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關於小學音樂說課稿彙編7篇

學問君 人氣:7.93K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音樂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小學音樂說課稿彙編7篇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我會編 我會演》音樂創編課。下面,我就下列六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教材簡析

人音版小學音樂第六冊第6課中的《一個媽媽的女兒》是一首曲調優美抒情、主題鮮明的兒童歌曲。此曲調採用了川藏地區的民歌音調爲素材,熱情地抒發了少年兒童對祖國媽媽無比熱愛的心情。

二、學情分析

對於學生來說,三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模仿能力強,思維方式仍以形象思維爲主。但是由於文化視野還不夠開擴,對我國少數民族的歌舞不熟悉,對本課的深入學習有一定困難。

三、教學策略

本課設計爲第二課時,在學生已經唱會歌曲的基礎上,發揮他們活潑好動的特點運用體態律動進行深入教學。選擇適當的視頻資料,擴大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幫助學生模仿、學跳“旋子”、“踢踏”等基本舞步,並即興創編舞蹈,更好地表演歌曲。

四、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對教材的分析,考慮到學生對已有的認識結構的心理特徵。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一)感受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濃郁的川藏民歌音樂風格,抒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初步體驗藏族歌舞特點,學跳“旋子”、“踢踏”等基本舞步,並創編集體舞。

(三)在創編音樂和集體舞的過程中,提高創造能力、合作能力。

綜上所述,我認爲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體驗藏族歌舞特點,更好地表演歌曲。

考慮到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鑑賞能力,我認爲教學難點:學會“三步一變”、“後撤前踏”等舞蹈動律。

五、教學設計方案

對於本節課整個教學設計,我預設了四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

我引導學生做着自由律動在優美音樂中唱着歌進入教室。因爲這節課是第二課時,學生已經唱會歌曲,符合新課標中的能隨着熟悉的歌曲哼唱,在體態上作出反應。而且舞蹈進教室可以爲後面的舞蹈創編打下基礎。接着,學生打着拍子唱歌譜,並找出主要音還加上柯達依音樂手勢唱主要音。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唱準主要音程,還爲後面音樂創作打下基礎。而且結合了新課標,學生達到本年級的學段目標就是:能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二)展開階段

在這個階段,爲了體現“提倡學科綜合”理念,併爲了更好表達歌曲,我透過觀看舞蹈片段,引導學生自主去模仿學跳自己喜歡的舞蹈動作,並分析動作表達的情緒。達到本學段目標: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並參與演出。再透過合作編舞,展示互評,根據歌曲的情緒變化來創編舞蹈,提高創造能力、合作能力、表現能力、評價能力。這個階段達到的學段目標是: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三)形成階段

先是完整表演,全體學生唱着歌,跳着舞表現優美抒情和歡快激動的情緒,真正感受到少數民族歌中有舞,舞中唱歌的形式,在載歌載舞中達到新課標分段目標: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並從中享受樂趣。然後在拓展階段中啓發學生用2356創編旋律,並加上動作表演,以此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這個創編旋律其實是讓學生玩一個遊戲,透過這個玩數字遊戲,讓學生感受到原來創編旋律其實是一件很簡單又開心的過程。我這樣做的目的是透過音樂創造,發掘學生潛能的即興創造活動,但區別與專業創作學習。

此環節達到新課標的分段目標是: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並從中享受樂趣。

2、能夠創作2~4小節旋律

(四)總結階段

我讓學生自己談談收穫,這種採訪式小結讓學生分享收穫,並提醒學生課後多關注少數民族文化藝術。

六、教學評價

對於本節課的教學評價,我是這樣設計的,採用自評、互評和他評等多種形式。透過在三年級上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接受了新課程改革下的評價方式。在小組的分工當中,各個小組長也基本上能把握對小組成員的評價。而本節課主要注重的是學生參與學習的態度及進行舞蹈創作時對音樂情緒的把握和審美的能力,因此,我設計了三個部分的內容。

1、小組長對成員進行評價,從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和所創作作品的效果兩方面來評價;

2、教師對小組進行評價,包括小組協作的一些配合,作品完成情況來進行評價;

3、對個性、創作性進行評價。這樣能給予學生一個展現自我、張揚自己個性的平臺,能夠在實踐中發展思維。

我認爲我這節課的亮點是:以音樂審美爲核心,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將創造力的培養貫穿於各個教學環節,透過舞蹈創編和旋律創編,啓發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藝術表現,培養自信心,讓學生充滿自信地大聲說“我會編,還會演”。是爲了更好地表現歌曲,表現藝術!

我還有個反思:透過課堂實施的效果讓我得到啓發,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更加關注學生,引導他們唱好,而且唱得更美!

我的說課完了,謝謝大家!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程的內容是小學藝術教材第七冊第四單元第二課《咚咚姑娘》中的一首歌曲〈啄木鳥〉。根據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爲以下三點:

1、認識、瞭解啄木鳥的生活特點和特殊本領。

2、學習表現啄木鳥的歌曲、感受歌曲的內容。

3、嘗試運用各種藝術手段進行啄木鳥題材的藝術創作,以藝術的形式抒發自己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說設計理念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以學生爲主體、以興趣爲核心,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發現、創造、表演音樂美和享受音樂的樂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模唱和表演,重視學生個性的張揚及相互間的合作,從而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說教法和學法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爲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在教學中力求將學生對歌曲的感受和參於音樂活動放在重要的位置,讓學生在多聽、多唱、多動的環境中學習這首歌曲。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上以激發學生興趣爲主,採取“寓教於樂”、“寓教於玩”的方法,採用現代教學手段,配合板書和貼畫,本着爲了每一個學生的宗旨,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音樂素質基礎上,選擇自己的方式來展示自己,從而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我把學習表現啄木鳥的歌曲、感受歌曲的內容設爲這堂課的重點。而難點是嘗試運用各種藝術手段進行啄木鳥題材的藝術創作,以藝術的形式抒發自己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五、說教學過程:

(一) 故事匯入:這裏我設計一個啄木鳥看病的FLASH,透過生動有趣的動畫故事引出所要學習的歌曲《啄木鳥》設計提問:“故事裏是誰給樹爺爺治好了病?學生回答後引出本課的歌曲《啄木鳥》

(二) 觀察啄木鳥圖,回答問題:你所瞭解的啄木鳥是怎樣的?由幾部分組成?它是怎樣進行捕食的?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總結一下啄木鳥的身體特點和生活習性以及捕食的方法。(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透過學生觀察圖片及自我的討論和老師的講解對啄木鳥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三) 接下來我設計了一個節奏歌譜練習,本堂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學唱好啄木鳥這首歌曲,在這裏我把歌曲中的一些難唱的地方創設了一個情景加以一定的練習。我出示一棵枯萎的蘋果樹,老師啊這裏也有一棵蘋果樹,你們瞧,這棵樹啊也生病了,因爲他的肚子裏也有很多的蟲子,你們能學習啄木鳥來幫助他把蟲子啄出來嗎?而我的歌譜節奏就寫在這些小蟲子上,要求學生能唱出來就是把蟲子捉出來了,就會獲得一個小小啄木鳥的獎勵。當大家都能唱好展現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一棵長滿綠葉的樹

(四) 學唱歌曲 能幫助到人確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聽啄木鳥正快樂的唱着歌呢?

1、 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旋律。設計問題:你覺得這首歌曲應該用什麼樣的情緒來唱?

2、 隨着老師的琴聲一起來唱一唱這個環節大概要15分鐘左右,由於學生在節奏練習中已經把歌曲中的一些難唱的部分已經解決了,所以要唱好這首歌曲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我採用學生領唱、師生接口唱、按節奏讀歌詞等方法來學習這首歌曲。

3、在最後一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一個音樂童話劇(啄木鳥治病)本課的難點是嘗試運用各種藝術手段進行啄木鳥題材的藝術創作,以藝術的形式抒發自己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在這裏我設計了一個童話劇學生帶上自己喜歡的頭飾在老師的朗誦和音樂聲中用另一種藝術形式來表現啄木鳥

4、情感小結:在廣袤的大自然中,生活着許許多多可愛的小動物,它們用自己的行動維繫着自然生命鏈條中一個個重要環節,奏響了一曲曲自然生命的華美樂章,我們感謝他們!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愛護他們!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3

音樂作爲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的形態和載體,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創造,是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一種反映。今天我以小學音樂第五冊教材《對鮮花》一課與大家共同探討現代教學思想及教學策略。

一、教學理念

1. 以音樂審美爲核心:本課歌曲《對鮮花》的情緒很活潑,又包含了自然知識,所以,在教學中,師生共同去體驗歌中的情趣,共同去創造和表現歌曲的內容,挖掘學生對歌曲內容及曲調的喜愛的情感,從而唱出歌曲的美。

2.以興趣愛好爲動力:根據學生對自然常識的喜愛,及學生現有的基本技能(演唱技能和口風琴演奏技能),充分地讓學生展示演唱及演奏歌曲的能力,讓每位學生都有成就感。

3.面向全體學生:本年級的學生中,每位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較大的差異,爲了使每位學生在課上都能有所收益,我讓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自己的角色,從而使全體學生都得到了發展。

4.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在歌曲中,採用了問答的形式介紹了四種花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學生的自然知識,啓發學生自己創編歌詞,不僅增強了歌曲的趣味性,而且與自然學科也進行了巧妙的綜合。

5.完善評價機制:

在教學設計中,我把學生的自評、互評和他評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有了鑑別的能力,爲了更好的體驗和表現音樂作了鋪墊。

二、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歌曲《對鮮花》是北京民歌,也流傳於河北一帶,深受兒童喜愛。四段歌詞各道出一種花的名稱,邊唱邊做對拍遊戲,(兩人變花樣相對擊掌),透過演唱,豐富和發展兒童的自然知識。並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歌曲表現兒童天真活潑的性格。也充滿了對生活和大自然的熱愛。

2、教學目標

(一) 透過歌曲教學,使學生感受歌中活潑、詼諧的情趣,並透過合作討論,互相描述自己對各種花草的觀察。鼓勵他們不斷從對自然的觀察中獲得豐富的知識,並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表現慾望。

(二) 透過聽辯節奏,互相對比、評述,使學生獲得關於節奏連接的初步知識。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表現出歌曲的活潑詼諧的情趣。

教學難點:切分節奏和附點節奏的區分。

三、設計思路

整個教學過程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爲主體更多關注學生行爲狀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互動交流合作,激發學生真情投入和創新參與。

四、說教法學法

音樂教育不是爲了培養專門的音樂人才,而是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所以教學活動的設計應以學生爲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音樂新課標規定把態度、情感、體驗放在首位,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由於此次執教的是唱歌課,所以我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選擇了以下教法:

1、教學方法:

1)、小組討論法:分小組討論創編歌詞、舞蹈等,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

2)、聽唱法:在學習歌曲中用聽唱法,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便於學生學會歌曲。

2、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法:分小組討論歌詞和舞蹈的創編,讓每個學生都互動腦筋,團結、協作的進行創編。

2)、自主學習法:利用學生的愛好和特長自主選擇喜愛的活動,即喜歡跳舞的跳舞.

3)、模仿法:用模仿小黃鸝的叫聲,讓學生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4)、創造法:自己創編舞蹈、歌詞等,不僅讓學生動起來,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創造能力。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

(階段目標:透過猜謎語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先給同學們說一條謎語,看誰能猜出來。

葉子像蔥又像蒜,根兒像蒜不分瓣,

寒冬臘月花盛開,陣陣清香送人間。

學生活動:舉手說出謎底:水仙花。

師:真聰明,誰還能說一說你還見過什麼花?

學生活動:舉手回答:牡丹、桃花、月季…………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下面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各種花的特徵,你們想不想知道?

生回答:(略)

(二)、能力訓練: 1.發聲練習:(階段目標:透過發聲練習,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演唱,並有氣息支援。)

師:百花園裏的鮮花都開了,香氣撲鼻。你們想不想聞一聞?

生:想!師:好!那我們聞一聞試試看!(示範)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欣賞歌曲《媽媽之歌》是我國民歌,她透過母子兩人的對話,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志愛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報。歌曲的歌詞樸實無華,母子之情溢於字裏行間。旋律婉轉起伏,寬廣綿長,充分表現了母子之間真摯的情誼。演唱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曲調寓意深刻,它透過一個平日生活的側面,生動地描繪了孩子對媽媽的一片深情和孝順之心。這兩部作品的主題相同,是對孩子們進行“愛”的教育的好材料。

二、教學目標

綜合教材內容及其他教學要素,我認爲可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1、透過聆聽歌曲《媽媽之愛》,瞭解女聲、童聲的演唱特點。感受音樂中母子之間真摯的情誼。

2、能基本學會唱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從中體會到孩子對媽媽的深情和孝順之心。

3、透過系列實踐活動,教會學生懂得母愛之偉大,自己應該懂得回報和付出。

其中教學重點、難點設定爲:透過聆聽和學唱歌曲,瞭解女聲、童聲的演唱特點。感受音樂作品內涵,懂得母愛的偉大。

三、教學理念及教法、學法的選擇

新課標提出:音樂課應以“學生髮展爲本”,以音樂審美爲核心,以加強音樂實踐與創造。同時還強調了課堂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相互融合與滲透。鑑於以上理念,我決定採用參與——體驗、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學模式,借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努力使學生在輕鬆愉悅、和諧互動的氣氛中主動參與學習,在體驗中感受和表現音樂,從而促進學生髮展。教學過程追求動靜結合、張馳有度,讓音樂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再有,本課的編創等實踐活動穿插於各個教學環節中,唱中有創,動唱結合;聽中有創,邊聽邊動,自始自終都鼓勵學生的創新與實踐。

那麼到底要怎樣使我的音樂課堂成爲學生享受音樂美的聖殿呢?我決定這樣安排教學過程:

四、教學流程及相關考慮:

一)組織教學

師生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聲中,邊唱歌曲邊走進教室。師生問好之後,老師直接揭示本課的主題“愛”!

[音樂課堂應該有一個美的開始,在這個環節中,師生唱着《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進教室,就是爲了能一個與本課教學主題相披襯的氛圍。使孩子一進入教室就能感受到“愛”的幸福!]

二)主題討論,欣賞《媽媽之愛》

1、老師組織學生圍繞着“愛”,說說身邊愛自己的人!鼓勵學生用具體的事例來說一說。

2、老師引出《媽媽之歌》,隨機運用課件介紹族民族的風土人情及特色音樂。

3、出示歌詞,誦讀歌詞,組織學生討論歌曲所反映的內容是什麼?學會區分哪段是媽媽唱的?哪段是孩子唱的。

4、初聽音樂,感受音樂旋律的美感以及音樂中母子之情的深厚。

5、再聽歌曲,感受女聲、童聲的音色的基本特徵。

6、再次復聽,請學生跟着輕輕哼唱,深深體驗母子的深情。

[讓孩子有所感悟,不是單靠學生一味地聽音樂。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發自內心的感受,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較長時間的“說說愛自己的人”。有了親身的體驗,感受歌曲的內涵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另外,我還運用課件,向孩子們展現了民族的風土人情,更有效拓展了學生文化的視野!]

三)初學《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1、師生談話,引導孩子去思考媽媽的愛。回憶學過的搖籃曲,唱一唱,再次感受“母愛之偉大”。

2、從“報恩”引出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學習歌詞內容,說說自己感受到了什麼?

3、請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深情地誦讀歌詞。

4、初聽歌曲:請孩子們積極展開想象,說一說你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5、再聽範唱,請學生邊做推搖籃動作邊輕聲哼唱。

[這一個環節由於時間的關係,所以只是處理成“初學”狀態。透過學生展開積極的討論,深情地誦讀歌詞,聽音樂想象音樂的意境,邊動作邊哼唱等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多方位、多感官地感受到“愛”的內涵,逐步提高學生音樂鑑賞能力、表現能力、想象力。]

四)主題延伸

1、老師引導學生去想想,自己是不是也該爲媽媽做點什麼?

2、以“我爲媽媽做什麼”自由選擇

A爲媽媽唱一首歌

B爲媽媽背一首詩

C對媽媽說一句話

D爲媽媽做一件事

E其它

[在這個環節中,我特意設計了“我爲媽媽做什麼”的自由選擇習題,爲學生創設了一個展現個性的舞臺,還能使學生感受到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拓展了學生思維。另外,這一環節的設計,也能促使學生去關注自己身邊的“愛”,從而更深刻地體會到本課的主題“愛”]

五)組織下課

師生互道再見。在《唱給媽媽的搖籃曲》的歌聲中,離開教室。

(音樂教學的功能決不僅僅體現在一堂課上,讓孩子們在充滿着愛的旋律聲中離開教室,就是希望能使學生把課堂上所感悟到的,帶到教室外,帶進自己的生活,使音樂教學真正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服務!)

當然,以上所述只是我對本課的一種設想,若是要投入到真正的課堂教學中去,我想還應該考慮孩子們的學情,學習的習慣、愛好等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怎樣,我認爲,一堂音樂課只要能成爲了孩子們享受音樂美的聖殿,就是我們教師應該追求的境界!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小螺號》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第八冊第四課《水上的歌》中的歌曲。它是本課的的重點教唱歌曲。第四課共需三課時進行,下面我說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它緊緊圍繞《小螺號》。《小螺號》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透過“小螺號嘀嘀嘀吹”抒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等美好心情。歌曲爲2/4拍、羽調式、二段體結構。

二、說教學內容

本節課具體內容包括:

1、感受、學唱歌曲。

2、處理、編詞表演歌曲。

3、拓展歌曲,延伸教育。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有三個:

1、認知目標:學習並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裝飾演唱《小螺號》,使歌聲更具有活力更動聽。

2、能力目標:創新發展歌曲,啓發引導學生能自己編詞演唱,大膽參與,自信表演,展現創新火花。

3、情感目標:在歌曲演唱、處理與創新中,自然滲透“愛”的教育,激發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親人等“愛”的美好情感。

四、說教學重點

1、能運用裝飾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2、激發學生編詞創作的靈感。

3、滲透“愛”的情感教育。

五、教學難點

啓發和引導學生能自信地編詞和表演。

六、教學準備

CAI課件、多媒體教學光盤、鋼琴、一串串製作的假魚、小海螺等。

七、說教法

根據新課改理念,教師要以學生爲主體,要做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和促進者。根據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是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和體驗,啓發學生積極參與、展開想象,大膽創新。我採用了感受鋪墊法、啓發引導法、比較法、發現法、激趣法、討論法等各種靈活多變的方法,使學生能主動學習,積極探究,合作互動,共同發展。爲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計製作一套課件,不用粉筆板書。歌曲曲譜、樂譜知識中的符號、歌曲動畫等全部用多媒體大屏幕展示,使學生感到形象、美觀、直觀、生動。

八、說學法

爲了在學生中形成“我要學”的寬鬆、民主、和諧的氛圍,根據教師教法的確定,學生將在老師各種靈活方法引導下透過感受欣賞自然而迅速的學會歌曲唱法;透過探究、討論、發現去主動學習;透過合作、想象去創新發展歌曲,並得到愛的情感教育。

九、說教學程序

(一)、激趣活動:課堂一開始,我要利用歌曲中的主要節奏,編成律動讓學生模仿。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激發學生信心,感受學習快樂。

(二)、感受、學唱《小螺號》。

1、情景小故事匯入。

剛纔同學們的表示相當棒,老師要給大家一個小小的獎勵。請閉上眼睛聽這是什麼聲音?(老師吹螺號)同學們聽出來的嗎?下面老師就要獎勵大家一個愛吹小螺號的小朋友的故事,想聽嗎?這位小朋友名叫濤濤,他生活在大海邊,是漁民的兒子。每天早晨阿爸迎着朝陽,出海打魚,到了傍晚,阿爸伴着夕陽,滿載而歸。一家人的生活幸福又快樂!對於濤濤來說,最大的快樂是每天晚學後,來到大海邊,欣賞着美麗的海邊風景,深情地吹起小螺號,螺號聲聲換船歸,盼望阿爸快快會!同學們聽濤濤又吹響了嘀嘀嘀的《小螺號》。(放動畫歌曲《小螺號》。)

2、反覆欣賞範唱。

根據音樂新課改的理念要引導學生完整而充分地多次聆聽音樂作品,讓學生在感受欣賞中不自覺的就能學會歌曲。原因很簡單我們學會一首歌曲大多都是聽會的,並非是先學歌譜,再學歌詞。新課程重感受默化,輕專業技能。因此我設計了三次欣賞動畫歌曲,每次欣賞之前提出設問;如1、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2、歌曲的“景色”是怎樣描繪的?3、出示歌譜。邊看邊聽,然後回答歌曲表達了什麼情感?透過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總結和完善以上的問題。

3、學唱歌曲。

(1)學唱歌曲第一部分。

在學習中引導學生尋找、發現上滑音出現了幾次,並透過老師運用和不運用演唱的比較,讓學生總結出運用上滑音更能表示出歌曲歡快的情緒。

(2)學唱歌曲第二部分。在學唱中引導學生尋找新的記號波音,並透過比較演唱讓學生更能感受到波音更能使歌曲表示出大海的遼闊、海灘的無際、美好的心情。

(3)老師伴奏,學生初步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示歌曲。

(1)根據學生素質和表示,即興利用齊唱、對唱、領唱等等形式,進行各種歌曲演唱處理、表示。

(2)啓發學生唱好上滑音和波音,並運用正確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示出漁家兒童對幸福生活的熱愛之情。

(3)引導全體學生到前面來自由發揮進行動作表演,教師給與激勵。

(四)、拓展歌曲,創作表演。

1、引導學生想象生活中有很多聲音,如自然的風聲、雨聲、雷聲,各種動物的叫聲、火車、汽車等物體發出的聲音等。請各小組堂論、創作的新歌詞,並劃分小組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大膽創編歌詞,展現創新能力。

2、分組進行展示,其他小組同學進行評價。

3、老師出示爲歌曲創作的第二段歌詞:小螺號,嘀嘀嘀吹,阿爸聽了架船歸,小螺號,嘀嘀嘀吹,阿爸聽了笑微微。小螺號,嘀嘀嘀吹,歡唱收穫多,小螺號,嘀嘀嘀吹,歡迎阿爸凱旋歸羅。甜甜的生活,暖暖的親情,見到了親人,笑開顏也。

4、師生各扮角色發唱不同的樂句,進行創新演唱歌曲。

5、創編表演親情故事。可以老師扮演阿爸、一男孩扮演濤濤,一女孩圍上圍巾扮演阿媽,即興發展表演親情故事。比如面對滿載而歸的阿爸,濤濤怎樣表示出喜悅,回到家裏阿媽做了什麼好的飯菜,備的什麼好酒,一家人和和樂樂吃完飯後,濤濤是怎樣給阿爸解乏的等等,在表演中教師要不斷的引導劇情的發展,及時引出發展的話題,使表演有看點,又能達到自己預設的教育目的。

(五)、總結評價,延伸“愛”教育。

最後,老師要給與學生充滿激勵的評價,並繼續延伸“愛”的教育。可問學生,你們平日在家裏怎麼向爸爸媽媽表達愛心的?最後老師可以有感情地教育學生說:願同學們個個都是愛心小天使,在學校、家庭、社會上處處去關愛他人,幫助他人,只要你心中有愛,你就會伸出千萬隻手去幫助別人,同時你也會得到千萬隻手對你的幫助。希望同學們的愛心象陽光一樣播撒到每一個角落,祝願同學們人人都成爲有愛心的公德小模範!同學們,再見!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6

歌曲《恰利利恰利》是一首歡快的印度尼西亞民歌,表現了莊稼人的勞動熱情。旋律中貫穿着歡躍的舞蹈節奏,雖然連續八次出現相同的節奏型,卻毫無單調冗長之感,反而使人感到意猶未盡。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注重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引領他們吸收豐富的音樂營養,進行美的薰陶。

首先,律動匯入,營造氣氛,透過《掀起你的蓋頭來》的音樂律動,學生消除緊張氣氛,很快融入到音樂學習中來。

第二,二聲部輪唱是這首歌曲的難點部分,所以我設計了一個情景,就是印尼小朋友歡迎中國小朋友的一個對歌視唱,這樣就把難點化簡爲易,學生也樂於接受,從而很快解決了難點。

第三:學唱歌曲,邊歌邊舞啓發學生模仿莊稼人勞動的動作來體驗勞動的辛苦,感悟曲情,實踐音樂,豐富想象,鼓勵創新,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第四:創編襯詞快樂昇華,我設計了一個爲勞動人們加油的環節,可以在歌詞中加入襯詞,也可以用身體打擊樂進行打擊,還可以爲他們唱歌跳舞等等,這樣學生學習興趣非常濃厚,從而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學生也深切體會到:創作並非大家的專利,我們小學生同樣能行!至於運用新理念去實施音樂教學,就再也不是強人所難的事了。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7

一、說教學內容:

本課選自人教版小學音樂第九冊第五單元《綠色暢想》,這首歌分兩課時完成,我今天說的是第二課時。是在第一課時歌曲學習的基礎上對歌曲情感演唱的延伸和發展。

教材分析:

這是一堂以保護地球爲主題的音樂課,對前節欣賞《破銅爛鐵打擊樂》和下節歌唱教學《綠色的歌謠》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

透過形象化的語言表述了人類的願望,點出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植樹造林,栽花種草

全曲分爲二段式:

第一樂段由兩個樂句組成,節奏富於彈性、歡快、活潑

第二樂段節奏變化重複,流暢而舒展、優美而歡快,表現出學生們手拉手,共建美麗地球村的歡快心情

二、說教學目標:

1、能用深情並茂的歌聲表現歌曲

2、能爲歌曲標註顏色的部分加上固定的節奏,爲歌曲的演唱編創動作,抓住重點從力度,節奏方面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3、透過演唱歌曲,加強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感性認識,更加關注綠色事業,愛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新大綱指出要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只要有音響就要伴隨着感情,學會唱歌不是目的,要把培養情感和審美滲透到音樂之中,而律動教學是爲音樂審美活動而服務的,它必須體現審美活動過程中創造性這一規律。

1、培養情感和審美能力2、用律動爲歌曲編創節奏。

四、說教法、學法:

依據制定的教學目標,我採用的主要教法、學法有:欣賞法和聽唱法,這兩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在歌曲學習中得心應手,將歌曲的重點突出;難點更易掌握。

五、說教學過程:

首先,我透過《師生問好歌》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樂趣,並複習鞏固了一首剛學的歌曲,使學生不但溫故知新而且進行了很好的發聲練習。歌曲匯入環節我利用北京20xx年成功舉辦的第29屆奧運會爲引子,引出“手拉手,地球村”這一課題。透過對歌曲進行兩遍欣賞,讓學生對歌曲有一初步的認識,然後指導學生自學歌譜,培養學生基本的識譜能力,在學生識譜後進行跟琴正音,訓練學生良好的音準。接着透過課件《美麗的大自然》引導學生用深情、優美,發自內心的歌聲表現歌曲。二聲部教學中採用欣賞法和聽唱法相結合,讓難點更易突破。最後小節部分讓學生暢談學習心得。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我採用綠葉襯邊,課題顯著,合唱居中的設計,讓學生更方便地突破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