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幼兒培訓>

2017年咬文嚼字教案

學問君 人氣:2.03W

《咬文嚼字》創刊發行於1995年1月,發行者爲上海文化出版社。報刊版式爲32開,約50頁,主要內容則爲糾正媒體藝人、名家作品的錯別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年咬文嚼字教案,歡迎參考!

2017年咬文嚼字教案

  【1】2017年咬文嚼字教案

教學目的

1.培養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精神。

2.借鑑吸收本文的分析方法。

教學設想:

1.允許求異,總體上欣賞並理解本文的見解。

2.與馬南邨“不求甚解”理論對照吸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二課時

一、借鑑吸收,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內容

1.如何咬文嚼字?

明確:由此及彼,由表及裏,挖掘思想感情的內涵。

2.爲什麼必須去咬文嚼字?

明確:因爲文字與思想感情有關,與情境有關,與意境有關與聯想有關與創新有關,要參透文章,寫出好文章必須學會咬文嚼字。

3.本文的思想內容給我們以何啓發?

預設:(1)咬文嚼字是文學藝術進步的根本途徑。

(2)咬文嚼字是精讀文章的一個基本方法。

(3)咬文嚼字有助於養成嚴謹的治學態度,有助於提高語言修養。

我的一堂語文課 4174字

忻州一中 馬彥珍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必須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學習,學生不但要學會而且要會學,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使其達到學習的目的,學生的學習歸根結底是屬於自己內部的活動,教師要不斷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獨立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努力地探索、積極動腦、獨立思考,經常發表獨特的見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靈活地運用知識。

基於以上認識,我在教學中一貫堅持“立足課本----借鑑吸收----拓展延伸----遷移運用”的思路,放開學生手腳,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自己閱讀的能力。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我的想法是讓學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儘量少說這樣看不對那樣看纔對的話,不要把學生的思路趕到死路上去。”因此,我堅持強調語文閱讀教學要摒棄“逐字逐句”“教讀”的方法,應千方百計來調動學生的思維,開啓學生的智力,發展他們的“求異思維能力”,終而達到“自求”、“自悟”和自己發現的目的。

我參加我校“百花獎”比賽時所上的一堂公開課《咬文嚼字》就足以體現這一觀點。《咬文嚼字》就全文除結語之外,大體可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舉了三個例子說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係。三個例子,三種類型,三層意思。例一說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說明文字一增一減意味不同;例三說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第二部分,講文字聯想意義的使用,有正負兩面。正面是善用聯想意義,可使意蘊豐富,有美妙的藝術效果;負面,是“套板反應”,一派套語濫調,全無新奇的意味。

教學設想:

  【2】咬文嚼字的教案

作者:陳暢 貴陽一中高二語文備課組

【三維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總體把握課文,瞭解相關字詞知識;

2.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文章的能力,總結課文的實例,分析作者的主要觀點;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一字不肯放鬆”的嚴謹精神,並體會漢語言的博大精深

【教學重點】

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①在學生自讀課文的基礎上,拎出觀點。

②確定課文的中心論點。

③評價作者觀點。

【教學難點】

①學習本文由實例引入,中間才牽出中心論點的寫法,以打破中學生寫議論文總愛在開頭揭旨的俗套。

②學習本文透闢例析的方法,以克服中學生議論文中“論點+論據=論證”的流弊。

[教學步驟]

一 匯入新課。

上課之前,我來考考各位一個歇後語:小老鼠看書-----咬文嚼字。小老鼠學習的精神應當推廣,把書吃掉、消化掉,我們也可以成爲一隻很有品味的小老鼠! 例子一:展示四個字:“中”“國”“在”“吃”。請各位調整字詞順序,表達以下三種意思:

1、食文化在中國,中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 ---吃在中國

2、想吃美食,到中國去!在中國,是品嚐美食的 -----在中國吃

3、諷刺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人任意揮霍國家財富,吃窮了中國!是國家的蛀蟲 ---在吃中國

同樣四個字,短語變序,就產生了不同的含義,在中文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子二:貴州人、湖南人、四川人的飲食習慣,都比較喜歡哪種口味? 辣,那到底誰是最重口味的,咱們可以透過每個省份的描述可知:

湖南人自詡:辣不怕;四川人:不怕辣;貴州人:怕不辣。

請各位判斷一下,哪個省份的口味最重?貴州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沒有辣椒,嗜辣如命,哪天沒有辣椒,可能就會心慌意亂、形容枯槁。

透過以上兩個例子可見,有時候,文字的排列組合不同,句子的意義不

同;有時候,同一句話,句式不同,意味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也不盡相同,因此,寫作時,要學會字斟句酌,這便是咱們今天要學習的“咬文嚼字”!

二 、作家作品。

首先知人論世,瞭解一些作家作品,朱光潛,聽說過沒?上學期名著

導讀?《談美》,回顧一下,《談美》是以書信的形式,漫談文藝、美學、哲

學、政治等問題。是一本議論美感修養的文藝理論學著作,因此,朱光潛被

稱爲“美學老人”。咱們看看,這位“美學老人”,是怎樣教我們咬文嚼字的!

三、資訊篩選。

(一)明確文中“咬文嚼字”的含義。

一提到“咬文嚼字”這個詞,大家認爲它是褒義還是貶義?貶義:“死摳字眼,賣弄學問。迂腐。掉書袋。”請學生說成語的意思!

可能很少有人會想到它的積極意義,咱們看,本文中,作者是怎樣定義的?閱讀第三自然段。

與其說是“咬文嚼字”,不如說是字斟句酌,這是做學問必備的一種態度?嚴謹、步步留心的態度。“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咬文嚼字”舉例:《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林沖出門沽酒時,大雪紛紛揚揚,施耐庵用了一個什麼字?使得境界全出呢?

“緊”。《花邊文學?大雪紛飛》中曾說:“《水滸傳》裏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緊”,就是接近現代的大衆語的說法,比“大雪紛飛”多兩個字,但那‘神韻’卻好得遠了。”爲何?

學生討論明確:

“緊”好處:

1、生動樸實的寫出大雪紛飛、緊湊。

2、渲染出氣氛的緊張,主人公命運前途未卜。所以,一個“緊”字,境界全出。 正如朱先生所說,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實際上是調整思想感情。因爲文字它不單單是一個符號,而是思想情感的.載體。

咱們現在明白,本文中“咬文嚼字”的含義就是一種“一字不肯放鬆”的嚴謹精神,那咬文嚼字的意義是什麼?請各位同學在文中找一下。

定位在總結性的語段當中,齊讀最後一段。告訴我,“咬文嚼字”的意義是?

明確“咬文嚼字”的意義:追求“藝術的完美”,盡善盡美。我們講,言由

心生,有的人說話也好、寫作也罷,想的是一回事,寫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所謂的詞不達意,言不由衷。這是因爲你沒有仔細地咬文嚼字,本課我們着重討論的問題是:怎樣咬文嚼字!怎樣達到藝術的完美。

(二)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1)句式不同,意味不同。

提問:班上有位同學,有個壞毛病,就是特別愛遲到,如果你是班主任,你很生氣地準備批評他,你們挑選以下兩種句式:哪個語氣更強烈!更適合批評人:

A、你是個老愛遲到的學生。

B、你這個老愛遲到的學生。 請學生各抒己見,談談原因。

閱讀1、2自然段,再來解決這個問題。

明確:“這”字句:是堅決的判斷,表現強烈的情感,但一般表示深惡痛絕,在讚美時不適宜。

“是”字句:1、表示單純的敘述語,沒有更多意義,不帶情感的判斷。

2、可以含有假定語氣,帶有“你不是”的譏刺意味。

(你是個好小子)所以在批評人時,這句感情比較強烈!

結論:事例一:演員替郭沫若改臺詞 句式不同,意味不同!

(2)字眼不同,意味不同。

別說咱們,古今中外的文學大家,大部分都是精益求精,苦心孤詣之人,

有詩詞爲證:

1、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

2、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3、爲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4、爲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

5、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苦吟詩人爲了寫出一首好詩,殫精竭慮,冥思苦想啊,所以同學們,幹

啥都不容易,都需要你們盡心盡力呀。

古代文人寫作時,爲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一個詞,煞費心血,他們就是

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在煉字上下了一番功夫。講到煉字,咱們不得不提到文學史上一個著名的咬文嚼字的典故,傳爲千古美談,那就是賈島的“推敲”的典故!你們聽說過沒?

請學生介紹“推敲”的典故

賈島爲了選中一個最合適的字,可謂是走火入魔,闖入韓文公的車騎隊

伍中卻渾然不知,韓文公仔細斟酌一番,確定爲“敲”字,出示全文!

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提問:“推”vs“敲”,你怎麼看?你們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和尚,他到底是去直接推開門呢?還是噔噔的去敲門,哪個字更符合當時的意境,注意一下標題,幽居,四周的環境肯定是比較清幽的。不一定要侷限於原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結論:當時的情景有兩種可能:1、這個小和尚,出去散散步,一個人回到寺廟中,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門是自推自掩,無須鎖門嘛,深山藏古寺,想要一個小偷來都沒人來,肯定沒有小偷光顧,“推”這個字,更顯孤寂。

2、還有一種可能,他是去寺廟內拜訪另一個僧人,一個小和尚去拜訪另一個小和尚,聊聊天、解解悶、出於禮節,肯定要噔噔蹬地敲門,不可能那麼魯莽的,使勁一推,光腦袋就探進去了。

但朱光潛說:“敲”字不免剝啄有聲,會破壞了整幅畫面的寧謐,未必如此,越是剝啄有聲,越發反襯出標題中的哪個詞?幽居,有一句詩不就是一個以動襯靜的典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所以作者在第五段最後一句話做了一個總結:關鍵是“與全詩調和”,如果把主人公換成魯智深,那肯定既不是推,也不是敲,而是撞,踢。門都給撞倒了!總之,和諧最重要!

(三)、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文字的兩種意義:直指意義,聯想意義,一個字詞能夠產生豐富的聯想意義,讓人浮想聯翩,固然是極好的,然而聯想意義最容易誤用產生弊病,按作者的說

法,如果你不加斟酌地使用這些陳詞濫調的話,很容易產生一種反應?套板反應!

請生找“套板反應”的定義,教師打比方:人們一般會用哪些詞彙來形容教

師?園丁、蠟燭,特別是李商隱的一句詩,已經成了教師的代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談到教師,必定是默默奉獻、耕耘、桃李滿天下,這

個便是一種慣性。

如何避免“套板反應”,做到“唯陳言之務去。”

疏通全文脈絡:

第一部分:咬文嚼字是什麼。

第二部分,咬文嚼字的原則。

第三部分,咬文嚼字的意義。回過頭來看看,全文的文體是什麼?

文體介紹:文藝隨筆,三個部分之間邏輯順序嚴密。

四、學以致用。

光說不練假把式,我來給各位出幾個題目,你們看看哪個字用在其中比較合適?這些字詞好在何處?

練習:

(1)原文:紅杏枝頭春意濃 改文:紅杏枝頭春意鬧

解析:鬧,修辭手法:火紅的杏花在枝頭吵吵鬧鬧的?擬人,光是擬人,可能還不夠,本身是一種視覺,他卻裝化爲了一種聽覺?通感,彷彿看到許多杏花在枝頭嘰嘰喳喳的,你一言我一語的,七嘴八舌的,“鬧”字不僅形容出紅杏的衆多和紛繁,而且,它把生機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點染出來了。不僅有色,而且似乎有聲,表示他們在視覺裏彷彿獲得了聽覺的感受。

“一鬧字卓絕千古”---劉公勇

(2)做一個選詞填空:

早 梅

齊 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裏,昨夜( )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豔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你認爲填入哪個字能準確地體現詩題中的“早”字?

學生討論,明確: 冬天,梅花開樹枝,“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已經不算早了,梅花開於百花之先,以見起早,而其中的一枝又先於衆梅,就更顯示出它是頭號種子,

“一” 梅花開於百花之前,是謂“早”;而這“一枝”又先於衆梅,悄然“早”開,更顯出此梅不同尋常,從而傳達出準確的詩意。

詩人鄭谷把齊己詩中的“數枝開”改爲“一枝開”,齊己深爲歎服,便拜鄭谷爲“一字師”。

(3)《咬文嚼字》:朱光潛先生教我們咬文嚼字,咱們下面就利用他的方法,來反咬他一口,挑挑朱先生的毛病,文中有個地方作者是出現了錯誤的,哪個典故?“推敲”的典故。所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上海一個雜誌,《咬文嚼字》,專門去挑一些大家的、著名節目的文字毛病。出示兩個事例:

例子一,挑某一年春晚的毛病,馮鞏主演的一個小品《愛的代駕》 ,裏面馮鞏誇她的老婆是西施,誇另外一個女子爲貂蟬,於是馮鞏他老婆便不高興了,她說了一句話:“我是西施,她是貂蟬,合着我比他老1000多年呢!”你們看出什麼端倪沒有?

學生討論明確:西施生活在春秋末年,貂蟬生活在東漢末年,相差600、700而已,沒有1000年那麼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