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落葉》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3.28W

幼兒園小班散文詩落葉的教學反思大家會寫了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落葉》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落葉》教學反思

《落葉》教學反思【1】

本學期的"跨班跟進課"活動,我執教的是大班的散文詩《落葉》,在三次執教的過程中,我在不斷地專研教研、分析教材的基礎上,調整活動環節的設計,以力求使教學活動達到理想的效果。下面,我就來說一說我自己在三次執教的過程中的一些所想所思。

一、教材的處理

1.第一遍讀散文詩《落葉》之後,我發現這篇散文詩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中間的三段內容,它具有一個非常規整的句式,語言非常優美。在教學活動設計中,我可以將這三段的內容作爲一個重點內容來引導幼兒學習。

因此在第一次執教中,我制定的活動的教學目標中的第二條是:學習句式"樹葉---小動物---",體會散文詩的語言美。我制定的活動難點是:在理解散文的基礎上學習句式,感受散文的語言美。

2.第二遍讀散文詩《落葉》之後,我發現散文詩的最後一段在句式上其實是在之前的三段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在內容上是對前三段內容的一個提升。如何來處理這一段的內容,是分開學習還是結合之前的三段內容,在之後的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我該如何體現,這些思考便影響和指引這我接下來的教學設計。

第一次執教時,我在欣賞散文詩的最後一段時是將這一段單獨拿出來讓幼兒的,在學習完前一段散文詩後用"我們再接着聽下去"來作爲過渡,這樣的'處理方式顯得比較生硬。因此,在第二次執教時,我在幼兒學習完前一段散文詩(集體朗誦)後,直接在背景音樂聲中將最後一段的內容呈現給幼兒,這樣的處理方法不僅使幼兒覺得新奇,也使環節之間的過渡更爲順暢。

3.第三遍讀散文詩《落葉》之後,我發現了散文詩的第一段內容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匯入,可以透過對第一段內容的呈現來和自然地引出全文

在前兩次執教中,我採用的圖片是靜止的,而且在呈現圖片後提了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對學習散文詩沒有多大的幫助,還使得匯入部分過於繁瑣。因此,在第三次執教時,我採用的PPT落葉圖片是動態的,而且在圖片呈現以後,透過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秋天到了,樹上的樹葉發生了什麼變化?"直接呈現散文詩第一段內容,使幼兒進入散文詩的優美意境,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細節的處理

1.句式的學習在句式的學習過程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以看、聽、說爲主體的語言環境,調動幼兒說的慾望,促進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語言。

其一:第一環節的初步感受散文詩內容,在我朗誦散文詩的時候沒有出現PPT畫面,透過一個提問"---"讓幼兒自由地說說自己聽到的。其二,第二遍朗誦散文詩時配上PPT畫面,再次透過一個提問"---"讓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來說一說。兩次內容的呈現不同,提問指向的重點不同,使幼兒逐步進入帶散文詩的世界中去。同時,藉助圖式,爲幼兒的學習提供支架,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內容。

2.動詞的處理散文詩重點內容中出現了"躺"、"坐"、"藏"三個動詞,動詞的出現使小動物與落葉之間發生的事情更加有趣、生動,如果將動詞的學習融入進去,一定會使孩子們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更加深刻。

其一:集體試試躺的動作,請個別小朋友學學坐的動作,個別、集體試試藏的動作。其二:爲最後的角色表演活動做好鋪墊。

3.圖片的呈現動態落葉圖片的選用,使秋天的景象更爲生動、真實,相比較靜態的圖片而言,起到的效果一定會更好一些,也更能吸引幼兒,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四副背景大圖的使用,使最後的角色表演環節充滿趣味,激發了幼兒繼續學習、遊戲的興趣。

透過這次的"跨班跟進課"活動那個,我在如何處理教材、設計活動方案方面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和經驗,我認爲:

首先,一定要反覆研讀、分析教材內容,對教材有一個整體的把握要做到"反覆細讀、品味全文"。

其次,一定要處理好教材中的細節部分內容,要做到"反覆思考、體現細節"。

《落葉》教學反思【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教學中,我時時刻刻關注這一理念,儘量用這一理念在課堂中教學……《落葉》雖然是一篇老課文,但是在今天它踩着新課程的鼓點,帶着新理念走進了課堂,我感觸頗深。

教學片段一:

師:小朋友課前收集了許多樹葉,我們一起來看看,欣賞一下好嗎?(學生拿出撿來的落葉。)

師:那麼多美麗的樹葉,你能用句子來描繪一下嗎?(課件演示各種各樣的樹葉)

生:落葉五顏六色,美極了。

生:落葉一片片從樹上落下來,像一隻只蝴蝶在飛舞。

生:美麗的落葉像給大地蓋上了一條花被子。

生:那紅紅的楓葉像扇子,又像紅旗。

生:落葉太漂亮了,我想把它拿來玩玩。

教學片段二:

一、走近生活,創設體驗情境

作爲一位語文教師,我們要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爲了實現語文的生活化,我在教學《落葉》這篇課文時,課前讓學生去大自然中尋找各種各樣的落葉,然後課堂上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美麗的落葉。學生在生活中親身感受了落葉的五彩繽紛。因此請學生描述落葉的美麗時,學生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說落葉像一隻只飛舞的彩蝶,有的說落葉像一把把漂亮的扇子,有的說落葉像小姑娘翹起的小辮子,還有的說落葉像小金魚的尾巴。這些都是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同時爲本文後面小動物們把落葉當做各種有趣的東西做了鋪墊。

二、關注學生,成爲體驗的主人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積極,主動的參與者,我們應該讓學生在新語文課程所營造的廣闊的空間中自由翱翔……爲了完成學生在聽讀中識字這一目標,我讓學生在自由讀課文時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然後讓學生採用自己的喜歡的方式識字,有的組成四人小組同來學習,有的小老師在考小夥伴了,有的在拼讀音節呢,有的在寫寫畫畫想着好辦法。看着學生們學得津津有味,我真爲他們感動。

三、重視體驗,讓個性飛揚

在教學時,我注意引導學生用心去思考祖國語言文字,用心去咀嚼語言文字的美,去體驗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這種體驗,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而應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自己去感悟體驗。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美美地讀課文,熟讀成誦時,我鼓勵學生髮表議論,用個性化的語言發表見解,說說小螞蟻、甲蟲、小魚、燕子看見美麗落葉時的高興和激動。並結合學生年齡特點,請他們邊說邊表演。聽着學生富有個性的發言,看着他們大膽有趣的表演。我彷彿捧着一顆顆鮮活個性的童心,陶醉在孩子們天真,爛漫的世界中。

《落葉》中的句子訓練

教學《落葉》一課,教師提問,樹葉落在哪幾個地方?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回答:樹葉落在河裏。樹葉落在院子裏等,教師予以肯定,並進行了大面積訓練。在此基礎上,教師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是把這四句話併成一句話來說,該怎麼說?有的學生急於回答,但教師要全體同學先找出四句話中相同的地方(“樹葉落在”),隨後又引導,相同的地方不要重複,讓它只出現一次,四個表示地點的詞語“地上、溝裏、河裏、院子裏”依次排列,最後兩個詞語間用“和”字相連,並要求每個學生自由輕聲說,同桌互說,然後以“開小火車”的形式在“大庭廣衆”面前說。說好了,再讓大家把這個句子寫下來。

句子訓練是語言文字訓練的一項基本功,是聽、說、讀、寫的基礎。對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一種新句式的出現必須牢牢抓住,採用各種方式將訓練落到實處,深深紮根。本教例不滿足於學生的理解和模仿,而是十分注重讓學生“內化”,積極地消化吸收,學會運用,本教例還不滿足於小部分學生的爭相發言,“熱熱鬧鬧”,而是讓全班同學參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逐步引導,穩紮穩打,務求全員達到訓練的下限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