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生活常識>

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宣傳資料

學問君 人氣:3.18W

中國確定每年3月份最後一週的星期一,爲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2017全國中小學安全宣傳教育日是3月27日。中小學安全工作是教育的頭等大事,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基礎和前提。以下是本站小編蒐羅的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宣傳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宣傳資料

一、食物中毒的分類特點有哪些?

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1)細菌性食物中毒,特點:以胃腸道症狀爲主,常伴有發熱,其潛伏期相對於化學性的較大。

(2)真菌毒素與真菌食品中毒,特點:中毒發生主要透過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調方法加熱處理不能破壞食物中的真菌毒素;沒有傳染性和免疫性,真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學物,對機體不產生抗體;真菌生長繁殖及產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因此中毒往往有較明確的季節性和地區性。

2.化學性食物中毒,特點:發病與進食時間,食用量有關;發病快,潛伏期短,多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常有羣體性,病人有相同的臨牀表現;中毒程度嚴重,病程長,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季節性和地區性均不明顯,中毒食物無特異性;剩餘食品、嘔吐物、血和尿等樣品中可以檢測出有關化學毒物;誤食混有強毒的化學物質或食入被有毒化學物污染的食物;臨牀表現因毒性物質不同而多樣化,一般不伴有發熱。

二、個人怎樣預防食物中毒?

1.飯前便後要洗手;

2.煮熟後放置2小時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熱到70℃以上再食用;

3.瓜果洗淨並去除外皮後才食用;

4.不購食來路不明和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5.不購食無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小店或路邊攤點上的食品(尤其是這些店、攤上沒有密封包裝的食品);

6.不吃已確認變質或懷疑可能變了質的食品;

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劑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衛生安全標準的食品;

三、家庭怎樣預防食物中毒?

除按照“個人對食物中毒的預防”的方法做外,家庭所有成員還要做到如下十點:

1.使用過農藥的蔬菜要在用藥15天后才採食;

2.所有蔬菜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以上並反覆沖洗後再食用;

3.醃製食品時不投亞硝酸鹽等防腐劑或色素,家中不存放亞硝酸鹽,以防不慎而誤食;醃菜時選用新鮮菜、多放鹽,至少醃30天以上再食用;

4、農藥、化肥、柴(煤)油、滅蚊(蠅)劑等有毒、有害物品不放在糧食倉庫裏,而且要關鎖好,不讓小孩接觸到,以防造成意外污染食品而發生食物中毒事故。

5.煮食用的器皿、刀具、抹布、按板需保持清潔乾淨;加工盛放生食與熟食的器具應分開使用。加工、貯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開。

6.正確烹調加工食品。隔夜食品、動物性食品、生豆漿、豆角等必須充分加熱煮熟方可食用。

7.冰箱等冷藏設備要定期清潔,冷凍的食品如果超過3個月最好不要食用。

8.不要採集、購買和食用來歷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產品、不認識的蘑菇、野菜和野果。

9.在外面吃飯,儘量不要到無證飲食場所。

10.家庭自辦宴席時,主辦者應瞭解廚師的健康狀況,並臨時隔離加工場地,避免閒雜人員進入。

四、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食物中毒首先應有中毒的食物,並且該食物中帶有足夠劑量的致病因子,具備了這兩條,即可引起食物中毒。經分析,引起食物中毒常見的因素有:

1.不適當地冷藏食物(冷藏溫度不夠);

2.在室溫下貯藏食物(室溫在危險溫度帶範圍內);

3.過早地準備食物(使細菌有足夠的繁殖時間);

4.不適當地冷卻食物(冷卻時間過長);

5.不適當地加熱食物(加熱不徹底或低溫長時間加熱);

6.內務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衛生制度不健全,個人衛生習慣不良);

8.不適當地解凍食物(在室溫條件下解凍);

9.食品加工或製作人員有感染並且有不良衛生習慣;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五、發生食物中毒時怎樣進行急救?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最好馬上到醫院就診,不要自行服藥,若無法儘快就醫,可採取如下急救措施:

1.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時間在1至2小時內,可採取催吐的方法,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冷卻後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幾次,以促嘔吐。

亦可用鮮生薑100克,搗碎取汁用200毫升溫水沖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葷食,則可服用“十滴水”來促進嘔吐。也可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喉嚨,引發嘔吐。

2.導瀉:如果病人吃下食物的時間超過兩小時,且精神尚好,則可服用些瀉藥,促使中毒食物儘快排出體外。一般用大黃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選用元明粉20克,用開水沖服即可緩瀉;老年體質較好者,也可採用番瀉葉15克,一次煎服,或用開水沖服,亦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3.解毒: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後一次服下。此外,還可採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飲料或防腐劑,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

六、中小學生常見食品衛生安全誤區有哪些?

一是食品中的添加劑未引起高度重視。“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國家規定標準的,很多上櫃臺的兒童食品也確實符合有關標準,但食之過量,會引起不少副作用。

二是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不少家長往往分不清奶乳製品與乳酸菌類飲料,乳酸菌飲料適用於腸胃不太好的兒童,兩者選擇不當,反而會引起腸胃不適等症狀。

三是過分迷信洋食品。從有關部門的抽查結果可以看出,進口兒童食品也並非100%完美。客觀地講,如今的國產兒童食品,從質量和包裝上來看,比前幾年已有很大的進步,有不少已達到出口標準,因而不能迷信於一個“洋”字。

四是用方便麪代替正餐。方便麪是在沒有時間做飯時偶爾用來充飢的食品,其中以麪粉爲主,又經過高溫油炸,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均嚴重不足,營養價值較低,還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問題,常常食用方便麪會導致營養不良。

五是多吃營養滋補品。兒童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熱能、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主要是透過一日三餐獲得的。各種滋補營養品的攝入量本來就很小,其中對身體真正有益的成分僅是微量,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

六是用乳飲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飲料代替水果。現在,家長們受廣告的影響,往往用“鈣奶、果奶”之類的乳飲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飲料代替水果給孩子增加營養。殊不知,兩者之間有着天壤之別,飲料根本無法代替牛奶和水果帶給孩子的營養和健康。

七是用甜飲料解渴,餐前必喝飲料。甜飲料中含糖達10%以上,飲後具有飽腹感,妨礙兒童正餐時的食慾。若要解渴,最好飲用白開水,它不僅容易吸收,而且可以幫助身體排除廢物,不增加腎臟的負擔。

八是吃大量巧克力、甜點和冷飲。甜味是人出生後本能喜愛的味道,其它味覺是後天形成的。如果一味沉溺於甜味之中,兒童的味覺將發育不良,無法感受天然食物的清淡滋味,甚至影響到大腦的發育。同時甜食、冷飲中含有大量糖分,其出衆的口感主要依賴於添加劑,而這類食品中維生素、礦物質含量低,會加劇營養不平衡的狀況,引起兒童虛胖。

九是長期食用“精食”。長期進食精細食物,不僅會因減少B族維生素的攝入而影響神經系統發育,還有可能因爲鉻元素缺乏“株連”視力。鉻含量不足會使胰島素的活性減退,調節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謝而滯留於血液中,導致眼睛屈光度改變,最終造成近視。

十是過分偏食。兒童食物過敏者中大約30%是由偏食造成的。因爲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使人體細胞發生中毒反應,長期偏食某種食物,會導致某些“毒性”成分在體內蓄積,當蓄積量達到或超過體內細胞的耐受量時,就會出現過敏症狀。大量研究資料顯示,不科學的飲食作爲一個致病因素,對兒童健康的影響並不比細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小。

七、小學生購買食品應注意哪些問題?

1.到正規商店裏購買,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

2.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儘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

3.仔細檢視產品標籤。食品標籤中必須標註:產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不買標籤不規範的產品。

4.食品是否適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隨從廣告,廣告的宣傳並不代表科學,是商家利益的體現。

八、小學生應注意哪些飲食衛生習慣?

1.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一些飲料含有防腐劑、色素等,經常飲用不利於少年兒童的健康;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腸道寄生蟲病的傳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乾淨後再吃,以免造成農藥中毒;

4.選擇食品時,要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

5.儘量少吃或不吃剩飯菜,如果吃剩飯菜,一定要徹底加熱,防止細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無衛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魚片、生荸薺;

7.不吃無衛生保障的街頭食品;

8.少吃油炸、煙燻、燒烤的食品,這類食品如製作不當會產生有毒物質。

九、小學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嗎?

夏日飲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後易患面板炎症和多種疾病。在夏日過多攝取糖分,還會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從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鹼平衡,使孩子變成酸性體質的人。有醫學資料表明,70%的疾病發生在酸性體質的人身上,這無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溫牀”。除了上述影響,許多飲料中還缺乏孩子發育所必需的蛋白質與脂肪,喝得過多,將影響孩子吃正餐,造成營養不良,所以喝飲料每天最好不超過100毫升。  中國確定每年3月份最後一週的星期一,爲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2017全國中小學安全宣傳教育日是3月27日。中小學安全工作是教育的頭等大事,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基礎和前提。以下是本站小編蒐羅的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宣傳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食物中毒的分類特點有哪些?

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1)細菌性食物中毒,特點:以胃腸道症狀爲主,常伴有發熱,其潛伏期相對於化學性的較大。

(2)真菌毒素與真菌食品中毒,特點:中毒發生主要透過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調方法加熱處理不能破壞食物中的真菌毒素;沒有傳染性和免疫性,真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學物,對機體不產生抗體;真菌生長繁殖及產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因此中毒往往有較明確的季節性和地區性。

2.化學性食物中毒,特點:發病與進食時間,食用量有關;發病快,潛伏期短,多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常有羣體性,病人有相同的臨牀表現;中毒程度嚴重,病程長,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季節性和地區性均不明顯,中毒食物無特異性;剩餘食品、嘔吐物、血和尿等樣品中可以檢測出有關化學毒物;誤食混有強毒的化學物質或食入被有毒化學物污染的食物;臨牀表現因毒性物質不同而多樣化,一般不伴有發熱。

二、個人怎樣預防食物中毒?

1.飯前便後要洗手;

2.煮熟後放置2小時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熱到70℃以上再食用;

3.瓜果洗淨並去除外皮後才食用;

4.不購食來路不明和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5.不購食無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小店或路邊攤點上的食品(尤其是這些店、攤上沒有密封包裝的食品);

6.不吃已確認變質或懷疑可能變了質的食品;

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劑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衛生安全標準的食品;

三、家庭怎樣預防食物中毒?

除按照“個人對食物中毒的預防”的方法做外,家庭所有成員還要做到如下十點:

1.使用過農藥的蔬菜要在用藥15天后才採食;

2.所有蔬菜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以上並反覆沖洗後再食用;

3.醃製食品時不投亞硝酸鹽等防腐劑或色素,家中不存放亞硝酸鹽,以防不慎而誤食;醃菜時選用新鮮菜、多放鹽,至少醃30天以上再食用;

4、農藥、化肥、柴(煤)油、滅蚊(蠅)劑等有毒、有害物品不放在糧食倉庫裏,而且要關鎖好,不讓小孩接觸到,以防造成意外污染食品而發生食物中毒事故。

5.煮食用的器皿、刀具、抹布、按板需保持清潔乾淨;加工盛放生食與熟食的器具應分開使用。加工、貯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開。

6.正確烹調加工食品。隔夜食品、動物性食品、生豆漿、豆角等必須充分加熱煮熟方可食用。

7.冰箱等冷藏設備要定期清潔,冷凍的食品如果超過3個月最好不要食用。

8.不要採集、購買和食用來歷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產品、不認識的蘑菇、野菜和野果。

9.在外面吃飯,儘量不要到無證飲食場所。

10.家庭自辦宴席時,主辦者應瞭解廚師的健康狀況,並臨時隔離加工場地,避免閒雜人員進入。

四、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食物中毒首先應有中毒的食物,並且該食物中帶有足夠劑量的致病因子,具備了這兩條,即可引起食物中毒。經分析,引起食物中毒常見的因素有:

1.不適當地冷藏食物(冷藏溫度不夠);

2.在室溫下貯藏食物(室溫在危險溫度帶範圍內);

3.過早地準備食物(使細菌有足夠的繁殖時間);

4.不適當地冷卻食物(冷卻時間過長);

5.不適當地加熱食物(加熱不徹底或低溫長時間加熱);

6.內務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衛生制度不健全,個人衛生習慣不良);

8.不適當地解凍食物(在室溫條件下解凍);

9.食品加工或製作人員有感染並且有不良衛生習慣;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五、發生食物中毒時怎樣進行急救?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最好馬上到醫院就診,不要自行服藥,若無法儘快就醫,可採取如下急救措施:

1.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時間在1至2小時內,可採取催吐的方法,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冷卻後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幾次,以促嘔吐。

亦可用鮮生薑100克,搗碎取汁用200毫升溫水沖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葷食,則可服用“十滴水”來促進嘔吐。也可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喉嚨,引發嘔吐。

2.導瀉:如果病人吃下食物的時間超過兩小時,且精神尚好,則可服用些瀉藥,促使中毒食物儘快排出體外。一般用大黃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選用元明粉20克,用開水沖服即可緩瀉;老年體質較好者,也可採用番瀉葉15克,一次煎服,或用開水沖服,亦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3.解毒: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後一次服下。此外,還可採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飲料或防腐劑,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

六、中小學生常見食品衛生安全誤區有哪些?

一是食品中的添加劑未引起高度重視。“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國家規定標準的,很多上櫃臺的兒童食品也確實符合有關標準,但食之過量,會引起不少副作用。

二是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不少家長往往分不清奶乳製品與乳酸菌類飲料,乳酸菌飲料適用於腸胃不太好的兒童,兩者選擇不當,反而會引起腸胃不適等症狀。

三是過分迷信洋食品。從有關部門的抽查結果可以看出,進口兒童食品也並非100%完美。客觀地講,如今的國產兒童食品,從質量和包裝上來看,比前幾年已有很大的進步,有不少已達到出口標準,因而不能迷信於一個“洋”字。

四是用方便麪代替正餐。方便麪是在沒有時間做飯時偶爾用來充飢的食品,其中以麪粉爲主,又經過高溫油炸,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均嚴重不足,營養價值較低,還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問題,常常食用方便麪會導致營養不良。

五是多吃營養滋補品。兒童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熱能、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主要是透過一日三餐獲得的。各種滋補營養品的攝入量本來就很小,其中對身體真正有益的成分僅是微量,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

六是用乳飲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飲料代替水果。現在,家長們受廣告的影響,往往用“鈣奶、果奶”之類的乳飲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飲料代替水果給孩子增加營養。殊不知,兩者之間有着天壤之別,飲料根本無法代替牛奶和水果帶給孩子的營養和健康。

七是用甜飲料解渴,餐前必喝飲料。甜飲料中含糖達10%以上,飲後具有飽腹感,妨礙兒童正餐時的食慾。若要解渴,最好飲用白開水,它不僅容易吸收,而且可以幫助身體排除廢物,不增加腎臟的負擔。

八是吃大量巧克力、甜點和冷飲。甜味是人出生後本能喜愛的味道,其它味覺是後天形成的。如果一味沉溺於甜味之中,兒童的味覺將發育不良,無法感受天然食物的清淡滋味,甚至影響到大腦的發育。同時甜食、冷飲中含有大量糖分,其出衆的口感主要依賴於添加劑,而這類食品中維生素、礦物質含量低,會加劇營養不平衡的狀況,引起兒童虛胖。

九是長期食用“精食”。長期進食精細食物,不僅會因減少B族維生素的攝入而影響神經系統發育,還有可能因爲鉻元素缺乏“株連”視力。鉻含量不足會使胰島素的活性減退,調節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謝而滯留於血液中,導致眼睛屈光度改變,最終造成近視。

十是過分偏食。兒童食物過敏者中大約30%是由偏食造成的。因爲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使人體細胞發生中毒反應,長期偏食某種食物,會導致某些“毒性”成分在體內蓄積,當蓄積量達到或超過體內細胞的耐受量時,就會出現過敏症狀。大量研究資料顯示,不科學的飲食作爲一個致病因素,對兒童健康的影響並不比細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小。

七、小學生購買食品應注意哪些問題?

1.到正規商店裏購買,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

2.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儘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

3.仔細檢視產品標籤。食品標籤中必須標註:產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不買標籤不規範的產品。

4.食品是否適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隨從廣告,廣告的宣傳並不代表科學,是商家利益的體現。

八、小學生應注意哪些飲食衛生習慣?

1.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一些飲料含有防腐劑、色素等,經常飲用不利於少年兒童的健康;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腸道寄生蟲病的傳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乾淨後再吃,以免造成農藥中毒;

4.選擇食品時,要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

5.儘量少吃或不吃剩飯菜,如果吃剩飯菜,一定要徹底加熱,防止細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無衛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魚片、生荸薺;

7.不吃無衛生保障的街頭食品;

8.少吃油炸、煙燻、燒烤的食品,這類食品如製作不當會產生有毒物質。

九、小學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嗎?

夏日飲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後易患面板炎症和多種疾病。在夏日過多攝取糖分,還會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從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鹼平衡,使孩子變成酸性體質的人。有醫學資料表明,70%的疾病發生在酸性體質的人身上,這無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溫牀”。除了上述影響,許多飲料中還缺乏孩子發育所必需的蛋白質與脂肪,喝得過多,將影響孩子吃正餐,造成營養不良,所以喝飲料每天最好不超過100毫升。

TAGS:食品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