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綜合指導>

面試時讓我震動的二三事分享

學問君 人氣:2.85W

現在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面對這樣的狀況,很多大學生朋友都選擇了先就業再擇業。畢業生們爲了能找到一份工作,在求職時,他們就過分的降低自己的地位。大學週刊上就刊登了幾位參加面試的兄弟姐妹,他們在求職時,沒有恰當的心理定位和正確的自我評價,導致不斷弱化自己的立場。當這樣的弱化變爲羣體性行爲時,那麼社會的公義最終會落入無人堅持的狀態,求職者喪失的就不僅僅再是話語權。

面試時讓我震動的二三事分享

I am Wuhan人

2004年的招聘計劃是以研究生爲主,而且老闆下了指示,注重質量而忽視數量,於是我們人力資源部在3月底以前的工作基本都是圍繞招聘進行的。

某一天,招聘專員根據篩選結果通知了不到20位碩士研究生來我單位面試。面試主要分爲專業知識考試、英語翻譯、思維邏輯能力測試、綜合題目測試以及兩輪面談。經過了電話中的溝通、幾輪細微行爲的觀察和筆試成績考察,大部分人員被淘汰,只剩下幸運的9個人。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面談的程序:首先要求應聘者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時間大約爲3分鐘。這關的目的是測試應聘者英語應用的熟練程度,以及從其自我介紹中尋找提問的突破口。

前兩個畢業生,一個是武漢某大學的,另一個是上海某大學的,面試結果都還不錯。第三人是西安某大學畢業的(其導師在行業內非常有名氣),在做自我介紹時開場白就來了句“I am Wuhan人”!我當場差點就把隔夜飯給吐出來了,大腦在迅速轉了幾圈之後纔沒把“you找who”或者“who找you”這樣的話說出來。這就是我們中國的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所謂符合時代需求的高層次人才?嗚呼哀哉!

點評:第一,這是空有學歷,沒有能力,中國應試教育的產物;第二,就業前的角色轉換不到位,學校缺乏此類專業指導人士;第三,電話中的溝通實際上是面試的第一關,自我介紹時應重點突出,針對職位的特點做相應的介紹;第四,雖然關於英語在高等教學中的地位在最近的人代會上有爭議,但不爭的事實卻是經過數年的英語教育或研究生在英語學科上的要求,應該說應聘此職位的“I am wuhan人”是不會讓人如此感嘆的。從某種方面講,這樣的缺失已經不再是所謂擴招的缺失,最深層的原因恐怕還得在中國的教育機制與體制上找原因,教育的培養與實際上應用的脫節是我們必須面對與修正的問題。

面試爲什麼沒有我

那是在2004年春節前的事情了,當時有位應屆本科畢業生(下面簡稱爲A)給我們投了一份應聘簡歷,因爲他的`畢業院校不是國家重點,而且成績也比較差,最重要的是其它方面也沒有比較突出的地方,於是招聘專員就把他的簡歷給打了一個放了起來,以備後用。

但是A卻契而不捨地每隔3天就給我們人力資源部打一次電話,詢問面試爲什麼沒有他。招聘專員每次都是有禮貌地告訴A,他雖然很優秀,但不符合我們單位的要求,所以沒有面試機會。就這樣到了2月中旬,A仍然每隔3天打一次電話詢問是否有空缺的職位,於是招聘專員就不勝其煩,想直接拒絕A,但是又怕影響公司的良好形象,只好給予A一次面試的機會。結果A在面試中的優秀表現讓我們5位面試官們大吃一驚。在衆多的應聘者中,A憑藉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學校的成績最終被錄用了。

A被錄用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請問現在的應屆畢業生還有多少人有如此大的毅力?還有多少應屆畢業生爲自己的將來敢於不懈地追求?

點評:第一,其實這個並不僅僅是求職者的毅力問題,對於HR從業人士或企業也值得思考。人才的高消費已在用人的各個角落顯現,需要大專的,非要本科不可;需要本科的,非研究生不接;本來應強調專業的,變成了對211,985等重點院校的追逐。人才的表現不是地域性,更不應該是非要哪所學校畢業的纔可,這樣的用人方式不人文,也不符合用人的基本原則。第二,在現在的中國“鷹多兔子少”的情況下,要敢於用合適的方法追求到面試機會,然後善於把握面試機會;第三,對自己能力要信任,學校的成績不代表着一切,那隻代表着您在學校的優秀;第四,態度決定一切,做事要踏踏實實,浮躁的習氣要不得。

我只要150元的工資

2003年,我還在前家公司的項目小組裏負責人力資源工作。那時的招聘可以說是匆忙而無序的,一天需要面試150人以上,兩眼一睜忙到熄燈。

一天早晨8點在某地我們3位面試官開始了面試。首先面試的是應聘收銀員的小姑娘們,學歷都是中專或專科。當我面試剛開始詢問到他們的薪資要求時,一位小姑娘竟然回答我說,只要月工資超過150元她就幹。我一聽就楞了,因爲我們收銀員的月工資是600+獎金,我沒想到竟然有人要求這麼低的工資,還存在這麼廉價的勞動力!當時我語音哽咽地對小姑娘說,放心吧,你拿的工資肯定是你要求的4倍以上。那小姑娘一聽就蹦了起來。最後這位小姑娘由於踏實的求職態度和較好的能力被錄用了。

點評:第一,面對參加面試的兄弟姐妹,我們都有太多的感嘆。在求職時,他們不但過分降低自己的地位,而且不斷弱化自己的立場。當這樣的弱化是羣體性行爲時,那麼社會的公義最終會落入無人堅持的狀態,到時求職者喪失的就不僅僅再是話語權。第二,希望求職者能有恰當的心理定位和正確的自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