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成長心理>

怎樣看待兒童的心理問題

學問君 人氣:2.63W

一、怎樣看待兒童心理問題

怎樣看待兒童的心理問題

許多父母在發現孩子有心理問題後,如何告訴孩子,如何處理與孩子的關係等等問題存有疑惑。 其實父母首先應該瞭解:孩子有心理問題,並不是精神病、癡呆症,心理問題就像人有頭疼腦熱一樣,不可避免。父母可以直接問孩子,你是不是心情焦慮啦,學習壓力大啦,情緒不穩定啦等等。如果對孩子的心理把握不準時,可以到醫院諮詢。而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有心理問題時,父母也可以採用以下一些方法幫助孩子克服問題。

一是用信心療法。安慰孩子,給孩子樹立信心。如對於考前焦慮症等輕度心理問題,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考前人人都緊張,不只是你一個人心情焦慮,放鬆孩子的心情。

二是理解與關懷。孩子有心理問題時,不要指責孩子,更不能說你胡思亂想,你有病等。比如對於有強迫症狀的孩子,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發作時分散他的注意力,使他的注意力就轉移,恢復正常思維。假如這位同學的父母不懂這些,一味指責孩子,會導致孩子心理負擔越來越重。

二、如何判斷兒童的心理是否健康

具體說來,他們在生活、學習、勞動以及與人相處等方面,應有如下表現:

1、情緒基本上是愉快、穩定的。 不經常發怒,不無故摔打玩具與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時入睡,睡眠安穩,少夢魘,無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習慣;基本上能聽從成人的合理囑咐,不過分的挑食、揀穿,不經常無理取鬧。

2、求知慾較強。喜歡提問題並積極尋求解答;學習時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務時,注意力集中,記憶力正常;愛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同年齡相符,無口吃情況;生活中對力所能及的事,樂於自己做,不過分依賴別人的幫助,能比較認真地完成別人委託的事。

3、能合羣。愛與小同伴交往,對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爲,不隨便打人罵人,不妒忌同伴;在集體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導下,願意爲集體和所能及的好事。

4、誠實而不說謊。很少說不符合現實的話;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或損壞別要的東西;做錯事不隱瞞,肯承認錯誤。

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對稱讚感到高興,對批評、指責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歡迎的事,不願做遭人責罵的事;不過分的畏難、膽怯等。

三、孩子心理壓抑的表現及對策

1、亂扔東西愛打人

5歲的小威是個讓人“頭痛”的孩子:在幼兒園總是搶小朋友的玩具;做遊戲只能贏不能輸,否則就會耍賴;想要什麼就大哭大鬧,從不會好好說……小威媽媽深感無奈,只好帶他到醫院兒童心理科諮詢。醫生髮現,小威的父母由於工作忙,很少帶他出去玩,以致小威缺乏與人交流和相處的機會,父母的冷落也讓他的心靈受到傷害,從而導致了“不合羣”等表現。

一般而言,孩子的攻擊性在2―3歲左右開始體現,比如沒輕沒重地隨手把東西扔在地上,或莫名其妙地推別的孩子。這是因爲,幼兒是不會約束自己的。對孩子的這些行爲,有的家長覺得好玩而放任不管,反而會固化其攻擊行爲。據研究,攻擊行爲有一定程度的遺傳傾向,但後天的養育也很重要,如果父母或家人過於粗暴,對孩子的關愛不夠,更有可能固化其先天的攻擊傾向。

對策:家長不要急着教訓孩子,首先要了解導致攻擊行爲的事件始末和孩子內心的想法,弄清楚後再思考從何入手來教育孩子。切忌不分青紅皁白就打孩子,以暴制暴只會強化攻擊行爲。對於只是偶然出現攻擊行爲的孩子,只需給予適當的教育和引導,等孩子大一些,心理成長了,攻擊行爲自然就會消失。對於常表現出攻擊性行爲的孩子,家長可以安排一些簡單、需要耐心的遊戲,以確保他有足夠的時間完成。

2、總是不願意睡覺

上5年級的小洋晚上不願意睡覺,整天無精打采,還常常無故亂髮脾氣。醫生檢查發現他並無軀體原因,經心理醫生詢問得知,小洋在學校目睹沒寫作業的同學被老師懲罰,這讓他總擔心作業做不完,會受到同樣的懲罰,所以睡不着覺。

目睹同學被老師責罰,或許被責罰的人心裏沒當回事,可看到的孩子卻被嚇壞了。這其實與孩子天生的氣質類型不同有關。有的孩子天生憂鬱、敏感,情緒易受影響,容易受到創傷性事件的影響。有的孩子區分不開想象與現實的.世界,會被想象中的怪物嚇到,會因白天看到的動畫片、聽到的故事中有一個嚇人的怪物,而認爲怪物就在身邊。還有的孩子對公平和溫暖的要求很高,一旦老師和家長冷落了他們,或對他們有所不公,就會內心受傷。因此,家長一定要讀懂孩子的心,關注孩子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有時候,許多困難在家長眼裏不值一提,但卻會讓孩子受到傷害。

對策:睡覺前和孩子聊聊天,給他們關愛和安全感,也給他們機會說出心裏話。如果是因爲看了什麼嚇人的東西,可以透過一些小故事引導他們克服恐懼,同時要讓孩子看積極快樂的動畫片和圖書。如果在學校出了問題,家長應該與老師溝通,並與老師達成共識,善待孩子,多給他們一些鼓勵。

3、經常性地說個謊

說謊是孩子心理髮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在成長中,孩子發現自己的某些行爲能引起父母的重視,有時會靠撒謊來吸引父母注意。成人常會使用善意的謊言來處理人際關係,可許多家長不注意迴避孩子,會被他們模仿。因爲某些願望無法實現,類似吹牛、說大話這樣的謊言,在孩子成長經歷中也屢見不鮮。

如果家庭環境過於嚴苛,孩子的撒謊行爲就會被固化。不少家長常常責備孩子,卻從不思考自己有沒有錯,有沒有對孩子關心不夠。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下意識地逃避懲罰,而撒謊就是最便捷的方法。謊言被識破,家長會更生氣,打罵得更狠;如果說謊成功了,就會加強孩子的僥倖心理,更加習慣撒謊。久而久之,甚至會發展到品行障礙的程度。

對策:父母要因勢利導,鼓勵孩子說實話,這對於孩子心理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父母還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援,要告訴他們:“不要怕,跟爸爸媽媽說實話,把你的遭遇和困難都與我們分享,我們和你共同面對一切。”有了父母的支援,孩子纔不會選擇用撒謊來逃避。此外,父母千萬不要輕易地將謊言與孩子的品質聯繫在一起,以爲孩子不學好,這些想法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把自己定位成壞孩子。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說謊已經成了孩子的一種習慣,你就應該帶他看心理醫生了。

TAGS:兒童 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