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論和諧會計基本結構的構建

學問君 人氣:6.36K
淺論和諧會計基本結構的構建
摘要:本文透過對不同社會發展時期人們對企業資源要素的漸進性認識的分析,論述了任何一個企業都是“資本、勞動、環境”三種要素結合的產物,任一資源要素都有不同的產權特徵。和諧會計的目標是:建立起體現該三者的要素成本和要素收益相配比的會計基本結構,從而建立起與資源要素的產權特徵相一致、相吻合的財務分配機制,並建立起保證這一機制實現的經濟制度,以使“經濟—社會—環境”全面、和諧發展

關鍵詞:資源要素;產權特徵;和諧會計;基本結構
  
  一、反映會計基本結構的會計等式
  
  和諧社會建設的目標是: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人類社會與人類生存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對生命個體和社會總體的生存發展來說,都是建立在對一定產權屬性的資源的消耗、補償和增值過程中的,而會計的基本結構既反映了資源的產權特徵,也反映了對資源消耗的補償和增值過程,它集中體現爲六大會計要素及其構成的兩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基本會計等式上。
  等式一:資產=負債 所有者權益,它反映了人們對企業資源及其產權關係的認識,可以抽象爲“資產=權益”,這一會計恆等式揭示了資源提供者作爲權益擁有者要求得到產權報酬的深刻內涵,可以簡稱爲權益狀況等式;等式二:利潤=收入—費用,它反映了對資源消耗的補償及對財富增值的追求,揭示出在資源要素運作中取得的收入必須要全部補償要素消耗的成本後,再生產才能持續,社會才能和諧發展,可以簡稱爲經營狀況等式。兩個等式結合的會計循環,即資源運作帶來的.收入抵減相應的成本費用後,又再次改變了企業的資源及產權歸屬狀況,而企業的資源及產權狀況又會影響企業下一步的生產經營狀況。如此循環往復,既反映資源的消耗、補償和增值過程,又反映產權報酬的分配原則與程序,還揭示產權變動的過程和變動原因。
  
  二、對企業資源要素的漸進性認識與權益狀況等式的變革
  
  隨着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對企業資源要素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反映會計基本結構的權益狀況等式逐步擴張、逐步發展、逐步變革,但其擴張和發展不僅沒能跳出“資源提供者作爲權益擁有者,要求得到產權報酬”的這一內涵,反而強化了這一內涵,請看以下三個不同的會計恆等式:
  A資產=債權人權益 投資者權益
  B物力資產 人力資產=債權人權益 投資者權益 人力資源權益
  C物力資產 人力資產 環境資產(資源)=債權人權益 投資者權益 人力資源權益 社會權益
  以上三個等式,表現了人們對資源要素及其產權特徵的漸進性認識:等式A表現了物的所有權佔統治地位時代人們對企業資源投入要素及投資者權益的認識:1企業資產全部表現爲物資資產。2該資產是由投資者和債權人投入的。3債權人得到固定求索權、投資者得到剩餘求索權。4資本僱傭勞動,經營者和職工得到勞動力報酬、不能享有剩餘分配權。
  等式B將人力資源及其提供者納入了產權確認的範圍:1 企業資產不僅是物資資產還包括人力資產。2 資產產權確認不僅有投資者和債權人,也包括了勞動者。3 債權人取得固定求索權、勞動者取得比例求索權,投資者取得剩餘求索權。4 資本與勞動相結合得到企業盈餘分享。這樣,等式B由於將人力資源及其提供者作爲產權主體加以確認並納入企業利潤分享,理論上緩解了“資本僱傭勞動”的尖銳社會矛盾,爲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了支援,但這一等式仍然不承認環境資源的社會產權及其要求消耗補償的客觀規律,造成經濟越發展對環境的破壞越大。
  等式C將企業消耗的環境資源及其提供者納入了產權確認的範圍:1 企業資產不僅是物資資產、人力資產,還包括環境資產。2 產權及其權益確認包括對環境資源社會產權的確認,並要求其消耗應得到起碼的補償。3 資本、勞動、環境都得到與其產權特徵相吻合的企業盈餘分享。這樣,等式C建構了一個“資本、勞動、環境”都兼顧的經濟、社會、環境和諧發展的權益狀況會計等式。