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怎樣呵護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兒童常見心理問題分析

學問君 人氣:5.37K

創設良好環境

怎樣呵護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兒童常見心理問題分析

幼兒園是學前教育系統的支柱,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起着導向作用。幼兒園環境包括實物環境、心理環境、語言環境等多層次、多側面的內容。應按照教育目的爲幼兒提供新穎性、啓發性和引導性的設備、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調整環境時,也要經常豐富、補充和更替交換,以激發幼兒求知好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滿足幼兒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使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每個幼兒感到安全、歡樂、自尊、自信,從而獲得成功。

如新小班幼兒對親近的人有強烈的情感依戀,與之分開時,會有或多或少的分離焦慮。同時有的幼兒看到別人哭他也哭、別人笑他也笑,情緒不穩定。這時,我們會給孩子們準備一些能夠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比如色彩鮮豔的毛絨玩具等等,或者在教室裏貼上幼兒與家長的照片,開設多個“娃娃家”活動區等,將教室裝扮成家的樣子。在日常活動中經常抱一抱、摸一摸幼兒,幫幼兒穿好衣物、脫鞋子,拍着幼兒睡覺,以動作、表情等各種方式向幼兒表示親近和愛撫,增強幼兒自身的安全感和對老師的信任感,使幼兒身心需要不斷得到滿足,這樣孩子就不會哭鬧,反而會喜歡幼兒園的生活。

發揮遊戲功能

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不是所有的遊戲對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遊戲應該具有目標性和針對性。透過遊戲,讓兒童體驗合羣的愉悅,增強合羣意識,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角色遊戲中,幼兒透過對遊戲主題的確立、角色的選擇、情節的發展等活動,學會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自我意識得到良好發展。

積極地正面引導

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及個體差異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目標,選擇適合的活動內容,並認真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物質材料準備和知識準備。在教育活動中多用鼓勵的方法,因人而異地指導幼兒,使幼兒表現得自信、主動。

教師要廣泛蒐集幼兒在幼兒園、家庭中有關的資訊,善於發現幼兒的優點,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幼兒,客觀、具體、明確地評價幼兒。如利用入園、離園、家訪、開放活動等時間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情緒、行爲等方面的表現,及時肯定幼兒的優點。日常活動時經常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和同伴在哪些方面有進步,對幼兒的進步給予表揚和鼓勵。同時引導幼兒少與別人比,多與自己比,既指出他優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使幼兒正確地評價自我,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識。

注意個別差異

每個孩子都具有自身的特點,我們在重視幼兒羣體心理健康的同時,必須十分關注個體兒童的心理健康,實施個別教育。可以透過開展個別輔導的形式,對問題突出的孩子還要和家長聯繫心理諮詢專家,進行心理治療。

兒童煩惱焦慮怎麼辦?

兒童時期是培養心理健康素質的重要時期,兒童心理衛生已越來越受到人們高度重視。家有兒女,父母總有一些煩心事兒,現在兒童心理健康問題也在加劇,其中焦慮症就是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兒童心理專家認爲,兒童焦慮症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性德,也有後天環境的影響。

先天氣質起一定作用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體驗,他們的寶貝在4個月大的時候就表現出極度的害羞,見到陌生人就哭泣或害怕。稍長大一些後,他們中的一些依然表現出敏感、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又很強的性格特點,容易緊張,多慮。有些父母很納悶,自己帶孩子和別人沒有什麼區別,爲什麼孩子這麼“磨人”?在這裏,先天氣質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過度保護和溺愛

過度地保護和溺愛孩子,使他缺乏獨立性發展,也是造成孩子焦慮的原因。家人的過度包辦通常使孩子失去了適應社會能力的鍛鍊機會,當他們獨自置身於新環境、新情景中或與陌生人接觸,會產生不知如何應對的困惑,以致情緒波動、過度擔憂,阻礙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父母關係不和諧。

也有很多孩子的焦慮影射了父母關係的不和諧。比如父母在婚姻關係上有裂痕,他們自己不願意面對,而透過提高對孩子的要求來彌補婚姻中的缺陷感;孩子此時也會下意識地配合父母,表現出一些焦慮的症狀,使家裏的矛盾轉移到自己的身上,心甘情願地做 “替罪羊”,從而避免父母關係的破裂。

父母要求過高

有研究表明,環境因素的作用越來越不容忽視。大多具有焦慮氣質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也容易焦慮,或情緒易急躁。不難想象,遇事經常緊張的父母傳遞給孩子的資訊也是惶惑焦慮的;而情緒不穩、愛責打孩子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在長期被忽略、責打、否定的狀況下,會缺乏足夠的安全感和穩定感。

如今,更爲多見的焦慮是父母透過對孩子實行超前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別的孩子不會的自己的孩子要會,別的孩子會的自己的孩子要更精通。由於有了“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高標準,孩子的表現很難讓父母滿意和認可,他們就一遍一遍地要求孩子做得更好,久而久之,孩子會因爲自己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自信心受損,內心焦躁不安。假如父母再輔以恐嚇或粗暴的懲罰手段,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時就會顯得更加緊張。

兒童常見的16種心理障礙

現代社會中,兒童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越來越受到關注。因爲在日常生活中,兒童也出現很多的心理障礙,常見的兒童心理障礙主要有如下16類。

1.夜驚。

夜驚指在睡眠中突然驚醒,瞪眼坐起,驚惶失措、表情痛苦,常伴哭喊、氣促、出汗等症狀。多半發生在入睡後2小時內,醒後不能回憶。

2.夜遊。

夜遊指睡眠中突然睜眼、凝視坐起,下牀走動。多半發生在睡後2小時內、醒後不能回憶。

3.咬指甲

咬指甲是兒童時期很常見的不良行爲,男女兒童均可發生。程度輕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溝炎。愛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動。

4.神經性厭食。

神經性厭食指一種以厭食、消瘦、虛弱爲特點的心理疾病。往往與平時愛打扮、追求苗條、盲目節食的做法有關。

4.口吃

口吃是指說話時言語中斷、重複、不流暢的狀態,是兒童期常見的語言障礙。約有半數口吃的兒童在5歲前發病。

5.選擇性緘默症

選擇性緘默症是指已獲得語言能力的孩子,因爲精神因素的影響,在某些特定場合保持沉默不語。如在學校裏不講話,但在家裏講話。這種心理問題多在3-5歲時起病。

6.遺尿症

遺尿症是指5歲以上的孩子還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間經常尿溼牀鋪,白天有時也尿溼褲子。多見於5-10歲的兒童,男孩多於女孩。

7.抽動症

抽動症指侷限於身體某一部位的一組肌肉或兩組肌肉出現抽動。表現爲眨眼、擠眉、皺額、咂嘴、伸脖、搖頭、咬脣和模仿怪相等,多見於5歲以上的兒童,男孩多於女孩。

8.入睡困難

入睡困難是指兒童在臨睡時不願上牀睡覺,即使是躺在牀上,也不容易入睡,在牀上不停地翻動,或反覆地要求父母給他講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強入睡。

9.偏食

偏食是指兒童不喜歡或不吃某一種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種不良的進食行爲。偏食在兒童中很常見,在城市兒童中約佔25%左右,在農村兒童中約佔10%左右。

10.拔毛癖

拔毛癖是指兒童時期出現的經常無緣無故地拔自己的頭髮、眉毛、體毛的不良行爲。多見於4-5歲以上的兒童。

11.攻擊行爲

攻擊行爲是指因爲慾望得不到滿足,採取有害他人、毀壞物品的行爲。兒童攻擊行爲常表現爲打人、罵人、推人、踢人、搶別人的東西(或玩具)等。兒童的攻擊行爲一般在3-6歲出現第一個高峯,10-11歲出現第二個高峯。總體來說,攻擊方式可分暴力攻擊和語言攻擊兩大類,男孩以暴力攻擊居多,女孩以語言攻擊居多。

12.退縮行爲

退縮行爲指膽小、害羞、孤獨、不敢到陌生環境中去,不願意與小朋友們玩的不良行爲。這種兒童對新事物不感興趣,缺乏好奇心。

13.分離性焦慮

分離性焦慮是指6歲以下的兒童,在與家人,尤其是母親分離時,出現的極度焦慮反應。男女兒童均可得病,與患兒的個性弱點和對母親的過分依戀有關。分離焦慮是孩子入園期時最常見的心理障礙。

14.神經性嘔吐

神經性嘔吐指一種反覆的餐後嘔吐,但不影響食慾、體重的心理疾病。常常具有癔症性格,自我中心、暗示性強,往往在明顯的心理因素作用下發病,以女孩爲多見。

15.孤獨症

孤獨症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複動作和對環境奇特反應爲特徵的疾病。多見於男孩,男女比例爲4-5:1。總而言之,不管孩子多大,只要是發現孩子出現行爲異常、學習困難、睡眠障礙、性格缺陷、情感障礙、社交不良、性角色偏差等情況,都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兒童心理門診,請兒童心理醫生和你一起關注孩子的心理髮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16.學校恐怖症。

學校恐怖症指兒童由於心理因素而對學校過分恐懼,拒絕上學,但無其他違紀行爲。在上學前和上學時,出現心慌、頭痛、腹痛、嘔吐、尿頻等症狀。

以上16種心理障礙是兒童時期較常見的',當父母們發現孩子出現異常行爲時,應該及時送孩子到醫院,讓孩子早接受心理治療,讓孩子得到健康成長。

如何改變孩子肯手指的習慣

近日,哈市兒童醫院青春期門診接診了幾個喜歡啃咬指甲的小朋友,其中有3個孩子不但將自己的十個手指甲啃得“光禿禿”的,有的甚至連腳趾甲也不放過,導致有的孩子出現了手指浮腫、上下牙齒閉合不良、腹痛腹瀉等情況。如何改變孩子啃手指的習慣?對此專家指出,自卑、孤獨的孩子更易啃指甲,家長要主動疏導孩子心理。

指甲是保護手指尖端面板的重要“零件”,啃咬指甲則是雙向的傷害,手指被細菌侵蝕的同時,透過口腔食入了藏在指甲裏的有害細菌,亦會對孩子的內環境造成不良後果,如寄生蟲的蟲卵可伴隨啃咬指甲的活動進入體內“興風作浪”。

如何才能讓孩子改掉啃指甲的壞習慣呢?首先要排除啃指甲是不是病理原因造成的。除了有可能缺鋅、缺鐵、鉛中毒及有蛔蟲所致的“異食癖”外,也許還有更深層次的心理行爲問題。年齡小的孩子通常都會經歷焦慮、煩躁、缺乏安全感的階段,如緊張時、獨自一人時更容易發生。某些特定的環境也會誘發啃咬指甲的病症,如面對繁重的課業、看驚險影視片,或受到家長、學校的責罵及懲罰,而恰在此時,咬指甲便成了孩子自我安慰或者是減輕壓力的特殊手段。久而久之,兒童還會產生自卑感、孤獨感等不健康心理。

1. 父母要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要注意滿足孩子被愛和被關懷的情感要求,父母應當從百忙的工作、家務中抽出時間,多與孩子在一起,交流感情,並多進行肌膚間的接觸,陪孩子做遊戲,陪孩子睡覺,在睡覺前給孩子以撫摸等溫情,使孩子有充足的幸福感和滿意感。

2. 鼓勵孩子多與同伴玩耍,給孩子安排一些合適的手工活動,儘量使他們不閒待着,如讓孩子玩積木、玩沙子、畫畫、做遊戲等,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健康向上、快樂、活潑的活動中,以使孩子忘記這種不良行爲。

3. 對孩子的吸吮手指和咬指甲的行爲,父母在給孩子進行矯正時,父母的態度要和藹親切,語言動作要輕柔,千萬不要大聲呵斥、恐嚇、打罵,不要採取簡單粗暴的禁止,因爲這樣只會強化這種行爲,使孩子感到更緊張,甚至產生自卑感、孤獨感等不健康心理。

4. 對於孩子因吸吮行爲及咬指甲的行爲,遭受小朋友譏笑時,父母要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援與安慰,要鼓勵孩子改掉這種不良行爲,在小朋友面前樹立孩子的良好形象,千萬不要在衆人的面前呵斥孩子,以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改掉不良行爲的信心。

以上的方法對於改變孩子啃手指的習慣會有所幫助。在這樣的狀況下,家長及老師要多給孩子一些關注,用正確的辦法加以糾正,而不是一味指責,要以耐心關愛的態度教育孩子不再啃指甲,並且用做遊戲、做手工、玩玩具、講故事、外出郊遊等方式轉移其注意力,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

孩子爲什麼非要摸着媽媽乳房才能入睡

一轉眼,女兒玲玲已五歲多了。曉麗和老公都是“白領一族”,平常上班格外忙,還不時要加班,根本無暇照顧女兒的學習和生活。夫妻倆一合計,就將女兒送到一所條件較好的寄宿制幼兒園就讀。他們也希望藉此機會,讓女兒改掉睡覺前的一個“怪毛病”——非要摸着媽媽乳房才能入睡。

開學第一天的晚上9點多,曉麗就接到學校老師打來的電話。“你女兒玲玲這麼大了,還要我陪着她睡覺,而且她的小手還非要摸着我的乳房才能入睡”老師說到這,欲言又止。

儘管老師的話沒有說完,但曉麗已經知道老師下面要說什麼了。

原來,在女兒玲玲十個月大時,每晚睡前總喜歡在牀上爬來爬去,和曉麗嬉笑玩耍。爲了讓女兒早點睡覺,曉麗就給她餵奶。女兒一邊吃奶,一邊用她那胖嘟嘟的小手撫摸着媽媽的乳房,吃着吃着,女兒不知不覺中睡着了,曉麗就將她放到小牀上睡。滿週歲後,雖然斷了奶,但女兒睡覺前,小手依然喜歡摸着媽媽柔軟的乳房,只有這樣才能睡得着,睡得香。剛開始,曉麗只是對女兒的這種行爲感到好奇,可沒多久她就煩了。爲了寶貝女兒睡得安穩,曉麗每晚也只得順着她。老公常常寬慰曉麗:“等玲玲大些,自然會好的。”

“可一晃女兒就該上小學了,離開了我這個當媽的,怎麼還是改變不了呢?依然要摸着乳房才能睡。”曉麗內心充滿了疑惑。

其實,對於這樣的問題不只是曉麗一家,像她一樣爲孩子睡前的“怪毛病”感到疑惑的父母,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只不過每個孩子的睡前行爲表現各有不同:有的孩子要媽媽輕拍、撫摸才能入睡;有的孩子非要吮吸自己的大拇指才睡得着;有的孩子則喜歡抱着毛巾被(或布娃娃)睡覺;有的孩子則會像玲玲一樣,出現一些更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爲,如摸着媽媽的乳房、揪着父母的耳朵(或頭髮)、摟着父母的脖子、摸着媽媽的肚皮,甚至啃着父母的肩膀等,這樣才能睡得着。許多年輕的父母長期爲孩子睡前的這些“怪毛病”所累,但又苦於找不到較好的解決辦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們睡前要摸着媽媽乳房的種種我們認爲不良的行爲,實際上是由於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而對某物產生的依賴。

衆所周知,孩子出生前,一直生活在媽媽溫暖的子宮裏,受到羊水的輕撫,有絕對的安全感。孩子出生後,進入一個“全新的、陌生的環境”,失去了子宮和羊水的保護,也就失去了安全感,孩子本能地會產生需要摟抱、撫摸等需求。這種需求在嬰幼兒身上表現得最爲明顯,醫學上稱之爲“面板飢餓”。

在嬰幼兒時期,父母的摟抱、撫摸等親暱行爲,能減少或解除孩子對陌生環境的不安全感和緊張感,給孩子的心理提供良好刺激;同時能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和智力提高。但嬰幼兒面板飢餓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缺乏安全感,就會變得膽怯、抑鬱和躁動不安,身體和智力的發育較同齡孩子的落後,常常會出現一些匪夷所思的睡前怪毛病。

因此,年輕的父母應正視孩子面板渴望被觸摸的心理需求,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天,都要以一種愉快的心情去面對孩子。對較小的嬰幼兒,每天抱抱他、親親他,定時用手輕輕撫摸他的頭部、頸部、背部及四肢。對於較大的孩子(三歲以上),則可以和他玩身體接觸的遊戲,如相互摟抱、嬉戲等;還可多爲孩子創造接觸外界的機會,帶他到大自然走走,認識更多事物,不要讓他沉溺在自己的小天地裏。一般來說,隨着孩子的成長,活動範圍的擴大,一些遊戲和活動會逐漸取代孩子的面板飢餓行爲。

如果孩子到了三歲以上,仍然存在上述面板飢餓行爲,則應看做是孩子的退縮性表現,其原因可能是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沒有給予孩子充分的“主動性”和“自主感”所致。每當孩子睡覺前要撫摸着媽媽的乳房(或其他部位)才肯入睡時,媽媽應該輕輕地撫摸着孩子的手,同時給孩子講故事以轉移他的注意力,再慢慢挪開孩子的手。絕對不能採取粗暴的態度,一把將孩子的手打掉,或斥責孩子,這樣不僅無助於孩子改掉這種行爲,反而起了負面強化的效果,而且容易引起孩子的焦慮、抑鬱、性格孤僻等心理障礙,給孩子的幼小心靈留下陰影。

孩子要摸着媽媽乳房才能入睡該怎麼辦?做父母的不要一味心疼孩子,要讓孩子養成獨立睡覺的習慣,長期陪孩子睡覺只會讓他們形成一種依賴心理,不利於孩子改掉不良的睡眠習慣,可以給孩子一個布娃娃作爲轉折期的依戀物。

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爲什麼這麼說呢?咱們一條條地分析:

“找對了門”自不必說,來諮詢的孩子的確存在這種或那種心理問題,由於“找對了門”,得到正確及時地諮詢與治療,他們深獲其益。目前我國一項調查表明,僅初中生而言,有20.5%的人有需要諮詢、治療的心理健康問題,其中4.5%情況還比較嚴重(包括各類型的精神疾病)。這些孩子如果“找錯了門”,把心理問題當作思想問題、性格問題、軀體疾病而耽擱下去,往往會導致學業失敗,社會適應困難乃至患上各種神經、精神疾病,比如人格障礙、恐怖症、強迫症、焦慮症、藥物或酒精依賴、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等。所以有心理問題到心理門診來是非常必要的。

“找錯了門”的情況不多,主要是把某些以心理問題、精神障礙爲外在表現的器質性疾患當成心理障礙來做心理諮詢,比如病毒性腦炎,風溼性小舞蹈症等。但是不必擔心,如果您找的是精神病學專家做心理諮詢,他們就不會誤診,因爲他們都經過嚴格的醫學訓練,有經驗的心理諮詢專家,即使不是學醫出身,也會有這方面的常識,他們會爲您“指對了門”。

那些“來少了”的孩子,主要是因爲家長對心理諮詢尚不瞭解,大多數心理問題不是一次20~30分鐘諮詢就能解決的,因爲造成心理障礙的原因往往比較複雜,障礙存在的時間往往已經不短,所以要找專業醫師系統地,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治療,不會一蹴而就。可能還有些家長覺得錢花在買藥、做手術上合算,爲“聊天”花錢,太不值,也就是說,我們的家長雖然開始意識到有些情況應該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但還不理解心理治療的目的、方式,不瞭解心理諮詢的含金量。隨着社會文明進步及經濟的發展,心理衛生知識的普及,人們在追求軀體健康的同時對心理健康的追求不斷提升,這種認識誤區肯定會越來越少。

和“來少了”相對還有“來多了”的:本來孩子很正常,最多有點同齡孩子都可能存在的小缺點,卻被家長、教師誇大了,認爲是心理問題。比如本來拔尖的學習,一次沒考好或成績剛一下滑,家長老師不由分說,馬上施加壓力,要從“心理”上找原因,於是逼着孩子見心理醫生,很傷孩子的自尊心。這時,明智的醫生應該用勿庸置疑的口氣告訴家長(或教師),您孩子(或學生)很正常,有心理問題的不是孩子,而是您。是您“望子成龍”的過高期待心理承受不了孩子成績下降的打擊而焦慮不安。您把自己不正常的心態投射給了孩子。真正需要諮詢的應該是您……

“來遲了”說的是由於家長、教師對心理健康知識匱乏,沒能及時發現孩子業已存在的心理問題或自己心理牴觸“精神病”這個詞,而遲遲捨不得給孩子看心理醫生,直到孩子患上精神疾病給孩子本人、社會、家庭帶來重大不幸後纔來見醫生。這時往往不得不住院治療,這就增加了治療的難度,預後也會大打折扣。非常令人痛惜!

因此,我希望社會能更多地用平常心去看待那些出入過心理門診的人,特別是我們的孩子。看心理醫生是文明進步的表現。在發達國家,每個有穩定收入的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醫生,看心理醫生就像去看感冒一樣,非常自然。我國大城市許多人的收入足以支付這筆非常經濟的諮詢費(我國心理門診收費一般只有國外的1/20~1/100)。與其花上數百上千元錢給孩子買他並不需要的滋補品,不如花幾十元給心理打預防針,爲苦惱開個心理處方,讓孩子心理像身體一樣能夠健康地發育、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