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職業教育與職業道德的幾點思考

學問君 人氣:9K

職業教育與職業道德的幾點思考

職業教育與職業道德的幾點思考

職業學校發展日趨成熟,加強職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緊迫性也日益突顯。怎樣讓職業學校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這就需要學校將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幫助其順利踏上工作崗位。當下的職業學校學生較於前幾年的學生而言,思想觀念上出現了很大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對待工作的態度、對待職業成長計劃的態度三個方面。對於目前出現的新問題,職業學校不能僅從知識教育的角度開展日常工作,同時也應針對職業道德進行教育。

1. 職業道德

A. 職業道德的涵義

職業道德是一種職業規範,受社會普遍的認可 ; 職業道德是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職業道德沒有確定形式,通常體現爲觀念、習慣、信念等 ; 職業道德依靠文化、內心信念和習慣,透過員工的自律實現 ; 職業道德大多沒有實質的約束力和強制力 ; 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對員工義務的要求 ; 職業道德標準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業可能具有不同的價值觀 ; 職業道德承載着企業文化和凝聚力,影響深遠。

B. 職業道德的特點

a. 職業道德具有適用範圍的有限性

每種職業都擔負着一種特定的職業責任和職業義務。由於各種職業的職業責任和義務不同,從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職業道德的具體規範。

b. 職業道德具有發展的歷史繼承性

由於職業具有不斷髮展和世代延續的特徵,不僅其技術世代延續,其管理員工的方法、與服務對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歷史繼承性。

c. 職業道德兼有強烈的紀律性

紀律也是一種行爲規範,但它是介於法律和道德之間的一種特殊的規範。它既要求人們能自覺遵守,又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後者而言,又帶有一定的法律的色彩。因此,職業道德有時又以制度、章程、條例的形式表達,讓從業人員認識到職業道德又具有紀律的規範性。

C. 職業道德的社會作用

a. 調節職業交往中從業人員內部以及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間的關係

  一方面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內部的關係,即運用職業道德規範約束職業內部人員的行爲,促進職業內部人員的團結與合作。另一方面,職業道德又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之間的關係。

b. 有助於維護和提高本行業的信譽

一個行業、一個企業的信譽,也就是它們的形象、信用和聲譽,是指企業及其產品與服務在社會公衆中的信任程度,提高企業的信譽主要靠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質量,而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高是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有效保證。若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很難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和提供優質的服務。

c. 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行業、企業的發展有賴於高的經濟效益,而高的經濟效益源於高的員工素質。員工素質主要包含知識、能力、責任心三個方面,其中責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職業道德水平高的從業人員其責任心是極強的,因此,職業道德能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d. 有助於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職業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的主要內容。職業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個從業者如何對待職業,如何對待工作,同時也是一個從業人員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的表現;是一個人的道德意識,道德行爲發展的成熟階段,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2. 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勞動者,與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較,職業教育側重於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職業道德教育的實效性最終體現在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上。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 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自我教育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提高自我認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調節能力的過程,是一個人在道德修養上自覺能動性的表現。職業道德教育是否有效,歸根到底取決於教育對象的 “ 自我 ” 作用。因此,在職業道德教育工作中,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資格,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教育功能。在教育的方法上,採用平等、民主、開放式的教學,尊重和開發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主動系統地學習有關職業道德理論知識,在社會實踐中自覺地按照應承擔的社會道德義務進行自我監控和自我矯正,從而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