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大學生創業存在常見的問題與分析對策

學問君 人氣:6.49K

引導語:有關大學生創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相關的解決對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閱讀與瞭解。

大學生創業存在常見的問題與分析對策

一、研究概述

1.研究目的

透過調查瞭解當代大學生創業能力,總結大學生創業中面臨的問題;從學校和學生自身兩個方面尋找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不足,爲學校在新時期下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提供依據,幫助大學生總結創業能力的短板,爲提高大學生自身能力提出建議。

2.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在設計問卷前期,透過各種資料的收集以及網上查詢其他相關的調查問卷,共設13題。發放問卷870份,回收問卷826份,問卷回收率95%,有效問卷783份。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進一步討論分析,對調查問卷進行了精簡和對存在歧義的問題進行更正。

3.研究對象

以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學生爲研究對象,並着重分析作爲普通高等院校齊齊哈爾大學的學生,統計數據,分析影響大學生創新與創業能力的影響因素,以及因素間的差異,並提出相應建議對策。

二、調查結果整理分析

在數據的處理上,運用了描述分析和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針對不同的問題選取適當的方法進行數據處理,發現並總結出一些問題:

1.在創業實踐活動的參與上,8.64%的學生參加過知識講座形式的創業實踐活動,約30.56%的大學生參加過技能培訓,參加過分組討論類活動僅有2.47%的學生,而參與其他創業實踐活動的學生也只有2.47%。可以發現,大學生參加創業實踐活動的並不多,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2.在“你是否瞭解政府出臺的一些關於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政策資訊”這一問題中,選擇選項最多的是第三選項(一般),受訪者的平均答案處於“比較不瞭解”和“一般”之間(表1)。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於一些創業政策的瞭解情況並不樂觀,很多學生對於創業政策的學習處於空白狀態,這樣會使得大學生畢業後如果想創業,會出現手足無措的現象,根本不知道該從何做起。與此同時,我們利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將這一問題與“您是否對創業感興趣”綜合分析發現(表2),P-value值遠遠大於0.05,可見兩者並沒有顯著影響。也就是說,無論學生是否想創業,是否對創業存在興趣,都對政策的瞭解甚少。究其原因,仍然是大學生獲取資源的途徑不夠快捷,導致大學生創業基礎薄弱。

3.透過表2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於創業的積極性很高,66.24%的學生表示對創業很感興趣或比較感興趣,可見當下大學生的就業意識有所改變,不再是一味地追求就業,而是選擇創業來實現自身價值。

4.在對“您創業的阻力是什麼”這一問題的回答中,佔比最大的兩個原因分別是“經濟狀況”和“社會實踐經驗”,分別佔比51%、27%,這兩者已經成爲了大學生創業阻力的主要原因(圖1)。可見,當下大學生創業政策一片向好,可是籌集不到足夠的資金,在學校缺少社會實踐的經歷,導致個人能力欠缺,這也成爲制約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主要因素。

三、大學生自主創業存在的問題

1.創業教育欠缺

在調查中發現兩個問題:一是所有受訪學生的創業能力都處於中等水平,在不同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且缺少很多基本素養,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於創業並沒有良好的準備,不論對自己的未來是否有一定的規劃,都應該瞭解學習一下這方面的知識,這對於大學生的就業創業都有很大幫助;二是很多學生可能擁有較強的創業能力,但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能力、特長所在。這反映出大學生缺少創業知識的學習,對自己職業生涯的規劃處於空白,無法發現自己的長處,認識不到自己所擁有的能力,這將導致在創業的道路上無法選擇正確的方向。這就需要對大學生進行一些專業化的指導與教育。大學生對於創業概念不明確,大學生在校期間對於職業生涯規劃處於空白,無論對創業還是就業方向都很迷茫。在創業過程中,對創業方向沒有清晰的認識,創業知識匱乏。很大原因在於在校期間沒有進行專業的培訓與教育,需要我們對創業知識、創業技能以及職業生涯規劃進行一個系統、詳細、高覆蓋率地講解和教育。

2.資金籌集困難

我國每年有數以百萬的畢業生,有着創業想法的不在少數,可是有很多項目想法不能得到及時投資,很多人認爲得不到投資就是得不到投資人的肯定,這樣不僅使得許多創業項目荒廢,同時也會打擊大學生的創業信心。事實上,許多項目並不是得不到認可,而是缺少與投資人見面的機會,創業大學生與投資企業的脫節大大制約了一些創業項目起步的可能性。

大學生想要開啓創業大門,首先就要有可靠的資金來源作爲支撐,創業資金的籌集過程對於每一個創業者至關重要。目前看來,大學生籌集資金的主要渠道就是家庭網絡的支援、國家扶持政策,但是往往這些渠道並不能充分滿足大學生的'創業計劃。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還不完善,信貸機制還不算健全,大學生無法獲得風險投資企業的信任。我國雖然有一些貸款優惠政策,但是仍然受信用影響,額度有限,往往不能滿足大學生創業者的需要。目前,很多大學生因爲缺乏資金而使一些優秀的創業計劃難以付諸實施[1]。在創業過程中投資方介入程度不是很理想,創業投資機構的投資對象常常是企業,在確定投資某家企業前,投資機構會詳細調查該企業的管理團隊、贏利能力、社會責任意識、高科技背景等等因素。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應爭取創業投資機構在資金、增值服務方面的支援,以保證創業的成功。  3.政策瞭解不足

目前在我國市場環境及大學生教育體制的影響下,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但這些政策並沒有吸引更多的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也沒有使創業成功率有所增加,究其原因有以下兩點:其一是地方政府的政策落實不夠完善,政府有關部門的服務意識不強,多數地方政府仍然沒有把促進創業作爲工作的重點;其二是政府、社會、學校的指導支援和保護等服務未能貫穿大學生創業的前、中、後三個時期,未能積極有效地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未能促進大學生對相關政策的學習與瞭解[2]。

4.實踐經歷太少

大學生的實踐經歷太少。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對於學校組織的各種級別的創業創新實踐項目或活動,參加過的學生只佔到小部分比例,大學生對於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參與熱情不高,在學校中不能學習到實踐經驗,導致大學生畢業後猶如一張白紙進入社會,無論從就業還是創業方面考慮,都大大缺乏經驗,在能力上成爲社會的“弱勢羣體”。創業者要想適應變化無常的創業競爭,就需要具備豐富的管理知識和經驗,而這些經驗的取得需要多年的學習和積累,現在大學生在校園裏缺乏足夠的機會和時間去親身實踐,校園環境與社會環境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對於剛剛走出校門的創業者來說是個很大地挑戰。

實踐經歷太少主要還是歸結於大學生缺少一個穩定的獲得創業經驗的環境。現在影響力比較大的就是由團中央牽頭的“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大學生創業才逐漸被推廣到全國高校。可是在調研中發現,在校學生對這一賽事的參與程度不足50%,還有很多學生並不瞭解甚至不知道此類賽事,學生的主動參與度不高。許多家長對於學生在大學裏的期望仍然是好好學習,卻忽略了能力鍛鍊的重要性。

四、對策建議

1.完善創業教育

高校應將創業創新教育作爲一門課程納入專業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加強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爲學生形成創業型知識結構提供教學支撐。在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輔導時,應對他們的創業能力進行評估,幫助想創業的學生找到創業方向,這一切不一定完全需要依賴老師來完成,可以透過某些校園團體的形式來完成這方面的工作。

2.爲創業學生尋找資金

學校可以成立一種服務性質的組織,爲有創業想法的學生尋找資金,可以將創業計劃書進行統一管理,將優秀的想法推薦到有投資意向的企業家面前,使項目主動地尋找資金而不是被動地等待投資,這樣可以大大增加大學生創業想法的實現。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尋找性質與創業計劃相似的企業,這樣可以實現同行業間的合作及指導,創業項目可以更加順利進展,學生也在這個過程中會獲得專業指導,更能使創業學生得到鍛鍊。

3.普及創業知識

政府和高校應當聯合起來爲在校學生進行定期培訓,向在校學生普及創業政策,使學生對國家、地方的政策有所瞭解。可以邀請創業成功人士舉辦講座,爲學生講解創業過程中的困難以及處理方法,分享創業經驗;針對某些領域某些專業創業時應注意的問題進行講解,組織具有創業意向的學生學習成功經驗;應向學生普及管理學的知識,使每名創業者在創業時科學合理管理自己的公司。根據國內外創業教育的成功經驗,高校可從政府部門、工商部門、人事部門、外貿管理部門、知名企業、校內經濟管理專業教授羣中邀請專業人員組建“創業指導講師團”,形成創業導師庫系統,參與講授大學的一些創業課程,對各項創業實踐活動進行指導和教學[3]。

4.爲學生增加創業實踐機會

學校可以成立社團組織,爲學生搭建一個能與企業溝通的平臺,使學生的創業計劃可以被企業知曉,爲有投資意向的企業提供學生的優秀計劃,這樣不僅實現了創業學生與企業的對接,也解決了創業學生找不到資金、投資者不知道將資金投向哪的問題,使得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一些創業想法得到實現,還可以使投資企業對創業學生有一個指導,使學生的創業更加順利。

總的來說,大學生創業還面臨許多問題,目前國家對創業的優惠政策越來越多,創業環境向好,創業對於大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但是要想在創業中更加順利,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都要加強。自身方面,大學生在大學裏就一定要豐富自己,增加自己的閱歷,鍛鍊自己的能力,努力讓自己更優秀;環境方面,高校和政府也要在創業能力的培養上多多思考,提供更良好的創業教育環境,爲創業學生搭建一個與企業溝通合作的平臺,將資金、政策更好地灌輸到每一名學生中。

大學生創業普遍存在的5大問題

1、項目選擇草率

創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項目的選擇。很多人都習慣性地從個人喜好出發,往往主觀地認爲自己喜歡的項目產品消費者也一定喜歡,缺乏對前期市場準確的調查和理性的分析。另外,對項目發展前景過於樂觀,對銷量及利潤率預計偏高,而對自身的營運能力、後續資金的投入、投資風險等因素估計不足。

2、成本覈算不到位

由於首次創業缺乏經驗,許多新老闆容易將成本覈算過於簡單化。一是對“成本”這一概念的理解發生偏差,以爲成本就是公司的租金、員工的工資及產品的進貨成本;二是許多隱性成本可能還沒算,例如電腦等固定資產的折舊、維護保養、自己作爲領導消耗的時間和精力等,導致實際贏利狀況與預期相差過大,推廣計劃中投入產出不合理等負面問題。

3、資金安排不合理

現有資金分配不夠合理,缺乏資金整體使用規劃。資金使用時基本不考慮整體性,以及是否存在超出安全比例的情況,後續資金供應鏈考慮不夠充分,事業發展缺乏資金的後續支援。由於資金調配原因,許多新老闆經常出現資金佔壓嚴重的情況,資金運作捉襟見肘,很快陷入困境。

4、突發情況處理乏術

開門做生意,上三教下九流都得會打交道,就算不是左右逢源,但至少也得照顧周全。這不像在公司上班,出事總有各個部門來負責處理,即便不良後果也是公司擔着,員工個人吃不了多少虧。而自己的買賣什麼都是自己的,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可能導致生意的停頓和關門。許多新老闆角色還未轉換過來,通常只能束手無策,往往因爲反映遲緩而導致事態擴大。

5、管理方式簡單

管理方式不僅僅是內部的營運管理,而且涉及到客戶管理、員工管理和激勵等方面。因爲缺乏經驗,許多新老闆都容易從慣常思維出發,依照自己的性情來做事,於是經常出現內部員工拆臺和客戶倒戈的事情也就不足爲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