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初中語文《老王》說課稿2篇

學問君 人氣:1.68W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語文《老王》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語文《老王》說課稿2篇

初中語文《老王》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老王》這篇課文是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九課,這一個單元的文章都是以“愛”爲主題,描寫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其中,老王這個人物又處於社會最底層。作者楊絳刻畫出了一個生活悽苦,身份卑微,處境艱難,卻又爲人善良,老實厚道,知恩圖報的人物形象,深深地震撼了讀者的內心世界。作者讚美老王的同時,提出了關注社會上弱勢羣體的現實問題。

新課標向我們闡釋,在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關注人類,關注身邊人”,“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而《老王》這篇文章能夠入選教材,正是注重了它的人文性,因此,我爲本文確立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讀寫理解“惶恐、荒僻、滯笨、愧怍”等詞語。

(2)、瞭解楊絳及其寫作背景。

(3)、學習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徵的方法。

2、能力目標:

(1)、把握課文,理解老王的“苦”和“善”。

(2)、體會文中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3)、梳理貫穿全文的線索。

3、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的愛心、同情心,學會愛,懂得愛。

4、教學重點:理解作者對不幸者的同情、關愛的思想感情;喚醒大家的愛心意識;揣摩語言,深入領會語句的意蘊。

二、說教法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針對文章的特點以及教師本人和學生的特點,擬定採用如下的教法和學法進行教學:

(一)教法:

1、 品讀法:透過各種朗讀方式,反覆走進文字,掌握課文內容。

2、 合作探究法:小組合作,在碰撞中產生知識的火花。

3、 拓展法:由人及己,指導學生領悟平等的觀念及人道主義精神。

4、多媒體教學:體現其實效性。

(二)學法:

根據學生基礎比較薄弱的特點,我採用的學法如下:

1、 預習。透過提前預習課文,掃清字詞障礙,順暢讀完全文,瞭解課文的寫作背景等環節完成導學案中的內容,加深對課文的感悟能力。

2、 自主閱讀。在個性閱讀的過程中,促進自主學習,熟悉作者語言,體悟文中情感。

3、 合作交流。在合作中質疑,在合作中答疑,分享閱讀感受,互換對生活的體悟,從而促成共同的進步。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三、說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激發學生興趣

展示大屏幕,大屏幕上的明星畫面,偉人畫面,學生會七嘴八舌,津津樂道。然後畫面一轉,映入學生眼簾的是一幅幅社會基層人民的'生活照,由次引起巨大反差的思索。接下來把學生引入今天的課題《老王》,大屏幕上顯示《老王》插圖及課題。在平時我們往往對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的關注,可在我們的生活中,更多的卻是普通人,你是否關注過這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呢?今天我們所要關注的就是這樣一位普通車伕的故事——老王。

(這段匯入的設定,我從明星偉人入手,讓學生置身其中,而後提出文章的主人公,突出本文中心人物。)

(二)檢查預習

1、檢查字詞

出示幻燈片,請同學明確字音和解詞。也可以根據學生預習情況由學生自己補充一些字詞。

2、作者及背景介紹

先讓學生來介紹查閱的資料,可以是文字形式,圖片形式,也可以介紹錢鍾書的一些情況,教師就學生沒介紹到的內容進行補充。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請同學們聽讀課文,並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 明確概括課文的方法:誰在什麼情況下做了什麼事,結果怎樣。

(藉由這一環節訓練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及概括內容的能力。在這個環節中,學生第一遍聽讀完課文後,不能找準、找全關於老王的描寫,歸納的也未必準確,這時可以在提問一兩個學生後,教師加以點撥、並進行歸納。)

2、請學生齊聲朗讀1---4自然段,並思考:作者向我們介紹了老王的哪些情況?這些資訊讓我們可以看出老王過着一種怎樣的生活?並試着填寫表中的內容。

以上就是《老王》說課稿的全部內容,更多語文資料請到語文網。

初中語文《老王》說課稿2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楊絳先生的散文《老王》。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方面來說說這篇課文的教學。

一、教材分析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課文,這一單元都是以“愛”爲主題的敘事性作品,目的在於用“愛的教育”來培養學生的人生觀、道德觀,從而引導學生關注身邊普通人的命運,培養他們對真善美的追求。本文作者透過寫自己與老王的交往,含蓄地提出了關懷不幸者的社會問題。

二、教學目標

《語文新課標》中提出:要讓學生“關注人類,關注身邊的人”,“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根據以上兩方面的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和特點我確定了這堂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積累字詞,整體把握文字內容及思想感情,理解老王的“苦”與“善”。

2.過程和方法目標:透過品讀法、探究法、拓展法等來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對生活和社會的思考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弱者,並能以平等的觀念和人道主義的精神關注他們的疾苦,培養學生的愛心、善心、同情心。

鑑於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確定爲:

重點:領會作者與老王的思想感情,激發同學們的同情心和愛心。

難點:領會文中人物刻畫中滲透出的愛的博大。

三、學情、學法分析:

初二的學生雖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但因其生活的時代與作品中人物所處的年代相距較遠,要他們理解文字中發生的人和事,體味人物內心的複雜情感有一定困難。不過,在閱讀過程中我還是考慮引導他們運用質疑提問、自主合作探究性、朗讀理解等學習方法去品讀感悟,體會文中的感情,懂得在生活中要關心像老王這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弱者,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教學策略:

我的教學總體構想是“以人物形象爲中心,以說、讀、議爲支點”,形成“初識——品悟——牽手”的教學思路。

杜威曾經說過:“教育不是一種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學生主動建設的過程。”很顯然,學生參與顯得尤爲重要。爲此,我採用合作探究法、品讀法、點撥法等,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閱讀體驗。

五、教學過程: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課的教學程序我先透過偉人和凡人的圖片,吸引學生注意,推出普通人老王。然後,主要透過以下三個環節來完成:

第一個環節:初識老王,藉助“說”,讓“愛”叩開學生的心扉。

因考慮課前佈置學生預習了課文,解決了課文中的生字詞,所以“初識”這一環節課堂直接從解題入手,初步感知“老王”的人物形象。請學生帶着兩個問題快速瀏覽課文,問題是:老王的命運如何?你從文中哪些文字讀到了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進而引導學生用簡潔的線條勾畫或在書邊批註,接着讓大家暢所欲言,詮釋他們的直覺理解,明確老王命運的悲苦和性格的善良。(此過程的設計藉助“說”讓學生整體把握主體人物及行文架構的特點,初步感覺不管外界的環境多難,人與人之間還是充滿着愛的,)

第二個環節:品悟老王,藉助“讀”,讓“愛”滋潤學生的心田。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認識不是所謂單向的主體對客體刺激的消極接受和被動反映,而是主體的認知結構與客體刺激交互作用而產生的。閱讀作爲一種認知活動,即是閱讀主體主動構建文章意義的過程。顯然,粗淺的閱讀,大體說說是不足以充分的感知體味的。只有真正地引導學生沉浸於語言之中進行涵泳,才能達到王國維所說的“入乎其內”。所以,在“品悟”這一環節中,我考慮藉助“讀”,引導學生深深體味流淌在文字之間的“愛”的清流,讓“愛”滋潤學生的心田。爲此,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假如你是作者,此時此刻站在老王的墳前,老王的哪件事最能打動你,哪些細節最讓你難忘?(這個問題的設計意在透過反反覆覆的朗讀,透過對重點詞語的把玩引導學生透過言語形式的“表面意義”挖掘其蘊含的“深層含義”。)

第三個環節:牽手“老王”,藉助“議”,讓“愛”植根學生的心靈。

這個環節分兩個步驟完成:

1.作者牽手老王。透過連結背景材料引導學生去感受作者偉大的人格魅力,感受愛的力量。設計兩個問題:

(1)老王命運如此悲苦,我們一家是如何關心他、幫助他的呢?

(2)“我”關心幫助着老王,又爲什麼會感到愧怍呢?

2.我們牽手“老王”。接受美學代表人物伊瑟爾所說:“作品的意義不確定性和意義空白促使讀者去尋找作品的意義,閱讀即是讀者運用自己的經驗和情感對作品進行重塑和再創造的活動。這就要求我們又能做到王國維所說的“出乎其外”,幫助學生建構內心更深的文化成分,懂得在生活中要關心像老王這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弱者,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爲此,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1)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像老王那樣的不幸者?

(2)讀過這篇課文,你覺得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那些不幸的人呢?這個問題提出以後,先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然後全班交流。(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在藉助“議”,透過討論、探究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態度、情感、價值觀上有所增益,能夠更好地關心身邊的弱者,關注生活,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愛”植根我們的心靈。)

透過以上三個環節的處理,本課的閱讀完成了從整體到局部,從形式到內容的發展,完成了從感性到理性的跨越。

對於作品中所透露出來的幸與不幸的界定,一種更爲博大的人文關懷,八年級的學生透過一節課的閱讀可能難以完全體會,我考慮佈置學生課外閱讀楊絳的作品,體會同是不幸的楊絳對生命的關懷。這樣我們就更能夠感受到她的善良,她的人格魅力,一名知識分子的自我反思精神。

六、板書設計

常言道:“百聞不如一見”。整齊形象的板書可以把抽象、複雜的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好像一幅美麗的圖畫,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撥動他們的心絃,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思維的積極性。這節課,我是這樣設計板書的:

用生命溫暖生命;

老王,楊絳;

用善良體察善良;

人道主義;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以上是我對《老王》這篇課文的設想,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