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著名日記>

困難羣衆的民情日記

學問君 人氣:2.94W

讓困難民情日記中記錄下來的問題件件得到落實,真正的取信於民,收到解決問題的實效。

困難羣衆的民情日記

篇一:困難羣衆的民情日記

春節假期一過,我就急匆匆從山東老家趕回任職所在村——甘南縣甘南鎮富強村。走在村間小道上,時不時和過往的村民打招呼,問候過年好,問問今年有什麼規劃;再去困難戶家中走走,拜個年,問問還有啥困難;還去種植大戶家坐坐,問下今年打算,除了種植玉米還種啥,看看種植結構調整政策是不是已深入民心。

春節即將過去,村民又開始忙碌的一年,這一年也是考驗扶貧工作成效的關鍵一年。去年9月份到村裏任“第一書記”,前期摸索村民村情,花費了一段時間,等心裏有脫貧計劃,又入了冬,天氣已不允許實施脫貧計劃,所以一定要抓住這關鍵的一年,把各項扶貧政策,脫貧計劃落實到位,讓貧困羣衆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扶貧效果和變化。

富強村有650餘戶,2400餘口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386戶,人口859人,貧困戶數和貧困人口都佔了總戶數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重重的壓在我心頭。每時大腦都在轉,都在思考有什麼辦法能讓村民快速脫貧致富。每天遇到人總想探討下如何幫助村民脫貧致富。每次去村民家走訪我總會問對致富有啥想法,有啥困難需要解決。隨着時間的推移,思考的多了,入戶多了,掌握的情況多了,慢慢摸清了村民致貧的原因,找到脫貧的方法。透過走訪發現兩個重要問題:一是村基礎設施落後,村民怨言頗多。二是村民致富慾望強烈,也很有想法和點子,但怕實踐,不願承擔風險,總想着向上級政府要政策扶持,缺乏內生動力。

找到問題就得想解決辦法。思考良久後個人認爲應該把改善基礎實施和扶貧扶志結合起來統一考慮。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這就是有名的破窗效應。如果任由基礎設施落後下去,村民也會繼續貧困下去,缺乏脫貧的志氣,沒有內生動力。反過來講,我們從基礎設施入手,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再加以政策引導和扶持,會激發出村民致富意願,做到扶貧扶志。基於這一點,今年打算重點整治村基礎設施,改善村民生產生活環境,重點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一是結合整村推進200萬資金,重點改善村生產基礎設施:預計打10眼左右抗旱井,休整生產路,維修橋洞和橋涵等。二是協調和配合好美麗鄉村工程,爭取今年能夠實施,把村內道路修建爲高質量的五米寬板道,做好下水道,綠化帶,安裝太陽能路燈,從根本上改變村容村貌,改善村民居住環境。

此外,再根據建檔立卡情況,對貧困原因仔細甄別,細化脫貧措施。對因病因殘等情況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進行政策兜底,該進低保的進低保、該進五保的進五保等;其他原因致貧的有勞動能力的,再根據致貧原因,量身打造脫貧措施。同時把種植養結構調整到位,向村民推薦些藥材、雜糧、林蛙等經濟動植物,並請農技專家舉辦種植、養殖技術培訓班,聯繫企業進行訂單式收購,讓村民能夠有技術有收成還能有收入。

脫貧攻堅,時不我待。要抓好有利時機,把各項扶貧政策落實下去,讓貧困羣衆早點走出貧困,步入小康,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使命,將責任和使命扛在肩上,與富強村民同行。

篇二:困難羣衆的民情日記

今天按照計劃安排,我們到結對幫扶村,走訪幾戶困難戶。之前在團結村朱支書那瞭解到,團結村基礎設施比較落後、居民多是靠外出打工維持生計。

我們走訪慰問的第一位居民是患有乳腺癌、子宮癌的陳秀芳。踏着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後雲組的陳秀芳的家,一個破舊的房子裏凌亂的擺了幾件破舊的桌椅,一張雜亂的木板牀上,陳秀芳半倚着坐着,見我們進來準備起身。我連忙走過去,示意她躺下就好。陳秀芳很不幸的患上乳腺癌、子宮癌,爲給她治病,家裏已經欠了一大筆的債務。她看到我們非常激動,招呼我們坐下,眼了飽含着淚水,向我們述說了她的病情和家裏的困難,她說面對今後的日子,她們一家都不知道該怎樣活下去。經過我們的一番開導,陳秀芳擦乾淚水說:“相信政府不會拋棄我們不顧的,現在你們給我們辦了低保,我很感激,你們今天來看望我,說明政府是關心我們的,我會打起精神,堅強地面對生活。”

我把愛心卡掏了出來,寫上了自己的聯繫方式。我知道以她的個性不會聯繫我,但是一旦聯繫肯定是她處理不了的大事。走的時候她有些激動,一路出門跟着走了好長一段路。到了路口的時候我回頭看了一眼,她依舊在那裏張望,頓時心裏有條暖流直竄心田,很溫馨,很感動。

篇三:困難羣衆的民情日記

xxx的房子很破舊,蒼老的青磚石瓦的有種穿越歷史的年代感,除卻一臺破舊的電視機,屋子裏幾乎沒有什麼電器設備,更不用說傢俱之類的。只有一個正對着門口的八仙桌,桌面整齊的鋪了一層報紙,佈置的`乾乾淨淨。他端正的坐在門邊上,眼睛注視着門外。

xxx快70歲了,喪偶,哮喘,心臟病,高血壓,兩個子女在,自已一個人做飯洗衣,腦筋有些遲鈍。我就着他坐了下來,他的眼睛卻一直注視着門外。

“也不知道來不來。這都不剩天了。”

我知道她想着在外務工的孩子們,像所有的父母一樣期盼着自己的孩子們好好的,念着他們,想着他們。

我們起身走的時候,他嘴裏唸叨着依舊是她的孩子們。兩隻眼神依舊那樣茫然的張望着,像是看見了希望,但卻是那樣的不可觸及,過於遙遠。

接下來的2戶人家境遇都差不多,上午走訪完後,還剩一戶不在家,村幹部說下午再繼續聯繫。

據瞭解,龐學禮夫婦只有一名女孩,年輕時一家三口的日子還算過得有滋有味,後來女兒長大了,嫁到了鄰鄉,離老人家大概有兩三個小時的車程,雖然女兒偶爾會回家看望兩位老人,但大多數時間兩位老人都是靠自己生活。由於女兒家的家境不好,不能給龐老夫婦提供經濟上的幫助,所以,兩位老人只能靠新農保養老金、種地和養豬維持生活。前幾年日子還算勉強可以維持下去,可今年已經七十多歲的龐學禮老人身體一直不是很好,二老的生活也過得很艱難。

得知我們的來意,兩位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當我們問老人最近生活過得怎樣,有沒有什麼困難我們能幫上忙時,龐學禮老人笑着搖了搖頭,然後用顫抖的雙手夾着一杆旱菸深深的吸了一口,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許久也沒有說出一句話來,或許是不知道該從何說起,他用沉默表示他所有的感激。我去幫他的妻子燒火沏茶,並詢問他們的近況,她除了一個勁地說現在的政策好之外,讓我記得最深的一句話就是:現在的政策已經很好了,我們每個月能領到百十來塊錢,只要不生病,我們老兩口能照顧好自己,不給共產黨添麻煩。多麼簡單而又樸實的語言,其實他們的要求並不高,只是希望多點人情的溫暖。

篇四:困難羣衆的民情日記

這幾天,對村裏部分貧困人羣進行了走訪。透過走訪,看到農村貧困人口生活之窘迫,日子之艱難,用觸目驚心不爲過。反思其貧困原因,有的是受災致貧,有的是因病致貧,還有意外致貧等諸多因素。雖然貧困人口不能完全代表農村的現狀,但他們是農村的一個部分,是最需要黨和政府關懷的羣體,同時也是應該我們花更多力氣去思考如何改變他們的羣體。

xxx一家原五口人,自己及愛人均年過四十,三位小孩尚未成年,其中愛人與長女智障,次女現八歲上小學,兒子四歲。故譚家生計全落在xxx一人肩上,而xxx數年前勞動時摔跤致使右腿骨折,因無錢上醫院,在牀上躺了數月自愈,但骨頭生長錯位,已部分喪失勞動力。20xx年4月份,xxx的愛人因病逝世,加劇了其勞動負擔,雖家有二畝土地,但維持生計亦比較艱辛。

xxx目前享受農村低保政策,農忙時村幹部也時常幫助,屬於開發難度較大的貧困戶。

這些貧困人羣,只是廣大落後山區當中的一個縮影,不管是意外致貧、因病致貧、意外災害致貧、學生供養致貧,還是其它原因的貧因,我看到的是各有不同的心聲。對於無勞動力、有心無力改變現狀的貧困者,除了最低生活保障,他們希望更多的社會福利機構、社會保障機制能夠把觸角觸及到這些角落;對於有一定勞動力的貧困者,他們更多是希望有政策的支援,或者在政策的執行過程中更有效率、政府言而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