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綜合指導>

求職面試遭淘汰

學問君 人氣:5.83K

招聘會現場,不少求職者在排隊寫應聘表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楊東華/攝

求職面試遭淘汰

不論是跳槽,還是初入職場,能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都不太容易。

爲何有人在應聘時連簡歷都無法透過?爲何有人殺出重圍卻倒在面試的最後一道關卡?

在這幾天鄭州舉行的系列招聘會上,多位人力資源經理現場總結了應聘者初試遭淘汰的三大主因:不夠誠實、不夠平等、自身沒有定位。

回答問題不夠誠實

不懂裝懂

故事:

即將從河南師範大學畢業的小吳,學的是生物學,他應聘的是鄭州二七萬達廣場的行政助理職位。

之所以選擇這個與專業不太相關的崗位,小吳說,自己實習時就一直在做行政工作,感覺在這方面有優勢。

初試時,對方問小吳對萬達廣場瞭解多少,小吳在支吾一會兒後,向對方談了自己的認識。

人力資源經理點評:

對於不瞭解的`東西,硬要表明自己瞭解,是很多應聘者的通病。很多人在準備找工作時,也會想到規避這一點,但現實中卻會習慣性地“不懂裝懂”。這種支支吾吾、不夠誠實的人,很難給招聘方留下“可靠”的印象。

招聘方建議:

面對這類問題,如果確實有準備就精練回答,沒準備好就實話實說,一般不會減分。

不自信,難以用平等的心態與人交流

故事:

小黃是周口一家高等院校的畢業生,14日參加了3個招聘,都是會計職位。每次和招聘方交談,小黃都顯得有些膽怯,由於說話聲音小,對方多次讓她重述。與她相反的是,同行而來的同學小秦每次面對招聘者都是侃侃而談,並且在回答每個問題時都會加上自己的評論。

人力資源經理點評:

膽怯、忸怩、說話聲音太小,都是不自信的表現,沒有一家企業會喜歡自己的員工在外人面前總是唯唯諾諾。同時,對於一個剛畢業的人來講,與人交流時用咄咄逼人的言語和過於職業的詞彙,會被認爲是心虛、過分誇大自己。

招聘方建議:

招聘會是雙向選擇,應聘者不要覺得自己是有求於人,更不要覺得自己是對方不可錯過的人才,保持平等的心態,平等地和人交流,纔會讓人覺得“靠譜”。

啥工作都行,對自己完全沒定位

故事:

14日的招聘會現場,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的小周和4名同學結伴前來,他們手中都拿着一沓個人簡歷,穿梭在各個招聘臺之間。

小周說,他們在較知名的幾家企業都投了簡歷,選擇的崗位遍及營銷、行政、採購等。問及打算做哪類工作時,小周的回答是“哪個錄用了就做哪個”。

人力資源經理點評:

這樣的做法,說明應聘者只是想找一個養活自己的活計,而非真正圖謀發展的工作。年輕人對自身定位不清屬於正常,但不能完全沒有定位。起碼要知道自己是想到哪類單位的哪種崗位,想要在未來幾年對自己哪方面進行提升,“哪個都行”意味着“你哪個都不行”。

招聘方建議:

找工作時多試幾家單位,是合情合理的,但找工作時依然要有重點,特別是一些學營銷、法律、文祕、管理等專業者,應該重點突破,明確告訴招聘方你想做什麼工作,想往哪方面發展,是對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