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關於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錦七篇

學問君 人氣:1.09W

在現在社會,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爲了讓您不再爲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錦七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調查目的:時下,大學生透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爲了一股熱潮。有的卻認爲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

調查對象: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爲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

調查內容:本次調查透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結果: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爲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透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爲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兼職已成爲許多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兼職現象在大學校園中非常普遍。在這條路上,我們該怎麼走,又該走向何方?我們就同學們兼職的目的、途徑、工種、經歷及影響進行了廣泛的問卷調查

看待兼職的態度

從有無必要兼職大部分學長都忠告計劃做兼職的同學,學習纔是大學裏最重要的事,兼職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也值得去做,鍛鍊爲主。長期的兼職,最好是在寒假或暑假時參加。來看,分別有46、9%的男生,52、9%的女生認爲大學生兼職非常有必要,而認爲大學生沒必要兼職的均佔0%。從年級來看,一年級,三年級分別有30、9%%的同學認爲大學生兼職非常有必要,其餘同學均認爲可有可無。同學們兼職觀念的現狀兼職在大學校園中非常普遍。從調查的結果來看,100%的同學在大學期間做過兼職。在問做兼職及大學生有必要嗎,86%的同學持肯定意見。做兼職似乎成了大學生的必修課。

從事兼職的目的及收穫

做兼職的目的是什麼呢?分別從男生女生的具體情況來看。男生:僅僅爲獲得金錢做兼職的男生佔總的男生人數的15%,選擇培養能力的男生所佔比例也僅僅是25%,女生:爲獲得金錢做兼職的女生則佔10%;選擇培養能力的比例爲25%,男生女生選擇其他的人數相同都佔5%。大多數同學選擇二者兼有。可見,做兼職不僅僅爲了賺錢,更多的同學是爲了接觸社會,可以拓寬交際面,積累社會經驗,爲鍛鍊能力,爲今後的工作奠定基礎,。當然有些比較貧困的同學考慮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補助,爲了緩解經濟壓力,減少家庭壓力。總而言之,絕大部分同學從事兼職的目的比較明確,認爲兼職的收穫主要是賺錢和積累社會經驗,少數同學認爲可以廣交朋友,拓寬交際面。找好學習與兼職的平衡點,敢於嘗試有一定知識含量的兼職。這纔是我們學習知識和實踐知識是兼職的過程和目的。

男生中爲鍛鍊自己而選擇做兼職的佔了大半,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女生兼職爲賺錢的佔了大半。在調查中有許多女生表示家庭經濟困難,做兼職是爲了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

從事兼職的男女比例

此次的問卷調查,在男女、年級上的分佈比例,可以說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首先,男女比例分別是52.0%和48.0%;男女生在兼職的主要目的上存在着很有意思的差別:男生衝着錢去做兼職的,佔被調查男生總數的43.9%,女生的這一數值是53.9%;男生兼職爲鍛鍊自己的,佔被調查男生總數的52.4%,女生的這一數據是41.5%。

從事兼職與學習之間的關係

至於如何協調兼職和學習的關係,在被調查學生中,在“你是否利用上課時間去做兼職”這道題上,40個人填答了。在有填答的學生中,25%的學生選擇有過,次數不多,75%的學生則選擇了沒有。可見爲了兼職而去翹課的情況還是存在,看來如何協調好兼職與翹課的關係不容忽視。在對上題中所提到的“翹課”的學生的“翹課頻率”調查中,40個人填答了,從填答的40個人看,男生選擇一般的佔了10%,很少的佔了25%,從不的佔了65%。女生則分別爲一般5%,很少15%,從不80%。創新意識,而後要有能力,更要把握機遇。但無論如何,要正確處理好學習與兼職的關係。機遇在於把握,前提是要有創新意識,敢於嘗試。學習與兼職的統一,需要我們找好兩者的平衡點,多嘗試能夠鍛鍊能力、實踐知識的兼職。

從事兼職的類型及範圍

大學生做兼職,主要是從事在校勤工儉學、做家教發傳單、促銷員、業務員、飯店服務員等服務性工作。當然,也有部分同學做其他相關自己專業領域的工作。從性別來看,分別有45%的男生,45%的女生做過家教發傳單等服務性工作,分別有10%的男生,5%的女生做過在校勤工儉學的工作,分別有15%的男生,5%的女生選擇實習。同時,還有30%的男生,45%的女生選擇其他等兼職工作。總的來看,同學們兼職的種類比較單一,而且性別差異較大。經分析,原因有二:一方面,時間有限,同學們只能選擇耗時少,收入較高的工作;另一方面,社會經驗較少,工作能力有限,諸多用人單位不予考慮。

此外,家教和勤工助學被評選爲最穩定的兼職,家教和勤工助學是由家長和學校支付,故可信度較高,不失爲兼職的最佳選擇。促銷成爲最有鍛鍊效果的兼職,衆多兼職高手也是從促銷練起的,所以如果你兼職的目的主要是爲了鍛鍊自己,那麼促銷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有兼職高手告訴我們,他們大部分成功的兼職都是自己主動尋找的,無論是找兼職,還是做兼職每一個過程我們都應該主動地去跟別人聯繫,主動做好應該做的事,讓老闆放心,同事開心。

從事兼職的時間安排

在問及什麼時候做兼職時,35%的男生、55%的女生選擇在週末時間兼職。45%的男生、40%的女生選擇在假期裏面兼職。10%的男生、5%的女生則選擇了其他時間兼職。其中還有15%選擇在午休時間。

學生合法權利需要重視

很多同學想從事兼職,卻苦於找不到可以信賴的機構。在回答“兼職過程中遭遇欺詐你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時候,50%的男生和45%的女生選擇透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5%的男生和45%的女生選擇告訴家人、朋友。20%的男生和5%的女生不追究、自認倒黴。其餘的5%的男女生選擇自行報復。

在中介市場魚龍混雜,大學生兼職利益如何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個大問題。調查顯示,有將近百分之五十做過兼職的同學沒有受騙,但也有多達百分之四十的同學有過受騙經歷。遇到這個問題的同學,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撥打110或315消費者會,一般中介爲了長期經營 考慮,只要有關部門介入他們都會歸還中介費。法律界人士提醒同學們,最好與中介籤合同,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如果沒有任何問題,最好不要輕易交中介費,以防上當。

兼職所得收入

對於大學生兼職所獲得的收入來看:大學生期望的工資都不是很高。以男生爲例:85%的男生期望的工資要求符合一般標準即可。可見,大學生的兼職市場是非常廣闊的,大學生的素質相對較高,希望的工資也不是很高,並且選擇從事的行業大多是居民<家教>以及商家所急需的,以節假日最爲突出,商家可以利用高素質的“廉價”勞動力爲自己服務。

家長對於子女兼職

在調查過程中,家長對於子女在外兼職打工的情況大都不瞭解。60%的男生及85%的女生兼職是家人知道的,而40%的男生及15%的女生兼職是家人所不知的。大部分學長都忠告計劃做兼職的同學,學習纔是大學裏最重要的事,兼職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也值得去做,鍛鍊爲主。長期的兼職,最好是在寒假或暑假時參加。

總體來看,大多數家長基本同意子女從事兼職,主要是出於安全方面的顧慮。

兼職是弊還是利

覺得在校大學生打工是利大於弊的回答yes的佔80%,回答no的只佔20%。也許正是因爲這種認識,大部分同學都選擇做兼職。

大學生找到一份兼職工作,尤其是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兼職工作,無疑是件好事:一方面,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會使大學生獲得一種心理滿足感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功體驗,這也會促使大學生在自我完善方面更有動力,更加積極努力;另一方面,兼職是大學生提前融入社會的途徑,可以在兼職工作中鍛鍊自己與人相處、與人合作的能力。高校也應該加強對學生兼職的管理和指導,透過勤工助學中心等完善服務,拓寬兼職的渠道,引導大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和一種正確的方法兼職,使大學生處理好兼職和學習的關係,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做好兼職工作。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當今世界時代的主題雖是和平與發展,但充滿着更爲激烈的新一輪的競爭。我國在挑戰中尋求發展的機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敵對勢力的阻撓。加強黨的建設,尤其是培養年輕一代具有堅定政治信仰和現代知識的綜合型複合人才人,是強國富民的重要基石。

在中國的大學裏,學生往往是隻學習專業知識,並沒有更多地與社會接觸。而在國外,如美國,它們的學生同樣是採取休學分的制度,可是學校的政策放地更寬,學生可以在學習的同時,踏入社會,尋求工作。那樣學生可以及時到了解自己的不足,瞭解現在社會上所需要的什麼樣的人才。對比之下,國外的大學生總體的競爭實力,就強於我國的大學生。

所以,我國大學生應該走出過去那種單一的成才道路,要走多元化的道路,成爲綜合型複合人才,從而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新世紀面臨着新機遇和新挑戰,國際國內形勢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在諸多因素、諸多矛盾交織發展的情況下,對人們產生較大沖擊影響的國內或國際性、地區性的事件會不斷髮生。這些可預見或難以預見的重大事件,無一不牽涉着民族與國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愛國主義教育、國際主義教育素材。大學生是不斷成長的一代知識新人,對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關注度。

我國過去幾年的高等教育發展,其焦點是外延規模的擴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們的視神經,當外觀視覺上的吸引力降低時,所有問題的焦點,現在轉移到了內部。中國高等教育將從數量時期全面進入一個質量時期,將從注重外延發展到打造內涵實質。育人的意義既廣大又深遠。高等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是高教改革的中心工作,而加強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是進行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戰略的眼光來認識加強高校德育工作。教育出了問題,會在一代人甚至幾代人中產生惡果。事實上,我們的教育制度的確發生了一些帶有全局性的負面影響,我們的優秀人才,正在爲他們的優秀付出代價;我們的社會,我們每個人,也將爲此付出代價。解決教育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力量,需要每一個人都來關注。但近幾年的大學生表現出低素質。低能力……這種種的現象已使大學生在公衆心中的形象有所動搖。

那麼,大學四年,五年的生活到底給了我們這些當代大學生什麼?是知識?品質?能力?還是一無所得?

調查目的

“作爲新世紀的大學生,是我們最先觸碰到時代的前沿;也是我們,心跳和着民族的脈搏;更是我們該去擔起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大學生是社會的新鮮血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高低影響着社會的發展,而學校是培養大學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大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爲了更好的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情況,我調查小組特作此調查!

調查問卷的分析

1、調查的對象及範圍

本次調查的對象爲邯鄲市內四所大學的在校生,即河北工程大學、邯鄲學院、邯鄲大學、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的學生,調查總計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有效問卷946份(來自城鎮大學生:512人;來自農村的大學生:434人),回收率:94.6%。調查結果值得我們深思。

2、調查的方法

本次調查採用隨機抽樣的方法,主要以調查問卷爲主,實地訪問、網上調查爲輔,對邯鄲市內四所高校(河北工程大學、邯鄲大學、邯鄲學院、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等)在校大學生進行了調查。

3、調查的結果

在所調查的大學生裏,有的是一年級新生,也有的高年級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每人都有着各自的夢想,對未來的期待來到了大學!他們在沒上大學的時候,在高中甚至更早就設想着自己的大學是什麼樣的,大學的學活是怎樣的!但,他們一旦在大學裏生活上一個月、一年、幾年,他們有的人就會失望的說:“現在的大學生活和我當初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樣,簡直是天壤之別!”在我們所調查的人羣中有90.5%的大學生說他們的現在的生活和高中時所期待的不一樣。有的抱怨說學校環境不好,有的抱怨說學校設施不全,有的抱怨說學校師資水平不夠等等,表現出一系列的不滿,卻他們很少考慮自身的問題。

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遇到問題或困難的話,很少去查閱資料,自己解決它們,更有甚者會置之不理。但還是有52.3%學生會向講師或同學們諮詢,來解決。()大學應該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不能一遇到事就要尋求別人的幫助,應該學會獨立的生活、獨立的思考,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

大學的校園生活可以說是豐富多彩的,各式各樣的活動,讓他們從中汲取着不同的營養,大學的生活已經很接近社會了,被人們稱爲“小社會”。在這小社會裏每個人都可以盡情的發揮,展示自己的才華與能力。同時,也可以鍛鍊學生社會交往能力,處理突發事物的能力等等。58%的學生都積極的參加學校裏的活動,都認爲在活動中,不僅能鍛鍊自己的勇氣,還增加了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交際圈也擴大了!但有近21%的學生卻對於這些活動不予理會,認爲這些都是些沒有意義的事,不如將這些時間用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上網、談對象等。

戀愛,在大學裏是很常見的事,這時的青年不再像兒童那樣滿足於血緣帶來的親近,而有意識地結交一些個人密友。大學生正處在這個發展迅速的關口,有許多煩惱不能也不願向長輩傾訴。於是大多數人發現,如果沒有一個可互相吐露心聲的親密知己,日子將很難過。到了青年中、晚期,親密關係的需要進一步發展,此時的朋友已不僅僅是傾訴對象。人格的交流,背景的融會,這些對青年的交友影響都很大。進入大學校園,對大多數人來說意味着脫離以前的羣體進入新環境。青年必須重新建立各種關係。煩惱、寂寞、透過交流完善自我等等多重目的使青年對親密關係的需求空前強烈。親密關係發展的頂點就是愛情。除了父母,青年恐怕不會承認有比戀人更親密的人,而且戀人間的親密在某些方面是父母子女間關係所比不上的。因此,對親密關係的追求把孤獨的大學生引向戀愛是極其自然的事。調查中有81.2%的學生認爲戀愛在大學的校園生活裏佔有重要的地位,讓不少大學生走進戀愛的大河。但也有部分人反映說,是“隨風”走的,看見別人搞對象,自己也想搞一個,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調查時發現,有近40%的學生會因爲多彩的生活,而忘記自己父母的生日,還有21.25%人說他們也不知會不會忘記,可能吧!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他們爲我們嘔心瀝血,操勞大半輩子,希望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前程,我們應懷以感恩的心來對待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們也時刻在想着他們。

不同於緊張的高中生活,大學的生活是十分寬鬆的、自由的,很多時間成了學生的課餘時間,他們對於這些時間,有不同利用方式。16.39%的學生選擇去做家教或兼職,這樣不僅可以減小家庭的負擔,還可以增加自己的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34.32%的學生選擇上網(玩遊戲、聊天等),他們一旦閒下來,就覺得生活很空虛沒意思;還有20.15%的學生選擇學習,他們解釋說:“一切都是虛的,只有自己學到了真本事,那纔是真的!”當然還部分人會選擇做些其他的事情來打發這些課餘時間。總之,不管怎麼利用這些時間,只要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過的充實,那麼你就做的就很成功。

專家建議,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應該在入學時開始,大學生從大一起就應該思考個人所學專業未來的發展,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能力,掌握這門知識,能到哪些行業和企業去,自己是否喜歡未來的這個職業,而不是簡單地根據教學安排和教材開始自己的大學學習和生活。在所調查的人羣中14.7%有明確的規劃,但有61.76%的人想過規劃,但都沒有做出來,還部分人根本就沒規劃過。在大學期間,大學生對自己的發展規劃不明確,不能運用職業設計理論,規劃未來的工作與人生髮展方向,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學生對就業的提前準備和準確定位,甚至影響對工作的適應性。另一方面,大學生也應該自覺到去做,不應產生依賴的心理,什麼事都地別人幫忙,要學會自立!

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工作經歷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動和行爲。職業生涯規劃分爲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在對個人和內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透過對個人興趣、能力和個人發展目標的有效規劃,以實現個人發展的成就最大化爲目的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作爲一項系統工程,職業生涯規劃雖受社會發展的需求的制約,但更多的是受大學生個人自身素質影響,因爲職業生涯規劃不是社會或學校強加個人身上的實施方案,而是當事人在內心動力的驅使下,結合社會職業的要求和社會發展利益,依據現實條件和機會所制定的個人化的實施方案。但由於我國長期受“包分配”思想的影響,高校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手段落後,更談不上對大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設計。隨着社會形式、生活方式、就業方式、利益主體等方面的多樣化,高校應建立相應的職業生涯規劃諮詢機構,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從多方面對大學生將來的職業規劃提供科學的指導。我相信如果中國每所都能這樣作的話,中國的大學生的未來會更加美好,中國的未來將不可限量,中華民族將會走的更遠!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據瞭解,在前幾年高校研究生大擴招的背景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不僅放寬了專科生考研的條件,還放寬了考研能力要求,而對體檢的放寬及自主招生的相關規定也無疑刺激了擴招規模的增長。在今年金融危機的前提下,國家同樣採取了擴招考研生,但是今年報考的考研生沒有前幾年那麼好,呈現出一種下降的趨勢。對於明年畢業的大學學子來講,考研還是就業,成爲一個現實的兩難問題。如今,大多數選擇考研的學生早已不是單純做學問的心態,而是各種性格、價值觀、人生態度交織在一起產生的綜合反映。當今社會在不斷髮展,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了。

一、調查目的及對象

爲了深入瞭解大學生考研的情況,以及瞭解大學生對考研的態度,也爲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學提供一些資訊,我們對濰坊科技學院本科院校進行了一個關於大學生考研傾向的調查。調查時間是20xx年3月,經過幾周時間,我們完成了對本科在校大學生的調查,調查方式爲問卷式訪問調查。本次調查選取的樣本總數是150份,回收149份,回收率99%,有效數146份,有效率98%。各項調查工作結束後,我們將調查內容予以了總結。在隨機進行的150份調查中,涵蓋了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同學,其中,男生人數81人,佔總數比例55%,女生人數65人,佔總數比例45%。調查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代表性,但因爲樣本容量較少,造成數據準確性不強,所以僅供參考。

二、調查結果分析

根據不同的年級調查顯示,大三學生選擇考研的比例明顯比其它年級的要高,這說明大三同學考研的意識比較強,比較突出。根據調查顯示:68%的同學不打算考研,佔了被調查人數的大多數。“是否考研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入學門檻、讀研成本及就業前景。”有關專家表示,通常而言,如果考研的入學門檻及讀研成本增加,但有一個好的就業前景,那麼考研報名還可能穩定,甚至增長。“但現在,讀研難度增加,又找不到好工作,那麼考研的人數當然就要下降。”其中,81.8%的同學選擇畢業後就工作;17.1%的同學認爲考研費用太高,而家庭經濟狀況不好,不打算考研;1%的同學選擇其它途徑深造;11.1%的同學則不想再讀書,因此對考研不作考慮。另外,也有3.7%的同學持保留意見,認爲自己離考研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現在對它沒有太多的想法。

32%的同學選擇考研,從側面反映出了當代大學生趨向於繼續深造的意向。在這部分同學中,30%的同學的考研動力是爲了將來找工作更具有競爭力,透過考研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個人價值。這說明我校大學生已經具有相當高的憂患意識,對激烈的就業競爭已有準備。

21.3%的同學認爲目前的就業壓力大,不想就業,而選擇考研也是一種途徑。63.8%的同學是爲了繼續深造,一種觀點是爲了以後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考研女生人數增加的比例大大超過了男生,因爲女生就業更加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女大學生不得不透過繼續讀書,求得一個高學歷,爲以後的就業尋找更好的機會,女大學生報考研究生增加,其中就業壓力大是一個原因。另一種觀點是基於對某所大學的嚮往;還有一種觀點認爲自己的能力還不夠,現在不想參加工作。由此可見,現代大學生的思想觀點多元化,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的道路。

調查的最後一項是“你對考研的看法”。大多數同學認爲考研是個人的原因,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考研是爲了繼續深造,是爲了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將來。上研究生是大學生不錯的結局,有理想的情節、找工作的情節去考研。同時,他們認爲考研也是一次人生經歷,努力過,奮鬥過,即使結果不一定盡如人意,那考研過程中豐富而充實的記憶也足以讓自己好好珍惜。

三、調查結果

在這次的調研當中,絕大部分的同學表示不會選擇考研,其中個人原因是促使他們不考研的最大因素,也有很多同學表示讀研還要讀三年,只是爲了把就業往後推遲三年而已,既浪費錢又浪費時間,況且等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就業情況誰也無從知曉。還有一小部分的同學認爲早點到社會工作會比繼續呆在校學到的知識還要多,最起碼動手能力會有所提高。更多的同學表示,不是隻有透過讀研究生纔可以學到知識,進入社會的時候還可以透過其他途徑深造,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總的來說,考不考研是因個人條件而定。從本次調研我們瞭解到,在金融危機加劇的今天,很多學生還是選擇勇敢地面對這強大的就業壓力,還是比較理性和慎重的。而選擇考研的大部分同學目標也比較明確,不盲目不隨大流。藉此篇論文,預祝我們考研的同學能夠在即將到來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而選擇直接就業的同學也要確定好自己的目標,堅定信念,抓實專業知識,能夠在即將到來的就業之旅中佔有一席之地。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此次的問卷調查,在男女、年級上的分佈比例,可以說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首先,男女比例分別是52.0%和48.0%;男女生在兼職的主要目的上存在着很有意思的差別:男生衝着錢去做兼職的,佔被調查男生總數的43.9%,女生的這一數值是53.9%;男生兼職爲鍛鍊自己的,佔被調查男生總數的52.4%,女生的這一數據是41.5%。

男生中爲鍛鍊自己而選擇做兼職的佔了大半,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女生兼職爲賺錢的佔了大半。學工處心理輔導老師表示:“可能是男生更有遠見”,同時他又補充道:“也許是因爲女生比例比較大,貧困生相對較多造成的'。”

而在年級的分佈上,主要是以大二大三爲主體,這基本上是出於對現實情況的考慮:大一新生剛跨進大學校門沒多久,有兼職經歷的人還不是很多,同時,大四的學生,由於忙着各自前程,並且畢業在即,較難實施調查。

學生的合法權利需要重視

在被調查學生中,在“第一次兼職的時間”這道題上,165個人填答了,還有6個人沒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學生中,大一就開始兼職的學生佔到了57.0%。第一次找兼職,大部分的學生還是透過學生兼職中介,在調查中,這一比例佔到了45.0%,而由同學介紹、自己找、學校勤工助學找到兼職的分別是24.0%,18.1%,9.9%。

比照其中的兩個數據,記者發現裏面隱藏着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有57%的同學從大一開始兼職,而同時又有45.0%的學生,第一次是透過學生兼職中介找工作的。就以上兩個數據看,其實,整個學生兼職中介還是相當有市場的。但中介市場魚龍混雜,大學生兼職利益如何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個大問題。調查顯示,有將近百分之五十做過兼職的同學沒有受騙,但也有多達百分之四十的同學有過受騙經歷。

遇到這個問題的同學,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撥打110或315消費者會,一般中介爲了長期經營考慮,只要有關部門介入他們都會歸還中介費。法律界人士提醒同學們,最好與中介籤合同,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如果沒有任何問題,最好不要輕易交中介費,以防上當。

在兼職次數調查這道題上,只有133個同學填答,33個同學沒有填答。從調查結果看,做兼職次數最多的同學多達10次,而平均兼職的次數是2.33,絕大多數同學僅做過一次兼職。

家教和勤工助學最有保障

至於如何協調兼職和學習的關係,被調查學生中,在“爲做兼職,可曾逃課”這道題上,170個人填答了,1個人沒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學生中,表示翹過課的佔了31.2%,可見翹課比例還是相當高的,看來如何協調好兼職與翹課的關係不容忽視。在對上題中所提到的“翹課”的學生的“翹課頻率”調查中,65個人填答了,有106個人沒有填答。從填答的65個人看,大部分人選擇了很少,這一數據佔到了64.6%,另外表示其翹課頻率一般(每週一兩次)的佔26.2%,表示經常翹課的(每週3次以上)的佔9.2%。

大部分學長都忠告計劃做兼職的同學,學習纔是大學裏最重要的事,兼職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也值得去做,鍛鍊爲主。長期的兼職,最好是在寒假或暑假時參加。

此外,家教和勤工助學被評選爲最穩定的兼職,家教和勤工助學是由家長和學校支付,故可信度較高,不失爲兼職的最佳選擇。促銷成爲最有鍛鍊效果的兼職,衆多兼職高手也是從促銷練起的,所以如果你兼職的目的主要是爲了鍛鍊自己,那麼促銷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採訪中,有兼職高手告訴記者,他們大部分成功的兼職都是自己主動尋找的,無論是找兼職,還是做兼職每一個過程我們都應該主動地去跟別人聯繫,主動做好應該做的事,讓老闆放心,同事開心。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南鑼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現在的南鑼鼓巷街區北邊是鼓樓東大街,南邊是地安門東大街,西邊是地安門外大街,東邊是交道口南大街。由這4條街圍合的這塊長方形地塊,正是元大都的兩個坊。以南鑼鼓巷爲界,東面是“昭回坊”。西邊是“靖恭坊”,南鑼鼓巷是兩坊間的分界巷。(地點)

南鑼鼓巷南北走向,長約800米,東西各有8條衚衕整齊排列着,從南向北,西面的8條衚衕是福祥衚衕、蓑衣衚衕、雨兒衚衕、帽兒衚衕、景陽衚衕、沙井衚衕、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衚衕;東邊的8條衚衕是炒豆衚衕、板廠衚衕、東棉花衚衕、北兵馬司衚衕、秦老胡同、前圓恩寺衚衕、後圓恩寺衚衕、菊兒衚衕。這些衚衕在元朝時沒有名稱,名稱是明朝以後逐漸演變來的。比如菊兒衚衕,明代叫局兒衚衕,後來改稱橘兒衚衕,清代宣統時才稱菊兒衚衕,後延續至今。整個街區猶如一條大蜈蚣,所以又稱蜈蚣街。

明朝時,將北京劃爲28坊,兩坊合併稱“昭回靖恭坊”。清代屬鑲黃旗。南鑼鼓巷曾叫羅鍋巷,乾隆XX年(1750年)繪製的《全城全圖》改稱爲南鑼鼓巷。

唐朝長安的裏坊早已無存,元大都裏坊構造在800多年的歷史變遷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鑼鼓巷地區卻還極爲完整地儲存着元大都裏坊的歷史遺存。衚衕格局那麼完整,衚衕裏各種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真可謂是北京古都風貌中一塊儲存完整的“碧玉”。

南鑼鼓巷在近幾年被時尚人士和國外旅遊者關注,是因爲從新世紀開始,不經意間,許多酒吧在這條古老的小街上出現。現在這裏已經成爲繼三里屯、什剎海之後,北京又一條酒吧街。這裏的每一條衚衕都有豐厚的文化積澱,每一個宅院裏都訴說着老故事。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一、調查背景

由於經濟的高速發展,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本該是共享勞動成果的時刻,而社會各處卻充滿了忙碌與疲憊的身影。由此有人發出了這樣的一個疑問:“你幸福嗎?”這是一個現實有引人深思的問題。幸福,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的條件和狀態的一個客觀判斷,也是對自己生活的意義和價值的一種主觀判斷。幸福指數來源一個貧窮的王國——不丹王國,爲了提高國民的幸福指數,王國的國王提出了要建設幸福王國,讓所有公民都感到幸福。在金融危機來到的時,有些國家也嘗試透過“不但模式”度過危機。幸福指數受到了世界的重視,成爲了與GDP一樣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標準。大學生作爲祖國的希望,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是國家興旺的關鍵。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大學生的幸福指數。所以我們小組於20xx年11月19日到20xx年11月30日對廣東醫學院東關校區的大學生進行了一次關於大學生幸福指數的問卷調查,向素來不同學院的大學生髮出了200份調查問卷,收回了196張,回收率爲98%

二、發現問題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

(一)54.0%的同學對自己生活的質量比較滿意,8.2%的同學對自己的生活質量感到很滿意,感到不滿意的和非常不滿意的分別佔23.0%和14.8%。

(二)78.2%的同學對生活存在有壓迫感,且36.7%的同學對大學忙碌生活感到有點煩,甚至有14.3%的同學覺得自己在大學裏玩得太瘋,荒廢了學業,感到自己的大學生活雖有點忙碌但還很充實的佔20.4%

(三)44.9%的同學精神滿足對象是親情:認爲家庭美滿是作爲一個幸福人的重要標準的佔56.1%,還有45.9%同學選擇親情作爲人生的信念,大學生對親情甚爲依賴。

(四)在精神上,65.5%的同學對感情生活的瞞住狀況表示還可以,而有24.3%的同學表示情感生活得不到滿足,對自己的情感生活表示不滿足的僅佔10.2%。

(五)26.3%的同學對自己目前存在的問題中最不滿意的是自己的經濟狀況,25.6%的同學表示最不滿意的是自己的學習成績。而對自己的人際關係最不滿的佔18.6%。

(六)71.3%的同學認爲談戀愛能夠提升自己幸福指數,渴望談戀愛,二以爲談戀愛不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數,對愛情不那麼渴望的僅佔28.7%

(七)58.0%的同學對現實和未來的生活比較茫然,只有模糊的目標。19.3%的同學比嗾使茫然,不知所措。

(八)56.8%的同學覺得自己的社會價值一般般,30.7%的同學認爲自己是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只有少部分同學認爲自己不是對社會有價值的人,甚至是不清楚自己的社會價值。

(九)有44.3%的銅須認爲在得到別人認可是自己感到幸福,31.1%的同學認爲如果身邊有許多朋友關心他,就會感到幸福

三、分析問題:

幸福指數是幸福感的量化。影響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透過問卷調查,從數據中發現幸福指數的變化情況,從而推出影響幸福指數的因素:

(一)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步提高,逐步從追求溫飽轉變爲發展自己。也正是因爲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了大學生面臨了更大的挑戰,面對了畢業後的巨大競爭壓力,大學生感到了強大的壓迫感。正中壓迫使得大學生打包帶壓抑,對生活充滿不滿,是大學生幸福指數削減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經過了高考的壓抑之後,踏入大學校園的同學們普遍出現了目標迷失,一些同學收到高中時期的影響,認爲大學就是吃喝玩樂,絕對自由,繼而衍生出一種“僞幸福感”。更多的同學在走進大學校園後,感到了諸多的不如意,大學更像是一個比武場。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越來越經濟化,實用化的商業氣氛充着大學這個曾經的象牙塔,到處可見宣傳單,到處可見推銷員,使得初入大學的同學迷失了對幸福的定義也扭曲了,認爲精神文化對弱於物質基礎,而經濟上的不如意的同學更加容易產生一種錯覺,矮人一等,這種感覺更加容易讓人產生對幸福理解上的錯誤。只有少數同學在適當的環境下成長起來而沒有各種困擾,但他們卻不能理解其他同學。在這種綜合作用下產生幸福迷茫。

(三)走出自己的家鄉進入到大學這個小社會,現代大學生們雖然有較好的經濟條件,但卻是抑制不住內心對家人、家人的思念。而社會的現實更加是讓稚嫩的大學生感到無助,這時親情變成了他們心中的唯一支柱。然而親情的傳達卻隔了一段很長的距離,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這也使得大學生感到內心孤獨。

(四)在外面不想在家裏,內心的喜悅與悲傷得不到傾述,使得大學生在精神上得不到滿足。然而正值青春的大學生,也是個性飛揚的一代,也不可能耐得住寂寞。大學生除了向家人傾訴,也開始渴望愛情,希望愛情能填補內心的那一塊空地,希望用愛情增加自己的幸福。

(五)由於當代大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嬌生慣養,父母過分的關愛,使得很多大學生養成了以自己爲中心,很少考慮別人你的感受,當與人交往時,經常發生口角,互不相讓,最終導致交不上朋友。還有許多大學生的性格較爲內向,不善於表達,失去了許多朋友的機會。然而有些人能能言善變,說話滔滔不絕,但很隨意地承諾了別人,然而最終不能兌現承諾,失信於人最終朋友們都慢慢遠離他。

(六)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社會價值很模糊,大學生不清楚一個有社會價值的人應該具有那些品質,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應該怎麼成爲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由於缺乏相關的教育,大學生對社會價值沒有清楚的定位,也是的大學生出現可對生活難道迷茫的情況。

四、提升幸福指數的對策和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針對大學生的特點和成長的環境的實際情況,從各方面對大學生進行關注,從而提升大學生的幸福指數。

(一)、改善大學生的創業環境,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競爭也逐步增強,使得大學生感到巨大的壓力,對大學生的改革創新的思維嚴重抑制,所以應該優化大學生的就業創業環境。透過拓寬就業渠道,提高完善公共的就業服務,規劃職業中介服務市場,完善大學生失業保障制度,保持相對穩定的大學生就業率。而且要對大學生創業實行優惠政策,以鼓勵大學生創業,同樣也能減少大學生失業率。而且也能爲市場提供新鮮血液,促進經濟更快發展和落後制度的改革和優化。另外,要加強教育引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科學地規劃自身的職業發展道路,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整體就業競爭力。

(二)、明確幸福的定義和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透過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教育,培養大學生對幸福的價值和意義的理解,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好物質幸福與精神幸福的關係。要加強大學生的人生觀教育,引導大學生熱愛生活,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勇往直前,不懈奮鬥。要加強大學生的理想教育,引導大學生確定遠大的理想,樹立積極地精神支柱,爲理想奮鬥和感知幸福。透過組織一些演講或以教育的形式引導大學生去正視自己的人生,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讓大學生擺脫迷茫,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標前進。

(三)。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利用大學這個小舞臺,透過形形色色的交流互動活動,在大學生與大學生之間架起一條通道,解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讓大學生的互相交流建立友誼,構建他們的人際圈。親情固然是我們永遠的一大精神支柱,但卻不是唯一的。我們不能依賴於父母,要看好自己去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因此大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大學一些活動,這技能鍛鍊自身的能力,又可以從活動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甚至是知心朋友,也就不會感到不幸福。

(四)。樹立正確的愛情觀,每件事都有其兩面性,愛情既是幸福的源泉也有可能成爲悲劇的毒酒。大學生應該慎重對待戀愛,不能輕易做出承諾或表達愛意,不能因爲一時衝動毀掉自己的一生。因爲大學生失戀而自殺的事件已經不再少聞。要透過家庭與學校對大學生進行相關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既不能害人也不能害己,同樣大學生應該處理好情感和學業的關係,別因爲情感的問題而耽誤學業。正確認識戀愛觀才能讓戀愛成爲幸福的來源。

(五)。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將心與心,要想一下別人的感受,這樣讓人感到很貼心。與人交往過程中,誠信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不要輕易承諾別人,一但作出承諾的必須兌現,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世界是精彩的,舞臺是寬廣的,我們大學生應該勇於展現自己,表現自己,讓別人認識自己爲創造更多交朋友的機會,擴大自己的朋友圈。

(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積極倡導優秀文化,用積極健康的文化陶冶大學生的情操,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透過構建大學生社區服務網絡,爲大學生提供志願服務社會實踐文體活動等機會,讓大學生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過程中,收穫成長進步,實現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也可透過鼓勵大學生參加一些公益活動,爲公益事業的發展做貢獻,爲社會貧苦人羣服務,從而使大學生感悟到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五、小結

在各位組員共同努力下,我們順利完成了本次調查。透過這次調查我們瞭解了影響大學生幸福指數的一些因素,同樣也鍛鍊了我們的實踐能力。也許幸福很難把握,但只要我們共同努力,相信幸福的未來將不只是夢想。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調查人:XXX

調查時間:星期六下午

調查地點:市場等

調查目的:找出錯別字,分析結論。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

在當今熱鬧繁華的社會中,有許多商家爲了提高營利,不斷地將祖國的語言文字錯用、濫用、誤用;而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的誤讀字和語病更是屢見不鮮。爲了對這種社會情況進行深入的調查,我們成立了專門的調查小組。

星期六早上,我們的調查小組出發了。我們遇到的第一個濫用字是三。這是一家賣服裝的店,店名叫做衫國演義。《三國演義》是我國的一部以戰爭爲題材的歷史名著。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本書怎麼就變成了衣服國裏的演義,這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我們繼續往前調查,卻碰到了一家店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店。這家商店是一家專營幼兒攝影機構的店,店名叫做北京愛你寶貝。這句話沒有任何的標點符號,讀起來自然會讓人丈二摸不着頭腦。直到要離開時,我才猜想是不是北京愛你的寶貝呢?但茂名和北京沒多大聯繫吧,天南地北的,真是匪夷所思。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一間早餐店,準備、填飽肚子後繼續調查。沒想到在這裏,我們就找出了一個錯別字。這是我們從小選單上找到的。這是什麼字呢?我拿出本子寫寫畫畫。這時,陳力華大聲叫了起來:這是餐字,早餐的餐!我時恍然大悟。這個字原來是餐字左上角的那個部分。可是,大家無法把這個像夕的字與複雜的餐掛上鉤。

我們在街上走了一上午,看到了許多的錯用字和誤用字。我們將調查後的結果進行了分析,得出了這些情況出現的原因:1、店主爲了商業效應,將成語濫改濫用。2、店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將字簡化而爲。

調查結束之後,我感慨萬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全世界所公認的,充滿了中國五千年來的智慧結晶。可是,在21世紀的今天,有的人不能好好地發揚我們中華文化,卻在踐踏我們的文字,實在令人心痛。

做爲炎黃子孫,我們有責任傳承漢字文化。將我們的漢字學好,寫好。我提議,從我們自己做起,身邊和人做起,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