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面向21世紀臨牀醫學教育的思考

學問君 人氣:5.83K

摘要: 作者從八個方面進行了論述,提出以臨牀教學整體優化及多媒體應用爲核心模組。以綜合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三項能力爲擴展模組。強調醫學生、執業醫師、住院醫師一體化;建議臨牀醫學教育互聯網化;提倡知識更新能力、執業能力、職業素質等的早期培養。提出更新臨牀醫學教育評估體系。醫學教育模式應該由單一的核心模式向核心——擴展模式轉換。

面向21世紀臨牀醫學教育的思考

關鍵詞: 臨牀醫學教育; 核心模組; 擴展模組; 新模式

加入WTO後,中國醫院將會有許多方面的改革。新醫學模式在2l世紀將會有更加深入的應用與發展,面向2l世紀臨牀醫學教育如何發展是我們應該引起重視的問題。醫學院校培養的畢業生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和素質,才能夠適應2l世紀醫學發展的需求、成爲2l世紀醫學的人才、成爲2l世紀醫學的刨新者。是我們醫學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向題,本文從以下八個方面談談面向2l世紀臨牀教學改革的思路。

1、‘牀教學蔓體優化躉多媒體應用(桉心模組)

臨牀教學既具有臨牀的特點,也具有教學的特徵,他在強調各單元基礎的同時,更強調系統性。對臨牀教學進行系統整合將更有利於醫學生的能力培養。在注重系統整合的同時整體優化。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同時注重專業學科的交叉性,使教材、教寨、教學過程縱橫明細。交錯不亂。形成一個多維立體的教學體系。已有學者對內、外科的建喇提出系統建喇法,在新世紀應被視爲是一可行之術。對臨牀過程而言,患者不會以明確的分科來就診。我們的醫師。尤其是住院醫師更需要掌握綜合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因此。我們的臨牀教育應該以系統爲中心進行整合,加強診斷與鑑別診斷的綜合能力訓練。進行整體優化。這將更加有利於與住院醫師培養工作銜接。臨牀教學同時也具有教學的一般特徵,教學具有教與學的互動性。缺一不可。

臨牀教學多媒體應用不僅使教學形象化。而且使教學內容明瞭化。把現代化高科技多媒體教學方法廣泛應用到臨牀教學中,有機的同基礎醫學相結合。把臨牀中一些難以理解的複雜的症狀、體徵和疾病以及複雜生理病理機喇用高科技多媒體複合數字圖像加以演示。把理性思維用形象化方法圖文並茂展現出來。一些特殊微觀運動形式用動態流程圖像進行動化處理。例如徽循環在病理狀態下是如何變化的。心臟在生理狀態下和在各種不同病理狀態下如何驅動血液向特定方向流動導致形成不同疾病的病理學基礎。各種泵的`微觀概念怎樣用客觀存在用畫面動態描繪出其運動形式和生理作用以及同疾病的複雜關係等。全面的多媒體應用是臨牀發展之必然。墒牀醫學教學的創新整合應從系統爲軸心,理論框架分解。使其即獨立又緊密聯繫。綱舉目張。

2、臨牀教學病案網絡化。資源共事(工具箱)

新世紀我們更加強調網絡化的應用.臨牀醫學院校實習生將分佈在不同的醫院實習,我們擬定了標準的實習大綱。病倒要求。然而每個同學不可能同時擁有所有的典塑病倒。建立局域網使病倒網絡化、或定時供給、或即時開放、或固有資料、或不斷更新。達到資源共享,使每一個醫學生無論何時何地均能同時獲得臨牀實習的全部內容,能夠保證在不同的醫院接受相同的教育內容和質量。

3、醫學生、住院醫師、執業醫師一體化

我們的醫學教育應該提倡可持續發展。建立醫學生、住院醫師、執業醫師一體化管理。將有利於臨牀醫學教育拓寬視野。一體化的構想將帶來臨牀醫學教育的革命。我們的臨牀醫學教育不僅着眼於現在—— 醫學生。更重要的是要着眼於未來——住院醫師(包括執業助理醫師、執業醫師),醫學學科比其他學科更具有連續性。因此。醫學教育更應該注重連續性之銜接性,一體化的構想是注重了醫學生本身的可持續發展。

4、綜合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井(擴晨模組)

思維能力訓練是教育工作中最爲重要的內容.對於臨牀醫學教育則更顯重要.以臨牀思維與臨牀問題的解決爲中心,加強三項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臨牀教學應充分體現臨牀思維,展示臨牀過程,醫學生在綜合應用等能力上可能需要漫長的成長過程。我們應該重視這三項能力的早期培養.使每個學生在以後的研究生學習中,臨牀實踐中有一個更快、更完善的成長過程。使其有一個更好的拓展空間。

5、知識更新能力教育

醫學本身是一個不斷髮展。不斷更新的學科。要求醫師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以跟上醫學的發展、滿足臨牀之必須。臨牀醫學教育應該指導醫學生知識更新觀念.培養其知識更新能力。這是醫學臨牀教育的前瞻性目標。

6、職業素質培井、執業能力培井.醫德、法律、法規學習

醫學首先是一門自然科學.因爲醫學研究的是人體生命、健康、疾病以及防病治病的客觀規律.醫學又以人爲研究對象,人是自然人、社會人.因此。醫學必然蘊含着豐富的人文精神.散發出人文氣息。醫學要甩自然科學屬性的醫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加以闡明,新的醫學模式生物—— 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體現這點要求。這一點早巳被古今中外的醫學實踐所證明。比如:西醫在希波克拉府時代就被看作爲。art”.即藝術或技術(skil1),那時候.醫生不僅要治病救人,還要遵守相關的道德準則,尊重、愛護病人,尊重病人的隱私.中國傳統醫學更具有強烈的人文色彩。。醫乃仁術”是中國醫學先輩們對醫學人文精神最深麥i、最本質的概括[1]。醫師作爲一種職業不僅要具有知識素養,還需要有道德素養、文化素養、行爲素養、語言素養、心理素養、性格素養等方面的素質.在新世紀的中國醫院建設、醫療服務伴隨入世後的國際化將會發生許多的變化,他在給予發展平臺的同時.也給了醫師很大的挑戰。爲了更好地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醫學教育應該考慮到職業素質、執業能力、法律學習、法規學習、人文醫學等方面綜合發展。在人才培養目標、專業結構體系、課程設定、教育過程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以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7、交滾麓力培養

醫療過程就是與患者或家屬不斷交流的過程.不斷更新治療方案以達到使之康復的過程。交流不僅獲得患者疾病的資訊,同時也將你的治療資訊傳遞給患者。只有這種交流互動才能使醫療服務不僅在反應性上,而且在滿意度上、醫療結果上獲得最大可能。交流可以透過文字、語言、體態、表情等方面進行。德高望重的醫師不僅醫技高超。更重要的是他有很好的交流能力,交流能力不僅有助於醫患關係.更重要的是有助於醫療結果,交漉能力的培養應該在醫學生開始就予以重視。

8、教學效果評估

隨着入世後醫院的改革.新世紀醫學的更新.對臨牀教學體系會有更新的要求。更新我們的教學效果評估系統.將有利於我們的教學改革.指導我們的教學改革方向。教學效果評估應該重視我們以上談到的幾個方面,只有更新教學評估系統才能使我們的臨牀教學在新世紀有更大的發展。

面向21世紀的臨牀醫學教育。我們必須整合核心模組——整體優化.加強擴展模組——三項能力培養.注意職業化.融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才能使臨牀醫學教育與時俱進,適應新世紀的發展要求.爲此。我們的臨牀醫學教育模式應該由單一的核心模式轉換爲核心——擴展模式。

參考文獻:

[1] 潘榮華.楊芸.人文醫學和醫學人文學引論[J].中華醫院管理雜誌.2002。10:61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