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資訊>

中學生心理問題分析與指導

學問君 人氣:2.16W

引導學習從反思開始

中學生心理問題分析與指導

太原市任女士問:孩子上初一,對學習不感興趣,成績很差,不願意主動與家長溝通。自己也想學,但又不自覺,家長感覺孩子應該能做到的,孩子自己卻說做不到。是學習方法問題,還是心理問題?

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愛玲指出,中學教育階段是人一生中最關鍵而又有特色的時期,是黃金時代的開端。作爲學生家長應不失時機、恰到好處地引導孩子,幫助他們適應學習生活。

一.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是否過高。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如果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則不易實現,對孩子會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傷害,從而挫傷孩子的自信心。隨着孩子自我意識的增強,家長更要講究教育的方式和策略。要尊重孩子,多引導、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不挖苦、不諷刺。家長對孩子上初一後的各種表現,進行綜合分析,並儘快地和孩子溝通,找到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契點和不利於孩子成長的“結症”,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

二.想想孩子是否缺乏上進心。家長要多琢磨孩子的個性心理,可以找一個孩子非常熟悉的同學,讓孩子自己比較二人間的長處和短處,孩子肯定了自己的優點,方能找回自信,同時還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就可能有針對性地在這些方面努力以超越對方。當孩子取得成功之後,不妨再找一個新的比較對象,久而久之,當孩子的行動始終有明確的目標時,就能把自己的行動與目標不斷地加以對照,進而清楚地知道自己與目標之間的距離,孩子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就會自覺地克服困難,努力達到目標。

三.堅持對孩子進行理想教育、品德培養。中學教育階段是培養品德十分有利的時機,多給孩子提供一些英雄人物及科學家的事例和有關資料,使他們成爲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榜樣。同時要認識到,在人的一生中,道德品質總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因此還要防止孩子走下坡路。中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是課堂,但課外是課堂知識的補充和拓寬,家長應創造條件激發孩子對知識的渴求和探索,多看課外書籍,參觀名勝古蹟,做一些有趣的小實驗,開闊孩子的視野、啓迪孩子的智慧,從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爲習慣。良好的生活和行爲習慣對學生的學習及其一生都有重要的意義。要讓孩子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有的晚上睡覺很晚,有的甚至中午不休息,睡眠不足,精神自然就差,聽課效果當然不會好,所以要幫助孩子提高睡眠質量。

五.依據孩子現有的學習情況,結合孩子的學習條件和環境,幫助孩子借鑑一些適合孩子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孩子逐漸形成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例如課前預習、上課聽講、課後總結複習及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等等。

在採取以上策略的同時,不可忽視另一個重要因素,即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家庭成員要和睦相處,家裏要有濃厚的學習、探討氛圍,使孩子在家坐得住、樂於學,從而爲孩子在“黃金時代”的智力開發開闢廣闊的天地。

家長應如何應對孩子曠課逃課問題

在中學教育階段,也許每個班級都有過這樣的孩子,他們經常逃學,公開違反校規校紀。很多家長和老師對其批評教育也無濟無事。最令人心痛的就是他們放棄了學生最重要的職責,那就是學習。孩子曠課、逃學是厭學、恐學的表現。曠課、逃學的孩子,多數學習吃力。也許他們上課什麼都聽不懂,下課後作業也不會做,或者乾脆不做作業,甚至抄襲別人的作業。有時候老師向家長告狀時,家長很惱火,可能會對孩子進行職責或打罵。這些孩子一聽學習就頭痛,曠課、逃學可以暫時躲避一時,心裏輕鬆一陣兒。有的在街上閒逛,有的去玩感興趣的東西(如遊戲機等),有的可能離家出走,有的想放棄學習出去打工。實際上,這些孩子的處境十分難受,既可氣,又可憐。

孩子學習跟不上,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大多是從小沒有養成學習的習慣,得過且過,知識基礎和技能基礎都很差,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家長有責任,學校老師也有責任。解決孩子曠課、逃學問題必須家校雙方共同配合。

從家長方面來說應從以下幾方面去考慮解決措施:

一、承認自己在教育上有失誤,沒有下功夫從小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教育態度、方法生硬。家長應該在自我反省基礎上跟孩子傾心交談兩三次,檢討自己的缺點,聽聽孩子的想法,跟孩子一起下決心,一點一點的趕上去。家長千萬不要用以前那種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孩子。家長的態度也是孩子轉變的重要因素。

二、向老師請教,跟孩子討論,分析孩子的主要問題在哪裏,以便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對孩子的學習情況要一科一科分析,學習最差的科目的學習態度、方法、學習具體內容仔細分析,問題找得越準越好。

三、跟學習好的孩子“結對子”。要跟老師商量,選擇與自己孩子有交往基礎、能幫助人的學生做小老師。必要時,帶孩子到對方家裏去向對方的家長鄭重作出表示。爲了不給“對子”增添太多負擔,對自己的孩子要有具體要求,如“自己先看,不懂再問”,“自己先做,哪裏不會再問”,“課前預習,找出難點,上課專心聽講”等,孩子沒有積極性、主動性,光依賴別人肯定不行。

四、請家庭教師。孩子有幾科學不好,先突破一科、兩科。跟老師商量,請一位家庭教師利用雙休日給孩子補課。要請比較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師前,孩子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不能有依賴心理。要調整好孩子與教師之間的關係。

五、家長跟孩子共同學習。有的孩子厭學與家長的不愛求知有關。這些家長應該轉變思想認識,認真學點東西,學孩子的功課或者另外學習某一門知識。家長與孩子安排共同的學習時間,有互相監督檢查的措施。

家長的逼迫導致孩子的叛逆

心理諮詢中心接到家長來電:“現在我的孩子特別叛逆,什麼都聽不進去,特別是學習上的事情,如果你問他,他肯定跟你急。”王先生夫妻倆平時工作很忙,把孩子交給了祖父母代管,也就是平時成績出來後問問孩子的成績怎麼樣,幾乎每一次問都會引發一場衝突。對待不服自己管教的孩子,王先生只有求助心理醫生。

找出癥結 家庭教育是否缺失

在學校教育中,如果孩子不聽話,變得暴躁,發脾氣,不服家長管理的時候,家長不要一味指責孩子,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爲什麼在學校教育中孩子會這樣,在學校教育中自己也有一定的責任,心理諮詢中心專家說,很多在中學教育過程中孩子的叛逆都是被家長逼出來的。

有些家長動輒 ”考清華上北大“的期望,讓學校教育中的孩子不堪重負;有些家長一天到晚工作不露面的冷淡,讓孩子備受冷落;有些家長日日耳提面命的管理,更讓孩子急於逃脫這種干預;而在單親家庭或者由祖輩老人看管成長的孩子,容易因沒有安全感、認知感,而透過其他途徑尋求。心理專家認爲,以上情況都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缺失的表現。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能力,家長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想法管教孩子,應該主動獲知孩子的想法,有針對性的進行,才能得到孩子的認可。“

抓對時機 初二是成長關鍵期

初二是青少年心理、生理髮展的關鍵時期,心理醫生介紹,從課程上來看,小學課程相對簡單,一個班級裏所有學生成績相差不大,但到了初中,課程開始有難度,學習壓力也變大,學生們的.成績能力差別逐漸顯現,一些落後的學生因聽不懂課程內容,便開始自暴自棄;從交友上來看,初中階段是孩子心理由不成熟向成熟過度的階段,他們認爲自己已經有了判斷善惡的自主能力,由此便開始無選擇的建立混雜的交際圈,如若圈內有人品行不端正那麼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展。

心理諮詢師提醒,在這一階段中,除學習成績外,家長更應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長期、平等地交流纔有效。可以透過一起旅遊、參加活動、共同運動等方式與孩子親近交流,拉近距離。只有這樣才能瞭解他們的近況,對不良問題做到及時察覺、糾正。另外,王希芹提醒,家長切忌只在每次考試後纔去關心孩子的成績,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做好榜樣 家長提升自身修養

有些孩子不和家長交流會覺得是家長落伍了,很多自己會的懂的家長都不知道。心理專家稱,家長更需加強自身學習修養。像一些學校開設的家長學習班,便可提供給家長學習的條件,爲家長梳理出學習方向。

家長應做好榜樣,時刻注意自己和孩子的言談舉止。尤其是在假期,學生的一些壞習慣最容易養成,家長要注意在此期間孩子的交友、娛樂方面是否存在隱患。同時,當孩子做錯事情時,家長不能任性管理,僅靠打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應該有目的地去管理教育,向孩子講解清楚事情的嚴重性、危害性。再一點就是與學校老師積極配合、協調管理。透過和老師的溝通了解、挖掘孩子的興趣點,培養孩子的自尊心,樹立孩子的責任感。同時,當孩子取得進步時,家長也應適當地給予精神上的獎勵。

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苦惱

在中學教育階段,孩子表現出孤僻、鬱鬱寡歡,情緒低沉、悲觀喪氣、少言少語,對學習不感興趣,對活動和一些交際也不感興趣。之所以這樣是因爲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平時也沒有什麼興趣愛好。第二可能是因爲家庭變故的原因,從小缺乏關愛,也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三是自身受過嚴重的打擊,或者生理有嚴重缺陷;四是升學後遇到許多困難,成績低下,未能得到公正評價。

急躁

孩子上了中學,逐漸步入青春期。這個時候的孩子都比較爭強好勝,感情也很豐富,興奮性也很強。但由於孩子的心理還不成熟,情緒波動較大,自制力比較差,遇事不能理智冷靜對待,易產生急躁衝動的毛病。急躁的孩子看問題往往比較偏激,感情用事,常常爲一些小事與人爭吵、打架,嚴重的還會走上犯罪道路。

敏感

這類孩子對外界事物反應敏感,他們十分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辦事情的時候也謹小慎微,優柔寡斷,喜歡胡思亂想,對問題的分析推斷不從實際出發,而是靠主觀臆想。一般來說,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膽小怕事,缺少歡樂,學習成績會受到很大影響。

乏欲

主要指孩子對很多活動缺乏興趣,而且還不能主動參與。

孤獨

表現爲以我爲中心,這樣下來他們就會變得不合羣,喜歡獨處,形成了心理閉鎖、性格冷漠等心理問題。

迷惘

是指對事物或某種現實因分辨不清是非而感到無所適從、失去判斷力的心理狀態。

心理諮詢中心專家建議

針對以上常見的中學生的心理問題,相關專家建議家長及老師重視孩子的生理衛生,首先要求孩子合理、科學地安排每天的生活,注意勞逸結合,纔能有效保護大腦和神經系統的健康。其次幫助孩子調適情緒。另外注意培養孩子開朗、隨和、熱情、自信、勇敢的性格。最後應鼓勵孩子多參加有益的活動,以調節精神生活,陶冶情操,鍛鍊意志,培養人際間和諧的關係。同時還要鼓勵孩子廣交朋友,以聯絡感情,互通資訊,互相學習和幫助,取長補短,對培養健康的人格大有益處。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感悟

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適應21世紀競爭日趨激烈,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全國許多地方積極探索開展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少地區和學校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績。如北京、上海、石家莊等地在開展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在組織領導、隊伍建設、教育科研和形式途徑等方面相應建立了一套較完整的制度。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目前這項工作開展得還很不平衡,受教育觀念和客觀條件等的制約,多數中小學還沒有開展起這項教育工作。

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一是對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學生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二是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諮詢和輔導。要根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透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要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要以學生爲主體,充分啓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除了運用相關課堂教育內容進行教育外,更重要地是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和輔導,同時要建立學校教育與家庭心理教育的溝通渠道,形成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環境。

在人的一生中,中學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然而,面對社會競爭的加劇、教育的侷限和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中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種心理困擾和障礙,影響其健康發展。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僅僅停留在瞭解問題、分析問題的水平上,而是要能夠解決問題,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實際意義。

透過探索,我認爲在學校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從以下兩方面做起。

一、創設良好的氛圍,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心理氛圍的創設是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起點,是激活或喚醒學生心理活動的“起搏器”,也是誘發學生積極行動的外在因素;創設一個寬鬆、和諧、民主的育人氛圍,能讓學生在健康的環境中得到發展。

1,建立團結互助、和諧友愛的班集體。在班裏開展互幫互學、互助互愛的活動,讓學生之間相互深入瞭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愛的同學關係。對有困難、有缺點的學生,用平等真誠的態度給予幫助,使他們在學校裏心情愉快、精神放鬆,以增強其信心,激發其求知慾,使其勇敢面對困難挫折,對他人能理解、尊重、寬容;讓每位學生都能合羣。

2,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愉悅的氛圍有助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緊張、冷漠的氣氛會大大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那麼,應如何減輕或消除學生學習上的心理壓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態?筆者認爲,在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的角色,營造最佳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從而使學生能學得懂、學得好、學得輕鬆。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3,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健康的實踐活動。學生由於知識水平有限,不能認識自身的心理現象,有了問題更怕別人知道。因此,對學生積極地開展一些有關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的課外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例如,可以引導學生寫“心裏話”日記、週記,進行電話談話、心理諮詢,設定“悄悄話”信箱,與他們進行心靈對話,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並進行有針對性的團體輔導或個別輔導。此外,還可以結合班隊會以及校內的實踐活動等,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

二、傾注真誠的師愛,爲學生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

蘇霍姆林斯基曾對認知與情感的關係作了這樣一個生動而貼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地上。”反過來講,如果離開“情感”這塊“肥沃的土地”,也就結不出“良好的發展”的果實。我認爲: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獨特、非常耐讀,而且不易讀懂的書。需要教師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需要教師用理解和寬容去解讀,用真誠的愛去感化,這樣才能結出“良好的發展”的果實。

1,平等相待,跨越“代溝”。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角色,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權威心態,縮短師生間的“心距”。學生在這樣一個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爲得到鼓勵、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圍中,能盡情地釋放自己潛在的創造能力,毫無顧慮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和疑問。當學生的個性有了張揚的空間時,就會走進老師和老師攀談併成爲朋友,爲自身的健全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傾注真愛,促進內化。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爲這些學生常常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

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並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爲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經常與學生談心、交流,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託,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教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高考前應該如何提高孩子自信心

高考前打了退堂鼓

網名爲“一葉秋風”的家長說,中學教育階段,女兒在某重點讀高三,平時成績一般,中等水平,考試成績也在五百分左右。平時女兒學習也挺刻苦的,但是最近女兒的表現總是有點異常,早上起牀後總是不願意去學校,吃飯也磨磨蹭蹭的,晚上放學後也不想着複習功課,只是看電視,然後就去睡覺了。而且女兒還經常說自己的成績不好是因爲自己沒有復讀,其他的學生復讀了才比自己成績好。

後來,家長跟女兒談了心,才知道女兒是因近幾次模擬考試考得不好,變得非常灰心。女兒說,今年是沒有希望了,努力也考不上好學校,不如明年復讀後再考,一定會考一個好學校的。女兒的想法,讓家長不知如何應對。

美麗謊言鼓勵女兒

“一葉秋風”拋出的問題,讓QQ羣裏許多家長產生共鳴。網友“靈山”的女兒在南開中學讀書,兩月前也曾裝病不去上學,但他用自己的妙招化解了女兒的困惑。

“靈山”在QQ上告訴心理諮詢中心專家:“今年3月,女兒也說不想考了,還回來裝病,想明年復讀。我反覆詢問才搞清楚,原來她認爲今年考一本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信心全無。”就此,“靈山”一邊給女兒減壓,一邊告訴她即使要復讀,今年也要去參加高考,起碼當成一次模擬考試,也可瞭解高考的情況。如果今年不去考,明年豈不是更緊張?

“靈山”分析女兒的心理動因是擔心考不上好大學,今後找不到工作。於是他編了一個謊言:“你的工作我已找好了,你放心考。結果這個謊言還真把娃娃的心結解開了。她現在開朗多了,學習也輕鬆了許多。”

“馬上就要高考,女兒卻突然變懶,天天說要復讀一年再考個好大學,這該怎麼辦?”昨天,高考QQ羣裏,有家長向大家緊急求助。

應鼓勵孩子不要放棄

“面對這麼大的高考壓力,學生有逃避的心理也是正常的。父母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鼓勵他堅持,千萬不可一時心軟讓他放棄今年的高考。”高考QQ羣專家團成員、心理專家陳某說。

他說,即便父母有讓孩子復讀的打算也不應表露,應鼓勵孩子去經歷一次挑戰,至少爲明年復讀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