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學問君 人氣:2.33W

第一章 總 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第一條 爲了合理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防治水害,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防治水害,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條 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水資源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和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管理的水庫中的水,歸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

第四條 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協調好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

第五條 縣級以上政府應當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並將其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六條 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依法開發、利用水資源,並保護其合法權益。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有依法保護水資源的義務。

第七條 國家對水資源依法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但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水庫中的水的除外。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組織實施。

第八條 國家厲行節約用水,大力推行節約用水措施,推廣節約用水新技術、新工藝,發展節水型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建立節水型社會。

各級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對節約用水的管理,建立節約用水技術開發推廣體系,培育和發展節約用水產業。

單位和個人有節約用水的義務。

第九條 國家保護水資源,採取有效措施,保護植被,植樹種草,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水體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第十條 國家鼓勵和支援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的先進科學技術的研究、推廣和應用。

第十一條 在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政府給予獎勵。

第十二條 國家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設立的流域管理機構(以下簡稱流域管理機構),在所管轄的範圍內行使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授予的水資源管理和監督職責。

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權限,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第十三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有關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有關工作。

第二章 水資源規劃

第十四條 國家制定全國水資源戰略規劃。

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按照流域、區域統一制定規劃。規劃分爲流域規劃和區域規劃。流域規劃包括流域綜合規劃和流域專業規劃;區域規劃包括區域綜合規劃和區域專業規劃。

前款所稱綜合規劃,是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編制的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的總體部署。前款所稱專業規劃,是指防洪、治澇、灌溉、航運、供水、水力發電、竹木流放、漁業、水資源保護、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節約用水等規劃。

第十五條 流域範圍內的區域規劃應當服從流域規劃,專業規劃應當服從綜合規劃。

流域綜合規劃和區域綜合規劃以及與土地利用關係密切的專業規劃,應當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相協調,兼顧各地區、各行業的需要。

第十六條 制定規劃,必須進行水資源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水資源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由縣級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組織進行。

縣級以上政府應當加強水文、水資源資訊系統建設。縣級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水資源的動態監測。

基本水文資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公開。

第十七條 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綜合規劃,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編制,報國務院批准。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其他江河、湖泊的流域綜合規劃和區域綜合規劃,由有關流域管理機構會同江河、湖泊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編制,分別經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審查提出意見後,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審覈;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意見後,報國務院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批准。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江河、湖泊的流域綜合規劃和區域綜合規劃,由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和有關地方政府編制,報本級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批准,並報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專業規劃由縣級以上政府有關部門編制,徵求同級其他有關部門意見後,報本級政府批准。其中,防洪規劃、水土保持規劃的編制、批准,依照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規劃一經批准,必須嚴格執行。

經批准的規劃需要修改時,必須按照規劃編制程序經原批准機關批准。

第十九條 建設水工程,必須符合流域綜合規劃。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江河、湖泊上建設水工程,其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報請批准前,有關流域管理機構應當對水工程的建設是否符合流域綜合規劃進行審查並簽署意見;在其他江河、湖泊上建設水工程,其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報請批准前,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管理權限對水工程的建設是否符合流域綜合規劃進行審查並簽署意見。水工程建設涉及防洪的,依照防洪法的有關規定執行;涉及其他地區和行業的,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徵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的意見。

第三章 水資源開發利用

第二十條 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堅持興利與除害相結合,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和有關地區之間的利益,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並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

第二十一條 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併兼顧農業、工業、生態環境用水以及航運等需要。

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充分考慮生態環境用水需要。

第二十二條 跨流域調水,應當進行全面規劃和科學論證,統籌兼顧調出和調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第二十三條 地方各級政府應當結合本地區水資源的實際情況,按照地表水與地下水統一調度開發、開源與節流相結合、節流優先和污水處理再利用的原則,合理組織開發、綜合利用水資源。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重大建設項目的佈局,應當與當地水資源條件和防洪要求相適應,並進行科學論證;在水資源不足的地區,應當對城市規模和建設耗水量大的工業、農業和服務業項目加以限制。

第二十四條 在水資源短缺的地區,國家鼓勵對雨水和微鹹水的收集、開發、利用和對海水的利用、淡化。

第二十五條 地方各級政府應當加強對灌溉、排澇、水土保持工作的領導,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在容易發生鹽鹼化和漬害的地區,應當採取措施,控制和降低地下水的水位。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其成員依法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集體土地或者承包土地上投資興建水工程設施的,按照誰投資建設誰管理和誰受益的原則,對水工程設施及其蓄水進行管理和合理使用。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水庫應當經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二十六條 國家鼓勵開發、利用水能資源。在水能豐富的河流,應當有計劃地進行多目標梯級開發。

建設水力發電站,應當保護生態環境,兼顧防洪、供水、灌溉、航運、竹木流放和漁業等方面的需要。

第二十七條 國家鼓勵開發、利用水運資源。在水生生物洄游通道、通航或者竹木流放的河流上修建永久性攔河閘壩,建設單位應當同時修建過魚、過船、過木設施,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批准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妥善安排施工和蓄水期間的水生生物保護、航運和竹木流放,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

在不通航的河流或者人工水道上修建閘壩後可以通航的,閘壩建設單位應當同時修建過船設施或者預留過船設施位置。

第二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引水、截(蓄)水、排水,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第二十九條 國家對水工程建設移民實行開發性移民的方針,按照前期補償、補助與後期扶持相結合的原則,妥善安排移民的生產和生活,保護移民的合法權益。

移民安置應當與工程建設同步進行。建設單位應當根據安置地區的環境容量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因地制宜,編制移民安置規劃,經依法批准後,由有關地方政府組織實施。所需移民經費列入工程建設投資計劃。

第四章 水資源、水域和水工程的保護

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流域管理機構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在制定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和調度水資源時,應當注意維持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庫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維護水體的自然淨化能力。

第三十一條 從事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防治水害等水事活動,應當遵守經批准的規劃;因違反規劃造成江河和湖泊水域使用功能降低、地下水超採、地面沉降、水體污染的,應當承擔治理責任。

開採礦藏或者建設地下工程,因疏幹排水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源枯竭或者地面塌陷,採礦單位或者建設單位應當採取補救措施;對他人生活和生產造成損失的,依法給予補償。

第三十二條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關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按照流域綜合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擬定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區劃,報國務院批准。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其他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區劃,由有關流域管理機構會同江河、湖泊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擬定,分別經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審查提出意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