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徵文>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傳承中華美德

學問君 人氣:2.81W

良好的家風,也可以傳承一代又一代的人。接下來小編本站給你們帶來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傳承中華美德,歡迎大家閱讀與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傳承中華美德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傳承中華美德一

是什麼支援着偉大的中華民族?是什麼是億萬中華兒女團結一致?是什麼是中華民族勇敢地說“不”?是血,是汗,是凝聚力……

一個國家,一個名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勤爲本,儉生德;辨善惡,知改過;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究竟是什麼使我們中華民族輝煌?靠什麼而變成世界的焦點呢?正是那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在這一片又一片的土地上,我們代代的勞動人民們在這裏棲息,把文化,文明代代地傳了下來。正因如此而涌出了一批批優秀人才,古老的土地,淳樸的人民,悠久的傳統,高尚的品質……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裏,“子發認錯”的小故事令我難忘至今,講的是:戰國時期,楚王大將子發率領部隊攻打秦國,幾個月下來毫無進展,糧食將盡,邊派使者回國籌糧,並讓他將一封家書交給母親。母親從信中得知兒子在生活上搞特權,不體諒士兵,因此非常生氣。在子發凱旋歸來時,母親不讓他進門。子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立即下令將楚王賞賜給自己的東西分發給士兵。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不少類似的例子,我哥哥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那是一個夏天的上午,哥哥偷偷將書桌上的5元錢拿走了,媽媽雖說不重視這小小的5元錢。但是想借此機會考驗一下我和哥哥。放學回來,媽媽假裝找不着5元錢,逼問說是我拿的,我的眼淚在媽媽的.冤枉中不爭氣的流下來了。在這時,哥哥卻主動承認了錯誤,把5元錢還給了媽媽。“見善則遷,有過則改”,不是嗎?

傳承中華美德,培養民族精神。如今,我們中華民族的青少年一定能把一切熔結成無窮的動力,推進新的時代。“只要人人獻出一片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愛的奉獻的歌聲,而只要人人都做到這一點,我想,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將變得更加繁榮昌盛。春光似海,盛世如花。到那時候一切平等,整個國家洋溢着繁榮和睦的氣氛。

我們身爲跨世紀的接班人,必須從現在做起,孝敬父母,熱愛祖國。從小樹立發揚傳統美德的信念,寄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聽,在中華民族土地上兩條母親河正滾滾流淌,彙集成一股轟雷般的號召聲:傳承中華美德,誓當龍的傳人!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傳承中華美德二

中國是一個擁有千年文化的古國。從古至今,流傳下了許多優秀的傳統美德。這些優秀的傳統美德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借鑑與傳承。

“世上凡是有真才實學者,凡是真正的偉人俊傑,無一不是虛懷若谷,謙虛謹慎的人。”我們應該要傳承中國美德--謙虛。

從古至今,有許多偉人,他們不僅有錢又權還有才。他們完全可以覺得自己比別人高一等,但是他們都很謙虛。如周恩來“寫我一生的錯誤”就是很好的事例。

受世人崇敬的周因來,一生謙虛謹慎,平易近人,身爲總理雖日理萬機、公務繁忙,但每到一處都要深入羣衆瞭解情況。60年代他有一次到上海考察,與電影演員們會面,在親切交談中,有同志熱情向他建議:“總理,您給我們寫一本書吧!”可他回籤說:“如果我寫書,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讓活着的人們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我們應該向周恩來總理一樣,學會謙虛。不管你家多有錢,在社會多有地位,學習多好,都不應該驕傲。因爲人都是有不足的地方,我們要學會謙虛。

在當今社會,人們覺的謙虛就是否認自己得才能,所以人們總是在別人面前把自己說的多好多好,老是在炫耀自己的錢財、成績。永遠都不知道去向別人學習。像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就應該謙虛的向別人學習自己不足的地方。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長。

我們應該把這傳統美的延續下去,讓更多人學習到謙虛,這樣我們中國會大大進步,點燃我們的中國夢。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傳承中華美德三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我認爲,謙讓是最大的美德。有些人認爲只是表面上談談“紙上談兵”,實際也不用去做的,但他們錯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卻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你都能做,如上車先讓老人先上,看見老人要讓座……

謙讓這個詞語對人們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們的老師就教導我們要學會謙讓,隨着時間的流失,在我們的記憶裏謙讓這個詞已漸漸淡忘了……記得有一次,我站在104路車上,人很多,座位都做滿了人。到了宛平南路這一站時,上來了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還帶着一位年幼的小孫子,居然沒有人讓座。那位老奶奶領着孫子從車門口一直走到車尾,可滿車的人卻毫不在乎,視若無睹。坐着的人心安理得,連正眼都不去瞧一下他們。沒有幾個人像我這樣看着這一老一少。每次到一個站點,都會播放“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請您……”我想,這是在浪費電。我聽了幾百遍了,想必經常做車的人聽了不止100遍,而今天,滿座的人,面對他們卻不加理睬。

最近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哈爾濱市一家企業公開招聘人員,一位前來應聘的女大學生,各方面素質相當不錯,就因爲她多次主動給別人讓座,被招聘單位說成是“缺乏競爭意識”而拒絕聘用。

我認爲,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讓座只是我們應盡的一種義務。現在,人們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誰也不願意吃個虧——正如讓座這個簡單的動作。此刻的讓座已成了那變質的麪包,像個足球似的被人們踢來踢去。

我們大家在學校裏也會有一些事發生。但同學與同學之間,也是應該要互相謙讓的,我們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人與人之間也將變得更加美好。

前進的路已經爲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爲,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讓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