑挑減減過,此時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

2.小組交流:除父母之外,你還應該對哪些人心存感恩呢?說說曾經讓你很感動的事情,是誰在什麼情況下幫助了你,你當時的想法是什麼?

(五)報恩,拓展延伸,情感昇華:5/

1.播放《洗腳》的公益廣告,使學生知道對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種美德。學生自由暢談感想“如何去回報他人——用行動去證明”。比如給父母洗一次腳,揉揉肩、捶捶背,或溫暖的眼神、一句貼心的話、

2.課後與父母共同填寫親情卡。深入瞭解你父母。在下節心理課課前十分鐘小組交流。

(內容是:父母的生日、年齡、喜歡的動物、興趣愛好、喜歡吃的食品、最大的優點、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等。)

教師總結:細數成長的歲月,你會發現,我們從別人那裏得到了太多太多的幫助,讓我們用行動去回答、去證明。銘記恩情、回報恩情!

最後送你一句話:

擁有感恩之心的人,即使仰望夜空,也會有一種感動,體會到一絲快樂,正如康德所說:“在晴朗之夜,仰望天空,就會獲得一種快樂,這種快樂只有高尚的心靈才能體會出來。”

此時讓學生以《感恩的心》爲背景音樂誦讀以下內容:

感謝父母,賜予我生命,不求回報地愛着我疼着我。

感謝老師,傳授我知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感謝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時候給我力量。

感謝所有進入我生命中的人,因爲是你們一點點裝飾了我的人生。

感謝這個世界上所有值得我們感激的人。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你生命中的擁有,感恩你身邊的人。

感恩你所有的所有。

六、

在課堂中,讓學生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在觀念的碰撞中,認知的衝突中,學生的認識獲得了發展。音樂在此次活動起到了重要用,生生互動,師生關係更加自如,教學中遵循“平等、參與、體驗、分享、成長”的教學理念,在學習中達到助人自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