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3.06W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篇1

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對自然的認識很多是以“接受”的方式形成的。這種“接受”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是被告知,有的是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性的觀察所“積累”的。正因爲如此,我剪輯了一系列有關自然現象的影片,透過“對自然事物的感受”“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問題的發現和提出”這一線索,鼓勵學生觀察、思索身邊的自然現象,引導他們自覺地提出疑問,激發探究的興趣,形成對科學本質的理解,而更重要的是從他們習以爲常地“積累”中怎樣得到一個真切的體驗,怎樣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從問題開始,可以進入科學的世界,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根據《科學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我在教學組織形式中加入了小組協同和小組討論等形式,鼓勵學生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和交流的能力。

在初中學生的想象中,科學研究是高深而神祕的,而且可望不可及。爲了消除同學們的這種畏懼心理,我在中插入了《伽利略擺的等時性》動畫片,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情景中理解科學研究是一個探索發現的過程,需要用到很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需要在實驗室裏一絲不苟地工作,需要協作和交流。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透過簡單的實驗來檢測一些科學理論。“金魚在水裏上浮和下沉”,這是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現象,爲了理解這一現象,我安排了一個“會沉浮的氣球”的演示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我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現象,指導學生把觀察到的現象用語言表達出來。

在這節課最後我安排了“科學技術改變了世界”這部分內容的討論,學生們各抒己見,在討論和交流中明白了科學的發展是無窮盡的,人們在不斷提出和發現新問題的過程中,推動了科學不斷地發展,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對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好處,但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要協調人和自然的關係,保護環境,才能創造更爲美好的生活。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篇2

一、調整教材的內容順序

教材安排順序是先認識大氣層及其對地球的保護作用,然後在認識空氣的存在。以前總覺得這樣不順暢、彆扭,透過學習我知道了這不符合知識本身的邏輯———學科邏輯,學習有關大氣層的知識應該是在學生認可空氣存在基礎上進行,所以進行了調整,改爲先認識空氣的存在,進而瞭解大氣層的有關知識,最後認識有關大氣壓力等內容。

二、強化技能體現

學生對於知識技能的掌握需要不斷的強化才能真正的內化。課上,第一次證明杯子裏是否有空氣是學生初步意識到如何辨別有效實驗現象,意識到現象和結論之間邏輯關係的,後面的採用多種方法證明周圍有空氣是個強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強化的手段有三個:一個是報告單的設計。報告單上有預測現象、實際現象、能否證明空氣存在這幾項內容,目的就是提醒同學的注意。二是實驗材料的選擇。小水輪這個材料實際上是給學生設的一個小陷阱,前面認識水的時候用過這個小水輪,用它證明水流有力量,學生可能誤將這個實驗來證明空氣的存在,在學生出現錯誤的基礎上強化,這樣容易引起學生的重視。三是根據學生的彙報有目的的追問來完成這個強化過程。本課突出了由扶到放,使學習過程符合學生認知邏輯,以前我也是這樣做的,但是沒有意識到其強化功能,因此這次做了一些改進,是強化功能更到位,不如報告單的修改,追問目的的加強。

此外,透過這課的教學我還有一點體會,就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使學習內容承載更多的任務。

《空氣的存在》本身承載着透過實驗認識到空氣無處不在、能夠證明空氣存

在,培養實驗能力的教學任務,在此基礎上,我還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及教學時間,使其承載了注重培養學生實證的科學能力和基於事實的推理思維能力。

科學的本質是求真求實。三年級的學生認可空氣的存在,但沒有從科學實證的角度去認識,因此整節課的設計主要都是圍繞如何證明空氣的存在展開的,就是用可見的現象證明不可見的物體。學生的證明過程也是培養他們實證意識的過程。

韋玉在《探究式科學教育》一書中指出:“我們讓兒童從熟悉的、主要依靠感官感知的認知方式出發,逐步學會運用基於事實的推理思維,應該逐步引導他們運用推理思維來進行數據的現實和分析,而不鼓勵他們依靠直接的感知來形成表面的結論”。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學生彙報現象積極踊躍,但是當問到這些想象說明什麼的時候,學生就顯得比較沉寂,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的學生還沒有形成基於事實的推理思維習慣。這就需要教師在課上根據具體內容進行培養。我覺得本節課的內容是培養學生推理思維的合適載體。課上的每個實驗都要強調這個現象能否說明空氣的存在,就是要使學生意識到現象和結論之間的邏輯關係,久而久之,學生的推理思維能力就會提高。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篇3

《空氣佔據空間》這節課教材對於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既陌生又難於理解。因爲空氣是一種看不見,摸不着的氣體,這比固體、液體佔據空間來的更抽象。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讓學生透過具體形象的事物,自己去探究,親自動手實驗,去體會、去探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再集體討論、交流、開展探究活動,最後得出結論“空氣佔據空間”,從而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質疑、探究、自主學習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整堂課中有兩個重要的結論:空氣是會佔據空間的。空氣佔據空間的大小是會變化的。

爲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這些觀點,讓學生透過自己親手實驗來驗證。在實驗前先給先給學生簡單的講解了空間的定義,前一個實驗是在老師的演示實驗“杯中的紙會溼嗎?”得出結論,空氣佔據空間,緊接着比較空氣和水都佔據空間那麼它們有什麼不同了?學生操作比較分別裝有40ml空氣和水的注射器發現它們之間的不同,得出結論空氣佔據空間的大小是可以變化的。然後拓展知識,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最後一個環節透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引入要學生透過今天所學習的知識幫助烏鴉喝到水。這部分內容有助於培養學生透過所學的科學知識幫助到其他人,讓學生學會如何靈活的運用知識體驗到成功的滋味。學會將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緊密的聯繫起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從而使學生更好的認識到知識的價值,增強了學習的欲,在某種程度上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後學校的領導對我的這節課進行了評課,總的來說這節課課堂結構是比較完整,過程清楚,板書設計有心,各個環節緊扣,問題設計好,學生積極活躍。不過也有許多要改進的地方,語言平淡,激情不夠,節奏太快應該注意細節。在學生操作實驗中,應該講明實驗要求,課堂組織方面有待加強,問題提出以後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回答時間,對學生的表揚應多樣,評價要有價值。最後領導對我的工作做了肯定,讓作爲新老師的我開始對以後的.教學充滿信心。

透過不斷努力,不斷學習,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我想我的課堂永遠會充滿活力。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篇4

在《浮與沉》一課上,我採用了課件輔助教學,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的:

1、首先,在教學開始,我透過課件出示一個《阿凡提幫助窮人的故事》故事匯入新課,讓學生知道浮與沉還能幫助人們做事。

2、在活動1的教學環節,我首先是讓學生在認識了實驗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猜想不同物體可能會產生的沉浮現象,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充分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在猜想的基礎上,讓學生透過驗證自己的猜想,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3、在這個環節後,我引導學生提出本節課要研究的問題,怎樣讓浮着底瓶子沉下去,下沉的橡皮泥浮起來,然後讓學生自主選擇想要研究的問題,可以是其中的一個也可以是兩個問題,這樣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探究時間,讓學生在寬鬆、民主、和諧的環境裏自主設計實驗方案,親自動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充分發揮團結、合作、互助的科學精神。在學生充分進行實驗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彙報,把自己的智慧與全班同學共同分享,同時分享同學的智慧,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又可以促進小組的相互學習,共同分享成就。

4、在本節課的最後,讓學生自由談本課的收穫,自我評價在本課中的表現或小組表現,使學生敢於正視自我。發現自我和小組的不足,學習他人的長處,以利取長補短。教師的隨機評價,給予學生克服困難自主探索的勇氣,有利於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篇5

本課是粵教版小學科學教材三年級上冊《我眼裏的生命世界》單元中的第一課

也是剛剛接觸科學學科的孩子們正式學習科學課的重要一課。

在教材的處理方面,我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徵,在把握好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合理化的調整與處理。另外,我還將課堂中的學習活動延續到課外,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查閱“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生物”的有關資料。

結合練習冊,學生們能夠接觸到很多關於生命的科學知識,補充了他們的知識面。過去,我們認爲:教學就是把書上有關的知識點講完,教材中的相關實驗做完,就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今天,教學更需要將學生課堂上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外,爲他們更深入的瞭解相關知識拓展空間。

這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理念,更新我們的原有思維,並在科學課上有所突破。在教學的準備方面,我遵循便於操作和合作探究的原則,儘可能多爲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創設的氛圍中進行合作研究。

利用班班通教學模式,力求使學生能夠看到更多,瞭解的更多。在教學過程的設計方面,遵循兒童科學認識活動的規律,以科學探究活動來展開整個教學活動: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小組合作交流、彙報富有特色的記錄——探究、研討有生命的物體的共同特徵——拓展延伸、續寫科學詩,感受生命世界的無限美麗。

透過本課的學習,孩子們知道了生命體和生命體的區別,掌握了生命體的相關特徵,也爲逐步適應科學學科打下基礎。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篇6

本節課在教學活動中反思以下幾個方面:

一、問題的提出來源於生活實踐

科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其內容就來自於我們的生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知識和經驗,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現象,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能結合實際解決問題。在本節課剛剛開始,教師出示課件,展示了大家熟悉的桃河夜景、北山公園夜景,讓學生親眼目睹城市的美麗景象,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欣賞過這樣的夜景,教師再出示出來,立刻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再結合這節課的內容,學生就不難想到這麼多的燈光,五彩繽紛的顏色,人們是怎樣做成的?是怎樣讓這些燈泡同時亮起來的?由此可見,越貼近生活實際,越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受到的啓發就越大。所以創設適合於學生認知的生活情境,對於學生的學習是相當有利的。

二、猜測假想成爲科學驗證的催化劑

真理是在不斷實踐,不斷總結,反覆論證後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的,科學學習也不例外。課堂就是學生實踐的一片小小的天地。而在各種條件都已具備的情況下,如何去探究,探究結果會怎樣,這種假設將與實踐形成相互對立的問題。在學生的心裏正式有了這樣的對立,才能使學生在自身的實踐中不斷出現意想不到的收穫,猜測與事實之間總是存在着差距。所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去假設、猜測,這對於透過探究最終解決問題,得出正確結論有着極大的推動作用。如在這節課中,學生透過大膽設想“在一個電路中能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這就使學生對探究有了信心、壓力和動力,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才能經過失敗,再失敗,最終成功這樣一個過程,從而用實際行動驗證了自己的推測,繼而得出正確結論。“沒有大膽的猜測就作不出偉大的發現”,讓學生根據科學依據進行大膽猜測,是科學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

三、合理引導學生深入。

國外科學教育有個說法,叫做“一英寸寬,一英里深”。“一英寸寬”指知識內容宜少而精,“一英里深”指內容要展開,展開了纔可能“深”,纔有可能讓學生真實、生動地受到科學素養的養成教育。如:學生動手試驗時要求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畫出自己預想的接法,看看能畫出幾種。預想是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的。動手實驗,先按自己預想的方法連接,接起來能發光嗎?再試試自己在試驗過程中想到其它方法。畫出各種接法的圖。

所有的觀察、實驗活動,都要提醒學生留意自己原來沒有想到的情況。例如“燙手”,是學生在操作中經常發生的情況,但對這件事很少留意。留意了,就出現了“深”的機會,就會引出一連串的問題:是什麼東西燙了手?怎樣連接會燙手?燙手時電珠發光嗎?把不發光的連接方法畫出來,想想不發光的原因。這樣,學習就展開了,“深”了。

許多科學發現、發明是從意外情況中獲得靈感的,我們在觀察、引發實驗中,要像科學家那樣,高度敏感地留意意外情況。研究意外情況,是培養科學興趣、引發好奇心、引起問題、引發思考的生動有效的途徑。研究意外情況,首先需要教師對此有高度敏感,像“燙手”這類情況,必須是老師觀察到了,並且對討論這個問題的教育價值心中有數,纔可能成爲“深”的契機。

四、手腦並用,合作探究是發現真理的必由之路

探究是科學活動的核心,是正確認識事物發展規律的基本途徑,沒有這環節,不可能得出正確的結果。就如同人們吃栗子一樣,不剝開外皮不知道里面的是啥,不親口嘗一嘗就不知道它是甜的。在課堂上,要想使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就要不斷地去做一做,試一試,連一連,接一接,從而使學生經歷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反覆實踐才能得出正確結論的過程。有的小組可能有些吃力,但其他小組的成功會使他們充滿信心,最終能把實驗做好。探究的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機械活動,而是學生在思維上最活躍的階段,這也是科學教學的目的所在。在活動中,透過合作讓學生的認識更加全面、廣泛,使他們的活動趨於正確的方向。

五、勇於質疑是科學學習中的一種優秀品質

愛因斯坦說過一句名言: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實際上在電路連接中,學生的實驗活動不是很順利的,而是在不斷遇到許多問題的困擾,這就是學生的思考與實踐操作之間形成了矛盾。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學生對自己的做法就會不滿足,因而能設計出更多的思路,改進活動方法,從而有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對於問題鍥而不捨,質疑排異,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活動。所以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用心思考,大膽實踐,向困難挑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問題本質,使學生探究活動更加深入,促進學生學習得以昇華。

六、學習的樂趣在於享受成功的體驗

“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活動,最終各個小組都做成功了。從學生方面上看,他們在急於展示、交流、總結中表現的越發主動積極。不難看出學生爭相把本組的實驗結果展現出來,就是想讓大家都知道他們成功了。其內心喜悅溢於言表。這種成功感恰恰又是激發學習興趣,更加深入進行探究的動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表現,不失時機對學生進行引導,繼續開展一些具有探究意義的活動,使學生真正走進科學。

透過本堂課的學習,我感覺到孩子對科學探究活動有着強烈的興趣,身爲一名科學教師我們應該在平時留心學習和積累各種科學知識,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餘的指導和引導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在指導和評價孩子的時候,老師說的話一定要嚴謹,對於某些沒有定論的問題,不要做肯定性的回答,而應該是對孩子進行一個探究方向的引導。課堂中,教師要善於抓住孩子的興奮點,適時的引導,讓孩子在科學探究活動過程中合作、互助、自主的進行探究活動。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的學習、探索、實踐。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篇7

看到的是什麼?這是三年級的孩子真正意義的第一節科學課。我想處理好興趣和習慣是我第一單元的常規工作重點。既要保護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又要有利於促進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課堂上,我首先讓學生回憶所知道的植物,許多孩子曾養過一些植物,所以他們能具體說出植物的名稱,但是對於植物的其它知識瞭解的很少。在看圖中的大樹時,孩子們關注大樹的結構較少,能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瞭解樹的結構,並試着去描述。

在回憶曾經看到過的大樹時,孩子們顯示出來的東西並沒有我想象的多,結合PPT他們講到了葉、樹幹、藤蔓、樹的形狀等資訊,聯想部分說到了鳥巢、樹幹上的動物,也有少部分孩子說到低下的小草和周邊的環境。

當老師說道想不想去校園看大樹時,學生顯的非常的興奮。

教師在引導孩子們討論時,大部分孩子能說出自己想觀察的是什麼,怎麼觀察。但是實際觀察時,孩子最感興趣的是觀察樹上的小動物,很容易被樹上的小動物吸引,而對於諸如樹根、果實、花、葉片長度等相關特點關注明顯不夠。顯然他們的認知和行爲還有一定的差距。在觀察的過程中,我也發現,大多數孩子能用放大鏡去觀察,他們這麼做,有很多孩子是因爲對放大鏡產生了好奇,急於想使用,而對真正觀察的結果並不是很注重,教師在以後的觀察活動中還要注意有效的引導學生如何使用工具。

本課還呈現的一個孩子的特點是大部分孩子能在老師和同伴的提醒下及時記錄,但是記錄的速度比較慢,以致影響了他們的觀察,以後的課中教師指導和調整孩子們的記錄,使觀察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