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人力資源>

營造獨具特色的金融企業文化

學問君 人氣:2.53W

企業文化的培育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大趨勢。下面小編收集了關於營造獨具特色的金融企業文化,歡迎閱讀!

營造獨具特色的金融企業文化

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關係到商業銀行的生存和發展。它滲透於商業銀行的一切活動之中,又涵容了金融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商業銀行的靈魂。國內外金融業的變革、發展實踐證明,現代金融管理科學只能從不同側面揭示金融企業執行的規律;而要全方位窺測、深入闡明並有效策動金融業的改革與發展,必須構建良好的金融企業文化。構建商業銀行企業文化,是金融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應當引起每一位銀行家的高度重視。

一、企業文化概述

(一)企業文化的內涵

企業文化,主要是指企業的指導思想、經營哲學和管理風貌,包括價值標準、經營哲學、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爲準則、道德規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典禮儀式以及企業形象等。其中不僅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內容,也包含社會心理、技能、方法和企業自我成長的特殊方式等因素。

企業文化是管理思想發展的新階段,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產物。國外企業管理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即經驗管理階段(或稱傳統管理階段)、科學管理階段和現代化管理階段。目前正值現代化管理階段。如何對待人,是這幾個管理階段的重要區別之一。

進入80年代以來,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學者從一些先進的企業管理實踐中概括出新的經驗,這就是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他們把企業文化建設提高到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去認識、去實踐。可見,企業文化戰略就是要建立共同價值觀,用精神激勵的方法調動企業成員積極性,規範企業成員的行爲,並自覺遵守,形成一種作風和精神,從而獲得企業長遠發展的精神動力。

企業文化是一種物質和精神因素的綜合體,包括表層的硬文化、制度文化和觀念文化等幾個層次。表層的硬文化是指企業文化的物質的外在表現,包括企業的建築、設施、環境等。企業的這種有形財富,是企業文化發展水平的體現。制度文化是指企業的各種組織機構、組織制度、規章制度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管理文化的體現。觀念文化即精神文化,亦稱企業精神,是指企業的價值觀、企業目標、經營哲學等無形的文化部分,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

(二)企業文化的特點

⒈柔軟性

相對於企業的設備和產品等具有剛性的特點而言,企業文化具有柔軟性的特點。所謂剛性,是指企業的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等不因外力作用而改變其形態的屬性,人們稱它們爲“硬件”。企業文化是一種精神上的東西,它是在企業長期經營活動中逐步形成的人們的共同價值觀、企業成員行爲的準則,對每個成員都能形成自我約束。長期以來,這種共同的`行爲準則與每個成員個人的行爲逐漸合拍,逐步形成企業的作風和精神。這種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的行爲準則,雖然不具有像“硬件”那樣的“不可塑性”,卻有自己柔中帶剛的特點。也就是說,它的柔軟性只是形式上的,它具有一種無形的力量,使人們內心感到有一種緊迫感、柔性壓力感。尤其是在企業文化初創階段,企業文化更具有強制性與自覺性的兩重性——柔性與剛性的兩重性。

⒉漸進性

企業文化的創立和發展是一個過程,是經過多年的培育逐漸形成的。美國國際商用機器(IBM)公司是美國的大公司之一, 在世界上也佔有重要地位。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IBM 公司逐漸形成了獨具特點的企業文化。該公司的價值觀是:①必須尊重每一個人;②必須爲用戶提供儘可能好的服務;③追求卓越,即必須追求最優秀、最出色的成績。由於有這樣的企業文化,該公司的年銷售額逐步從2.5 億美元增加到500億美元。在近五十年中,公司從未解僱過工人,40 萬職工也從未發生過罷工,這在西方世界是不多見的。

⒊潛移默化性

企業文化一旦形成,便會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透過各種形式,“無孔不入”地滲透到職工的思想中去,逐步形成企業的共同價值觀,激勵企業廣大職工,象無聲的命令,潛移默化地促使職工朝着同一目標前進。

⒋延續性

延續性也稱繼承性。好的企業文化一旦產生,便會世代相傳。特別是企業創始人的價值觀、創業精神,會極大地影響企業文化。企業創始人所創立的企業文化會綿延發展,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其內容。

(三)企業文化戰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幾十年間,日本在經濟崩潰、滿目瘡痍的困境中奇蹟般地崛起,並實現了國民經濟現代化,成爲超過英國、法國、原西德,僅次於美國的經濟強國,躋身於世界經濟大國行列。80年代初,大批美國學者、專家開始對日本經濟騰飛的奧祕進行考察、研究。透過考察研究發現,日本企業注重的不僅僅是廠房、機器和設備,更注重的是人。一些在大戰中成爲廢墟的企業,只要原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還在,這個企業就可以很快地建設起來。許多都有自己明確的信念和價值觀。一些優秀企業的領導人都十分強調人的作用和精神的作用,追求和創造一種文化精神,引導員工爲企業的興衰而努力工作。可見,日本企業的崛起,除了經濟資源、技術資金、利潤指標以及嚴格的制度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具有能夠凝聚企業員工的精神力量,即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理論產生後,迅速在全世界範圍內傳播,成爲最流行的管理新理論。企業文化能作爲一種企業競爭戰略興起和發展,有其客觀必然性。具體表現在:

⒈物質決定精神,精神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從某種角度講,精神比物質更重要,思想比金錢更重要。日本本田技研公司總經理本田宗一郎說:“思想比金錢更多地主宰着世界。好的思想可以產生錢。當代人的格言應當是:思想比金錢更厲害。”近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也說明,單靠物質刺激是不能成功的。一些優秀的企業家都深知精神因素的重要,並能巧妙地利用精神因素去激勵企業員工。

⒉追求社會價值是人的高層次需要

隨着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物質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不再爲溫飽而奔波。資料表明,美國企業的職工,其精神需要和滿足是第一位的,物質要求已經不是首要的。職工想得到這樣一種滿足:工作稱心、效率高、受人尊重、被人承認。

⒊做好人的工作是企業第一位的工作

應該說,企業的發展主要取決於職工積極性的充分發揮。現代企業正從傳統技術向高新技術轉化,從以生產爲中心向以技術開發爲中心轉化。一個企業的技術開發狀況,直接關係到企業的興衰。因而,調動人的積極性顯得尤爲重要。現代企業的產品結構也正在發生巨大變化,並向企業管理提出新的挑戰。新技術、新學科、新產品不斷涌現,不斷向更深的層次發展,促使企業產品形成新的格局,即由大批量、少品種向小批量、多品種發展,產品由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發展,產品開發由長週期向短週期發展。由於資訊工具的發達、電子計算機的普遍採用,更多的企業採取彈性工作時間,有的工作甚至在家裏上班、在家裏設計。這些新特點,促使企業的管理工作由傳統管理向現代化管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