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初中

學問君 人氣:7.93K

我們這些擁有視力的人,要懂得珍惜,要懂得觀察身邊的事物,要知道擁有視力多麼幸福,要把視力當成一種用來讓生命變得充實的手段,而不是一種方便。下面是本站挑選較好的有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初中範本,供大家參考閱讀。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初中

1.範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初中

最近,我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另我深有感觸。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的字裏行間,無不洋溢着海倫凱勒對生活的熱愛,她用熱情的態度勸戒世人應該珍惜眼前享有的一切。她希望擁有三天的光明去感受世界,熟悉身邊的一切,海倫想看到的事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這只是一個夢。

正是苦難造就了海倫堅強的性格。她作爲一個盲聾啞的殘疾人卻有着超人的健康心理。她用自己感受到的,想象到的情景,表達自己對求知的渴望和對人類的真摯熱愛。她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告誡他人,健康的心理是人類成功的最基本條件,有健康身體而沒有健康心理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的。具有健康心理的人,即使是身體殘疾也不會抱怨命運的安排,不接受和渴求他人的憐憫,他們會憑着自我堅強的毅力達到理想的彼岸。

有位哲學家曾說過:“靈感寓於靈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強壯的軀體。”這正是對海倫的真實寫照。海倫憑着一顆堅強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殘志不殘。而我這個體格健全的小學生呢,有着良好的學習條件,卻缺乏堅韌不拔的毅力。因此,這本書給我的啓示是:

一:盡力地完成每一件事。

二:要有樂觀的良好心態。

我有這本好書做我的良師益友,相信我以後的日子會過得更加豐富多彩。

2.範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初中

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莫過於那些身體上有殘疾的人了,一羣可憐的人,他們當中有哪個像海倫。凱勒一樣呢?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19世紀出了兩個傑出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是凱勒。

海倫從小失聰,失明,變成了啞巴。不過她還是幸運的,導師沙利文老師“從天而降”,爲小海倫帶來了知識的火花。她們周遊世界,出現在大大小小的講臺上,爲人們演講,所有的人都爲她們的不屈所動容。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本聞名於世界的鉅著,雖然它不是長篇大論,但含義卻萬份深刻——人們要珍惜現在所得,品味生活的不易,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彷彿自己明天將失去一切似的。在書中,命運已定的主人公,遭遇好運而得到拯救,這時,她深刻體會到生命如此珍貴,不可失去。

人啊,總是這樣,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獲得了,才知道它來之不易;品味了,才知道它是多麼美好,從而無遺憾。是啊,爲什麼我們不能改變呢?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恩自己是四肢健全的人,感恩自己有一個美好的家!

讀讀這本書吧,它一定會讓你對生活有新的感悟、認識,你會發現:你是多麼幸福!

3.範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初中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本很耐人尋味的書,爲什麼別人通常都用感動或震撼形容這本書,而我用耐人尋味呢?因爲這本書中一些地方寫的事情,我也會不由自己地想象:如果我也成了像海倫?凱勒那樣視覺、聽覺和說話能力都有障礙的人會怎麼辦?是消極、沒有慾望地渡過一生,還是像海倫?凱勒那樣奮發向上?我的答案不用說大家也應該知道,肯定是像海倫?凱勒那樣奮發向上,換成誰誰都會那樣回答。但是如果真正地做起來,談何容易?

海倫.凱勒19個月大的時候就得了“猩紅熱”,因此喪失了視覺能力、聽覺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從此就被困在了沒有光明、沒有聲音的世界裏。雖然沒有光明、沒有聲音,但是她有思想,有對外界的幻想、對顏色的猜想和幫助全世界聽覺、視覺和表達能力有障礙的兒童學習的想法。她第三個想法得到了世界的認同,但前兩個想法卻未能親眼見證。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寫出了對外界的渴望,告誡我們這些擁有視力的人,要懂得珍惜,要懂得觀察身邊的事物,要知道擁有視力多麼幸福,要把視力當成一種用來讓生命變得充實的手段,而不是一種方便。

每當讀到這本書,透過書頁,彷彿能看到海倫?凱勒的那雙充滿渴望的大眼睛,聽到她那用力發出的聲音,我相信,她一定會是我人生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