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58同城上市後就接觸趕集投資人

學問君 人氣:8.46K

58同城與趕集兩家中國最大的本地生活網站日前宣佈合併。58同城以現金加股票方式獲得趕集43.2%股份,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微博)及趕集創始人楊浩涌(微博)也將共同擔任合併公司的聯席CEO。

58同城上市後就接觸趕集投資人

爲何曾經打鬥多年的對手如今選擇合併?58同城投資人、軟銀賽富投資基金合夥人羊東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58同城與趕集合並非偶然,58同城上市歸來後,58同城一方就開始與趕集投資人有接觸。

合併體現出姚勁波楊浩涌胸懷

在大多數人眼中,58同城與趕集是突然合併。羊東則對騰訊科技表示,58同城與趕集合並洽談的交易進行得並不容易,這一方面是趕集投資人比較多,另一方面,趕集CEO楊浩涌對合並一事也非常謹慎。

楊浩涌這種謹慎可以理解,趕集是楊浩涌一手創辦的公司,若要與58同城合併,其面臨系列問題要思考:如個人對公司感情、公司估值、合併後如何合作分工,管理層如何協調,投資人又如何退出問題。

在58同城一方也面臨類似問題,如對趕集估值如何評估,在58同城和趕集這麼大的交易中沒有一個人願意明顯吃虧,而兩家公司又都不缺錢,還很有戰鬥力,以至誰也不是求着誰,誰對誰威脅也沒有用。

作爲參與談判的投資人之一,羊東說,“58同城CEO姚勁波心態開放,也做了兩家上市公司,第一次是學大教育,第二次是58同城,沒必要一定要把自己證明成什麼樣子,姚勁波的過往歷史已證明了自己。”

更重要因素是,姚勁波和楊浩涌都有很大情懷,即O2O本身市場潛力很大,若58同城和趕集合並,真能把這條路走通,就可能做成一個更加巨型的上市公司,甚至可以與BAT在市值方面比肩。

“作爲普通人來講,沒有必要太多質疑創始人的初心,創始人管那麼多人,他的能力本身已經過這麼長時間磨鍊,如果說連一些待人接物的心胸都沒有,不可能管幾千人團隊,不可能管那麼多VP。”

羊東對騰訊科技表示,姚勁波與楊浩涌毫無疑問都是強人,都比較強勢,好的地方在於,58同城更偏重在房產、58到家等服務,但趕集偏重在二手車和招聘,業務性質差異使得彼此不太容易產生衝突。

從結果看,楊浩涌也很滿意結果,其內部郵件指出,趕集與58同城合併後,將組成新的公司——58趕集有限公司。共同出任新公司的聯合CEO,並同時擔任聯席董事長,共同擁有新公司重大事項決策權。

楊浩涌還說,去除58同城的對外投資,兩家公司此次的合併將採用約5:5換股的形式進行,根據最新的股價,合併後新公司的市值將超過100億美元,並進入美股市場中國互聯網公司前五的序列。

賽富更多是有一個標準董事局席位

自上市以來,58同城勢頭兇猛,不僅獲騰訊7.36億美元入股。今年以來,58同城更出手不凡,相繼收購駕考平臺駕校一點通、房產資訊平臺安居客、入股裝修O2O公司土巴兔,與趕集合並。

軟銀賽富對58同城的投資源於羊東在互聯網上的發現,他電話打到58出來見面的是姚勁波和蔡文勝。兩個創始人對當時中國互聯網的情況瞭如指掌,同時由於羊東和蔡文勝之前就認識,投資很快敲定。姚勁波後來透露,簽訂意向協議時,58的公司註冊還沒有完全辦妥。

從2006年一路走到如今,軟銀賽富一直是58同城的股東。談及這些年往事,羊東也感嘆很不容易,稱本地生活服務的發展有一個過程,軟銀賽富真的就等了9年的時間。

這期間,包括騰訊戰略入股58同城、趕集和58同城合併,軟銀賽富和其他機構股東一樣都是按基本比例退出部分,但仍持有不少58同城股份,如今在新合併的公司中,軟銀賽富還佔有一個董事席位。

談及這些年投資人在58同城作用時,羊東說,原來投資人還能對58同城有現金支援、思路引導,但這些年姚勁波、楊浩涌也在成長,已不需要投資人的那些價值,其公司完全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方式發展了。

羊東說,“58同城和趕集合並後的新公司,會是成熟的公司。現在我們更多處於標準的董事會成員位置。”

58趕集O2O領域仍將面臨強大對手

當初百度也曾對趕集拋出橄欖枝,最終趕集拒絕百度,選擇了58同城走到一起。

作爲58同城一路上的觀察者,羊東說,這些年趕集其實給58同城很大的`壓力,包括趕集的姚晨毛驢廣告、趕集的融資能力,只要58同城稍微有些鬆懈,就可能被趕集迎頭趕上。

“合併後至少這兩家已處於友好狀態。”羊東指出,不光是生活服務類,整個中國互聯網特點是資訊混雜,資訊真實度、資訊質量比國外要複雜。希望58同城、趕集合並後能進一步提升產品和資訊質量。

羊東對騰訊科技表示,當初58同城、趕集做分類資訊,做本地生活,一直有一個短板,即無法實現商業閉環,如今隨着O2O時代到來,58同城、趕集沉入到交易環節,就可能實現整個服務流程整合。

O2O市場也面臨競爭,市場上已有美團、大衆點評,滴滴快合併後更多精力也投入到O2O市場。

當初58同城、趕集也曾做過團購,也走過一些彎路。羊東說,所有做O2O領域的企業都是很強的競爭對手,因爲O2O本身是衣食住行,類似代駕服務、租車服務,這些都是O2O生活服務的一部分。

不過,談及未來趨勢判斷時,羊東認爲,O2O市場本身的競爭不能依靠補貼,其原因是,中國有13億人,靠補貼的方式,再有錢的公司也補貼不起,更重要的還是要產品說話,或從某個角度出奇制勝。

“以前地圖更多是導航作用,跟O2O關係不大,但我今天很少用別的搜尋,就用地圖。”

羊東說,在某個O2O垂直細分領域做好,也會擁有巨大的成長空間,未來58趕集不太可能與美團這些企業直接競爭,但會在某些細分領域、區域佔據第一名的位置,最終大家還是會差異化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