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幼兒培訓>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學問君 人氣:9.9K

俗話說“凡事從娃娃做起”,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對其今後的發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小編這裏有些妙招,各位家長們快來學學吧!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篇1

一、培養孩子講衛生的好習慣

培養孩子保持衣着乾淨整潔,不亂丟垃圾,告訴孩子垃圾應該丟在垃圾桶內,飯前飯後洗手,並要在爸爸媽媽的監督下進行,不洗手就不能吃飯或者給孩子一些獎勵的誘惑,督促孩子直到洗完爲止。前幾天會比較困難,所以爸爸媽媽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培養孩子講衛生的好習慣,會讓孩子留給別人很好的形象和評價,大大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

二、培養孩子吃飯時的好習慣

爸爸媽媽們是否也碰到過以下同樣的問題:孩子不愛吃飯、不準時吃飯、吃飯時間長甚至要一兩個小時。孩子不好好吃飯會直接影響營養的攝入,影響孩子的健康。所以培養孩子吃飯時的好習慣非常重要。所以爸爸媽媽們平常需要注意孩子飯前一段時間儘量不吃零食或者吃一些易消化的水果。吃飯時,讓孩子與大人一起坐在餐桌前吃,讓孩子意識到吃飯的時間和禮節,讓孩子養成吃好飯、會吃飯的好習慣。

三、培養孩子準時睡覺的好習慣

現在很多家庭的臥室都會裝有電視、電腦,這樣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質量,也不利於孩子良好睡眠習慣的培養。所以孩子的房間最好不要裝電視或電腦。如果孩子跟爸爸媽媽在一個房間,爸爸媽媽們也應控制好看電視和玩電腦的時間,到睡覺時間及時關燈睡覺。

四、培養孩子自理的好習慣

很多爸爸媽媽們怕麻煩或省時間,對孩子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孩子的自理能力決定他以後適應社會的能力和自信的體現。所以從小培養孩子自理的好習慣不可忽視。孩子在能夠自己吃飯時,爸爸媽媽應指導孩子如何正確使用餐具自己吃飯。教孩子自己學會穿衣服。在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上,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鼓勵和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時候,不要忘了要及時對孩子的行爲進行迴應和獎勵。孩子的模仿力極強,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樹立起榜樣作用,給孩子一個好形象,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讓孩子在實踐中增加對養成好習慣的興趣。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篇2

一、積極選擇

有一位女士叫塞爾瑪,她隨丈夫去從軍。沒想到,部隊駐紮的地方在沙漠地帶,住的是鐵皮房子,她與周圍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語言不通,當地氣溫很高,在仙人掌的陰影下都是華氏125度。更糟糕的是,後來他丈夫奉命遠征,只留下她孤身一人。因此她整天愁眉不展,度日如年。沒辦法,她只好寫信給父母。

好不容易盼來了回信,急忙開啟一看,塞爾瑪大失所望。父母既沒有安慰她,也沒說叫她趕快回去,上面只有三行字:“兩個人在監獄的鐵窗往外看,一個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另一個看到的卻是天上的星星。“塞爾瑪反覆看,反覆琢磨,終於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原來父母是希望她不要總是消極地看問題。

於是,她開始主動和那些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交朋友,結果使她十分驚喜,因爲她發現他們都十分好客、熱情;她又開始研究沙漠裏的仙人掌,並做了詳細的觀察筆記,這時她驚奇地發現那些仙人掌千姿百態,使人沉醉着迷;她欣賞沙漠的落日,感受沙漠裏的海市蜃樓。經過這樣的改變,塞爾瑪發現周圍的一切都變了,變得使她每天都彷彿沐浴在春光裏。

這是爲什麼呢?沙漠還是原來的沙漠,鐵皮房還是那個鐵皮房,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也都沒有改變,因爲她的內心發生了改變。過去她習慣選擇消極的一面,現在她習慣選擇積極的一面去看。後來,她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了一本書叫《快樂的城堡》,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積極的心態、積極的選擇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因爲任何事情都有兩面——積極的和消極的。每個人也都有優點和缺點,這也是兩面。既然有兩面,就需要我們去選擇。我們從早到晚也都是在做着選擇的事情,比如出門看見鄰居,是微笑招呼還是形同陌路?清晨是立刻起牀還是睡懶覺?無數人成功的事例告訴我們,積極的選擇可以幫助人樹立自信,克服自卑,還可以幫助人克服憂慮和煩惱、調整心態。

二、獨立是做人的前提

孩子從呱呱落地到將來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是一個從依賴到獨立的過程。如果一個孩子過於依賴父母,養成了習慣,對於遲早到來的獨立將是極爲有害的。有一個故事給我們極大的啓發。

一個獵人,打獵時撿了幾隻剛出生不久的小獅子,就把他們帶回家中精心餵養。這幾隻小獅子慢慢長大了,他們生活無憂無慮,有吃有喝,自在幸福。當然,他們都關在籠子裏,獵人給他們設計的籠子也是溫暖而舒適的。沒想到,一不小心,一隻小獅子從籠子裏跑了出去,獵人到處尋找也沒有找到。而其它幾隻呢?還在受着保護。

一天,那個獵人外出打獵後再也沒有回來,習慣了被餵養和保護的小獅子們最後被活活餓死了。而那隻當年跑出去的小獅子呢?它已經變成了一隻野獅子。它獨自在野外時,餓了自己找食吃;渴了自己找水喝;有了傷,它學會了用舌頭舔傷口;遇到敵人,它知道怎樣保護自己。正是這種獨立的、不依靠別人的習慣,使它在大自然的環境裏順利地活了下來。

因此,爲了孩子的未來,讓他們從小養成獨立生活的習慣是父母的首要任務,也是孩子真正成長爲一個大人所必須具備的素質。

三、強烈的責任心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一些人責任心很強,而一些人則不然。實際上責任心也是一種習慣性行爲,而且是一種很重要的習慣。我國加入WTO以後,首席談判龍永圖在《實話實說》欄目中講述了一個令人感慨的故事。他到瑞士訪問的時候,在一個洗手間裏,他聽到隔壁小間裏一直有一種奇特的響動。由於這響動時間過長,而且也過於奇特,因此不覺吸引了他的好奇。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透過小門的縫隙向裏探望。這一看使他驚歎不已。原來,小間裏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馬桶的沖刷機構。一問才知道,是這個小男孩上完廁所以後,因爲沖刷設備出了問題,他沒有把髒東西衝下去,因此他就一個人蹲在那裏,千方百計地想修復那個沖刷設備。而他的父母、老師當時並不在他的身邊。這件事令龍永圖非常感慨,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男孩,竟然有如此強烈的負責精神,可以說這種負責精神已經滲透到了他全身的每個細胞、每根神經、每滴血液,已經完完全全成了習慣。

責任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素質,是做一個優秀的人所必須的。一位大公司的老闆曾經講過這樣的故事。有個人來他公司招聘,經過交談,他覺得那個人其實並不適合他們公司的工作。因此,他很客氣地和那個人道別。那個人從椅子上站起來的時候,手指不小心被椅子上跳出來的釘子劃了一下。那人順手拿起老闆桌子上的`鎮紙,把跳出來的釘子砸了進去,然後和老闆再見。就在這一刻,老闆突然改變了主意,他留下了來招聘的人。事後這位老闆說:“我知道在業務上他也許未必適合本公司,但他的責任心的確令我欣賞。我相信把公司交給這樣的人我會很放心。“

現在有些父母不太重視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當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父母總想替孩子完成,希望能爲孩子留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責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礎,因爲有責任心的人,首先要有一定的道德水準,否則他也不可能對事情負責任。責任心也是做事情的標準之一,沒有責任心就不可能認真去做事。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篇3

教知識是學校的事情。家長教育自己的子女,除了要維護孩子有一個積極的自我概念以外,很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這非常重要。因爲,習慣決定孩子一生。

那麼,那幾個習慣是最重要的呢?

第一,靜下來。孩子天生是喜歡動的。而未來所有的學習和工作都是需要靜下來的。如何培養孩子靜下來?其實沒有很深的道理,也不需要做非常複雜的工作。女兒在幼兒園的時候,喜歡畫畫,就不斷的說她畫畫畫得好。儘管女兒畫得很一般。受到鼓勵的女兒就拼命地畫畫,有時連飯也顧不得吃。還鼓勵女兒在家裏搞了個小小畫展。於是,自然而然的,女兒就養成了靜下來的好習慣。

第二個習慣:認真的完成當天的作業。這一個習慣是讀書學習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習慣。所有的差的學生都是不能認真按時完成當天的作業。越小越要完成,完成的質量要越來越高。一開始是家長看着孩子完成,逐步過度到家長不在的時候他也能完成。

這兩個習慣最基本也最重要。其他的好習慣都是在這兩個習慣上發展起來的。

孩子的智力的高低肯定是有差異的。因爲是不同的父母生出來的,遺傳肯定是一個教育的前提。假如說,有一個孩子智商是130,有一個孩子是100,有一個孩子是80。在學習過程中,這三個孩子表現出來的學習的速度肯定是不一樣的。A學這一段內容一個小時就能學會了,B得兩個小時才能學會。那麼,B能不能堅持兩個小時的學習就成爲他能不能達到與A差不多學習效果的一個關鍵性的因素。A很聰明,本來一小時就能學完的,如果A沒有好的習慣,只能堅持半小時,也是學不會的。反過來講,B能堅持兩個小時,結果B學習的結果可能比A還要好。所以,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彌補智力因素,也是保證智力表現出來的前提。研究中發現,很多學校最差的學生都不是智力差的。考試當中考到個位數的孩子,基本上找不到智力差的。也就是說,必須是智力好的孩子才能考到個位數,考到最差。因爲這些孩子他是不學習的,而不是學不會的。所以,家長在這個階段應該重點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好的習慣越小越容易形成,越大越難以糾正。在這方面,家長作爲第一任的教師的作用就突現出來了。

需要強調的是,想要讓小孩子形成某種習慣和觀念,必須要不斷的重複。小孩子不像大人,說一次就聽懂了。對小孩子要不斷的囑咐,而且需要變換形式,要編故事。吃飯的時候講,有一個孩子,現在到美國哈佛大學去了。怎麼會到哈佛大學去了?他媽媽說他在幼兒園的時候聽課就很認真,就很會動腦筋。其實這是編出來的。還有,以前每天早上送女兒到幼兒園,都囑咐她到幼兒園去最重要的是兩條,第一條上課認真聽老師講課,第二要積極發言。每天回來的時候就問她,今天聽課是不是認真,今天有沒有發言。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篇4

習慣是指人的行爲的固定方式,這種方式好像已是人的一種不可分離的屬性與要求。如果不這樣行動,就會引起不快之感,即“習慣成自然”。烏申斯基說:“良好的習慣就是人的精神財富。”習慣對幼兒身心的健康、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質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是至關重要的,它將伴隨幼兒的一生,爲幼兒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那麼,怎樣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呢?

習慣的養成應從小抓起

有的家長認爲孩子小,不必管那麼多,大了自然就明白了。事實上,幼兒期正是各方面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且也是學習最愉快、最迅速的時期。抓住關鍵期,按規範要求幼兒,反覆練習,持之以恆。對幼兒來說是沒有痛苦的,也是很樂意去做的。例如吃飯,從小吃飯時就坐在位子上,把各種菜餚放在盤子裏,孩子自己學着吃,孩子就養成不挑食、獨立進餐的習慣。這對孩子沒有如何痛苦,他認爲吃飯就應該是這樣的。

堅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貫性

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多方面着手,需要家庭成員共同努力。首先堅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原則,即凡是對幼兒有教育影響的成人對幼兒的教育要求應一致,如:飯前便後洗手,玩具、用品隨時歸位;禮貌待人……爸爸這樣說,媽媽這樣說,爺爺、奶奶也這樣說,孩子就認爲這是對的,應該這樣做,也堅持這樣做,好習慣就這樣養成了。其次是堅持教育的一貫性原則,即凡是合理的要求,應堅持始終,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如飯後漱口,早晚刷牙,4、5歲的孩子是可以做到的。但有的家長不忙時就讓孩子刷,有客人來時,就說今天別刷了,這樣,孩子會覺得刷不刷不重要,習慣也很難養成。三是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爲幼兒提供一個溫馨、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圍,使幼兒富有愛心、同情心,學會尊重和理解,同時也養成活潑開朗、樂觀友善的性格;乾淨、整潔的家庭環境,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講衛生、做事有秩序有條理的習慣。

習慣是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的

家長期望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不僅需要給孩子語言上的要求和指導,更重要的是做行動上的楷模。曾經看到一則廣告,媽媽下班後給奶奶洗腳,孩子看到了這一切,便跌跌撞撞地端來一盆水,也要給媽媽洗腳。這比什麼語言都有感染力,不是嗎!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不要以爲只有你們和兒童談話的時候,才執行教育的工作,在你們生活的每一瞬間都在教育兒童,你們如何穿衣,如何和別人說話,如何談論其他人,你們如何歡樂和不快,如何對待朋友和仇敵,如何笑,如何讀報紙等,所有這些,對兒童都有很大的意義。”做父母的千萬不能馬虎啊!

總之,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父母。

TAGS: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