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對會計學模擬實訓教課綜述論文

學問君 人氣:5.83K

一、指導實訓教學的教師不能及時充電

對會計學模擬實訓教課綜述論文

在我國經濟和國際經濟相互交融的今天,會計法規也在不斷修改和完善中。而很多教師由於受工作環境和條件的限制,加上一部分人對企業實際會計工作流程沒有親身操作的經驗,在模擬實驗過程中不能保證知識傳遞的及時性和正確性。

二、改進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1。實訓教學模擬資料安排遵循通用性和實用性原則,憑證、賬表、樣單收集齊全教師在設計會計實訓模擬資料的時候,要本着“必需夠用、精講多練”的原則,以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爲主線,設計收集足夠的仿真原始憑證,要求經濟業務覆蓋面廣,代表性強。使學生透過實際操作和教師隨堂提示,對賬簿的正確使用、交接、記賬、裝訂、保管方法都瞭然於胸。讓學生直接接觸和掌握各種來自企業和銀行等內外部原始憑證的應用和使用方法,可以使其在以後的實際工作中熟練運用,達到實訓教學的最終目標。

2。採用手把手模擬教學形式,循序漸進,易學易用探索改進會計實踐教學的方法,將整個實習實訓過程分兩大塊。一塊是分崗位角色扮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分崗位角色扮演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也使學生置身於模擬的企業真實業務環境中,親自嘗試出納員、記賬員、主管會計等不同會計崗位的具體工作,親身經歷實踐過程中各個會計覈算流程,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評估和檢測教學效果和學習狀況,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塊是實訓中大量的.案例處理練習與流程操作。透過大量的會計覈算案例處理練習,使學生理解實訓教學中各個環節的連貫性和相關性,透過教師手把手教學,循序漸進,在學中練、練中學。如會計實訓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根據總賬編制會計報表,並且報送稅務部門。對該內容,我們在實訓中詳細地演示和模擬了企業會計覈算過程,採用集中、分散、參觀等不同形式全面系統地安排實訓。透過演練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突出職業學生“重實踐,強技能”的特色。

3。建立教師實踐基地,有計劃地組織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和社會工作環境實踐活動學校應聯繫建立會計教師實踐基地,一方面組織教師最少兩年一次的知識更新學習,及時瞭解新的會計知識法規制度,保證所授課程知識的正確性;另一方面,教師在擔任實踐性課程前,應該先到企業或註冊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爲期三個月到一年的實踐鍛鍊,對實踐感悟進行歸納總結,把典型個案歸納提煉後運用於實訓教學工作中。這樣可以給予學生最全面的社會會計環境資訊,使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沒有實踐就沒有提高,應當把實踐基地作爲教師進修的有力平臺,成爲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