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500字>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精選(3篇)

學問君 人氣:1.8W

聽說《萬曆十五年》開創了一種新的大歷史觀,脫離編年史以時間順序編撰的流水賬和《史記》等側重史料堆砌的傳統。那麼你們讀後又有什麼樣的感受呢?下面小編整理了3篇萬曆十五年讀後感,供大家參考想,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精選(3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一】

讀《萬曆十五年》,讓我這個本沒有歷史觀的人耳目一新,腦洞大開。作爲“一本老的好書”,成功地幫我釋放了仇恨,對那些刻板乏味的“新的爛書”——歷史教科書的仇恨。恰好前幾天還和朋友發牢騷:我們學習歷史的過程其實並沒有幫助我們形成歷史觀,歷史課本用千篇一律的套路式手法麻痹了我們的神經,遮蔽了我們的視野,當然也怪自己不求甚解。

黃仁宇的《萬》的開篇和敘述方式在我看來具有《百年孤獨》之於小說寫法的魅力。將歷史抽絲剝繭,娓娓道來,活生生的一個個歷史人物躍然紙上。沒有讀過類似的書,會讓人產生時空錯覺,那些細緻入微的描寫:萬曆皇帝的無奈和任性;海瑞、戚繼光從政治軍的理念;張居政的成與敗……拉近了我們與歷史人物的距離,閱讀感覺上像小說一樣容易上手。

可惜黃先生的大歷史觀:歷史上表面看來極易忽視的事件(這正是我們的教科書所幹的事),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由於我知識的匱乏和認識的片斷性,所以無法融會貫通。甚至還有一些不同與作者的看法。

他寫作本書的落腳點是,當一個人口衆多的國家個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無法補助技術之不及。我反倒認爲,在我們沒有更加系統、科學、完善和有效的制度之前,不妨放低身段,用好這幾千年的精華。當今的很多組織追求的高、大、上,實際上是空中樓閣,遠遠沒有中庸的申時行來的實在。當然,這一點都不會影響我對這本書的好感和認同。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二】

淺讀《萬曆十五年》,只覺得看到了一條鏽跡斑斑的長鏈,每一個人都是其中一鏈,就連皇帝也未能倖免。書中代表性的人物也僅僅是其中較出衆一環,僅僅如此,他們無法做出任何改變,任何變動的意圖都會引起其他鏈條的劇烈抽動而導致失敗。因此,他們只能靜靜感受長鏈的涌動,目送着它的氧化。

在其中,萬曆皇帝尤使我感到悲哀。

從小便被浸潤在儒家文化之中,萬曆一直都在被教育着要成爲一名優秀的皇帝,而皇帝的一舉一動都要符合道德規範,這個國家的制度也是由道德堆砌而成的,任何政事一有違道德便會引起言官們自持道德來批評上諫。這也許就是一切悲劇的根源。

經歷過了對張居正的清算、立儲風波等等,萬曆似乎也認清了帝國政府的原則,認清了一個皇帝真的職能,明朝文官幾百年形成的傳統使他成了一個帝國延續的象徵,只是一個被供奉在神壇上的像,可以對他上香彙報,卻絕不能讓他走下神壇干預各個事務,倫理道德的重壓讓他壓抑,讓他寂寞,他想反抗,可從小被灌輸的理念,讓他無法像正德一樣叛逆得成爲一個“昏君”,因此他選擇了消極怠工來對抗。也許起初只是一種報復,而後便漸漸演變成了一種厭倦,。但造化弄人,他的“無爲而治”竟延續瞭如此之久,貫穿了整個王朝的餘暉,也使其沒入了無際的深淵。

或許在歷史上,他是個昏君,對於官員們,他只是一個必要又不需要的存在,但切身地去看,他只是一個山窮水盡的制度的犧牲品,他只是高牆前面一個脆弱的雞蛋。

制度,一個個王朝依靠它,從初生到風華正茂,制度的完善,卻也在越來越腐朽的進程之中,令王朝從風華正茂到走投無路,進而崩潰。而這王朝的末世皇帝,只有被這制度絞殺的份。制度塑造了一代人,卻又毀滅了一代人。歷史也便在制度一代代輪迴之中默默前行。

數百年後的我回望,只感到一種無奈,爲人與制度的不相容,爲人抗爭的無果。

歷史用寥寥幾筆記下了那些孤獨的站在頂端的人們,功過了然,卻遺忘了他們面前的種種。泛黃的紙張愚弄,欺騙了多少人?權力背後是如此落寞蒼涼,這又誰人能懂?

人,不過是制度下的產物。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三】

公元1587年,無關緊要的一年。

這一年便是萬曆十五年,一個不能再平淡的一年,。其中發生的一些零星瑣事,卻充分體現了明代制度的弊端,卻是之前的大事所影響的產物,卻爲之後的腥風血雨做了“鋪墊”卻爲整個大明王朝的覆滅埋下了禍根。合上書,腦海裏翻涌的無不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悲劇,一曲西風落葉的哀歌。

君悲。萬曆皇帝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年方十歲便登基做了皇帝,瘦小的肩膀承擔着的是一整個國家的責任與希望。年幼的他然而絲毫不畏懼,反而小小年紀便有了鴻鵠之志,渴望“萬曆中興”,能夠像先人一樣成爲一代明君,滿懷希望,積極向上。向老師苦讀四書五經,向太后學習做人之道,向臣子學習治國之道。一旁還有忠臣張居正的輔佐與大伴馮保的指導,一切都是那麼井然有序,欣欣向榮。可背後危機的種子卻悄然發芽。萬曆皇帝做任何事情都要經歷繁章縟節,作爲一國之君權利卻集中於文官集團,一天三次上朝令他身心疲憊,自己彷彿只是一個象徵,所做的事情彷彿早已被安排好,不可逾越。之後的張居正風波讓他徹底失去了對他人的信任,立嗣事件又使他感到了“道德綁架”,一個年輕氣盛的小夥子就這樣一步步走向沉淪,走向沒落,開始沉迷酒色,不理朝政,長達二十八年未上朝,成爲漫漫歷史長河中的又一代昏君。這不是萬曆皇帝的錯,而是以儒家文化,四書五經爲道德標準來治國的必然結果。

臣悲。最能體現出的便是他——張居正。一生勤勤懇懇,鞠躬盡瘁,在小皇帝十歲登基時便開始一心教導他,幫他請全國最好的.老師,教會他怎樣爲人處事,怎樣治理國家。同時,又要主持朝政,輔助年幼的皇帝管理天下,批閱奏章,還要調節宮內外的勾心鬥角與種種矛盾。縱使他有時爲了私利會徇私枉法,也是那個時代的人之常情,他的功是遠遠大於過的。可是世態炎涼,一羣文官集團的臣民開始彈劾他,與他爭鋒相對,使原本對他充滿無限敬意的萬曆皇帝都開始懷疑他,以至於死後他的所有財產收的收,搶的搶;後代們死的死,傷的傷;一切與他有關係的人,免職的免職,流放的流放。嗟乎!一代忠臣,因爲制度的弊端,宮內上下的勾心鬥角,朝廷的朽敗,竟落到了這個地步,。

百姓悲。如果說君臣還有金錢、權利的支配,而能在悲中得到稍許的慰藉,那百姓就是徹徹底底的悲哀了。他們無權無勢,能中舉做官的人也是寥寥無幾,更多的人選擇的是守着不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耕作一輩子。不富裕,但也能混個溫飽,與世無爭。但是當朝混亂,貪官肆虐,苛捐雜稅,爲了“油水”,,欺壓百姓,以至於民不聊生,民窮財盡,滿目瘡痍。本朝的制度與“以民爲本”

的治國理念形同陌路,江山終將易主。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一曲無關緊要的哀歌唱罷,曲終人散,纔是悲劇的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