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綜合指導>

職場的生存之道

學問君 人氣:2.85W

一、在職場堅守機會更多

職場的生存之道

如果你在搜尋引擎上輸入“跳槽哥”,你會發現那不是一個具體的人,而是一羣在不斷重新載入跳槽記錄的族羣。有人畢業2年內換了9份工作,還有人頻繁跳槽20多次,最長的工作時間是半年,最短的只有半天。《20xx年中國大學生就業藍皮書》顯示,20xx屆畢業生中,有38%的人在半年內離職,其中近九成屬於主動離職。

上一代職場人是,“謝謝給我這份工作”,這一代的職場人是“如果我不爽會隨時走人”。當閃婚與閃離成爲見怪不怪的流行現象,這個時代和這個時代的人都普遍地患上了一種“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自己不要什麼”的毛病。

於是無論對於愛情還是職業,不斷的重新選擇代替了培養,只因爲“下一個會更好”。就好像天生我就要坐擁成功與財富,這些之所以沒有到來,不是我的問題是工作的問題,公司的問題,領導的問題。這裏面有不斷膨脹的自我中心、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患得患失的斤斤計較,不能延遲滿足的迫切慾望,更有希望一夜間功成名就的浮躁。

當然,在頻繁跳槽的人日益壯大的同時,依然有一些人選擇了“留守”,他們不會輕易被高薪或新鮮感所誘惑,無論渴望穩定還是珍惜現有的工作環境,他們的可貴之處在於知道什麼對自己最重要。真正冷靜的堅守者明白堅持自己的需要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否則不過是吃着別人的藥治着自己的病,很多人投機得逞卻更不滿足,就是因爲所得非所需。

堅守初衷的人更明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高喊着要這要那卻吝於付出,見異思遷的人就好像貪得無厭的乞丐一般。每個人都會爲誘惑所動,否則那就不是誘惑,人生的分水嶺只在於經歷誘惑時的選擇和行動,拒絕是因爲知道什麼對自己更有價值。

如果你研究一下成功人士就會發現,他們大概都符合兩個條件“相信了別人不相信的”,“做了別人沒做的”,這樣的道路一定充滿了孤獨和未知,但是他們深信有價值的部分都值得堅守,事因難能而方顯可貴,因此他們的軌跡大都符合四個字“堅守初衷”。

上個世紀70年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人工智能研究的開拓者赫伯特·西蒙和威廉·蔡斯在研究國際象棋大師的成長時指出:要在任何領域成爲專家,一般需要約10年的艱苦努力。我們也許未必要成爲大師,我們也未必要一份工作幹到底,但是堅持的'道理從來都未曾改變,事業成功與愛情美滿的價簽上都寫着兩個字“堅守”,而人生的任何目標都只是方向,堅持纔是通往目的地的列車。

二、三件壞事也許能成就你的事業

自私、懶惰、冷酷無情,這三件看起來是壞事,其實對我們事業上的幫助並不是那麼的壞。提醒大家,一個人的事業需要我們對自己自私一些,需要我們多動腦筋,需要我們果斷。

1、自私

自私很少被認爲是好的品質。一提到這個詞,你腦海中可能就浮現出類似於Montgomery Burns那樣貪婪、無情的人。然而,個人提升在某種程度確實是一件很自私的事。你總是試圖讓你和你的生活更好些。事實上,透過優先關注自己的事不僅會讓你變得更強大,而且還可以更好的幫助別人。

如果你只關注別人的事,那你就有被“耗盡”的可能。因爲你對事情沒有約束和限制,被人很可能會利用你。你成了“好好人”,因爲你總是在幫人忙這忙那,卻很少考慮你自己。長期來說,這樣是很不好的。 話又說回來,自私和幫助別人也並不矛盾。

2、懶惰

懶惰也並非都是壞事。對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懶惰會爲你節省很多時間,減少不必要的壓力。做完最多的事並非是最好的選擇,做完最重要的事纔是最佳選擇。它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你的生活和你生活的世界。 所以,在幾個星期前我就建議,要對你每天檢視郵箱或Twitter的次數做一個限制。在日常生活中,要利用你的懶惰來想一些點子,好讓有些事情儘可能簡單。找一種最聰明的方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想着如果繞一些彎子或用一些很複雜的方法會獲得獎勵。

這樣做可以讓你更容易在該放鬆的時候徹底放鬆,在該工作的時候專注工作。要生活地既聰明又平衡,儘量利用懶惰的優勢,不要做不必要的巨大努力。

3、冷酷無情

多一點恰當的冷酷對我非常有幫助。它讓我剔除了一些不必要的事,而不是猶猶豫豫,並試着以某種方式適應它。如果你對停止做某些事或做某個決定感到困難,那麼一點點的冷酷就是你所需要的。

到了某些時候,你必須做出一些對你來說更困難的決定或是放棄一些你不想放棄的事,因爲否則你將無法騰出你所需要的時間和精力。這可能意味着,你將砍掉一些社會交際時間或是將每週花10小時看你所熱衷的TV秀減至每週2小時。這也許並不好過,但你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你必須做決定,如果需要,你要向自己或是別人說“不”。

總之,一個人的事業需要我們對自己自私一些,需要我們多動腦筋,需要我們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