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初中語文愛蓮說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1.45W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語文愛蓮說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語文愛蓮說說課稿

初中語文愛蓮說說課稿篇1

一、說教材

《愛蓮說》是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文章,本單元是文言文單元。本文以“菊之愛”“牡丹之愛”襯托“蓮之愛”,層層深入地寫來,其中涵蓋了大量社會現象,文雖短而意蘊無窮,這種寫法也很值得品味。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是這樣的,文言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對於學生理解文章有所不利,這些都需要教師加以適時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因此,基於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充分領略作者的情懷,認識這種情懷產生的社會背景。

2、過程與方法:透過誦讀,品味關鍵詞語,把握詞中描繪的意象,瞭解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提高鑑賞古文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其高雅脫俗的情懷。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透過誦讀,品味關鍵詞語,把握詞中描繪的意象,瞭解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提高鑑賞古文的能力。學習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其高雅脫俗的情懷,則爲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着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基於此,我將展示蓮花的,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進而匯入本課。透過這樣的匯入,引起學生對於文章的極大興趣。

(二)誦讀訓練,初步感知

這一環節我設定了以下環節:1、教師播放音頻,並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2、指名學生閱讀全文,並翻譯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誦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加強誦讀習慣的培養,對領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語言,增強文章語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本課伊始我將從指導誦讀入手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首先我會進行示範朗讀,然後透過自讀、齊讀、指名讀、競賽讀等各種手段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進行朗讀。透過這一環節,引導學生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大致把握文章內容,爲下面深入研讀做好鋪墊。

(三)合作學習,重點感悟

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與學的過程就是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些問題可能是不被瞭解的現象,可能是前後認知的矛盾,還可能是需要挑戰的困境。爲此,在這一環節,我將出示這樣幾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問題放手給學生,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我將設定小組討論討論下列問題:

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既然各種各樣的花都很可愛,爲什麼作者獨獨喜愛蓮花呢?

2、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

3、開頭作者爲什麼寫了菊花和牡丹?

這樣一個問題鏈,環環相扣,引導學生深入文字,理解作者獨愛蓮的原因,明確作者描寫蓮不同角度,即生長環境、體態、風度。最後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寫陶淵明獨愛菊,正是讚頌他不苟同於世俗的高潔品質,用菊花來襯托蓮花,也是用陶淵明來襯托他自己。透過這一環節,學生對文章的思路、結構以及主旨都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

(四)拓展延伸,發散思維(可省略)

我們常說要走進文字,也要走出文字。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用“蓮花”寄寓了自己的志趣,你喜歡什麼植物?請談談你喜歡它的原因或者它寄託了你怎樣的思想感情,實現感知向能力的遷移。

(五)小結作業,鞏固提高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我會着重引導學生思考本課學習的象徵意義和襯托的手法,透過小結,瞭解學生對於本堂課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課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透過作業的佈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並能夠實現知識的遷移。基於此,我設計了開放式的作業:寫一篇小短文,表達對某種植物的喜愛以及它寄託了你怎樣的思想感情。

六、說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主要由講解的重要內容構成,直觀簡潔,結構清晰,突出了本堂課的教學重點。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初中語文愛蓮說說課稿篇2

說教材內容、目標及重難點:

《愛蓮說》是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小品文,它文質兼美,運用託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了自己潔身自好、保持高尚情操的人生追求。本文語言精煉、句式駢散相間,修辭多樣,僅用119個字就創造出了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精品,令人讚歎,耐人尋味。由此,確立了本課的四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積累優美的語言;

2、品析重點語句;

3、採用多種方式的誦讀,積累文言精品;

4、透過對蓮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保持高尚情操形象的'探究,培養學生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

重點:讀出文章韻味,體會文章審美情趣,理解託物言志寫法。

難點:襯托手法的運用。

說教法與學法:

朗計教學是一種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它與其它能力的培養相輔相成。朗讀又是學習語文的傳統手法,是審美傳情的極好手段,因此,這篇古詩文我準備採用創設情境、指導朗讀、品析美點、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

在朗讀中,主要從把握基調、讀出節奏、讀出感受三個方面,本着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在讀中提高認識、增強體會。

在品析美點、合作探究中,充分調動學生髮言的積極性,做到有思有講、有講有評、合作學習、交流心得。

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帶學生置身於教學內容相應的情境中,吸引學生走進文字。

(二)、朗讀指導,突出重點

1、師範讀,也可聽錄音或配樂朗誦,激發學生興趣。

2、指導朗讀:

第一輪:初讀,讀準音,把握基調。

第二輪:再讀,讀出輕重快慢。

第三輪:用心讀,讀出感受。

透過這反覆朗讀,學生對文章內容已有大概的瞭解。進入第三個環節——

(三)、品析美點,合作探究

1、品析段落,積累詞語。梳理重點詞語,用白話文連貫翻譯。

2、品析寫法,突出重點。學生合作探究文章內容,總結出“蓮——特點——品德——愛”的文章線索,師總結,這就是“託物言志”的寫法,然後下定義說明。

3、突破難點——“正襯”、“反襯”

師設疑:本文以愛爲脈絡,寫出了對蓮花的喜愛,爲何還要寫菊花和牡丹?

生合作交流,表達自己的見解,老師總結:

嘆惋菊花是爲了潔身自好而逃避現實,處世態度未免有些消極;鄙薄牡丹是爲了追名逐利,攀附富貴,未免有些庸俗;讚美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本色十分難得。由此可看出,寫菊和牡丹是爲了襯蓮,菊是正襯,牡丹是反襯,在映襯中突出了蓮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時又鍼砭了時俗。

4、課堂交流,生置疑,各抒已見。

5、拓展延伸,創造訓練。

蒐集寫蓮的古今詩詞,幫助學生達到感受美,創造美的初始文學境界。

板書:

菊——隱士(正襯)

牡丹——富貴(反襯)

蓮——君子

託物言志——不慕名利,潔身自好

初中語文愛蓮說說課稿篇3

一、說教材:

課文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單元目標 :

《愛蓮說》是八年級上學期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文。

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養成誦讀的習慣,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內涵,並對作品精美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對中學階段提出了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爲:

1、知識和技能:積累文言詞語,疏通全文,瞭解文學體裁和什麼是“託物言志”。

2、過程和方法:反覆朗讀以至成誦,整體感知課文,理解精美語言特色。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到的美,能找出描寫蓮花的句子,並體會蓮的高貴品質。

三、說教學重難點:

課文篇幅短小,雖寥寥幾筆,意卻在言外,有一唱三嘆之致。學生在多次誦讀的之後,能瞭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蓮”美麗的形象,優美語言的欣賞,並體會蓮的高貴品質作爲本課的重點。把託物言志的手法作爲本文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運用:

本課主要採用朗讀法,質疑討論法、提問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1、教學千法,朗讀爲本。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教學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美,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知,在感知中領悟。葉聖陶老先生根據文言文學習的特殊性,曾經說過:“學習文言,必須熟讀若干遍,勉強記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誦才行。”也就是說,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透過讀來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學,誦讀尤爲重要。

2、 學起于思,思起於疑,疑則誘發探索,透過探索,才能發現真理。對字詞的疏通,可採用質疑法,讓學生利用註釋,藉助工具書。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透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指點解詞的方法。

3、語文課堂要激發學生多向思維,因此,我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還多次進行提問,讓學生大膽交流回答,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五、說教學程序

本文用時兩課時,上述教學任務計劃第一課時完成,整個教學程序是:匯入新課——簡介作者,明確教學目標——整體感知——細讀課文——研讀探究第一段——小節。

一、匯入新課:

問:你喜歡自然界中的哪種花?爲什麼?(投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愛蓮說》,首先,我們來欣賞一組美麗的蓮花圖(用展示)

這樣的匯入更直觀、可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簡介作者,明確教學目標。()

用出示教學目標,一目瞭然。

三、整體感知:

1、瞭解文學體裁——“說”,理解標題的含義。()

2、學習並識記文中的實詞()

之、蕃、淤、濯、褻、逸、鮮

3、學生自由朗讀,自由選讀,(投影課文),教師指導

4、聽朗讀帶(),然後全班齊讀。

在這一教學程序中我引導學生讀準字音,並進一步做到流利地朗讀課文。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途徑,以讀促講、以讀促思、以讀促學。

四、細讀課文:

1、解釋關鍵詞(投影),藉助工具書4個小組討論,小組代表發言:

(之、蕃、自、盛、予、之、出、染、濯、清蓮、遠、益、清、亭亭、植、褻玩、謂、隱逸者、君子、鮮、同予者、宜)

2、課堂交流,翻譯全文,自由回答,然後投影。

理解文言文中的實詞是領會全文內容的基礎,讓學生討論交流,可以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效率,在自覺學習的基礎上,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達到資源共享,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研讀探究第一段

1、(投影)請同學們找出直接描寫蓮花的句子。(齊讀)

投影:(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作者分別從哪方面描寫蓮花的?(投影)

投影:(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氣質)

3、讀了作者描寫蓮花的這些句子之後,你覺得作者讚美的僅僅是蓮花嗎?()

投影:(不是。是爲了歌頌具有蓮花那樣高尚品質的人。)

4、蓮具有哪些高尚的品質?(投影)

①生長環境:“出淤泥不染

——君子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

②生長環境:“濯清漣而不妖”

——象徵君子莊重,質樸,不炫耀自己、

③體態香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象徵君子正直,通達事理,行爲方正,清高而美名遠揚、

④風度氣質:“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象徵君子志潔行廉,體態端莊,令人敬重。

這是本課時的重難點,是學生對問題探討、解決,不斷獲取新知識的過程。我提的這些問題由淺入深,可以讓學生在交流領會的內涵,提高審美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六、小節:明確什麼是象徵?

(投影)象徵:用具體的事物來表現某種特殊的意義。

這個簡單的小節讓學生理解了本文的寫作手法之一,也爲第二課時說到三種花的象徵意義提前做準備。

初中語文愛蓮說說課稿篇4

(一)教材分析

《愛蓮說》是八年級的一篇文言文,對於八年級的學生來說,因爲很多文言知識是原來學生沒有學過的,所以在目標的設定上既要對字詞落實,又要掌握本文的寫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風。對於九年級來說則更應該注意知識的系統性,尤其是知識點的整合。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並在此基礎上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瞭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情感目標: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提高生活情趣。

3、教學重點:

理解作品內容及作者的思想。

4、教學難點:

如何透過“蓮花”來表現作者的理想的。

(二)學生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學習成績優異的同學對八年級的文言文基礎掌握得非常牢固,需要進行拓寬、拓深的練習。而基礎薄弱的學生應在加強基礎複習的同時努力提高他們的能力。這部分同學往往自尊心較強,教師要注意採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做因材施教。對於雙差生要根據他們的弱點,選準切入點很啊抓基礎,確保他們合格畢業。

(三)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活動安排:蒐集寫作背景給予本課相關的連結。

2、教師課前活動安排:準備好幻燈片和上課所用媒體;教學資料。資料如下:寫作背景

《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宋代哲學家。《宋史》上說他“博學力行”,並引用宋代著名文學家、江西詩派首領黃庭堅的話,評價他:“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廉於取名而銳於取志,薄於微福而厚於得民,菲於奉身而燕及煢嫠,陋於希世而尚友千古。”雖然他一生擔任過州縣地方官吏,但他平時更喜歡遊覽各處名勝,潛心研究學問,是一個事必躬親、處事公正、頗受時人擁戴的學者。他厭棄封建社會那種紙醉金迷的生活,以素淨、淡泊爲足,以“飽暖”、“康寧”爲樂。特別喜愛“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在江西南康郡爲官期間,親自率領部下在舊南康府署一側,挖池種蓮,並獨出心裁地把蓮池稱爲“愛蓮池”。每當夏日炎炎,他漫步池畔,傾心欣賞,全神思索。經過醞釀、構思、推敲,終於寫下了流芳百世的篇章《愛蓮說》。

(四)教學流程

(1)引入課題。由多媒體配樂展示荷花的圖片(引入情景),由學生回憶相關詠“蓮”或“荷”的詩句(引入課文),從古到今,有很多人讚美“蓮花”,今天我們就去看看周敦頤是如何讚美蓮花的,爲什麼要讚美蓮花。(這個教學環節用5分鐘,學生在回憶詩句的過程實際是檢查學生的積累。在交流中,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拓寬知識面,較差的學生可以透過筆記的形式積累詩句獲得知識。)

(2)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師讓學生明白自主學習的內容,師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師的點撥,共同完成在自主學習階段不能完成的任務。)

學習內容:(多媒體展示)

①什麼是“說”?

②關於作者的情況。

③看課文註釋,畫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④學生自由的讀課文。(這個教學環節用15分鐘,對於九年級的學生,這篇課文已經學過,以上幾個問題沒必要過多講解,完全可以放手給學生,這樣既避免了學生聽的重複性,又可以調動學生思索的積極性。同時又培養學生自己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